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的策略

2021-03-09 02:09刘海霞
民族文汇 2021年11期
关键词:乡土文化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刘海霞

摘 要:乡土文化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乡土文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地方文化资源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精髓,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具文化性和实用性。为了避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地域文化资源。

关键词: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阶段的语文科目是一门具有强烈地域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教育课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各个地区的自然、社会和人文资源,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世界文化和谐的大背景下,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本土文化逐渐消失。语文学科是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认识当前语文教育的文化缺失,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合理引导和帮助。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将本土文化融入小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案。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的原因

1、教学内容缺乏乡土文化

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选择统一的教学教材,这些教材通常由城市地区的专家编写。大部分教材以城市文化为主,缺乏地方文化资源,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农村学习环境存在一定差距,难以满足我国小学教育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观念和教育设施更加先进。但是,一些经济条件落后或偏远地区的学校难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由于农村小学教育改革受到交通环境、资金等多方面的影响,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弱[1]。

2、教材中缺失乡土文化作品

通过对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进行回顾,我们发现中国小学课本中的大部分文章和作品都是一些著名大师的作品。虽然教材的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大的现实差距,无法真正的满足小学阶段的教育多元化要求。但是必须承认,名著的知识结构将更加规范,其中包含的语句也更加优雅动听。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包含当地文化的文章或材料在词组和内容组合的风格上更可能会被小学生接受。如果使用这些作品,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对语文教材的过分依赖

从现实教育的现状来看,大量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关心本土文化的传播。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一些教师认识到了地方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的过度依赖,这导致学生错过了接触当地文化知识的机会。在语文教育中增加使用地方文化材料,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想更加直观、清晰。然而,许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在教材之外讲解其他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的融入策略

1、在识字启蒙中渗透乡土文化

小学初阶段的识字教学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必要条件。由于汉字数量庞大,字形复杂,发音多变等问题,这一项一直是小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实践表明,大多数小学生仍然保留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既枯燥又低效,学生往往害怕困难并且容易感到厌倦,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有鉴于此,笔者尝试借用一些辅助材料,帮助学生从事物或家庭情境中加深對汉字的印象[2]。其中,引进本土文化资源就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例如在莆仙文化中春节贴春联的习俗中,春联就是一项非常好的教学资源,这是一项与家人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春节阖家团圆的气氛中,孩子们会对过年有着特别深的印象,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组织一次春联识字教学活动,准备几种包含教学生字的春联,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带领学生们发挥自身思维,既可以达到识字教学的目标,还可以加深春节传统乡土文化在学生内心的印象。

2、教师应善于挖掘乡土文化资源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语文教育中及时、恰当地引入本土文化资源,将本土文化与语文教材融为一体,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体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缩短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整体能力。这不仅拓宽了教学内容的范围,而且使语文教学从课堂自然延伸到课外。在教授古诗词时,教师应有效地将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和风俗习惯的知识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教师应该善于挖掘。他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全面学习能力。如果教师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有了清晰的认识,他们在促进区域文化发展方面也会发挥重要作用[3]。

3、在课外教学活动中渗透乡土文化

教师应注意将当地文化有效地融入到中国小学的整体实践中,因为小学课堂外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发展学习的良好渠道。目前,大多数小学教师都意识到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阅读也是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这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地区的教育系统无法用足够的资金购买大量书籍,这就要求教师认识到当地文化是良好的教育来源。在小学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加强班级与文化、社会和地方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了解当地的本土文化,对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和学生阅读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传统的乡土文化观念与现代城市文化观念的对立导致了小学教育中乡土文化的持续缺失,因此我们必须扭转这种局面,转变教学观念。地方文化不会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负担,反倒可以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力量。将当地文化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教育,可以丰富语文教育内容,缩短语文学习、日常生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从多方面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对文本的理解和写作实践。其有助于学生详细准确地理解课堂内容,理解语文文本背后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感受语文的非凡魅力。

备注:莆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的莆仙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编号PTKYKT21192)

参考文献:

[1]倪燕.关于乡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探讨[J].中外交流,2017(22).

[2]马建弟.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浅析[J].文学教育(下),2019(5).

[3]李天芳.乡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缺失与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1).7EEA792C-76E7-4DD5-B489-C4F4AA98E18F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