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与观念的再现
——当代首饰艺术探究

2021-03-09 07:23云燕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首饰当代艺术观念

云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当代首饰观念体现着人的所知、所思和所感,首饰作为物质载体是其对当下社会和周遭事物的感悟和思考。首饰艺术受到审美意识、技巧和表现手段的影响,其中观念的作用和影响更加广泛。观念先于审美发生又对首饰的影响最为深刻,贯穿着首饰从初始到完成的整个过程。

一、挪用的对象——生活物品、其他艺术作品和传统首饰元素

20世纪50年代西方兴起的当代首饰艺术,区别于传统的珠宝艺术和时尚配饰的范畴。当代首饰更加确切地说是可佩戴的艺术品,其范围涵盖无机物(金属,塑料,树脂,木,陶瓷,混凝土等)、有机物(牙齿,毛发,皮肤,细胞等)再到现成物品,创作手段也日趋开放和多元,甚至会借助其他艺术门类的方法来进行创作。

首先,生活类物品以实在的形象进入到了艺术的范畴之中。创作者对现成品的兴趣和选择成为其中的关键因素,这样的赋权过程通过挪用来实现,但是又不局限于此。在与艺术场景截然不同的语境中,现成品原有的身份被消解而重新构建。这是一次工业生产品向艺术品转化的过程,因为每一次挪用都可能焕发新的活力。杜尚的《泉》可以说是打破艺术和生活界限的代表作品,将这些用于日常生活的工业品直接或稍加改变后带至艺术场域,赋予其独立于物品属性之外的艺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挪用完成了对生活物品的审美赋权。不论是将工业生产的产品抽离掉产品属性转而寻找另一种可能,还是将原本的属性放大后置于其他有别于生活的场域内,这两种方式引发观者的关注或反思,使观者都能从审视中获得原本在生活中不会有的艺术思考。这种现成品挪用所带来的艺术观念,使艺术的界限进一步模糊。

其次,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都曾将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作为自己作品的起点。面对其他艺术家的作品,有选择性的却并不直接挪用进自己的作品之中。例如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画作《花》,该画取材于帕特里夏·考菲尔德拍摄并在《现代摄影》杂志上发表的木槿花彩色照片。当代首饰设计师托尔·斯文森直接采用从Google Maps中获取的湖泊形状,然后针对每个湖泊的不同特点设计出湖泊系列胸针(图1)。在当代首饰作品中不管是对于其他艺术家作品中的现有题材还是材料工艺的挪用,都以新的形式向观者表达设计者的艺术思想。首饰的整体呈现在于精神内涵和形态材质间的相互作用,即便同样的形态采用不同的材质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语言,因此相互间的作用则更加微妙。

其三,在当代首饰中不乏对传统元素的挪用。传统首饰在艺术视角所呈现出的不同审美和意趣也给了设计师无限的灵感和想象。大多传统元素的运用均是在遵循传统观念的创作基础上完成的,其原因在于国内设计师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倾向有更为亲切的熟悉感和认同感,而受众基于文化和经验形成了日积月累的审美惯性,人们也可以充分理解艺术家的精神而无需过度解释。在如今的重塑传统的创作思路下,应独立于传统而展现当代首饰作品的精神内核,避免在形式上盲目复制和挪用传统符号的思路和方式。如何对待传统首饰也是当代首饰艺术的一个重要面向。

这种大规模的点物成金的艺术成为一条新开辟的路径,在艺术家的眼中这些散落在周遭生活中的各类物品似乎都具有了意义,等待被发现和使用。与20世纪的现成品的艺术有所不同,这些首饰艺术家们在实现自我的意识和理念上对物的运用方式有所差异,如一条绳索在不同的首饰艺术家的眼中有着不同的想法和感受,但一致的是在“物我关系”中,“物”是被施加,被赋予,“我”是施加者和赋予者。这其中自我意志的实现是最为关键的。无论如何,以杜尚为代表所兴起的现成品艺术作品,让人意识到艺术均诞生于生活。通过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可以看到他们共同拥有的实验精神,对新材料的的寻求和工艺的探索,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处理以表达观念。从这个角度对当代首饰重新审视,理解西方当代首饰呈现的多元化,以及其对于传统珠宝首饰以外的美学意义的探索。

>图1 湖泊系列胸针之一,Tore Svensson

二、挪用的类型和意义

关于挪用的创作思路主要以反向演绎和正向延伸的形式为主导,反向演绎是将思路和意图进行反向推演,以否定强化精神;正向延伸即顺着原作的创作思路和角度,进一步细化或者拓展,寻找不同的角度和意境。将当代首饰造型进行挪用有以下几种类型:1.将首饰整体的造型与局部进行拆解,这样拆解的部分将不再支持原有的叙事内容。2.在体现逻辑或情感重心的首饰外在表现上做出反转的改变。艺术家恰是要让作品产生这种反转,让观赏者在观赏过程中根据作品形态产生联想。所以有时仅仅只是调整了整件作品中的逻辑重心,对大众所熟知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品进行反转便得到了另一件不同于原作的作品。3.将作品中的部分形态或者材质拆解后进行替换,与第一种类型不同的是外观上不相似但却存在某种联系,往往是创作系列作品时较常使用的手法。4.将整体的形态完全放进另一个可以瓦解和消融本身叙事意图的环境或场景之中。

在欣赏当代首饰作品时常会因为某些作品而对艺术品的判定标准产生困惑。挪用事实上并非依赖本身特质,而是来自于创造性。当代首饰设计师奥托·昆兹利就与米奇老鼠形象紧密相连(图2),以至于其他首饰艺术家如果对其概念不太了解几乎不可能使用它。当然,米奇作为卡通形象已经在许多领域的作品中使用,但是在艺术首饰界与设计师奥托·昆兹利产生着紧密的联系,甚至成为了代表性的作品。对有着独立的审美倾向和个人艺术修养的设计师而言,这也是对个人设计水准的挑战,保持着创作热情并且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诠释和表现,设计内涵也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充实。

当代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认为,“艺术是属于主观诠释的王国。一件作品所处的语境是其意义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形成其表达的观点。”①艺术观念的再现对作品感染力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瓦尔特·本雅明在《摄影小史》中讨论了摄影在当时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是如何介入并改变当时的艺术表现形式,借助卡夫卡一张普通的风景人物照片,描述这张照片带给他的艺术“光韵”。不论是正向性增强还是反差性的对比,当代首饰的叙事意图建立在受众和设计师对某一事物的共同感受上。不论是残存记忆中的存在还是仅仅是一种情绪体会,首饰作品便成为了连接现实和观念之间的交汇点。挪用便成为最为直接的一种表现方式,在不同的语境下展现对当下思绪的疏解和观点的表达。

>图2 奥托·昆兹利首饰作品

>图3 《Bottles》,Miki Asai,2019

>图4 北京国际首饰艺术展作品《蜕变》,2017

三、理性与非理性的艺术观念

理性的艺术观念。西方传统的艺术观念中强调艺术与生活的对立,正是逻辑和理性在艺术领域的体现,传统艺术观念是一种艺术理想的“合式”,即得体,合理的存在。关于统一和整体,哲学家贺拉斯在《诗艺》中强调:“如果画家作了这样一幅画像:上面是个美女的头,长在马颈上,四肢是由各种动物的肢体拼凑起来的,四肢上又覆盖着各色羽毛,下面长着一条又黑又丑的鱼尾巴,朋友们,如果你们有缘看见这幅图画,能不捧腹大笑么?”②合情合理的存在是进行创作的原则。传统艺术观念里的艺术标准需要遵循并体现在作品中。因此,传统的艺术观念是建立在从理性的角度来考察艺术创造活动的,其强调逻辑、整体、协调。

非理性艺术观念。当代艺术的倾向实质上是对传统艺术观念的一种反对。艺术家们的非理性与反艺术的思想将传统艺术拉下由前人构筑的神坛,挪用便由此展开。艺术观念的转换即是面向非理性的转换,理性的观念受到冲击。非理性主义即艺术可以是一切,偶发事件和现象,一闪而过的情绪感受都可以是强调的重心。传统艺术观念所建立起来的合乎理性存在的条件和原则被打破。强调观念的艺术经历了从杜尚的“反艺术”的观念意识到观念艺术再到新观念主义的发展历程③。史密斯在《后期现代主义:1945年以来的视觉艺术》中谈到这种观念艺术时说,它和它本来有的或者是可以存在的载体是相分离的,或者说物质载体本身就变得不再重要了④。

首饰艺术受到观念艺术的影响也抛弃了首饰原有的单一、稳定保存、适用佩戴的、奢华的传统艺术外形,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外形甚至因刻意的反艺术特点而使其具备了反叛性和挑战性。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传统艺术的挑衅,虽引发了艺术反思,但同时却也因为浮躁行为对后人产生了一定误导,剥离了艺术精神而徒留情绪,将艺术引向迷茫。沿着这类主张和思想轨迹,此后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偏离和反叛,没有中心的情绪化借用、拼凑、挪用等等。看似随意的做法,深究其原因在于推翻传统艺术观念之所“是”,转而推崇其所“不是”,从而改变合乎一般的一致性合理性,创造出异常的全新的艺术观。当代挪用、拼凑等行为正是着眼于对此的消解。因此在西方当代艺术观念中的挪用是对传统观念发起的挑战,将结果引向真实而不是真理。在传统与非传统间的转变实际上就是生活和艺术两者由对立到融合的过程。

在传统的艺术观念中,强调的是“在场”或“说出的”,而在当代艺术观念中,强调的就是“未在场”或“未说出的”⑤。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展现出一种折衷主义的立场,对待传统艺术观念和艺术作品不再全盘摒弃,而是采用多种形式的运用。艺术观念又朝着理性回归,传统艺术标准又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带着个人色彩从具有反叛性的艺术表现向传统的艺术表现的外形转移,理性的艺术逻辑又重新表现在艺术作品中。

如图3,Miki Asai的胸针作品旨在捕捉不完美和瞬间美丽的片段。对材料的破坏和重建——蛋壳被压碎以形成看起来像冻结的瞬间的破裂表面,贝壳被切成虹彩般闪烁的微小碎片,工艺处理上也采用了传统的马赛克工艺。以材质语言表现观念而在画面处理上显现油画感。与非理性的观念艺术相比,更加注重在理性中有着感性的情感表达。

四、当代首饰艺术发展探究

(一)西方影响下的中国当代首饰艺术

综合来看,西方艺术观念演变有着清晰的脉络:写实艺术达到顶峰后,现代主义解构了以再现客观为基点的写实体系,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探索成为现代主义的主线,其他艺术方向也蓬勃生长。当艺术内部形式探索达到饱和后,艺术走向了反艺术、非艺术,与生活中的其他领域进行广泛的融合,实现了艺术更自由的解放,艺术也逐步发展为当代艺术、观念艺术等等多元的形式。反观中国传统首饰艺术表现为一种经验论,本质则是感于物而动。象生的表现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匠对题材纹饰的表现方式倾向于真实和再现,处理手法也细腻自然。然而中国在现代主义艺术风格兴起时的缺席,当代艺术却又受国际当代文化影响而产生。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1979年的“星星美展”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端。国内的当代艺术批判、解构、重塑并存,呈现为一种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杂糅。

(二)中国当代首饰艺术发展路径

中国的当代首饰设计和表现方式也深受西方艺术观念的影响,中国当代首饰创作中对待传统艺术观念是反叛还是接续的态度,逐渐分化成两个方向。第一种保持着当代首饰的先锋性和反叛性。关注当代的社会现实从而发现重要问题并通过首饰载体表达出来,这样的当代首饰才与社会和时代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在主题的选择上不再倾向于宏大猎奇,在造型上也不再晦涩,反映出艺术的折衷性和一定程度上大众意义的显现。这其中也包括了很多当代首饰设计师的努力和尝试,通过工作室和线下体验店的模式传播当代首饰的艺术观念,这样的宣传和引导使当代首饰的艺术性被更多人所接纳。

另一种中国当代首饰则体现出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结合。在艺术形式上是新颖的,但审美倾向上又接近传统的艺术观念,在精神传达上也体现出一定的传承性。如图4,项链主体部分采用传统花丝工艺和软陶材质组合的表现手法,繁与简,细与拙,黑与白,金属与陶的对比,这件作品的主题通过对比和冲突生动地展现出来。在当代主题下对传统细金工艺的融合也完整表现出设计师的设计思想。这类当代首饰不具有批判性也不需要引发人们的反思,保持着美观和装饰效果以面向市场的消费群体。不论是传统元素还是传统首饰工艺,挖掘本民族中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满足国人情感化的心理需求和审美需要。

结语

在以“Cover”命名的展览中提出关于“How Close Can You Come To Another Artist Without Copying Them?”的话题讨论,2017年“复制时代”安迪·沃霍尔艺术展和2018年“艺术家此在”的艺术展览中,艺术家们都对当下创作中的借鉴挪用以自己的作品表达着观点。艺术中的挪用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中一个重要命题。保持对创造的热情和探索就是对当代和传统的融合共生。在这个精神内涵基础上,对已存在的物有着新的体会和演绎与对设计师自身创造性的要求之间,两者近乎同样重要。挪用的创作方式再现着设计师们自身的艺术观念,拥有着独立的艺术精神。体现在当代首饰作品中艺术观念也被赋予新的意义,重新焕发生命力。或许这才是激发更多可能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蒋鹏,付业军.当代艺术的展示语境研究[J].当代文坛,2015(4).

② 刘法民.怪诞,美的现代扩张[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③解玉斌.西方观念艺术的起源探析[J].美与时代(上旬刊),2014(10).

④ 王玉雪.浅谈观念艺术与艺术的观念性[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8).

⑤ 余潇潇.作为观念的形式:当代绘画语言研究[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14.

猜你喜欢
首饰当代艺术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首饰,是身体的告白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互生》首饰系列
宝石首饰系列
宝石首饰系列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