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曲径通幽”,而非单纯知识灌输;让学生对事情有清晰观察和理解,“柳暗花明”,而非仅仅知识背诵。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了课程性质,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等维度对课程作了优化安排,对学业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安排、新规定、新要求集中表明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落实和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期待。课程标准是龙头,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是龙尾,龙头舞起来,龙身动起来,才能充分地发挥综合育人的作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全过程都要遵循新课标理念,参照新课标探索教材、教学及评价一体化实施策略,以促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一、在整合中延展内容:最新成果融入课堂
新课标开篇就点明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性质,这既是对思想政治课本质的科学定义,更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指向的方向指引。思想政治课教学既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也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国家立场。此次新课标的研制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新方位,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也要传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要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核心要义。
思想政治学科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法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紧扣时代主旨,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新成果向学生全方位呈现,更好地落实铸魂育人新使命。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在遵循课程基本内涵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主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认识世界,用发展的视角和辩证的思维看待变化的世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继续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其中,构成基本经济制度体系。这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统编教材《经济与社会》第一课第一框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教学实施中,笔者引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最新成果,帮助学生在深入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优势的同时感受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融入教学时,既要帮助学生了解最新成果本身,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最新成果与热点的时空关联和内在逻辑,即要帮助学生了解“制度体系”的历史必然性及价值,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制度体系中三项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度体系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及“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整体和国家视角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如此,培养学生学科逻辑、学科思维和学科关键能力。
二、在生活中培育素养:真实情境沁润教学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修习思想政治学科内容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的,是学生与真实复杂情境互动时所呈现的思想政治学科思维与行为表现,是思想政治学科育人价值的具象表达和专业表述。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尽可能生活化,引入真实的社会情境,让每个学生针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展开思考”,在真实情境沁润中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意义不完全取决于符号,而是存在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基于此,在学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援助武汉的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课前小调查活动,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建构认知。活动将学生分为4个学习小组,每组8名同学,小组成员调查疫情期间援助武汉的企业及其所做的努力,结合预习,分析援助武汉的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并探究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地位。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观看“抗击疫情国企硬核担当”相关视频,视频从石油电力保障、交通运输管控、防疫物资供备、民生服务保障、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等方面介绍国有企业的顶梁柱作用,让学生感受国有企业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成为维护安全稳定的定海神针,成为率先复工复产、稳定经济增长的开路先锋。
尽管有时候学科理论的表达相对抽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科理论离学生的生活很远,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所阐释的经济学道理都是生活中的经济常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息息相关。这次学生亲身经历的疫情防控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基于真实情境的探究活动激活学生探究学习基因,引导学生观照日常生活,并将生活事件放在国家社会中解释,以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三、在活动中增强体验:适恰形式活化课程
新课标最鲜明的亮点是对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做了说明并给出建议,其强调活动与学科的结合,也关注价值引领与活动体验的交融,这意味着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呈现方式的更新创造和话语体系的升级换代。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囿于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时空限制,往往淡化,甚至忽略学生的活动体验。近几年国家出台的有关“育人方式改革”的系列政策,也从侧面印证了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价值与必要性。
话剧作为教学手段,注重话剧形式与学科教学的契合,通过教师参与、角色饰演、话剧论坛等形式,让师生在话剧活动与体验互动中深入课堂,丰富学生对特定知识的理解,亲历知识的生成与建构。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教学中,笔者不囿于教材文本,将民营企业青岛新希望琴牌乳业有限公司引入课堂,以青岛新希望琴牌乳业有限公司为缩影,帮助学生了解青岛民营经济地位和现状,在“‘琴牌与‘我的生活”话剧互动中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以此更好地理解青岛市政府出台政策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话剧共有三幕,分别为“我身边的‘琴牌”“‘琴牌成长中的创新与困境”“青岛市政府優惠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转化为舞台展示。有一幕是这样的,疫情下“琴牌”奶站阿姨仍然坚持为订购鲜奶的同学按时送奶。在排练的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揣摩当事人的内心状态,并据此调试节奏、动作和表情,从中体会“琴牌”奶站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人民对日益美好生活的期盼。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使抽象的理论具象,使理论课生动形象,让知识元素立体化、多面化,以减少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疏离感。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曲径通幽”,而非单纯知识灌输;让学生对事情有清晰观察和理解,“柳暗花明”,而非仅仅知识背诵。通过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故事展演,也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思考。与其说这场话剧表演是学生活动体验的过程,不如说是学生思想洗礼、自我纠偏与完善的过程。话剧表演打破了知识的单向度传递,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知识的魅力,增强社会参与热情、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在过程中实施评价:个性表现嵌入成长
新课标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科核心素养作了水平等级划分。思想政治学业质量表达的是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学科后所要实现的行为变化及素养层级,这就确立了不同个性成长需求的学生所需要的学业表现。新高考改革下,高校选拔录取方式改革的中心是“两依据一参考”。在这样的统筹安排下,思想政治课教学若仅靠传统的教师讲授法来强调知识点的掌握,或只依靠现有纸笔测试评价学生,恐怕难以使新课标评价理念落地,更难以达成新课标的育人期待。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评价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学科品质、创新潜质与个性成长。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教学评价中,笔者不再只是单纯关注学生纸笔测试成绩,而是更加专注他们学科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重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行为变化和个性成长等。一方面,将“援助武汉的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课前小调查活动、“‘琴牌与‘我的生活”戏剧表演、课堂参与等个性化表现数据进行收集与记录,嵌入评价,建立学习档案,记录其学习体验与合作、反思与提升的过程,完善综合素质档案;另一方面,采用多元评价体系,即将学生内在感受、同伴评价和教师观点相结合,鼓励学生基于各自生活经验、运用不同素材和视角深化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过程参与及自我提升,实现自我价值的增值,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邢英,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 孙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