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成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材料一:这是心理学教材中一张非常经典的图:将不同部分看作背景,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相对的人脸,或是一个花瓶。它要说明的是,人的知觉范围是有限的,当把注意力放在一部分物体上时,知觉对象会变得清晰,其他部分就因为变成背景而模糊。这就像是在摄影时变换焦距,让人像清晰、背景虚化,或让背景清晰、人像虚化。转换注意力就像是转换知觉的焦距,让人们看到事物不同的一面。
材料二:有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不要想象房间里有一头“粉红色的大象”,可是尽管参与者非常努力,但是没有人能成功做到。当人们不断抑制脑子里奇怪的“粉红色的大象”出现时,它反而在我们的想象空間中挥之不去。现在,你的大脑中是不是也漂浮着一头“粉红色的大象”呢?
读了以上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你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师题解】
本道试题为多则材料作文试题,在审题立意上比单则材料作文试题难度大。
一般而言,如果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那么可遵循同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思维方式立意。考生可以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此种审题方法简称求同法。以求同法看待本则试题,注意力、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等立意可以吻合两则材料内涵,所以,皆为精准立意。如果几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矛盾点,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此种审题方法可以称为互补法。本道试题从此角度看,第一则偏重“内因”,第二则偏重“外因”,所以,自然可以进行互补,因而,“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结合”“主动探索与采纳建议结合”等立意都吻合材料内涵。
同学们在构思立意时切不可无视两则材料的联系,将材料各自为阵。
立意角度一:多头处理难度大,转换注意力不偏执。人们注意不到人脸或花瓶,无法屏蔽“粉红色的大象”,皆说明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不容易做到兼顾,且易于受到外界干扰。从心理机制看,人脑的注意力调控,并不像计算机进程调度那样简单,而是有内在的执行控制信号机制。人脑的执行控制信号机制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地处理某一任务时,认知能力会持续升高,直到大脑疲劳。因此更高效的工作方式不是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而是一次仅处理一个任务不分心,这样的机制注定了人们习惯性地不全面看待问题,因此唯有转换注意力才可以深刻认识事物、不偏执。
选材小贴士:这一方向素材很多,可以从古今中外俗语名句中选材,选择前人有关转换注意力或偏执的语录,如思想家荀子的话:“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徐特立的话:“青年需要向各方面发展,应该保持他天真活泼进取的态度永远不衰。一切固定性、偏执性、早熟性都是不应有的。”或举古今转换注意力的事例,如二战时期英国最著名的魔术师贾斯帕·马斯克,在不列颠防空战中设计了加装有旋转的反光锡片的探照灯。这些旋转的探照灯在天空形成了一道数英里长的“光墙”,在强光的照射下,德军飞行员看到的地面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根本无从下手。
立意角度二:根据具体情况,人们可以适当并举。无论是材料一,还是材料二,如果人们能做到细心,心境平和,结果就会转好。其实人的大脑不是不能处理多任务,而是要看多任务中每个任务的难度,以及大脑的熟练程度,消耗的注意力的情况。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直觉系统对于注意力资源的消耗是极其低的,所以在理性系统负责处理关键性任务的时候,直觉系统就可以同时处理很多其他的不需要进行逻辑判断的、重复和习惯的任务。这也就是人们有时可以多向并举的内因。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不容易获取。言论的如俄罗斯的《报纸报》网站曾发表过名为“恺撒大帝并不能一心多用”的文章。文章说,大脑同时做两件事只是一种幻觉,其实是不断从一件事转换到另一件事。这些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人们可以通过练习缩短时间,但不可能短到任意小的数值。事实类材料如詹姆斯·格雷克的著作《越来越快:飞奔的时代飞奔的一切》中记载的事例:伦敦的迈克·霍尔德内斯看不带字幕的电视节目,这样他就能把音量关闭,好根据自己的喜好欣赏与电视节目无关的音乐。
立意角度三:内因与外因结合。细究材料一与材料二,不难发现,材料一指向内因,表现为人们自发地探究世界;材料二指向外因,表现为外在的引导。材料一、材料二呈现出内外辩证的关系。哲学中讲,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选材小贴士:这一方向可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选择材料。主观方面,可以选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话“他们之所以做得到,就因为他们认为他们能够做到。”客观方面,可以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
【高分素材】
推荐素材一:
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心态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论断,它缘自一个真实的事件。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以精彩而稳健的高超演技闻名,从来没有出过事故。因此,当演技团这一次要为重要的客人献技时,决定派他上场。瓦伦达知道这一次上场的重要性:全场都是美国知名的人物,这一次成功不仅仅将奠定自己在演技界的地位,还会给演技团带来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利益。因而他从前一天开始就一直在仔细琢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想了无数次。
演出开始了,这一次他没有用保险绳。因为许多年以来他没有出过错误,他有100%的把握不会出错。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他刚刚走到钢索中间,仅仅做了两个难度并不大的动作后,就从10米高的空中摔了下来,一命呜呼。
事后,他的妻子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在出场前就不断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是想着走好钢丝这事本身,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瓦伦达太想成功,太不专注于事情本身,太患得患失了。如果他不去想这么多走钢索之外的事情,以他的经验和技能是不会出事的。”
后来,心理学家便把这种为了达到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心态”。
素材点拨:这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可以用来阐述“转换注意力”和“专注”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瓦伦达成功地走钢索是与瓦伦达专心致志相关的。专心致志而获得成功,想入非非而遭遇失败。
推荐素材二:
英国物理家法拉第说:“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
素材点拨:这段名言素材可以用来阐述“全面认识事物不要局限于主要矛盾”“求全则毁”等观点。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做任何事情,总是想得太多,太在乎事情所带来的后果,太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说三道四,太在乎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可恰恰忽略了事情本身,以致于遭受失败。
推荐素材三:
对住持说两个字
相传,有个寺院住持,给众僧立下了一个特别的规矩:每到年底,寺里的和尚都要面对住持说两个字。第一年年底,住持问新和尚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新和尚心里想说什么,新和尚说:“食劣”。第三年年底,新和尚没等住持提问,就说:“告辞”。住持望着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
素材点拨:这是一则禅理故事,可以用于“换个角度看问题”这一观点。新和尚选择了人生的背面,他对待世事都持一种消极的心态,不知道换个角度看问题,总是一味地抱怨。而正是因为他的抱怨,也让他失去了修成正果的机会。牢骚也好,抱怨也罢,都是因为抱有的心态不对,看问题的角度不对,如果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能够乐观地换个角度看问题,相信人的心情会一下子好起来。事物在一个人心中的好坏,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人的心态,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牢骚满腹者,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让乐观主宰自己,心情肯定会不一样。
【素材演练】
愿如十面石
江苏省盐城市大冈中学 蔡艳林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人,这种无毛两足动物天生擅长“聚焦”。但世界是复杂的,“聚焦”这一“厚此薄彼”的认知方式很容易导致谬误的产生。
材料中的“花瓶”(抑或是相对而视的两张人脸)与“粉红色的大象”正是给读者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当中谬误产生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有两个:一为内驱,一为外驱。根本原因为一个——人自身注意力的转换。
内驱,即人们自己摸索、认识事物,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注定艰辛,多有错误。伟大的革命家刘少奇说过,任何人都要犯错误。人从降生的那一天起,便不断地犯错误,只有在不断地犯错、不断碰钉子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懂得事情。诚哉斯言,人的眼里、心中始终有一个“前方”,必定要走向世界,必定要与错误相伴。
外驱,即他人的提醒与引导。材料中人们的脑海里无法屏蔽“粉红色的大象”的现象,实则是“白熊效应”。所谓“白熊效应”,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的一个实验,是指当一个人越不想做一件事情时,当一个人越想让自己忘记一件事情时,反而一切都会清晰地展现在自己的面前。在“白熊效应”中,被提醒者的反差行为,表面上看令人不明所以,实际上正与提醒者有关,提醒者的话语主观上是劝止,但客观上已经成功地启动了被提醒者的注意力。“白熊效应”有时给人造成极大的困境,唯一能够战胜它的只有直面它,以平常心看待它,学会与它共存,与它共舞。
外驱与内驱的认知方式提醒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应作“多面观”,且要接纳别人合理的建议。沈阳故宫内最有意思的一处遗迹,是宫内的一块巨大的石头,叫做“十面石”。对于这块石头坊间有句话:“未见十面石,等于未见过世面。”这其中有两重意义。其一,“十面石”是价值连城、很少见的历史文物,石头四周有八个同等面积的面,都有碑文,朝天俯地上下各一面,是为十面。另一重意义却富含哲理,意思是说做人未能对世情事理作面面观,即是看不全、看不透,不可妄言自己见过世面。“十面石”当为人类的警醒石。
世事纷纷扰扰,时如迷雾,时如迷宫,人们唯有作十面观,方能在花柳繁密处拨得开,风狂雨急时立得定。
【教师评点】文章从荀子的话语引入论题,简洁利落。第二段引述材料,明确自己的所思,富有个性。主體部分,作者先是分述内驱与外驱,然后合二为一,提出人们如何认识事物的建议,最后以短句作比,化用前人语句收束,整体结构清晰,内容饱满。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