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伟 袁洋 李云杰
(齐鲁理工学院基础部 山东 济南 250200)
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课是高校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独有的学科优势,对开展课程思政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充分发挥体育育人功能的重要体现。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同向同行、协同发展是相应党和国家加强课程思政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得以迅猛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学生乐于不加辨别的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由于新旧思想的激烈碰撞,增添了当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的难度和复杂度。应用型本科高校一大部分由中职、高职转设而来,场地设施较为简陋,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中高职阶段教育理念一时难以转变,“灌输式”教学,制约着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教师素养不高和大学生懒惰心理日益滋生,导致大学生体育运动意识淡化。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培养重在培养专业技能强的现代工匠,必须关注和加强这些学生的思想动态,体育课程是积极响应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号召的重要渠道,充分挖掘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体育运动本身的魅力和论述体育精神的内涵,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进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新时代应用型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渠道。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将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通过传统体育文化特别是传统武术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传统武术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规范,重视传统武术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另外,我们应积极吸收现代体育给我们带来的精神财富,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2022年即将在北京、张家口举行的冬奥会,这都充分展现了我国的繁荣发展。高校体育教师应以结合这些实例进行引导,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通过参与或观看大型体育比赛,能够激发参与者的热情,容易增强爱国主义热情,在有代表国家进行的体育赛事中很容易唤醒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高校中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能够激发年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高校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在体育教学中传授体育基本技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还需要通过不断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加强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观念是团队建设的主要因素,在各行各业都不可或缺,也是衡量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否能培养出合格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指标。虽然每一个大学生是独立的、独特的人,但他们学习、生活在集体之中,因此,集体主义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通过集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往往内容较单调,方法较单一,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由于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性较强,教学手段灵活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较高,很多体育项目具有集体性强的鲜明特点,如,集体健美操表演、球类运动、体育游戏等都是集体性很强需要多人合作的实践活动,在体育活动进程中,每个人需要相互了解、融入团队、团结协作,每个人的付出都是为了实现集体的共同目标,都需要将个人利益和得失与集体利益与得失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和集体是命运共同体,荣辱与共。在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与集体利益就有相互转化的过程,通过体育运动这个媒介帮助大学生由个人主义向集体主义意识转变,更能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因此,体育活动本身就包含很多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体育运动与集体主义教育两者的有效融合,就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大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研究发现,体育运动不仅培养体能和技能,更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大脑思维、反应、判断能力。很多高校大学生喜欢冒险和对抗,体育运动正式和平时期学生寻找刺激和对抗的最佳渠道。对抗和竞争是体育运动的本质属性和魅力所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让学生在和平时期体会到竞争带来的成功与失败、荣誉与委屈、团结的力量等各种情感体验。通过在运动中的这种磨炼,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同样的困难时如何积极面对和克服困难,不断培养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
合理利用动态的体育课堂环境,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如,课堂常规、课堂组织方法,以及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等,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传统的灌输型的德育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合一的良好人格。
(1)体育课堂常规中。
体育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的必要环节,是保障体育教学运行的前提条件。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容,可以融合许多思政点。比如,上课前严格考勤可以提高学生的纪律性,运动热身要求提高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上下课师生问好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
(2)教学组织方法和手段上。
教学组织方法和手段的精心设计是体育课堂教学融入思政元素主要的途径,教师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教学环节合理设计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比如,通过分组教学小组长负责制可以提高组织的责任心和同组合作意识;通过体育竞赛可以发挥团结协作、集体荣誉感等。通过体育技能“优生”和“差生”结对子形成一对一帮扶的形式,可以充分调动优等生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的重要部分,是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大学校园的体育活动是最受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学校各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参与人数众多,活动形式灵活,受到约束较少。在课外体育活动时学生更容易不加掩饰的去展示自我,放飞自我。平时在课堂上不敢表露出来的品行、不敢说的语言暴力展露无遗。作为指导教师或者社团骨干正是积极发现、引导这部分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言行、树立良好自我形象的教育时机。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不同分工发挥不同性别、不同水平学生在同一项运动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体会体育运动带给各自的价值感、荣誉感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大学生们根据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正确的行为和先进的思想,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处事方式。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由于受到活动规则和参与者行为的影响,他们能在集体的互帮互助中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价值体现。
高校体育竞赛活动较多,比如每年的田径运动会、大型体育文化节和各单项竞赛等,利用好这些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比赛前要求学生团结合作、相互鼓励、刻苦训练;教育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要遵守比赛规则,公平竞争,为位优胜者喝彩的同时也要为坚持到底者加油;做好比赛后的总结工作,适当调整未来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体育竞赛活动,让大学生懂得规矩意识,任何的自由都是建立在规则基础之上的。通过体育运动竞赛能够激励大学生奋勇拼搏、永不言弃的竞争精神,团结合作,甘当绿叶的奉献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课中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非常丰富,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以及体育竞赛等体育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将高校体育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优良品德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利用体育教学中各种各样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参与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规则意识和团队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塑造尊重他人,诚实、谦虚、有礼貌的优秀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开朗、积极进取的性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高校体育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能更好的培养大学生优良的个人品行,譬如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团结合作的竞争意识、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坚定胜利的信念等优良品质。这正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明显体现,是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同向同行、协同发展,积极相应党和国家加强课程思政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