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轩 覃龙 张坚 李清 李明勇
[摘 要]临床医学“5+3”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对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学界对医学生后期3年科研能力培养进行了多种探索。但是查阅国内外文献报道,发现关于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教学方面,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目前依然处于探索阶段。作为“5+3”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课题组强调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通过多方面的支持,加强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科学素养和科研综合能力培养,使每一个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不仅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更是一名合格的临床研究者。
[关键词]5+3模式;临床医学;科研能力;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2-0084-03
临床医学“5+3”模式是现在及未来我国医学领域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1],即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5年本科学习后,需要参加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种模式以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期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旨在应对医学生教育与就业难题:医学生培养质量不及医疗行业所需标准[2],故侧重于培养临床应用型医师,这能显著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但同时,这也对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首先,当前教育对本科阶段下的医学生科研意识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学生缺乏提出临床科研问题的能力,对于科研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还很欠缺。其次,学生完成本科学习后,又参加以提高临床水平为核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的重心是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科研水平,这对医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学界对后期3年科研能力培养进行了多种探索:如张淑群等[3]提出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针对文献(尤指英文文献),以PPT展示、讲解为交流形式,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焦伟伟等[4]提出应鼓励临床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让学生了解领域前沿,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并鼓励学生通过掌握前沿动态,寻求科研突破点等。
可是,查阅国内外文献报道,发现在“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关于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教学方面,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也正由于没有完全统一的成熟标准可以参考,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改革需要涉及和探索的面非常广。在科研能力要求方面,对于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教学进行系统总结和创新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在国家新出台的“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要求中,关于高水平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对策研究尚未见到文献报道。作为“5+3”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推动架构系统化初级科研课程
为满足初次接触科研的需要,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必须掌握一定基础的科研知识,且在本科后期阶段,学生面临见习、实习、考研及毕業诸多任务,科研课程设置宜早不宜迟。
临床医学专业在本科阶段开设了主修课卫生学,内容为医学统计学的部分基本统计方法。同时,部分高校也开设有科研设计等课程来教授学生科研的方法。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文献检索及科研写作等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学校可将研究生阶段相关课程提前到本科阶段学习,为学生构造基本科研理论框架。
在本科阶段,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相较于其他专业,具有繁和重的特点,研究生科研课程对于本科生而言,内容也过多过深,较难学习,故将课程生搬硬套是不可行的。
锦州医科大学在2012年开始试行新课程教学模式[5],通过对学科内部构成、学科间联系、基础与临床间联系进行交叉梳理,将12门基础课程整合成为17个教学单元及若干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案例,这不仅增加了理论课程学习的条理性,也减少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压力。
王惜彤等[6]以选修课的方式搭建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理论学习平台,但由于选修课程的考核尺度宽松,出于对考研的需要,学生往往只注重专业必修课的学习,甚至在选修课堂上学习专业理论课程,仅仅将选修课作为获取学分的途径[7]。
受此启发,在让临床医学本科生系统化了解、学习科研的目标下,针对本科生科研课程,也可通过浅化、整合的方式,分模块架构一个新的理论课程,其中包括:1.典型科研设计方法的讲解;2.代表性中英文数据库介绍及其文献检索方法的讲解;3.不同形式科研文体的写作讲解;4.主要实验动物学操作技能的讲解;5.主要实验室仪器介绍及主要实验方法的讲解。这样,既良好地适应了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特点,又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初级科研知识需求。同时,为保证取得期望的科研培养成效,不仅需要落实架构系统化初级科研课程,更要以主修课的形式开设这一课程。
二、提升教学理念及转变教学模式
在教学理念上,推广以教师“教”为中心向学生“学”为中心转移,由单纯强调知识传授向强调“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临床素养”三位一体协调发展转变。在新的教学理念下,也出现了多种教学模式的探索。
目前高校使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问题驱动教学法(PBL)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等,少部分课程还运用网络化学习(E-learning)模式。
LBL为传统教学模式,其优点是能将大量信息的知识进行系统化传授[8]。为让学生系统化了解、学习科研,LBL模式必不可少,将贯穿整个课程体系。
CBL是以案例为引,带动学生主动学习抽象难懂的知识,易化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9]。PBL重在以问题启发学生为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学习,而后通过协作、讨论、反思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过程中得到共同提升[10]。不论是通过案例还是问题引导的教学方式,均可运用在科研设计方法的教学中,且能收获到不错的效果。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运用在科研写作的教学中,通过对具体的论文范例进行解剖式讲解,从而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各类科研文体的写作。
TBL模式的核心是团队协作,可选用在实验动物学操作技能的学习中,由教师确定教学重点,而后各组学生一起,由课前预习、资料收集、讨论交流、协同实验等方式完成知识的学习。该模式已在欧美地区广泛应用[11],得到了良好的教学反馈,我国也正在尝试推广该模式。
不同的授课模式适用于不同的课程,尤其对于系统化架构的初级科研课程,因其内部构成的复杂性,更需要教师做到灵活运用,并有选择地使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
针对部分不满足于单纯授课学习的课程(如文献检索),学生可进行网络化学习,还可通过实际操作或视频学习,这样可以更直观地接受知识并运用知识。
三、加强师资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核心力量,是改革的最终实施者,改革是否成功与其关系密切,在对学生培养的同时,需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可以通过学科教研室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就教学大纲及近期课程内容进行探讨交流,以加强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及把控能力。同时也需要支持教师的改革创新,给教师更多的机会[12],这也是为了给教育创造更多的可能,避免教学模式僵化和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还可通过监督考核、一票否决等机制,来树立师德师风;通过明确人才准入制度、拓展引才渠道等方式,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通过重视教师考核与晋升等多个方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及工作热情[13],从而建立一支突破学科界限且综合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四、试行临床专业本科生导师制
随着各大高校扩招的进行,精英教育逐渐退化,而变成了大众教育,原本的辅导员教育逐渐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及生活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科生导师制渐渐成为国内诸多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14]。
这一模式的出现,本意为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指导作用,拉近师生距离,便于教师对学生制订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15]。我们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更能让学生得到了解并参与导师科研工作的机会,能从中学习到学科前沿知识,也能通过完成导师的部分具体的任务,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16]。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大部分高校师资仅能满足部分本科学生获得导师培养,或是需要导师在完成自身其他工作的情况下,给予学生一对多的指导,故对学生的管理不够。而在日常学习中,因学生疏于与导师交流等多种原因,部分本科生导师制流于形式。对此,可将本科生与研究生进行协同培养[17],而后让研究生以“小导师”的形式协助导师对本科生进行指导。这不仅能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由于年龄差距不大的原因,也能使学生更方便地得到多方面的帮助。
五、开展多种科研训练及科研活动
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相比,科研活动能摆脱枯燥的学习氛围及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当然,由于低年级本科生基本医学知识体系尚未建立,如不注意引导方式,会给学生造成科研门槛高、难度大等错觉,影响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热情[18]。
我们可通过设立第二课堂的形式,邀请专家学者、医生及毕业校友等,分享科研经历、成果及进展[19],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及科研知识储备等。但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学习任务和文娱活动的增加,学生难以静心科研,第二课堂被敷衍性应付,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避免第二课堂流于形式[20]。也可以像岗前培训一般,设置科研轮训项目[21],为即将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提供科研的基本方法、程序和技术的训练,从而提升其对科研的兴趣,培养其科研素质及综合能力。
六、增加鼓励措施及完善考核方式
第二军医大学推行本科生创新基金孵育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申报,由专家审核通过后予以立项,并组织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生参与科研,也取得了众多成果[22]。虽然这对于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起步所需时间也长。
当前大部分高校在评选奖学金的时候,会考虑到学业成绩及综合测评成绩。综合测评成绩包括多个方面,其中便包括参与各种课外活动的经历。我们根据学生参加各类讲座、论坛、会议和学术报告等科研活动的情况,给予一定的综测成绩,通过综测与奖学金的关系,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以此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这是一种简单有效又能迅速推广的鼓励措施。
对于初级科研课程的学习考核,不宜选用传统试卷统考的方式,可以采用分阶段多元化评估方式,对学生在初级科研课程的各部分学习,进行包括案例设计、文献检索、实验技能及论文写作等的综合性评估,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七、结语
对于医学生而言,临床和科研从来就不是相背离的两件事,临床并不妨碍科研,反而在临床上有着海量的课题灵感和研究方向;科研的最终目标也是服务于临床,两者相辅相成。完全脱离临床的科研工作,不仅不切实际,也毫无作用。
因此,我們也特别注重临床教学,通过选取典型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指导学生深入了解相关学科课题研究方式及进展,也会在每周(如学生随带教教师值班的时候)进行一次组内学习,以PPT的形式,互相交流所阅读的文献,探讨文献中的科研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科研思维能力。
以上是在我国推行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临床医学“5+3”人才培养模式大环境下,为建立起适合临床医学本科生实情的创新“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而做的改革探索。探索尚需要大量样本的实践验证,这样才能让每一个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不仅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更是一名合格的临床研究者。
[ 参 考 文 献 ]
[1] 封忠昕,陈琦,梁贵友,等.医教协同深化“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医学教育管理,2018(6):465-470.
[2] 胡伟力,陈怡婷,谢鹏,等.基于“5+3”改革加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8):29-33.
[3] 张淑群,杨倩,赵茜茜,等.规范化培训制度下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89-91+124.
[4] 焦伟伟,申阿东.论医学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8(9):66-67.
[5] 刘超,李虹,王顺,等.课程整合背景下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6(12):33-34.
[6] 王惜彤,徐亚杰,陶率先,等.论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现状调查分析[J].智慧健康,2019(2):45-48.
[7] 杨希祥,郑伟.高等院校本科生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16(11):18-19.
[8] 张成宸,李利生,鲁艳柳.LBL、CBL和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9(4):612-614.
[9] 刘向华,袁栎,刘志军,等.临床医学“5+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6(6):456-458.
[10] 王喜福,张宏宁.PBL教学法在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能力中的作用[J].医学教育管理,2017(S1):36-37+41.
[11] 刘颖,刘适,秦伟,等.基于TBL的医学生科研实践模式的初步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7):35-36.
[12] 张嘉.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程能力提升策略[J].中国教师,2019(2):72-74.
[13] 高亚杰,常青青,刘聪.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6):47-52.
[14] 谢生荣,陈冬冬,吴仁伦,等.基于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新思路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8):223-224.
[15] 金锦花,王竞娴,任云生,等.本科生导师制实践与思考: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回顾[J].中国地质教育,2018(4):41-45.
[16] 罗晶,张华.浅谈五年制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J].繼续医学教育,2018(7):41-43.
[17] 刘占军,侯维娜.本科生与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8):91.
[18] 孙鹏,林海燕.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7(12):996-998.
[19] 白静雅,海向军,汪玉堂,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以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87-89.
[20] 马超群,王月帆,李松声,等.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材”与“教”[J].西北医学教育,2016(5):684-688.
[21] 徐让,董利军,李燕,等.五年制临床医学生科研轮训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3):90-92.
[22] 陈晓,崔进,苏佳灿.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经验与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7(6):473-475.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