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容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地域优秀文化艺术是高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资源。对地域优秀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不但能够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转变公共艺术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发展,而且也是帮助学生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
镇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东周以来有三千两百余年的建城史,自古文化昌盛,人文荟萃,历史上曾出现了米芾、杨一清、笪重光、王文治、张玉书及刘鹗等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书画家、学者,也出现了《瘗鹤铭》这样的旷世巨作,焦山碑林更是江南第一摩崖石刻群。晚清时期,镇江出现了以表现镇江本地山水为主要艺术特征的“京江画派”,他们立足镇江,展现镇江的真山真水及隐逸的城市性格,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古典山水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中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以京江画派艺术赏析公共课设立为例,地域优秀文化艺术融入公共艺术教学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直观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了传承、弘扬地域文化艺术的意识,同时还有利于解决当前通识性艺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地方高校的定位主要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在人才培养上着力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重视专业课程,轻视通识教育。对艺术教育特别是通识性公共艺术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够深刻,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系统性,部分学校将人文素养公共艺术教学简单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缺乏专业思维。因此,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面过窄,并不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从学校已开设公共艺术通识课程的情况来看,大都以简单传授知识的形式进行。有的以学生社团活动取代系统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公共教学的普及性,课程随意性比较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目标也不是很明确。
虽然不少地方院校在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时设置了多样的公共艺术通识课程,但专业从事公共艺术教学的师资力量十分匮乏。现从事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师队伍,基本是由专业教师“兼职”或“转型”组成的。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课堂的需求,在专业课堂中已经探索出了工作室、工学结合、项目化及翻转课堂等多种新形式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在通识课教学中,特别是在公共艺术教学中,课堂组织形式还较为传统,往往只重视讲授艺术理论知识,教师机械讲授,学生被动听,没有实践环节或者实践课程时数在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且实践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公共艺术教学流于形式导致,学生无法对公共艺术教学缺乏深度体验兴趣。
从现行高校育人体系来看,专业课占主要部分,人文素养课程不仅在数量上有限,在质量上也难以保证。地域文化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人群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反映了不同地区的人文风貌,也是一种值得利用的教学资源。因此要将地域文化融入育人体系,为完善育人体系提供切实的抓手。一方面,优秀的地域资源可以成为人文素雅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利用地域资源开展的实践教学也能促进教学模式多样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提升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
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突破原有思维局限,拓展教学内容,主动在教学内容中积极融入地域文化艺术。地域优秀文化艺术资源十分丰富,且大量资源尚未有效挖掘、开发。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在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中的运用易于使学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艺术,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传承内容,促进学生人文意识的形成和强化,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现有的公共艺术教学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学生的知识接受途径,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已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研究的学习模式已经成为现代高校教学的主要模式。地域文化艺术资源的运用,为公共艺术教学的研究及教学模式应用提供了素材,加强了地域文化艺术资源与地方紧密的联系。地方博物馆、文化研究机构、传承人资源丰富,大量地域文化资源处于未开发或尚未深度开发的状态,为学生选择课题、参与研究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在此过程中有利于更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目前高校普遍缺乏专业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师资源,公共艺术通识课存在内容单一、同质化明显等问题,融入地域有效文化艺术资源能够更好地引导教师弱化学科特性,提高对教学通识性、综合性的重视程度,由专业素质培养思维转化为人文素养教学思维,继而建构符合时代需求、多样性的公共艺术通识课程生态体系。教师在教学相长过程中能够提高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性的能力,通过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落实好“文化自信”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
京江画派是清代中晚期活跃于镇江的一个画家群体,画派成员大都是镇江本地人,多以镇江本地自然山水为描绘对象,是当时江南画坛的一支新生力量。代表人物有张夕奄、顾鹤庆、潘恭寿、潘思牧及周镐等人,他们在思想上承接米芾“米氏云烟”的特征,反映出京口地域独特的城市隐逸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京江画派的影响力已经超越地域,是中国画坛最后一个古典主义的山水画派,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其重大的文化艺术历史地位决定了京江画派艺术赏析课程的设立,具有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典型性。
本课程针对全校各专业开设,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上须坚持以“通识”“人文”为主线。本课程共18课时,其中10课时为讲授,4课时为专项实践,4课时为专题研究。讲授课程中将围绕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审美特点、山水画的文化意义、京江画派形成前的山水画发展情况,用3课时的介绍概要,以便帮助学生对中国画的基本审美特征、山水画的主要发展脉络及文化意义形成宏观认知。另用7课时具体介绍京江画派的基本艺术特征、与镇江的文化渊源、主要画家、代表作品。充分利用好本地博物馆资源,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更为直观的感受。
研究型学习方式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公共艺术教育体现“公共性”的重要方式。传统公共艺术教育以教师为核心,教师讲,学生听,由于受到专业背景限制,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上留有4课时时间要求学生结合专业开展不同的专题研究,如:商贸专业学生可以以“京江画派”当前的艺术拍卖情况为方向、文科类学生可以以“京江画派”与地域文化关系为方向、师范类学生可以以“京江画派”的文学色彩为方向形成不同研究课题。这些与他们专业知识联系较为紧密,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提升研究动力,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公共艺术教学传统评价方式以结果评价为主体,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本课程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体。通过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创新性等综合衡量学习情况,不设立标准答案,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从心理上转变学生对公选艺术类课程评价的认知,提高学习效率。
在高校公共艺术美术教学中融入镇江地域文化艺术,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当地的文化艺术发展历程,增加地域文化认同感,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知识和人文素养,是对其开展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更深入了解地域文化,做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者、研究者,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研究方向相衔接,通过教学、科研、实践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