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教学渠道融入课程思政教育
——以无机化学为例

2021-03-09 05:34曹宝月屈佳张国春
商洛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化学思政

曹宝月,屈佳,张国春

(商洛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1],这意味着教书育人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也是所有专业课教师的职责。如果将“教”拆开:一老一子,老即老师,子即为学子,反映教的两个主体是老师和学生;左右两边,一孝一文,孝为道德,文为文化,反映教的两部分内容是思想和文化;中华民族传统左为孝,右为文,古人以左为尊,就道出了教书先育人的基本观念。无机化学是化学、应用化学、金属材料工程等相关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大一的学生青春年少,正值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如何将专业课的学习和德育渗透巧妙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其严谨的科学思维,从而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是每个专业课教师的职责所在。然而,传统的无机化学教学注重的是“学以致用”,即强调学生是否掌握了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课程所蕴含的育人要素却往往被教师忽视。因此,应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其德育元素,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在育人中的积极作用,着力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之中[2-4]。本文从教学目标确立、教学体系重构、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四个维度阐述如何将无机化学课程思政全面融入专业课教学。

一、确立“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融合的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据统计,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强调这4个80%是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这一重大命题的现实依据[5]。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作为化学相关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一流的无机化学课程应该是承载着知识、能力、品德和价值,要致力于做到引学生以大道、启学生以大智。正如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提到的:“只重视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是片面的化学教育,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学既传授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6]基于此,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首要问题在于确立“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依据无机化学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无机化学课程内容的课程思政元素,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多个维度深入挖掘实例。在专业知识讲授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切实做到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纳入课程体系[7],不断扎实学生基础和培养学生的应用型能力,促进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二、重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三联动的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课程思政引领专业基础课学习,是丰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的有效措施[7]。大一的学生除了无机化学理论课堂,还有大量时间在自主学习和实验实践和学生社团中度过。此外,在“互联网+”时代,运用好网络平台、校园文化资源及专业思政教育素材,可以进一步丰富“课程思政”的实现形式。基于此,无机化学课程在精选内容、强调应用、注重价值引领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重构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逐步形成由无机化学理论教学为主导的第一理论课堂,以无机化学实验、社会实践、学科竞赛为主导的第二实践课堂,以及以诸如微信公众号平台等为主载的第三网络课堂。基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相对脱节的现实情况,制订专业课+本科生第二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三联动的教学管理体系,实现无机化学课堂思政的横向贯通。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不断加强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作用,着力提升第三课堂文化育人内涵,真正做到在理论教学、实验实践、学科竞赛、大学生素质拓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方面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

三、实施“专业发展史引领+科学思维启发+专业伦理渗透”三联动的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一)善用化学发展史引领,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

著名化学家傅鹰认为:“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8]将化学发展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科学家探索科学的过程,追求真理的历程有利于启发学生掌握学科发展规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课程思政的魅力所在[9]。

如在讲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章节:纯碱的工业制备可以以历史发展为暗线,纯碱Na2CO3的工业制备技术发展为主线,从工业革命的兴起—法国大革命的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随着历史发展的车轮缓缓向前,从路布兰制碱法—索尔维制碱法—侯氏制碱法,专业知识结合历史动态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讲述候德榜先生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候,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归祖国“制碱救国”的艰辛历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信;阐述“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养成勇于实践创新的品质;从“侯氏制碱法”绿色化学原则和原子经济性的角度讨论了其绿色化学思想,使学生上升到从理论内涵上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讲述氮族元素合成氨过程中,从氨的合成及其在历史上获得三次诺贝尔奖为出发点,教会学生认识氮分子的结构、特殊稳定性和氮分子活化,使学生深刻理解科学发展的规律。讲述稀有气体章节,拉姆齐对小数点后第三位的质疑和探求从而发现了稀有气体,被誉为“第三位小数点的胜利”,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科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在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引入的部分化学发展史教学案例,见表1。

表1 化学发展史课程思政案例

(二)注重科学思维启发,增长知识见识锤炼真本领

新形势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统的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科学思维的培养,这正是课程思政重要的价值所在。中学阶段学习化学主要以记忆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主,这导致大多数学生缺乏知识点的应用能力、以及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升科研素质的能力。因此,在讲无机化学课过程中,要注重化学概念、原理提出及内涵,要加强科研前沿的渗透,启发学生将化学理论、科研前沿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比如讲原子结构发展史章节,从古希腊哲学到化学—道尔顿实心球模型—汤姆逊枣糕模型—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玻尔量子力学模型是如何提出并取得发展的?又存在什么样的缺陷?科学家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层层递进,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启发学生对科研的认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在讲无机化学下册元素部分过程中,要注重以上册的“元素的结构”基础理论知识指导元素化学学习,注重“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哲学思想的渗透,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于教材上现有的内容、创新思维和讲解的知识要有质疑的精神和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引入部分科学思维启迪教学案例,见表2。

表2 科学思维启迪课程思政案例

(三)加强专业伦理渗透,修养个人品德培养时代新人

专业知识虽然揭示的是“自然之理”,然而利用科学这把钥匙究竟是用来开启天堂之门还是凿通地狱之路?关键在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是否具有正确的专业伦理,这正是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重要着力点[10]。如何有机融合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讲化学的过程中要重视“绿色化学”思想,化学造就了繁荣、辉煌,但同时也造成了污染,发展绿色化学,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在讲氮族元素时离不开合成氨的历史名人弗里茨·哈伯,他实现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用金属铁作催化剂突破了人工固氮技术,是化工生产实现高温、高压、催化反应的第一个里程碑,他又带领研究人员研制出军用毒气氯气罐,揭开了世界第一次化学战的帷幕。赞扬他的人说他是天使,是用空气制造面包的圣人,诅咒他的人则说他是魔鬼,给人类带来灾难、痛苦和死亡。在讲稀有气体章节,氡具有放射性,藏于大理石材中具有严重危害,但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应用于氡的放射性原理,可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放射性治疗和地震预测。通过此案例使学生明白化学是把双刃剑,可以危害人类,也可以造福人类,希望学生应用好手中的宝剑。在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可引入部分专业伦理渗透教学案例,见表3。

表3 科学伦理渗透课程思政案例

四、打造“理论+实践+素养”一体”的“三师型”无机化学课程思政师资队伍

打造一支过硬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是无机化学课程思政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不断壮大和发展课程思政师资队伍。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扎实理论教学,还要扎根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要提升个人思政素养,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使专业课上出“思政味”。通过积极打造集“理论”“实践”“素养”于一体的“三师型”无机化学课程思政师资队伍,为课程思政的实施保驾护航。

五、结语

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体系的重构、教学方法的改革,均指向了课程思政必须深入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渠道。融入课程思政的无机化学课堂一定会被打造成一堂有温度的生命大课。思政教育就像“盐”,溶进专业教育的“汤”里,“汤”变得可口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更注重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对责任与使命的审视,对科学与技术的探索。

猜你喜欢
专业课化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