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理论与高校校史育人实践机制

2021-03-08 05:36申芷伊
文教资料 2021年19期
关键词:校史记忆育人

申芷伊 刘 建

(上海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上海 201306)

我国高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高校的发展与党的领导密切相关,校史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密切相连,高校校史育人已然成为文化育人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繁荣发展,各种信息纷繁复杂,接收渠道变幻多样,给育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利用好高校校史资源,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关注点和着力点。本文在文化记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从顶层设计、组织实施、评价反馈三个阶段着手,进一步探索高校校史育人的实践机制。

一、顶层设计

(一)明确校史教育导向

从校史育人目标来看,校史育人理念在整个育人环节发挥引导作用,是育人实践的核心,直接关系到育人结果能否按照既定要求实现。如果育人理念出现偏差,那么整个育人实践必将走向歧路。我国高校是社会主义高校,所培育的人才必将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时代新人。这一任务来源于社会和国家的需求,校史育人的教育导向必须紧紧围绕高校整体的教育任务。因此,我们要结合文化记忆的特征,明确育人的价值目标,在传承校史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校史的精神内核,随着时间维度的变化,既与时俱进又保持稳定,重构过往校史。在育人环节,要有贯穿其中的教育主线和精神内涵。落实到具体的育人活动中就是要求各高校深挖校史精神内核,将这些精神层面的内容通过载体,比如校训等整合起来,并将其融入每一次的校史育人活动中,形成主题鲜明、情感热烈的校史育人系列活动。

(二)强化群体共同信念

从实现途径来看,在整个校史育人的过程中,若想要实现理念引领,就要在校史育人的环节深挖蕴含其中受到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扬·阿斯曼指出:“将民族作为一个集体的想象,依赖于对一种可以回溯到时间深处的连续性的想象。”“人类只有在文化和社会的框架上才可存在。”[1](137)群体成员通过回忆过往共同经历的事件加深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区别,强化了身份意识,并在这些共有的文化回忆与传承中逐步养成了独特的文化习惯,形成了文化价值和身份认同。因此,校史文化育人应该宣传在学校建立过程中大家共同的经历、情感、付出、成绩。让学生通过回顾共性记忆及情感,强化集体意识和身份意识,提高育人成效。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共性的东西需要高校利用文字、影像、建筑等记忆媒介留存,让那些缺少共同经历的群体可以利用媒介回顾校史,重现文化记忆,唤醒共同情感,强化共同信念。除了各个学校独特的价值认同之外,结合校史育人目标,要深挖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爱党、荣校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共同的价值追求实现育人目标。

(三)选择性回忆呈现

从内容的选择来看,校史记忆在传承过程中,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传承的状态,其中蕴含权力逻辑,高校通过选择性的呈现校史文化,强化和弘扬记忆,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对于校史的内容,如果不经过筛选,全盘保留,最终只会成为一本冗长的流水账,将削弱其中的文化内核和教育意义,因此要抓住文化记忆可重构性这一特点,选择性地筛选文化记忆内容。首先要突出具有共同情感取向的历史事实。记忆并非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基于过去原有的、确实存在的历史事实生成的,普遍存在于群体的精神空间内。在研究文化记忆的重构性时,要注意重构并非指鹿为马,也不是凭空捏造,而应该有组织、有计划、有侧重地从既有的历史事实当中,选取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教育导向的内容,并激发强化其中隐含的文化教育意义。具体来说,就是在校史文化育人的环节挖掘符合教育导向、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事实,并在活动中反复强调和放大,以此深化群体的共同价值认同。回避和弱化一些不符合教育导向的记忆事实或者“无关紧要”的内容,以免侵占有限的记忆空间。

(四)设置凝聚性结构

从开展形式来看,共同的价值认同、共有的过往记忆、共同遵守的规范规则促成了具有群体记忆点的自我认知,这些内容共同形成了凝聚性结构。因为“每个凝聚性结构的基本原则都是重复”[1](7),所以“重复”成为开展形式的关键词。在校史文化育人的过程中,文化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不断重复,过往的记忆成为可被辨认的形式,使共有的“文化”元素反复被发掘、被辨认、被认同。突破原有空间和时间的隔阂,把过去和现在联系到一起,把它处与此地联系到一起,使校史文化育人发挥出现实作用。高校要充分发挥优势,整合校史资源,将校史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各种载体反复呈现,在一定的规则内,通过连续性的校史文化活动传递校史文化的内涵和核心价值,循序渐进地开展校史育人,使全校同学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深化为理性认同。

二、组织实施

(一)健全校史育人组织机制

文化记忆的约束性和规范性旨在教会人们在一定的结构当中探索我们应该做什么。尤其要指出的是规范性并非单单指代群体日常生活中蕴含的规章制度和规范要求,同时包含人与人交往和为人处事中隐含的价值取向和共性规则,是一个双重的界定。这些潜藏的规则在集体和社会中的体现是“秩序”。秩序不仅融入社会规范日常生活,还融入基于共同拥有的知识储备而进行的仪式典礼中,这种知识是与认同相关、在典礼性社会交往中循环的“文化记忆”[1](149)。文化记忆的约束性强调了规则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开展校史文化育人活动时要在一定的结构和框架内实施。文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约束,离不开长效机制的管控,只有组建运行顺畅、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将校史文化育人写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当中、搬到学校党委会议当中、加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当中,才能将育人工作做得正、做得直,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校史文化育人效果。

(二)形成专职校史研究队伍

文化记忆有其特有的属性,不纯粹是随意的记录,而是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由专职承载者通过制度化回忆实践的形式实现。这里首先提出的一点要求是必须建立一支专职的校史研究队伍体系。这个是最基本的人员保障,如果没有专职的研究队伍,那么整个校史文化育人的过程相当于缺少了火车头,没有人负责把握前进的方向和路线的探索,很容易走入歧路。建立专职的校史研究队伍体系,不是指简单地设置岗位、招聘人员,而是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结合学校的办学方向、性质特点有的放矢地建立专业研究队伍。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学校党委宣传部或图书馆等相关部门下设专门的校史研究机构,专门从事校史研究与宣传工作。如果人手不足,则可以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等形式弥补专职人员的不足。“结合具体的工作任务安排,以奖励的形式促进相关机构与人员发布研究成果,通过长期专项培训,培养党史、校史方面的专家,为弘扬大学精神服务。”[2](35-38)校史研究人员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系统、全面地分类整理校史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育人的目标进行研究总结,形成系统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料,为育人工作提供基础资源保障。

(三)凝聚文化表征结晶

表征是人们对于事物的初印象,也是对事物进行的初步判断,是定性、定质的过程。结晶是指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凝练原本零散的、模糊的、复杂的内容,形成稳定、清晰、明确的内涵。个体的实践经历往往是烦琐复杂且模糊的,人们不会如写人物小传一样能够完整清晰地记录下经历,而是通过有意识地梳理回忆或者他人的协助归纳来整理原本于个人而言常见的过往经历,这个过程就是结晶。同时结晶也可使个体的经历记忆得以加深。对群体而言,“结晶化清晰的表述有利于集体记忆内容的快速传播和分享,促使群体成员共享并记住”[3](116)。因此,我们在开展校史育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对原有历史的收集挖掘,尽可能多地留存富有价值的校史文化育人内容,比如联系过往校友,留存过往年代的校园生活资料,对校友进行口述采访,等。另一方面,我们要凝结零散、模糊的校史内容,形成完整、清晰、明确的校史文化表征结晶,比如在综合多方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较完整的校园大事记等,使校史文化育人具有更牢固的根据,加深学生对校史文化的感知,增强校史文化育人的效果。

(四)构建记忆多元载体

通过媒介具体呈现校史内容,构建记忆多元载体。从记忆的角度讲,“人类一切记忆都关涉媒介记忆,人类的各种记忆研究其实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媒介记忆研究”[4](1),媒介是所有记忆维度的基础和核心,如果无法传播校史育人的文化核心,那么育人的效果就无从谈起。在校史文化育人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凝聚文化表征结晶,发掘凝练校史文化内容,而且要根据现阶段传播特点,结合事物发展规律,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校史文化结晶融入多元载体当中,传播优秀的文化内涵,实现对全校学生的广泛教育。就像扬·阿斯曼所说的那样,文化记忆并不是无意义的抽象概念集结,而是通过各种文化符号凝聚而成的,这里蕴含了很多核心概念,比如仪式、意象等。因此,构建校史文化的多元载体,首先要建立专门的校史馆,用于留存珍贵的校史资料,为校史育人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场地。其次,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将校史育人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融入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中。除了关注这些富含校史文化底蕴的老建筑和老器物之外,还要充分把握各种重要节庆日的契机,可以利用开学典礼、校庆日、毕业典礼等仪式广泛开展诸如校歌合唱、校史讲解比赛、校史故事寻访等文化育人活动。

(五)开展周期性校史文化实践活动

校史文化育人的框架并非单一的活动体系,而是由多种实践形式共同组成的。实际上,这个框架本身是校史育人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实现育人目标的工具,高校需要对这些框架性的实践活动进行周期性的重复。只有通过重复,才能够加深群体的记忆,传递校史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核,增强育人效果。重复性的记忆来源于实践要求,在开展校史文化育人活动当中,不可能通过单一的形式或者单次回忆完成整个育人过程,而是通过不断重复每一个载体、步骤、环节来完成。高校要将这种规律和周期长期化、稳定化,比如每一届新生教育都要进行校史馆参观、举办校庆仪式、定期举办校史知识大赛或者校史故事讲述会等。

三、评价反馈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评价反馈的首要任务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主要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以校史文化育人的目标为导向,要符合国家社会发展要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将育人活动转化为育人成果,提高教育实效性。其次,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秉持科学态度,不能只靠主观判断,只有科学的评价手段,才能够最真实地反映校史文化育人效果,才能够真正发挥评价反馈的作用。再次,要能够全面反馈校史文化育人活动,不能够只局限在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一项育人内容中,从各个维度各个环节评估校史文化育人效果。最后,评价体系的建立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跟随着时代发展、现实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提高评价体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二)打通育人成效反馈渠道

反馈是评价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只有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校史育人工作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才能够实现评价目标,即推动校史文化育人水平螺旋式上升。校史文化育人的评价对象应该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校史文化育人的主要对象即高校学生,校史文化育人的各个部分都是针对学生开展的,最终目标直接落脚在学生的成长成才上,因此要通过对受教育前后学生思想政治、行为能力等多方面的变化评判工作效果,可以让学生通过前后对比提高参与度和积极性。二是校史文化育人的组织者、实施者即学校或学院,通过这一方的反馈,可以直观了解到当下活动中的不足,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补齐短板,提高校史文化育人工作的水平。

(三)改进校史育人工作体系

评价反馈这一阶段的最终步骤和根本目标是优化改进校史育人环节,评价只是手段,最核心的是提高校史文化育人工作成效。只有在组织、实施阶段把好关、布好局,才能够实现校史文化育人的目标。评价反馈最重要的是指出当前校史文化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发现预期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有针对性地调整校史文化育人各个环节,制订改进方案,弥补当前存在的不足,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提高育人的整体水平。优化校史育人工作体系需要充分考虑实际工作运行情况,对照文化育人的评价指标而开展。

猜你喜欢
校史记忆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