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_彭茜
俄罗斯莫斯科当地时间2020年8月15日晚,北京时间8月16日凌晨,2020莫斯科国际音乐比赛(International Moscow Music Competition)最终成绩公布。在年龄二十六岁以上钢琴专业组的激烈角逐中,俄罗斯钢琴家Petukhova Olga Nikolaevna最终摘得冠军,日本钢琴家中野圆子(Mariko Nakano)获得第二名,来自中国的钢琴家洪勋获得第三名。本刊在获悉后第一时间恭喜了洪勋,并对他进行了一次采访。
○_彭茜
●_洪勋
○ 洪勋你好,首先恭喜你在莫斯科国际音乐比赛中取得前三名的成绩。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此次从参赛到得奖的大概过程吗?
洪勋比赛奖状.
● 说到这次比赛,其实决定参赛算是自己比较“冲动”的一个决定。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本届莫斯科国际音乐比赛改为线上的参赛模式,这对于我这样一个不太有时间频繁出国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报名之前我想过最坏的结果,因为俄罗斯的钢琴专业比赛难度系数很大,然后考虑到我的年龄,按照章程只能参加二十六岁以上的专业组。在二十六岁以上仍然参加专业组比赛的选手,一般都是世界各地小有名望的职业钢琴演奏家,外加评委团队中没有一个中国评审,也就是彻彻底底的“客场作战”了。所以我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名的。
报名之后,选手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视频的录制并上传到指定的邮箱,我在7月5日完成了这个环节,直到8月13日那天,在俄罗斯任教的一位中国歌唱家,也是我的朋友,给我发来信息,说听到消息,好像我得奖了。因为还没到公布成绩的时间,所以还有可能会改动。到这时,我还是根本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得奖。等到两天后正式公布成绩的那一刻,我非常激动,第一时间跟家人、老师、圈内好友、学生们分享了这则消息!
○ 虽然比赛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但还是可以看出来你仍然无法平复兴奋、喜悦的心情。你前面说到俄罗斯钢琴比赛的难度系数问题,让我不禁联想到国内最近几年在俄罗斯参赛的艺术家们,演奏水平好像确实在得奖之后都有了质的提升。在你看来,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演奏中的洪勋
● 首先,在二十世纪钢琴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俄罗斯作为我们国家的“老大哥”,在钢琴教学领域也引导着我们。所以九十年代中期也就是我小时候学琴时的一些技术弹法,比如手指站立和力量训练,是深受俄罗斯学派影响的。其次,虽然钢琴演奏的技术难度被肖邦、李斯特等人推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后来者很少有人可以在纯粹的手指技术难度上超越他们,但俄罗斯作曲家似乎并没有泄气,他们不断地追求更复杂的和声以及更夸张的对比,开始对演奏者的爆发力、耐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如果想和俄罗斯人“过招”的话,肯定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演奏中的洪勋
○ 在当代出类拔萃的顶级钢琴家中,的确有很多俄罗斯人。比如说霍洛维茨、阿什肯纳齐、基辛、马祖耶夫、特里福诺夫……随便一想都有这么多!他们每一个都是手指技术实力超乎寻常的钢琴家,他们的演奏似乎有用不完的热情和力量。讲到这里,我很好奇你在参赛的时候选择了什么样的曲目去打这场“硬仗”?
● 为了这次比赛,我准备了很多曲目。其中有李斯特的超技练习曲《玛捷帕》,这首算是非常考验体力和技术的作品了。然后是肖邦练习曲Op.10,No.2,这首曲子听起来氛围不那么热闹,但技术上是公认的难!奏鸣曲有莫扎特的K.330,这是我很喜欢的古典时期的作品。还有一首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七钢琴奏鸣曲》,这部作品也是极其考验体力和爆发力的。整套曲目和我以往在国际大赛上观察的俄罗斯钢琴家的常用曲目对比,单从难度上来说是不吃亏的。
○ 《玛捷帕》加上“蚂蚁上树”(指肖邦练习曲Op.10,No.2),再配上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七钢琴奏鸣曲》,确实都是体力消耗大,也很容易展示技术特长的曲目。那么得奖之后,你和其他获奖者沟通交流过吗?你对他们的演奏有什么想表达的看法吗?
● 比赛成绩公布后,我很快联系上了排名在我前面的两位钢琴家。一方面是互相道喜,另一方面我非常迫切地想要向他们学习,这也是我参赛的重要动机之一。我的老师陈韵劼教授曾经说过,只有不断地去和比你强的演奏家碰撞、切磋,对你自身的技术成长才是最快的。
另外,我特别想提一下第二名的日本钢琴家中野圆子女士,她的参赛曲目之一是我个人非常喜爱的肖邦《第四钢琴叙事曲》,视频中每一个和弦的音色、乐句的走向,以及内部层次的表达,都非常完美!出于好奇,我关注了她的社交网站,发现她在生活中也是一个非常追求细节完美的女士。
音乐与生活果然是相互影响的,生活中的心态多少会在你表达音乐的时候起到作用,这让我学到了一些光靠练琴无法收获的东西。
○ 参加大赛让人成长,所以优秀的钢琴家从不惧怕参加钢琴比赛。每一次比赛对于演奏家来说,都是自我的提升和蜕变。对我们国内的钢琴老师和钢琴学生,你有什么最想分享给他们的心得吗?
● 我和大家一样,我本人就是一名钢琴老师。古人有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即使有美食,不吃,永远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永远不知道它好在哪里。只有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所以说教人和自我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既然我选择了从事钢琴教育,就应该正视这份职业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我自己就是在反复的教学工作中,发现自己还有无法解释清楚的技术难题,就会尝试各种方法去将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个思考和总结的过程对你自身的演奏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反过来看,当你自己的演奏越来越娴熟,克服了越来越多的困难之后,你会发现对于教学能力的提升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就是我特别想对钢琴教师们说的,教学相长,永远不要因为自己已经是钢琴老师了,就放弃演奏和自我学习。和学生们一起练琴,你会发现你和学生都成长得更快了!
对钢琴学生们最想说的,我觉得就是一定要提高效率,惜时如金。不要认为只有我们国家的教育是让学生练琴时间捉襟见肘的,事实上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你接受的是优质的教育资源,那么每一个学生的时间都是不够用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去练出更好的效果。我见过太多琴童,每天都练得很辛苦,但是没什么成效,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于练琴没有找对方法。练琴一定要针对自己技术薄弱的环节去练习,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刷”或者一首又一首地“换”。练琴不能走题海战术,要用心去观察自己的弹奏,直面自己仍然存在的缺陷,尽力在老师的帮助下去改变它,做到每天练琴都要和没练之前有所区别,这才是高效的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