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培育的旅游管理研究生知识体系建构

2021-03-08 11:10刘安全
文教资料 2021年27期
关键词:研究生培育学习者

刘安全 周 艳

(1.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绿色发展新型智库,重庆 408100;2.吉首大学 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310)

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和不断翻新的产业业态,倒逼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的改革。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加快新文科建设,培育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一流专业集群,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新文科教育更注重以传统文科基础融合新技术革命成果的人才能力培育。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合理定位地方本科院校,克服同质化,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必须在专业培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深化以学生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育理念,以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人民需求增长等社会挑战。作为传统文科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迫切需要立足研究生的个性与职业取向,更新传统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系,突出时代特色、行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重大需求,更加强调学术与专业相协调的实践能力培育,以适应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那么,在当前知识半衰期急剧缩短、学习环境非正规化以及知识非系统化的数字时代,如何跳出“往空瓶子里填充知识”的被动僵化的教与学程式,用一种基于个人兴趣、职业诉求和主观选择的主动学习方法,建立以个人能力培育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是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能力培育的基础环节。

一、知识与能力理论探微

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知识是人类通过实践、感觉、交流、教育、学习、推理等各个途径获得,并经过总结、凝练和升华的系统认知。知识体系则是无数个相关联的标准知识的集合。知识体系基于人而存在,其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由全人类在长时段的实践和认知过程中发现并验证。然而,知识并不是现实世界的客观映照,而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假设与解释,是学习者在理解、吸收外界信息后进行的自我构建。

(一)知识体系结构

知识本身的体系是全面的,涵盖了人类所发现和验证的全部知识;是一种基于客观世界本身的知识点集合,包括知识点的定义、条件、背景、历史、用途、功能等;需要各领域的人共同发现和验证。知识体系本身的产生相伴于人类发展史,“人类发展史、知识发展史、工具发展史统一在‘人、知识、工具’的三元生态体系之中”[1],人类在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知与识、知与用、知与行”双向过程中完成知识获取、积累与更新。从历史进程而言,人类知识经由原始文明时期的工具起源,到农业文明时期的语言文字传播和知识商品化激励,再由工业文明的机械化工具变革,最终在智力文明时代智能化工具变革激励,完成知识总量的积累。

知识体系包括某一领域知识本身的体系和个人关于这个领域所认知的知识体系,知识本身的体系是由全人类共同发现并验证,涵盖全部的已知知识点;而个人的知识体系只是知识本身体系的某一部分,是残缺和不完整的。个人知识体系是一个人在不断获取、理解和熟练运用知识的社会化进程中不断更新与丰满起来的,是基于个人基因、兴趣、需求、特长并通过各种途径吸收和内化而拥有的认知、经验、运用、交流和解说等综合智慧。个人知识体系建构的完善与否,决定了每个人在学识、眼界、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差距。

(二)知识体系构建与能力培育

尽管关于知识与能力关系的讨论经历了“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知识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之辩,但二者是“一组不可割裂的关系,对于学习者同等重要”的认知已是学界共识。[2]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理解社会实践经历而产生的思维符号。知识体系是个人以学习的方式吸收、理解并内化于心、创造性运用等方式得以构建,是基于个人自身经验,主动采择、加工和处理外部信息形成新的理解的过程。个人要将人类共同创造和积累的知识真正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必然立足于出身和文化背景、个体身体素质差异、兴趣、需求和特长,在社会化过程参与不同的学习和体验活动而逐渐构建并丰富,形成极具个性化知识体系和能力特征。每个人因人的复杂性、文化背景的多元化、个性化以及理智和情感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知识体系。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一旦构建,便能指导、决定一个人参与社会活动和处理事务的态度和应对方式。因此,个人知识体系建构的完备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能力的大小。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则只将能力(智慧)置于学习者控制之下,包括信息的获取、区别、关联能力,持续学习能力以及决策能力,将知识本身视为学习者的“身外之物”,掌握知识才是能力本身。[3]基于网络和数字时代的知识非系统性、知识获取非连续性以及知识消化非系统化特征,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学习就是缔结网络的过程”命题:完整的知识不可能存在于一个人的脑中,需要通过缔结社会知识网络的过程获得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数字网络时代“知道更多”比“学到更多”更为重要,智慧的高低取决于发现不同概念、不同节点和不同网络联系能力的强弱。

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一定情境中以协作和会话为形式,积极能动地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4],这是一种以能力培育为导向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人类智慧演化和历史沉淀的结果。即使某个人不去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也会在日常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通过沉淀、过滤,最终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个人的知识体系可以通过“阅历→认识→认知→智慧”的演化过程来构建。阅历包括了人所经历的各种社会生活行为,包括读书、看电影、旅游、与人交往、浏览网页、思考等,这是一个普遍的获得信息和数据的过程;认识则是人对于某项阅历的深度关注,包括掌握全面的知识点、相关记忆和经验;认知则是认识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理解,通过实践去验证它,最后真正认可它并把它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智慧则是决定个人能力的重要因素,即在认知基础上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思维模式、创新思想,包括了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非智力体系、观念与思想体系、审美与评价体系等。

在当今旅游业高速发展、新信息技术革命兴起、知识更新加快的时代,旅游管理研究生知识体系构建与能力培育要求更加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快速内化为学习者的智慧和能力,更加需要构建支撑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不断调整更新的个人知识体系。将基于知识体系构建的能力培育运用于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过程,转变学习观念,重新定义师生关系,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对于培育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均强的复合型人才、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高质量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基于能力培育导向的旅游管理研究生知识体系框架

旅游作为一种多元化的社会活动、经济现象和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特定职业领域,在政策、文化、资源、流通、回馈等多个环节体现出产业性、事业性和融合性等特征,其知识体系体现出明显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科学交叉、学科融合是其发展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趋势。随着全域旅游、文旅融合、旅游扶贫、乡村旅游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推行,在旅游产业更新、旅游政策落地、文化保护与传播、旅游科技和旅游服务升级等方面,更需要大量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旅游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找到受过良好教育、聪明、有活力、掌握多种外语和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力资源。”[5]从实践出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旅游高级人才。大学生“双创”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服务地方能力建设则是解决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应用性和适用性难题、助推乡村振兴的重点。[6]

新时代,旅游对其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更趋于专业化和多元化。从个人知识体系建构与能力培育相协的角度,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构建由核心层(思维模式)、支撑层(专业知识)和拓展层(通识和技能知识)组成的旅游管理知识体系,以培育从业者的理解创新能力、专业领域技能和通用技能相结合的智慧素养。“理解、批判性思考、沟通、合作和创意的能力”被视为旅游管理高层次人才的核心能力,能够体现出个人的独特魅力和处理风格,是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广泛的通识技能知识内化融会贯通而形成的智慧和思维模式。专业领域技能则是聚焦于旅游活动全过程的知识与技能,包括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影响评估、旅游应用理论和技术等内容,是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的标识和边界。通识和技能知识则是个人能力的拓展与完善,取决于个人兴趣、职业方向以及通识知识基础。

三、以个人能力培育为中心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路径

以个人能力为核心的知识体系构建必将呈现出越来越个性化的知识选择与统觉。显然,在数字化时代研究生多元的学习目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多样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者能力培育提供了多种可能。这就需要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能力培育为指引,构建个性化知识节点网络,学会系统法学习策略与方法,进而形成专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创新思想和创造智慧。

(一)明确能力培育目标定位

旅游管理是一个综合性行业领域,对学习者的能力培育至少包含工商管理、产业经营和规划策划等三个能力方向。以能力方向为核心的相关知识体系构建也各不相同,如果研究生在入学之后不能及时选择能力培育方向,往往会陷入学习方向迷失困境。利益驱动和完善自我是两种比较明显的学习目的类型。利益驱动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是获得谋求职业或可观收入的资质资格,如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水平考试等。自我完善学习者是业已取得事业成功,但为适应不断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弥补自身知识缺陷而进行终身学习。大多数情况下,研究生学习带有明显的利益驱动特征,顺利获得学历证书是其直接目标,而对于培育什么样的能力则较为迷茫,由此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动机不纯,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效果。没有明确能力培育方向的学习,往往会受到网络时代知识碎片化、学习方式僵化以及被动学习所制约,不能较好地建立宏观知识体系框架。随着知识的增长,知识记忆凌乱、思维混乱将越来越影响个人能力的提升。因此,明确定位能力培育目标才能有目的地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而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构建的完善程度则决定了个人能力的强弱。

(二)创建个性化知识体系框架

搭建个性化知识体系框架对于专业能力培育尤为重要。缺乏体系性的知识框架,就如同没有钢筋水泥构建基本支架,只是用砖块简单堆砌的房屋,搭建得越高,坍塌的可能性就越大。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领域,由于招生规则、知识构成、学习方式等因素影响,多元化的基础知识、快速缩短的知识半衰期、学习时间的碎片化,更容易使专业知识的呈现与吸收零散化,导致研究生学习的内卷,进而无法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因此,明确了能力培育方向的研究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基础、兴趣喜好以及能力天赋,先构建主干知识框架,再根据主干进行分支构建,最后才是知识点的细化与关联。总体而言,创建个性化知识框架是一个长期且三个阶段螺旋发展的过程:一是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专业知识体系;二是根据自身能力特长及学习喜好构建自己的基础知识框架;三是在知识应用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修正和完善知识体系。

(三)学会系统法学习策略与方法

构建以能力培育导向的知识体系,需要系统和完善的方法工具来解决知识体系演化的阻碍,让知识的吸收与运用更加有效。综合而言,这是一个知识体系构建与演化过程,以能力培育为中心构建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将零散而不统一的知识点组织起来,整理成为一种系统的知识门类。系统法学习策略正是激发研究生学习主动性,克服知识碎片化、学习非连续性和知识消化非系统化问题的适当手段,在开放学习环境下构建学习管理平台、知识节点网络和学习空间的学习方法,以期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适应网络学习方式,利用零散化知识构建系统知识体系,培育专业能力。一是设置学习流程解决知识本身非系统化问题,明确知识的“获取——筛选——储存——整理——分享——应用——创造”学习步骤,让知识体系构建步步为营、扎实而有效。二是连接知识节点构建并优化学习网络解决知识获取碎片化问题,学习者以知识节点为中心创建专属学习网络,并在个体网络与组织网络内外交互过程中,不断更新、管理、优化网络资源,获取巨大的学习能量。三是建立有效学习管理平台解决知识消化非系统化问题。网络时代知识载体多样化和知识获取途径的多元性决定了学习资源管理难度,这需要统筹个人管理、社会管理和课程管理等学习活动,与其他学习者共同构建学习共同体,形成参与、跟踪、记录、监督、反馈和分享的学习格局。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培育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