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姿
【關键词】南泥湾精神 精神谱系 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2 【文献标识码】A
1942年,毛泽东同志为延安电影团拍摄的《南泥湾》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南泥湾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难、艰苦创业的无穷力量,不断激励人们开拓进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新时代,重温南泥湾故事,学习南泥湾精神,要准确把握和深入挖掘南泥湾精神的本质内涵,彰显其在新时代的重大现实意义。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陕甘宁边区面临着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挑衅和经济封锁,毛泽东同志认为不能等、不能靠,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初到南泥湾的战士们拿起了镢头,“向荒山野岭要粮”。面对南泥湾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战士们以强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唱着“窑洞草房好军营,茅草床铺软腾腾;三尺厚雪绫罗被,茂密梢林好屯军”歌曲,抱着必胜的信念,勇敢战胜困难。从1941年初到1944年10月,八路军第三五九旅用了近4年的时间,挖了1000多孔窑洞,盖起600多间土房,一共开发荒地26万余亩,生产粮食3.5万余石,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文钱”,还向政府交纳公粮1万石。战士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战胜重重困难,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勇于担当、敢于创造的创新精神。1940年9月初,朱德前往延安西川、南泥湾、临镇等地考察,发现南泥湾这块地方可以实行军垦,便提议王震率领的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三五九旅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勇敢开赴对敌斗争的最前线,战时保卫中央,闲时开荒种地。开荒种地并非易事,种种难题需要攻克,破解难题需要创新。当时南泥湾有很多烂泥草地,可以因地制宜种植水稻,经过党支部开会研究决定,先开发20亩水稻试验田。战士们在冬末春初之时,赤脚踏入积水达一尺多深的烂泥里,严寒刺骨,脚冻得麻木,依旧挥舞斧头和镰刀,砍树、打梢和割草。经过官兵上下一致努力,南泥湾20亩水稻田试种成功,亩产量为一石稻谷,创造了农业种植史上的奇迹。在开荒种地解决粮食和蔬菜供给的同时,战士们还搞畜牧饲养业,解决了吃肉的需要。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一边战斗、一边生产,既保卫了延安的南大门、保证了党中央的安全,又通过大生产运动保证了党中央后勤生活给养,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有创造精神”,为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树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光辉旗帜。三五九旅战士们有着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勇于创造,敢为人先,为大生产运动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心同德、同甘共苦的精神。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只要共产党人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的。”在大生产运动中,领导骨干与广大官兵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一起参加劳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振奋了人心,并直接转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五九旅上自旅长,下至勤务员和炊事员,一律编入生产小组,旅长兼政委的王震坚持带头参加劳动,与战士们一起开荒种地、纺纱织布。正是靠着这种同心同德、同甘共苦的精神,使得南泥湾焕发了生机。
听党指挥、官兵一致的兵团精神。三五九旅官兵上下一致,坚决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当王震收到指令后,没有丝毫的犹豫,毅然开赴南泥湾。三五九旅一切行动听党指挥,表现出“对党忠诚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胜利完成了保卫党中央、发展大生产的艰巨任务,被八路军总部授予“模范党军”锦旗。被誉为“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国际著名记者爱泼斯坦直言“手上长满了茧子”的王震将军“像个庄稼人”,“身上没有任何显示军阶的标志,看上去同一个普通士兵一样”;只有一支胳膊的团政委左齐不能抡镢头开荒,就给大家挑水送饭;“模范团长”陈宗尧既组织领导又参加劳动,不顾多次负伤的身体,与战士们一样,每次背一袋百余斤的米。
创业精神是我们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之源。面对陕甘宁边区的艰苦环境,三五九旅官兵以惊人的毅力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克服了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改变了南泥湾的恶劣环境,把一个曾经“满山遍野梢林荆棘、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为坚持持久抗战和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南泥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故事,再次告诉我们“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创业精神是我们一次次化危为机的智慧,更成为新时代我们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之源和雄厚底气。党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我们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指明了主攻方向和重要着力点。我们要赓续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保持战略定力,永不停歇再出征、永远奋斗再创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奋进力量。
创新精神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活力之源。王震率领三五九旅官兵在南泥湾垦荒中一边战斗,一边生产,充分发挥每一个战士的创造性,发扬了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取得了农副业生产和保卫边区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生产热情,使南泥湾成为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人人称赞的典范。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从根本上破解制约“双循环”要素流通的障碍,解决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缺芯少魂”的難题,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为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活力和动力。要牢牢抓住创新驱动发展这个关键,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打通支撑科技强国的全流程创新链条,让科技创新夯实“双循环”发展根基,以创新创业精神为引领,积极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47次提到“创新”,明确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厚植创新土壤,出台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各个企业要勇于承担技术创新和进步的时代使命与重任,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加速构建芯片全产业链,实现跨越式发展。
团结奋斗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之源。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开荒耕种,中央领导与广大军民同甘共苦,共克时艰,正是这种团结奋斗精神产生了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南泥湾被外国记者称为“荒野里产生的神奇”。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团结奋斗精神永远不过时,永远蕴藏着和汇聚起我们无坚不摧的力量,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高理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凝聚起伟大抗疫精神,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要以伟大抗疫精神凝聚起最强大的精诚团结奋进力量,共同奋斗。
兵团精神是铸牢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强军之魂和克敌制胜之本。三五九旅不同凡响,既能打仗,又能种粮,还拉开了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序幕。三五九旅“坚决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口号”,以不怕任何困难的英雄气概,一往无前,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正体现出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优良传统,使军民关系、官兵关系更加密切,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克敌制胜的精神力量和奋斗精神。
新时代,我们身处的环境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没有变,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政治品格没有变,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没有变。疫情发生后,人民军队听党指挥、闻令而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人民军队用行动捍卫了人民利益,展现了胸怀人民的坚定立场和深厚的爱民情怀,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站在新起点,人民军队唯有听党指挥,扎根在人民的深厚大地,立足于坚如磐石的军民团结,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奋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南泥湾精神鼓舞了几代中国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使其能够穿越时空,展现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国当前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危与机同生并存,我们要想在困难中成功突围,在逆境中实现逆袭,更需要理性应对复杂局势,传承和弘扬南泥湾精神,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掌握战略主动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者为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江苏科技大学2020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大学生‘精神的丰碑主题教育常态化研究”重点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何维忠:《南泥湾屯垦记——少将何维忠将军回忆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年。
②邓力群等:《王震全传》,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年。
责编/银冰瑶 美编/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