张兴荣
【摘要】由于很多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题目理解错误的问题。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数学阅读的指导,让小学生能够获取正确的阅读技巧,进而提高阅读能力。文章分析了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究了小学数学阅读指导的现状,并提出了阅读指导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阅读;策略;小学生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为小学生讲解数学知识,而且要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教学和指导,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阅读是一种基础能力,教师必须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方案,强化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阅读是学生接触知识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与前提,阅读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活动之一。数学阅读与其他语言文字类的阅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是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对数学符号、语言文字的感知和解读,通过阅读构建出数学学习活动。数学阅读更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理解和分析,提取出数学知识,分析数量关系,并对数学问题进行解答,这就需要在数学阅读中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
数学阅读具有自身的特色,首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数学阅读涵盖很多数学符号、数学语言。这些数学语言具有抽象性,需要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思考,而学生较弱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都会对数学阅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就会在数学阅读中出现困难。其次,数学阅读具有一定的严谨性。数学中的公式、定义、概念涉及很多的学科术语,这些术语都十分严谨。学生如果在数学阅读中仅仅停留在表层,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或者探究的话,就很有可能出现认识错误、重点词句等理解不准确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后续的解题。再次,数学阅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阅读中需要将写、读、练有机结合起来,并对语言进行灵活的转换,将数学符号、图标等转为可以认知的语言文字等。
根据数学阅读的特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开展阅读指导,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并鼓励小学生在阅读中分析数学问题,进而通过思考以及语言转换等,获取解题的方式和技巧,达到深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的效果。同时,数学阅读还可以将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起来,为小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知识学习空间,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创新意识、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阅读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数学阅读指导,能够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符合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阅读指导的现状
虽然在素质教育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逐渐加强了对阅读指导的重视,也采取了众多的方式对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进行指导和提升,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现阶段在小学数学阅读指导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有55%的小学生不喜欢阅读,有60%的小学生并没有构建阅读计划,并且很多小学生并不会主动进行阅读,只有当教师要求时才会进行阅读,同时,大部分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在数学阅读中难以抓住阅读的重点,并且70%的学生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在数学阅读中比较盲目,仅仅在做题目时才会进行阅读,在课后很多小学生不会花费时间在数学阅读上。
从教师的层面来看,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知识点的讲解和数学题目的练习中,数学阅读指导的时间比较少,对部分数学专业术语讲解不到位,使得学生在概念、公式中对其难以理解,如“比”“占”“多于”“少于”等。同时,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阅读指导的内涵与作用等不够了解,因此在数学阅读指导中比较随意,仅仅是对部分词汇进行指導,并没有引导学生将词汇放在具体的数学题目语境中进行理解,难以达到举一反三的阅读指导效果。
三、小学数学阅读指导的策略
(一)营造阅读氛围,制订阅读计划
小学生比较喜欢新奇的事物。针对小学生在数学阅读中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教师可以为小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小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引导小学生主动阅读与思考,从阅读中提取数学知识并灵活解决数学题目。同时,教师还应该为小学生制订出明确的数学阅读计划,消除数学阅读中的盲目性。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的十分钟时间内,让小学生自主阅读数学知识,包括概念、定义、公式等,也可以一周设置一节数学阅读课,对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教师还应该结合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利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生收集更多的数学阅读素材,比如提供数学期刊、数学人物传记等数学读物,营造良好的数学阅读氛围,鼓励小学生积极思考和阅读。这样小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数学阅读的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二)抓住关键词,提升阅读能力
在小学数学阅读指导中,教师要为小学生提供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小学生抓住数学阅读中的关键词,理解题目的含义,进而提升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关键词阅读教学法对小学生理清数学关系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在阅读指导中让小学生将关键词勾画出来。比如在学习 “垂直与平行”时,教师首先要让小学生对平行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在同一个平面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抓住“同一平面”和“相互平行”这两个关键词,然后借助逻辑思维能力加以理解。
此外,很多小学生面对比较简单的数学题目时,经常会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比如:“有两座城市相距500千米,小车每小时行驶100千米,如果小车在两座城市之间往返一次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很多小学生会忽视“往返”这一关键词,导致计算错误。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将“往返”勾画出来,理解题目的设问,这样才能够正确解答题目。
(三)利用讨论和质疑,培养阅读思维
在小学数学阅读指导中,教师还要对小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加以重视,借助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在阅读中大胆地猜想和质疑,及时发现问题,并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教师要让小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数学问题,并通过交流和讨论,积极思考,这样数学阅读指导的效率才会更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比如在“乘法分配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包括概念、例子、练习题目等,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通过练习题目来验证讨论的结果。有些学生在阅读中会提出:“乘法分配率是两个数相加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那么三个数相加、四个数相加也同样适用乘法分配律吗?”这时教师就可以从根据学生的质疑和讨论,对小学生的阅读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在数学阅读之后能够形成清晰的思路,构建出知识体系,为后期的数学学习和练习奠定基础。
(四)比较阅读,强化阅读的技能
所谓的比较阅读,就是让小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对知识点之间进行比较和分析,来区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而全面掌握数学知识。比较阅读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小学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可以拓宽小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比如,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诸如“多少”“够不够”“左右”“大致”等词语。教师不能直接将词语的意思告诉学生,应该先让学生对整个题目与阅读材料等进行浏览,然后回顾不懂的词汇对其进行猜测,或者在不同的题目中遇到相同的数学词汇之后对其进行比较和归纳,进而掌握这些数学词汇的意思。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比较阅读中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理解和比较,进而从抽象的数学题目中构建出清晰的数学生活化模型,更有助于小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数学知识和内容。比如在学习“梯形面积”时,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结合“长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对概念的阅读和比较,清晰构建出梯形面积的知识架构,进而将梯形与长方形的面积有效区开来,防止知识点之间混淆。
四、结语
阅读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在小学阅读指导中,教师要对数学阅读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然后从小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出发,对小学生的阅读思维、阅读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还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渗透小组讨论、个人思考、比较阅读等,在阅读指导中对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加以培养,让小学生通过勾画关键词、猜想陌生字词的方式,提取出数学知识,正确找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防止阅读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李敏.新媒体时代下小学数学阅读的方法及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8):130.
黄玲侠.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国际公关,2020(08):105-106.
杨咪.小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7):146-148.
羅永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