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1-03-10 05:02居晨浩王杉杉王晓迪郭清
护理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问卷重要性核心

居晨浩,王杉杉,王晓迪,郭清

老年照护是由非正式和正式照顾者为失能、半失能等老年群体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康复保健等一系列服务的总和[1]。我国不同程度失能的老年人占12.54%,其中轻中度失能老年人占10.54%,重度失能老年人占2%[2]。2018年的《中国民政统计年鉴》[3]数据显示,我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人数仅4万多,远不能满足社会养老需求。教育部于2019年4月发布《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4],1+X证书制度,就是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项政策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教育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老年照护人才队伍的建设。老年照护相关专业包含护理学、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中医养生保健等学科专业。院校老年照护人才的培养将有效缓解当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压力。为了解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价,本课题组对全国120所院校的652名教师进行调查,以期为进一步完善老年照护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按照国家统计局《东西中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5],并根据参与教育部老年照护1+X证书制度的试点院校(231所)名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院校按照1∶2的比例抽取,东北地区的院校仅6所,全部抽取,最终抽取东部地区院校55所,中部地区院校25所,西部地区院校34所及东北地区院校6所。纳入标准: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的教师。排除标准:拒绝参与本次调查者。

1.2方法

1.2.1问卷内容 问卷主要包括2个方面:①被调查者及所在院校的基本信息(包括所在地区、院校类型、教师学历、教师职称、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的开设时间及在校学生数量);②参考相关文献[6-8]以及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研发的初、中、高级《老年照护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并咨询老年照护领域专家对问卷条目进行评定,归纳出老年照护人才培养的8个核心能力,即职业认知能力(个人素质、伦理道德、法律知识等)、老年基本照料能力(饮食、睡眠、清洁等)、老年应急救护能力(跌倒、烫伤、心脏骤停等)、老年照护理论知识(医疗常识、用药原理、认知障碍等)、老年健康教育能力(心理健康、中医养生等)、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不重要”“比较不重要”“一般”“比较重要”“重要”分别计1~5分,共计40分,评分越高提示该种能力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越值得重视。根据本次调查采用的Likert 5级计分法,评分为一般的得分为3分,8项能力共计24分。以24分为界,<24分的评分为低评分组,≥24分为高评分组。本研究Cronbach′s α系数为0.871。

1.2.2调查方法 2019年10~12月,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在长沙、北京、重庆、西安等地举办了6期考评员培训班,试点院校的老年照护相关专业教师前来参加培训。研究人员向被抽中院校的教师发放纸质问卷,每所被抽取的院校发放6份问卷,由该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填写,填写后当场收回。对不能当场填写问卷的教师发放电子问卷链接,请其在1周内提交问卷。共发放问卷720份(纸质696份,电子24份),回收有效问卷652份(90.6%)。

2 结果

2.1院校教师及所在院校的一般资料 652名院校教师中,来自东部地区294名,中部地区142名,西部地区187名,东北地区29名。院校类型:中职院校153名,高职院校458名,本科院校41名。学历:本科以下382名,硕士以上270名。职称:助教101名,讲师335名,副教授172名,教授44名。所在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开设时间:≤3年234名,4~6年175名,7~9年59名,≥10年184名。所在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数量:1~2个236名,3~4个142名,≥5个274名。

2.2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价得分 见表1。

表1 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价得分(n=652)

2.3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价的单因素分析 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价总分处于低评分组192人,高评分组460人。以院校所在地区、院校类型、教师学历、教师职称、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开设时间、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数量为自变量,以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价总分分组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评分组和低评分组在院校类型、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开设时间、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数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2。

表2 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价的单因素分析 人(%)

2.4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分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3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运用逐步回归法构建模型,-2对数似然比值为750.545,χ2=39.827,P<0.01。以重要性评分水平为因变量(低评分组=0,高评分组=1),以所在地区、院校类型、教师职称、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开设时间、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数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院校类型、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开设时间与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分水平有关(P<0.05,P<0.01)。见表3。

表3 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价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652)

3 讨论

3.1完善老年照护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性 根据当前我国老年照护人员队伍现状和社会需求,完善老年照护人才培养体系,对提高老年照护队伍的质量和数量,有效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问题,推动健康老龄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开展老年照护人才培养的8个核心能力重要性的评价调查,了解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以及核心能力重要性评分及其相关性,从而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同院校间的合作交流、院校优化和完善老年照护相关专业的理论课程和实习科目的设置提供参考,进而完善老年照护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老年照护人才的综合能力。

3.2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价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的各项评分除科研创新能力外,其余各项能力评分的平均分都高于3分,即能力重要性评分标准的“一般”以上。评分前2位的为老年基本照料能力(3.99±0.88)和老年应急救护能力(3.75±0.91),说明院校教师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高。有研究表明,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实践经验和自信,进而增强学生的临床实操能力[9]。因此要推动双导师责任制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临床经验的积累、社会角色的良性过渡和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10]。加强与医院、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等单位的合作,邀请一线老年照护专家作为院校兼职教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进行带教和指导。此外,院校还要与行业企业、院校教师及时沟通,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有效性[11]。改变传统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由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网络创新平台建设与推广[12],通过线上发布信息、线下实体活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工作等服务,形成企业之间、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推动人才资源与企业需求有效整合,提高就业质量。本项调查结果显示,组织管理能力(3.05±1.07)和科研创新能力(2.16±1.05)评分排在末两位,与宋宇等[13]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由于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中、高职院校教师,更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因而这2项能力相对而言并不是需要着重培养的核心能力,更加适合培养本科以上的老年照护相关专业学生。

3.3影响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价的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院校类型、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开设时间与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分水平相关(P<0.05,P<0.01)。相对于中职院校,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价总分更倾向于处于高分组(OR=2.698、4.326)。可能因为:①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学生掌握今后从事老年护理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知识,包括掌握老年护理相关的学科知识、老年护理方面的社会生活经验等以及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老年护理相关信息知识。而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培养目标更高,设置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会比中职院校更复杂。②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初级证书所对应的中职院校主要是讲授生活照料、康复应用、日常救护等内容,中级证书所对应的高职院校是除初级证书所需掌握内容外,还要讲授应急救护、认知障碍照护、能力评估、组织管理等内容,高级证书所对应的本科院校是除初、中级内容外,还要安排制定照护计划、机构质量控制、信息化技术应用以及照护技术应用研究等内容。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院校类型在课程安排上会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了院校教师对核心能力重要性的评分。相对于开设≤3年的院校,开设老年照护专业4~6年、7~9年和≥10年院校的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价总分更倾向于处于高分组。可能是因为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开设时间长的教师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对各项老年照护核心能力的理解更为全面,评分可能会更高。

4 小结

本研究结果显示,院校教师对老年基本照料能力和老年应急救护能力重要性的评分最高,对组织管理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评分最低;院校类型、院校老年照护相关专业开设时间与院校教师对老年照护人才核心能力重要性评分有关。提示相关部门应鼓励不同类型院校积极参与,建立健全中职、高职、本科的多层次老年照护人才培养体系。围绕老年基本照料能力和老年应急救护能力等重要性评分较高的能力来优化老年照护相关课程、实习科目的设置。本科院校应当重视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推动管理制度完善和老年照护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不同类型院校要加强老年照护相关专业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完善老年照护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及老年照护相关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老年照护人才培养多元化、体系化,为推动我国健康老龄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问卷重要性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