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探究

2021-03-09 13:30王菲
考试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结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实践要求进行创新探索与研究,根据学生的情感认知规律探索几何图形概念的构建过程。基于此,文章结合小学数学具体教学案例,从几何图形概念的感知、形成、巩固、深思、升华等角度探究教学策略,以期对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教学实践;教学策略

一、 引言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空间与图形知识是描述客观世界,并实现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其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物体、几何体、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化等。几何图形概念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渗透几何图形概念,有利于启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塑造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应结合实践,设计对学生几何图形概念的形成进行合理构建。

二、 直观引导,感知几何图形概念

几何图形具有直观可见的特点,而小学生在探究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习惯于运用形象思维,因此,教师在渗透几何图形概念的过程中,应结合直观可见的形象,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调动学生的观察与探究兴趣,促使学生实现对几何图形概念的有效感知。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一)》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概念导入环节,为学生提供积木,要求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感受长方体、正方体、圆形、圆柱体等物体的形状,并说一说各自的表面具有什么特点,促使学生通过感官体验描述各类积木块的特征,并结合经验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从而强化学生对物体的感知,建构基本的几何图形概念。

在直观引导过程中,教师不应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局限在感性层面,而是应该通过问题启发,促使学生产生探索思考的兴趣,并进一步研究做好铺垫。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各种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完成对图形的体验与思考。例如在《认识物体(一)》的教学指导中,教师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体会了不同形态的物体之后,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并设计拼搭任务。在任务探究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滚动物体,观察哪些物体滚动得最快,哪些物体原地不动;从袋子中摸出物体,并结合触感“盲猜”是哪一种图形,交流猜测的依据;将物体堆放起来,并通过观察体验,了解到长方体、正方体在拼搭时不易倒塌,而球不易拼搭的特点;利用不同的物体拼搭、建构,形成自己喜欢的模型。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的直观体验进一步深入,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同时,初步形成空间观念,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表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形成创新实践精神。

三、 观察分析,生成几何图形概念

观察不是简单的“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的感知,良好的观察能力是深入分析知识内容,探究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构建中,教师应在学生有效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观察,并分析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在描述与归纳中生成基本概念。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中,首先,从生活着手,启发学生回归生活、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感受平行四边形。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挂衣架、电动门、推拉门等,请学生介绍图片,并讨论说明这些图形有哪些共同之处,并根据直观体验说一说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木棒,拼一拼,在动手操作中初步体验平行四边形概念。为拓展学生思路,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利用三角板拼接平行四边形,并走到讲台进行演示。学生在演示中用三角尺的短边对短边或者中边对中边的方法呈现出不同的四边形,教师则通过画图,引导学生理解无论四边形的四条边如何变化,只要保持两条对边平行,则可以确定其是平行四边形。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辨析,即给出学生不同形状的四边形,结合概念观察、思考,辨析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不是,并说明为什么。最后,教师为学生准备实验材料,若干同样长的小棒、钉子板、方格纸,并要求学生合理选择材料,通过独立设计或者合作设计的方式,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对比平行四边形的概念,观察、判断设计作品是否合格,在课堂上进行呈现。

在这一教学设计过程中,学生的概念建构与学生的自主观察与分析密切相关。一方面,让学生形成了对几何图形的直观体验,另一方面,也获得了更加充足的信息,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指導了学生的实践过程,促进了几何图形概念的生成。

四、 动手操作,巩固几何图形概念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针对概念的讲解习惯采用灌输的方式,学生由于缺乏对概念的直观体验,难以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针对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数学针对几何图形概念的指导,应综合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几何材料的操作,以巩固对几何图形概念的直观感知。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指导中,教师在完成了概念讲解后,为学生设计了“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任务,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图形,选择工具,设计方案,并呈现图形。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展示了自己的剪纸作品,并描述了操作的过程:第一步,选择一张大小合适的彩纸,根据自己所设计的图形确定纸张的大小;第二步,将纸张对折,然后在一侧画出想要剪的图形的一半,其中对折线就是对称轴,注意所画的图形应以对称轴为中心合理分布;第三步,按照所画图形进行剪裁,最后展开,就能够得到一个两边对称的图形了。针对学生的操作步骤,教师提出问题:你为什么能够确定自己剪出来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学生回答:因为对折后剪的,打开后左右两边自然就完全一样,所以得到的一定是轴对称图形。你能说一说在裁剪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吗?学生回答:一定要对折,在合适的位置画上图形的一半,并剪下来。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在实践中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把握图形的概念;在展示的过程中与教师进行对话,回顾思考轴对称图形的生成过程,并结合实践操作巩固了图形概念。

五、 变式引导,深思几何图形概念

变式是用以说明同一个概念的本质特征相同、非本质特征不同的一组实例,这些实例从本质上看都是概念的具体体现,但是在某些方面却也发生了变化。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教学指导中,一些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过于僵化,在解题中面对条件、结论的变化常常陷入困境,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深入概念的本质,在应用的过程中盲目套用。针对此,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指导中,教师应加强变式指导,利用变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案例。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相关知识的学习中,结合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后的变式引导学生思考,把握变化后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启发学生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进行区分,并能够在变式中把握概念的精髓,提高判断能力。

再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关系,启发学生感知不同图形的面积概念。教师在学生掌握了各自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设计变式练习题:(1)把一个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高1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相加的和是48平方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3)一个梯形下底是上底的3倍,如果把上底延长8厘米,就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且面积增加24平方厘米,这个梯形面积是多少?(4)一个梯形,如果高不变,上底增加2厘米,下底减少2厘米,则面积是多少?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单纯地套用公式往往得不到想要的答案,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入手,分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在面积上的关系,并通过绘图深入解析,进而完善解答,而学生在变式练习中也能够回顾思考,并获得更精确、更稳定的几何图形概念。

六、 实践应用,升华几何图形概念

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几何图形概念的有效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图形特征,形成正确概念,而且要在理解相应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准确、灵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应结合生活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将几何图形的概念与实际应用要求相结合,引导学生生化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后,教师以“校园绿地面积”为主题,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首先明确任务,即在校園里选择不同形状的草坪或花圃,为各组学生分派任务,要求各组学生先通过目测观察,估算一下绿地面积的大小。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明确分工,选择好合适的测量工具,并共同讨论测量的步骤,需要测量的数据,计算方法等,为实际测量做好准备。接下来,各组学生开始测量,教师巡视,并针对各组学生实际情况给出指导意见,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获取真实可靠的数据。最后,学生完成计算,并提交计算结果。教师组织各组代表简要说明测量计算的过程,并谈一谈收获和体会。

这样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实践应用为核心,引导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应用过程中,体会知识运用中遇到的困难,并运用合理的方法获得数据,完成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因此,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完善几何图形概念,纠正理解误区,强化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七、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情感认知发展过程进行全面的引导,促使学生经历从感知、形成、巩固到深思、升华的过程,准确把握并运用几何图形概念。此外,在教学研究中,教师还应针对各个环节进行不断的调整与优化,根据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结合学生的学习反馈,完善教学策略,进而提高空间与图形课程的教学效果,推进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业春.试析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方法[J].名师在线,2019(19):59-60.

[2]丁菊秀.探究小学数学如何进行几何图形概念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5):86.

作者简介:

王菲,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江宁区秣陵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