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探析
——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

2021-03-08 05:36:48曾锦标白洪月
文教资料 2021年19期
关键词:医科大学广州办学

曾锦标 白洪月

(广州医科大学 发展规划办公室,广东 广州 511436)

很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其发展战略中不约而同地凸显一个词——特色。譬如北京工业大学的“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开放办学”;首都师范大学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有为、追求特色”;沈阳药科大学的“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徐州医科大学的“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科技兴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广州医科大学的“人才立校、学科强校、特色兴校”,诸如此类,无不彰显和强调特色在一所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办学特色作为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作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1](5-8)。因此,在内涵建设和质量提高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战略主题的前提下,“鲜明的特色和准确的定位才是高校发展的关键”[2],高校纷纷强调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明确了特色,就获得了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制胜法宝,自然令学校持续不断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昂然屹立于强手之林。

一、高校办学特色的基本内涵

高校办学特色不是一个新词,它由来已久,内涵非常明晰,就是指“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具个性、优良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办学思想、目标定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方面”[3]。它是一所高校明显区别于其他高校的办学特征,是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力和优势所在。从学界来看,通常认为办学特色有三种,“一种是‘优而特’,就是以优势为特色”“一种是‘独而特’,人家没有,我有,就是特色”“还有一种是‘新而特’”[4]。这三种形态基本包含当前绝大部分高校的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特色的产生并不是全面铺开、广种薄收的,要从局部进行培育,凸显局部的亮点。笔者认为,这种亮点主要体现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四个方面,聚焦于这些核心亮点,“通过研究总结、加大投入、打造品牌,转化为具有全局性影响的‘独特性’‘稳定性’‘优质性’特征,逐步形成特色”[5](9-11)。

当前,地方高校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地方高校,将其建设为特色鲜明的高校,并积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各行各业需要的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好特色牌,以特色求发展,是地方高校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

二、广州医科大学办学史上的特色凝练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前身为广州医学院,是一所隶属于广州市的典型地方高校。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并通过内部自我发力,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在国内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在其六十年的办学征程中,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办学特色,如果说前四十年还是停留在实践层面比较模糊化的状态的话,那么近二十年,学校逐步开始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对办学特色进行了凝练、总结和运用。

广州医科大学历史上第一次对学校办学特色进行客观审视应该始于2007年教育部组织开展的对学校本科教学水平的评估(当时校名还是广州医学院),这是基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所设的“特色项目”这一指标要求而开展的。当时学校提出了“发扬广医人精神、南山风格,弘扬抗非精神,不断总结办学经验,凝练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战略方面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的要求。这种办学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弘扬广医大学精神之魂,构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模式;二是长期坚持与区域卫生事业发展紧密互动的办学发展战略。

2012年,为了进一步适应广东省经济建设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实施“科教兴粤”“人才强省”战略和打造“文化大省”“中国南方教育高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优化广东高等教育结构,促进广东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学校开展将广州医学院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的工作。在此次工作中,学校对办学特色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归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了以“南山风格”为核心的医学人文教育模式;二是实施与区域卫生事业发展紧密互动的发展战略,包括科研医疗与地方疾病防治研究紧密结合,以及人才培养与区域需求紧密结合;三是大力实施本科教育国际化战略。

这是近二十年两次比较正式系统地对学校办学特色进行的阐释,虽然此后并没有专门的论述,但在实际办学实践中,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学校无论是在发展规划、党代会报告还是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中,都凸显了特色办学的重要性。譬如,“十三五”规划与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2016年)都提出“创新办学理念,形成办学特色,打造差异优势,避免同质化发展”。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广州医学院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的第一次党代会,2016年召开)报告首次将“特色兴校”作为学校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战略,并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特色发展的思路。学校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方案(2018年)不仅在标题上明确强化特色,还在学科特色建设方面重点着墨:“以‘冲一流’学科为抓手,一方面巩固提升传统优势学科,建成若干具有较高水平和特色的优势学科群,引领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另一方面瞄准新兴前沿交叉学科,打造具有鲜明医学院校特色的生命科学学科体系,以优势医学学科辐射带动相关理工学科的发展,以‘冲一流’学科辐射带动学校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以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三、“十四五”时期如何凸显广州医科大学的办学特色

一般来说,高校作为一种生命组织,生命周期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创业期、中兴期、成熟期。[6](1-7)广州医科大学作为一所特色非常鲜明的地方高校,已经走过了艰苦的创业期,正由创业期向中兴期迈进,或者说已经进入了中兴期,这也是当前中国大多数高校所处的一种状态。处于中兴期的高校软硬件配置得都差不多,各方面条件相对完善,“应该重视内涵、特色、质量和水平。也就是说,学校要爬坡了”[4]。“十四五”时期,广州医科大学该如何打造办学特色?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话题。如果与高水平综合大学比整体实力、比全面发展,盲目追求“高大全”,必将被湮没在强手如林的高校中;如果一味参照同类高校,可能步入“同质化”的窠臼,有可能水土不服,也有可能平淡无奇、泯然众人矣。唯有从特色着眼,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才是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发展之路。

(一)凝练学科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龙头,也是特色办学的关键,它是“决定大学特色的最主要、最深刻的因素,是本原性的。学科有特色,则学校就有特色”[7](1-2)。广州医科大学作为一所单科性大学,医学是既有的特色,但这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特色,仅仅是相对于非医学类院校而言的。固守单一的学科,特色生发出来的优势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丧失殆尽。因此,广州医科大学的学科特色的凝练一是要加大统筹力度,继续强化原有的以呼吸病学为龙头的临床医学优势学科,将优势做大做强,率先创建一流,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二是要瞄准前沿,充分实现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共建,形成一批特色学科和学科群,在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重点和主攻方向上彰显优势;三是要围绕国家大政方针,积极发展针对现实的、错位发展的新的学科增长点(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突出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复合特色。

(二)打造专业特色

从高校办学具体实践而言,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实际上是一体的,也是大学特色的具体化和形成办学特色的核心,“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开发和为社会服务的面向和领域,都是以学科和专业为基础的”[8](123-127)。广州医科大学打造特色专业,一是要积极强化一流专业建设,也就是继续推动临床医学、药学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两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在它们的带动下,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梯队建设,争取再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二是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需要,重点发展预防医学、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儿科学、临床药学、精神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三是调整、归并或撤销少数缺乏发展潜力的专业,适度增设新兴医学或医学相关专业,以主动适应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以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新经济发展。

(三)强化人才培养特色

“人才培养得到社会认可是大学办学特色的外部体现,也是特色大学办学的永恒目标”[9](33-34)。广州医科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已经具备了一些特色,但要继续优化这种特色。一是继续深入探索精英化人才培养,在创新南山学院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将其改革的成功经验应用于其他条件允许的专业。二是整合共享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医院、企业等优质资源,深入开展更加紧密型的协同育人,积极深化药学、生物技术专业卓越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医学检验技术、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探索开办特色创新班,培养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创新应用型人才。三是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与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合作办学及护理学专业双语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康复治疗学专业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办学等。

(四)创建科研特色

创建广州医科大学的科研特色,也就要抓住学校科研力量的制高点,形成研发优势,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呼吸系统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粤港澳呼吸系统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等为龙头,以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干细胞转化中心、产科重大疾病防控省重点实验室、生殖医学省重点实验室等为重点,积极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和攻关,打造一批具有广医特色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在免疫学、泌尿系统疾病、恶性肿瘤、重症医学、干细胞治疗、辅助生殖等方面开展研究。同时,继续推进校企科研合作,与广州金域检验集团联合建设国内领先的医学检验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五)突出社会服务特色

广州医科大学由于隶属关系,必然要立足于广州、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地方培养所需人才,并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形成以“服务地方”为内涵的办学特色。一是学校要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重大需求,坚持区域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推广高新实用技术,在服务中凸显特色。二是坚决走出去,到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中,通过共建研发机构等,在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充分实现良性互动、协同创新、共享多赢。三是充分利用建设国家医学中心、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等有利契机,在继续加强各附属医院已有的特色专科建设,特别是充分发挥现有的优势突出、综合实力强、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特色专科的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特色专科增长点,协同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强化医疗特色优势,优质服务广大民众。

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特色的凝练必须“传承大学历史、依托国家战略、面向行业发展、符合自身定位”[10](23-25)。广州医科大学虽然办学时间超过了一甲子,但相对于众多历史悠久、传承深远、特色鲜明的大学来说,办学特色尚在形成之中,并未臻成熟之境,需要办学者“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唯有这种持久不断的坚持,才可真正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才可能使学校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强大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医科大学广州办学
广州医科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房地产导刊(2020年7期)2020-08-24 08:14:22
多彩广州
小读者(2020年4期)2020-06-16 03:34:08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医科大学总医院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