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洁
摘 要:很多研究發现人类80%的信息是来自视觉感官,也就是说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视觉,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则是色彩。了解幼儿对色彩的偏好不仅能熟悉幼儿的审美特点,还可以洞悉幼儿的认知水平,本研究调查安阳市1258个幼儿进行颜色偏好的调查,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对23名安阳市幼儿园老师做了访谈,了解了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对颜色的选择情况。研究发现,整体幼儿偏爱明亮一点的颜色,女孩年龄越大越偏爱粉色,男生则比较稳定,一直偏爱蓝色和绿色,另外研究还发现,中班的颜色偏好不稳定,他们喜欢探索不同的颜色。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的颜色选择数量明显多于前些年的研究。
关键词:3-6岁;幼儿;颜色偏好;颜色偏好研究
对于颜色的界定,《汉语词典》是这样定义的,颜色(yán sè)[colour]∶色彩。长期以来幼儿教工作者对于幼儿色彩的认识没有达成较为统一的看法,对幼儿颜色的研究数量很少。本研究以河南安阳地区为抓手,探索该地区幼儿的颜色偏好情况,同时也探索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颜色使用情况,希望本研究更能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表现规律,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研究选择表现又可以给幼儿老师以启发,在以后的绘画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方向,从而提高教师指导的水平和效率。为以后的比较研究或区域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和数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本次研究以2-6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抽样法,抽取了安阳市8所幼儿园,其中公立4所,私立4所幼儿园共1285个幼儿的颜色偏好情况。在实施1285人次实验后,收回有效实验数据1258份。
2.为了更加全面了解幼儿颜色偏好的情况,本研究随机对安阳市23名一线幼儿老师进行了访谈调查,其中大班老师7名,中班和小班老师个8名,通过访谈了解幼儿的颜色偏好以及在绘画活动中的颜色选择情况。
2 研究方法
1.实验法:本实验参考学习Lushcer colour test的实验模式,实验有12张卡片组成,幼儿必须根据提供的颜色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2.访谈法
由于老师的工作性质,我选择了暑假为访谈时机,通过面对面,或微信、qq等高科技手段对23名教师进行了访谈,并及时进行记录访谈结果。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幼儿颜色偏好实验结果分析
1.幼儿颜色偏好整体性分析
从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幼儿园阶段的孩子颜色偏好表现出一下特点:
(1)幼儿喜欢明度较高的颜色
在幼儿喜欢颜色排名里,靠前的颜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明度很高,如紫罗兰,柠檬黄、湖蓝。表现在色调里,红色里朱红排在深红前面,在黄色里柠檬黄的排序明显高于土黄,湖蓝的排序也远远高于青蓝,淡绿的排序高于翠绿,在无彩色白色高于煤黑。
(2)幼儿喜欢颜色鲜艳的颜色
鲜艳的颜色指的是颜色的饱和度,也叫颜色的纯度,在颜色里越接近原色的颜色越鲜艳,红黄蓝,我们看排在前几位的除了紫罗兰,其他就是接近三原色的柠檬黄、朱红、湖蓝,而无彩色钛白和煤黑毫无悬念的排在了后几位,尤其是煤黑
2.排在第一名颜色和最后一名颜色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幼儿最喜欢是柠檬黄,柠檬黄是高纯度、高明度的颜色,是一个活泼的颜色,是小鸭子身上鲜艳的嫩黄色,刚好符合幼儿好动、活泼的性格,再加上幼儿喜欢小鸭子,所以爱屋及乌对柠檬黄更是喜欢。
排在最后一名最多的是煤黑色,而且比例非常大,34%,黑色虽然稳重,但是给人以压抑、沉重,甚至恐惧的感觉,很不受幼儿欢迎。
3.男女生颜色偏好对比分析
从幼儿园男生喜欢的颜色排序来爱看,男生偏爱蓝绿冷色调,暖色调红、黄等颜色不讨厌,位置在中间,排在最后的偏无彩色,煤黑、白都不喜欢,还有明度、亮度都很低的土黄色也不喜欢。
女孩也喜欢蓝,但是和男生喜欢的蓝不一样,女生更加喜欢紫罗兰颜色,其次就是明亮欢快的柠檬黄,然后是红颜色,对于男生喜欢的蓝和绿,女生不喜欢,但是也不讨厌,排在最后的和男生一样是无彩色。
4.各年龄段幼儿颜色偏好结果分析
整体上从年龄来说,幼儿对于颜色的偏好,没有太大的区别,这说明幼儿的颜色偏好随着年龄的变化在这12种颜色上,没有太明显的变化。 幼儿阶段的颜色审美呈现出比较稳定的颜色偏好状态。
(二)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颜色偏好研究结果分析
1.在一幅美术作品中使用颜色的数量情况研究结果与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幼儿在完成一幅作品整体选择颜色的数量一般在3-5个,但是大班选择的颜色更加丰富,在过去的一些年一些研究表明小班的颜色选择在1-2个,本次研究发现有一半的小班幼儿选择3-5种颜色,这说明了时代在变化,面对更加丰富的生活、颜色刺激,幼儿的颜色感官更丰富了。
2.幼儿选择颜色依据结果与分析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有若干次选择颜色的机会,笔者调查发现,年龄越大的幼儿选择颜色越有主见,小班的随机比例是62.5%;中班12.5%;大班0%。
年龄越小的幼儿越不知所措,只是随机选择一种颜色,与其说是选择颜色,不如说是在他心里就是一只普通的笔,有没有颜色对他来说都行,绘画在他心里少了颜色这个维度,只有物体的轮廓;中班的颜色选色随机的比例是12.5%,是个活泼好动好奇心很强的阶段,他们喜欢不同颜色的感觉、效果;大班从颜色选择上,已经趋于稳定了要不根据自己喜好、要不根据物体的固有色,大班内心的秩序感已经形成,对颜色的认识也是最接近的成人的审美,表现物体的固有色的比例已有57.14%。
3.幼儿颜色选择稳定性的表现结果与分析
大班内心的秩序感已经刚在刚才的分析中,其实就已经提到了稳定性,小班由于目的性不强稳定性不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喜好或颜色倾向,而中班幼儿虽然已经有目的性和自己的喜好,但是这个时期的幼儿由于正在积极探索周边世界的阶段,所以他们也愿意去探索自己不知道或者还没有体验过的颜色,所以稳定性不好。大班经过一年的探索,对颜色偏好的已经稳定下来,对颜色产生“对”或“不对”的规则意识,很维护、遵守物体固有色这一规则,说“天空本来就是蓝颜色的”,这些和前些年的研究不谋而和,大班已经形成“物体固有色”的概念。再加上性情也主见稳定下来,这些都是大班幼儿颜色稳定性强的原因。
4.對幼儿颜色偏好描述性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1)整体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红色是一种很能吸引人注意的颜色,所以对于小年龄的幼儿来说,他们的颜色偏好是被动的,以至于除了红颜色,再也没有其他具体的颜色了,中大班的颜色偏好就明显明确,都是一些具体的颜色,像蓝色、绿色、粉色,整体和以前一些研究很相似。
(2)女生颜色偏好分析结果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得知,女生最喜欢的颜色是粉色,其次是明亮的黄颜色,然后是红色,而且小女生喜欢的颜色都是暖色调的颜色,这和我们平时生活中的认识是相吻合的,女生的颜色还是很统一的,在这里除了,实验里没有粉色,其他特点都是一样的,这和实验的结果互相验证。
(3)男生颜色偏好结果分析
本研究中,男生颜色偏好也很稳定,从小班到大班最喜欢的颜色一直是蓝色,还有绿色,和前面实验不同的是,男生也喜欢黑色,实验里都不喜欢黑色,我想这是因为两个黑色的概念不同,实验里的黑色是煤灰色,亮度很低,另外,实验里的黑色是一个卡片都是黑色,显得压抑,而平时生活、学习中,黑色都是用来搭配的,比如画画里的黑鞋子,出现的面积小,对于男生来说又显得沉稳一些,因此回收男生喜欢。另外男生也不讨厌明亮鲜艳的东西,但没有提具体的颜色。
三、教育建议
颜色是光功过眼睛直接作用于大脑的刺激,刺激越多、越丰富,大脑所留下的肯机会越多,大脑里细胞突出也越多越丰富,特别是在大脑发育的幼儿时期。
1.丰富幼儿的生活环境,尽可能给与幼儿更多地颜色刺激
教育者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引导幼儿去发现生活中的绚烂的光,美的颜色,《3-6岁幼儿指南》中就建议,多带幼儿达到自然中,去看看大自然的颜色,生活中要充分创造条件让幼儿感受到颜色带来的魅力,活动室随着主题不断变换的颜色,走廊里也可以有颜色的舞姿,区角活动也是颜色魔法的天下。
2根据不同的年龄班制定不同的教育建议
小班,应以绘画意图,颜色选择的主动上进行引导。小班心智成熟度不够,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对待小班要多些耐心,让其多动手,可以允许甚至设置活动环节,让幼儿先动手玩起来,再让小班幼儿确定绘画内容或颜色的选择,在绘画开始阶段,尽量引导幼儿思考颜色的选择,让其颜色选择更有主动性;中班,在保护其好奇心、求知欲基础上,可以多给孩子进行颜色的理论实践的学习。应该充分的尊重幼儿的探索欲望,鼓励幼儿多多探索,不要过早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好坏、合适与否,可以允许幼儿第二次或第三次创作;大班,应多进行创意体验,稳定的技能和颜色认知,丰富的社会经验,就可以让大班的幼儿用手中的颜料尽情的去表达、创造自己心中的艺术美。
3.不断提高幼儿的颜色认识和运用能力
颜色的知识是系统的、科学的,仅仅靠幼儿自己去摸索,所获得的经验是零碎的、不全面的,教师要适时的对幼儿进行必要的颜色学习的内容,知道颜色有间色还有复色,有暖色有冷色,知道不同颜色的搭配后的颜色变化,在生活和美术活动中又该如何运用颜色进行美化和创作。合理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呈现时机,即使没有高超的教学技巧,也完全可以吸引幼儿,因为艺术本身就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美的体验。在幼儿掌握一定的颜色知识技能,颜色才能更好的和幼儿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Mahsan M.Investigating the Gender-based Colour Preference in Children.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12:827-831.
[2] 泷本孝雄,藤沢英昭.成同社译.色彩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54
[3] 毛秀珍. 4-6岁幼儿颜色偏好于情绪颜色阴郁的关系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18
[4] 王惠萍等.汉族幼儿颜色命名与颜色偏爱发展的实验研究[J].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