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艳楠
[摘 要] 数字经济,基于新一代数字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在数字经济驱动下,外贸活动趋于数字化,特别是跨境电商发展规模迅速壮大,推动着传统企业向开放式转型。在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同时对于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但目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之间脱节、缺乏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等问题,跨境电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数字经济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培养多层次的跨境电商人才,构建多方协同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跨境电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1-0015-03
一、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全球广泛发展以及电子支付工具的完善,与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人类的商业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依托于互联网而产生的技术不断发展,将全球经济带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贸易作为未来最为基本的活动之一,也日益数字化、电子化。在网络信息技术的驱动下,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不断和实体经济相融合,加速了世界经济向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数字经济逐渐站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舞台,并进入高速增长的轨道。韦斯特曼(Westerman)等[1]指出,传统行业的大企业要保持领先地位,必须率先进行数字化战略转型,企业将从数字化转型中获得最大的商业收益。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的中国,逐步从数字经济跟跑者变为领跑者,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要注重数字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面对贸易全球化、交易电子化的市场经济环境,已成长为当前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作为数字经济驱动下的主要产业模式,跨境电商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传统贸易到数字贸易流通的重要模式,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发展起来的,网络空间相对于物理空间来说是一个新空间,是一个由网址和密码组成的虚拟但客观存在的世界。跨境电子商务指的是分属于不同国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网络空间独特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深刻地影响着跨境电子商务,使其不同于传统的交易方式而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作为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产生的新业态,跨境电子商务具有全球性、即时性、无形性、匿名性、无纸化的特点。跨境电子商务是我国生产和贸易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将传统贸易中的展示、洽谈和成交环节数字化、电子化,最终实现产品进出口的新型贸易方式;同时,也是扩大海外营销渠道,提升我国品牌竞争力,实现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它不断从各个领域渗透到国家整体经济之中,不仅使商务冲破了国界的限制,同时也拓宽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具有多维度、开放的属性。跨境电商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扮演着企业的角色,既是商品交易的场所,也是交易主体信息沟通的媒介,在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处于重要位置。在“一带一路”“互联网+”的时代战略背景下,国际贸易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政策的有力扶持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给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作为伴随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新兴业态,跨境电商已经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领域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趋势行业,发展态势喜人。然而,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和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跨境电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要促进跨境的稳定而迅速的发展,需要大量高技能的电商人才作为支撑。高等院校是培育跨境电商人才的摇篮,但就目前人才培养现状来看,人才培养规格较低,无法适应新业态的发展,相关师资力量欠缺,高技能型人才数量和质量都亟须提高。
二、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国际贸易形式,是一种以数字化交易模式为主的跨境贸易活动,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是一种国际化的电子商务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外语水平、电子商务技能、国际贸易知识以及国际商务谈判等综合知识技能,熟悉境外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文化习惯,能灵活运用各类网络营销工具与技巧,在实践中从事跨境電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人才缺口巨大,企业紧缺通晓电子商务知识,熟悉电子商务的推广和运营,知晓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跨境支付、跨国文化交流等相关知识,具有良好外语沟通能力和国内外相关行业营销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相对于传统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工作流程更加复杂也更加系统。从事跨境电商工作环节包括跨境电商应用、跨境电商环境和跨境电商服务三个环节构成。跨境电商人才首先需要具备电子商务和外语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能够在线上与国外客户进行熟练地沟通与谈判,能够管理和维护网络店铺。其次,还要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相关知识技能,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国际结算工具,熟悉各种国际物流。了解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法律法规。学会使用各种在线交流和营销工具寻找客户,与客户交流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推荐相关产品。据《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2]显示中国跨境电商相对领域的人才缺口需要有450 万,在以30%的速度不断增加,这充分说明:传统专业的人才培养已无法满足互联网形势下外贸企业的发展,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现状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过程中,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占主导地位,课堂中无法为学生提供和营造电商模拟环境,学生缺乏相关的实际操练能力。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校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受其影响,许多院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依照学科体系以及专业目录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体系,专业方向、课程门类、教学内容等与行业发展、企业实际需求脱节[3]。.随着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显得供不应求,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高校的要求也不仅仅教授学生书面的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4]。数字经济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注重国内区域合作,还要注重国际间合作。[5]
跨境电子商务已然是不可逆的一种国际贸易趋势,因此创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商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要诉求。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要结合时代特色、行业特征,建立“政、行、企、校”协同培养模式。以网络为载体,实现跨地区培养,将不同国家政策、语言文化、法律法规等融入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的、个性化的和精准的培养模式。
三、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具体措施
(一)以创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在跨境电商课程的授课计划中,可将跨境电商设置为教师要灵活安排课程,期间教师可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真实地体验企业电商环境,了解电商运作流程。跨境电商课程可设置为纯实操课,以实际操作作为评价标准,采用实操和业绩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环节,可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即授课教师以项目为导向,该项目基于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由企业提供生产运作过程中相关的实训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完整的项目中解决实际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驱动,整合学习资源,在独立探索以及与小组同学沟通协作中自主学习,其项目成果将由任课教师与企业一线专家共同评审。该教学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适应跨境电商类企业在贸易运营、专业管理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岗位需求,并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可以融入阿里巴巴、亚马逊、速卖通等常用的跨境电商平台的学习资源,使得跨境电商课程教学操作性更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作为教师,应紧跟国内外外贸发展态势,深入企业,与企业合作,掌握跨境电商业务流程,将其作为课程内容以线上短视频、动画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同时可以向跨境电商企业借鉴一些成功的电商案例作为教学资源;(2)教师在深入企业学习的同时,也要熟悉目前常用的一些电商平台的操作规范,并将其制作成在线学习资源供学生进行线上学习;(3)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实训软件,指导学生进行真实电商模拟。
(二)校企合作双赢模式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全球贸易的新动力,跨境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时代一项重要内容,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势必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的要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要基于岗位需求,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线,要结合企业所需,契合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中国外贸发展的培养路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发展和信息技术革命带来国际贸易方式转变的必然走向,也是地方高校提高外贸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校企合作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供熟悉外贸流程,强化专业职业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外贸实操过车中的职业精神,建立学生的职业方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外贸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来选择合适的人才,宣传企业等。不过外贸企业属于营利性质的经济体,由于其特殊性,不愿接收实习生。企业担心实习生在实习期结束后带来的客户流失,商业机密外泄等风险成本,此外企业还需承担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岗位培训和管理成本等。因此地方高校需要做许多前期工作。前期到企业进行调研,商讨校企合作方案及后期管理等工作。地方高校和外贸企业之间如何实现双赢,如何达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是校企合作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双方找到利益的契合点,实现资源共享,利益最大化。校企联盟是指双方以各自的发展战略目标、方向为基点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建立起一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长期正式的非合并的合作关系。[6]外贸企业除了看重外贸任职资格能力外,更看重外贸人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校企合作当中首先必须完善实习保密制度。在学生实习前需要向学生说明实习责任,并要求实习生签订实习保密协议。第二,实行老带新。在前一批学生实习期满,可安排第二批实习生及时跟岗实习,以此方式延续,做到无缝对接。第三,实习指导教师需要及时跟踪实习生工作进度,保持与外贸企业的沟通。
(三)教学评价机制的变革
根据跨境电商课程设置的改变,相应的课程考核体系也将随之变化。在课程考核体系中除英语能力的测试外,适当加入职场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考核。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具体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第一,任职资格,也就是胜任某种具体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其次,职业素质,也就是在步入职场后的表现;最后是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它是指在职业生涯开始之后需要具备的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管理。而创业能力是基于学生所学的创业知识,考核学生的创业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一种高层次的体现。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教学评价体系中结合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以电子商务平台为载体,以学生实际操作跨境电商运营为考核内容,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四、总结
高校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智库,数字化经济背景下,建立数字经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培养的跨境电商人才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发展。为了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使跨境电子商务由低门槛向专业化、平台化转移,加快跨境电商行业资源整合,推动跨境电商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其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WESTERMAN G.,BONNET D.Revamping Your Business Through Digital Transformation[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15, 56(3):10-13.
[2]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http://dzsws.mofcom.gov.cn/article/ztxx/ndbg/201905/20190502868244.shtml.
[3]邹华胜.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4):40-42.
[4]朱振中,刘俊康.基础化学综合实验的基础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5):135- 137.
[5]QIU X, LIU Z. Probe into the collaborative path of production-study-research in university [J]. Open Access, 2018,14(3):1005-1010.
[6]李勤.從校企合作到校企联盟—以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为分析工具[J].教育发展研究,2014(7):76-80.
(责任编辑: 张宏玉)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校哲社研究项目“地方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对接地方经济服务能力提升的研究”(项目编号:2019W181);长治学院教改课题项目“长治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与岗位对接的多元学习评价机制构建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C201810);长治学院大创项目“创建大学生外贸SOHO”创业模式(项目编号:2019DC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