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公示语翻译的失误与对策
——以南京市为例

2021-03-08 02:55杨阳南京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公共场所南京市译者

杨阳 南京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

公示语的展示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也是我国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窗口。南京是我国“长三角”经济区域的重要城市,公示语翻译直接影响城市的对外文化形象。文章经过实地调研,总结了南京市的公共场所某些公示语译文中出现的语言及语用问题,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讨论了南京市公示语翻译出现的常见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一、引言

“一带一路”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战略,有利于深层次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加强与亚洲、欧洲、非洲等区域的互利合作。这一战略必将成为我国与世界融合的强力纽带。

而这一伟大战略的实现,意味着我们将与世界各国进行更加充分和高频的对外交流,对区域内各语种的需求将会极大提高,特别是英语。于此同时,我国的翻译教学与研究也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如何更好、更充分地为“一带一路”战略做好对外交流的服务工作,成为翻译界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作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带“长三角”经济区域的江苏省省会南京,无论是“一带一路”政策下的对外经济合作、进出口贸易,还是与各国的文化教育往来,都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公示语的汉英翻译是一个城市融入国际化进程的趋势和必然。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城市中仍然有不少不合规范的翻译。错译、误译、漏译等情况随处可见,而这些翻译就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公共场所,十分影响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大城市的文化形象和软实力。

二、南京市公示语的常见翻译问题

南京不仅吸引着周边省市的游客和人才,还有不少海外游客和在南京工作的外籍人士,公共场合的中英文翻译随处可见。

通过对南京市主要地区的实地考察,尤其是风景区、交通道路等公共场所及设施的公示语翻译进行了记录,经过研究,发现有些公示语的翻译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产生误导,误解,甚至矛盾冲突等不良影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翻译刻板 译文累赘刻板

公示语的翻译要简洁明了,并能准确实现原文的交际功能。英语公示语的语言表述应该简洁, 措辞精准, 只要不影响公示语准确体现特定的意义、功能, 仅使用实词、关键词、核心词等。

当公示语原文文本较长时,译者需酌情考虑翻译关键信息,并不需要将原文逐字逐句翻出,例如,在某景区的湖边的公示语,“湖边不可投喂天鹅,不可抓捕和伤害天鹅”被译成“Do not feed swans by the lake.Do not capture or injure them.”此类翻译就是字对字翻译,暴露了整体游客素质低下的不文明现象,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是并不符合交际目的的翻译,反而产生一种消极影响。此类公示语为警示类型的文本,翻译成“Keep the swans in peace”效果更好一些,告知警示的目的,这样的译文看起来更灵活优雅。

(二)交际信息失真

公示语的英文翻译是为外国友人提供准确的公共信息,译文应该能够被读者理解,并起到交际的目的。翻译的时候首先要能准确地理解文本信息,不能只是为了对应原文,而逐字逐句地按照顺序翻译。比如下面这个例子,这是某道路的交通指示牌,“汤山方向”对应的英文翻译是“Soup mountain direction”。

这个例子就犯了低级错误,字对字的翻译,是典型的错译,作为地名用拼音表明即可。另外这是某动物园内一处的公示语,“野生动物园内不得投喂食物”被翻译成“No food in the Wild Animal Park”,译文并没有准确地翻译出原文的含义,并引起了歧义,这种指示性语言的错译导致了公示语交际功能的失误和误会。因此,公示语的翻译需要敏锐地识别文本,仔细斟酌原文,理解原文的交际目的,使译文能够准确还原文本的意义,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三)中式思维

公示语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不仅要考虑交际的语境因素、交际双方的角色特点, 还要考虑接受者的文化背景、认知程度,语言习惯等因素。

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文化背景和接受程度,而不能一味地从文本出发,按照固有的中式思维进行翻译,这样的译文会显得重复,累赘和生硬。例如,笔者在某公共场所见到如下翻译:“除员工外,闲杂人员不得在此逗留”被翻译成“Except for the staff, otherpeople are not allowed to stay here”。此类含义的公示语文本非常常见,只需要“Staff Only”表述即可,然而原译文忽略了英文的惯用表达,单纯地从文本的角度进行翻译,就显得生硬呆板,不符合英文公示语的表达。

(四)文化误解

各个国家,不同民族都存在很多方面的差异,如习俗,文化,传统,宗教等方面,在表达具有区域性或者文化特性的词汇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因此,在翻译时一定要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今年由于疫情的流行,公共场所随处可见有关疫情的标识语,例如,在南京市某行政大厅的入口处有“请出示绿码”的标识语,其译文为“Please present green code”。显然这里译文是逐字逐句翻译过来的,没有考虑到接受者对于“绿码”这一概念的认知理解。准确的文字表述应该是“健康码”,是2020年疫情大背景下产生的新词汇,是个人是否被允许进入公共场所的证明,而且“健康码”目前只是在中国大规模地使用,并不是世界通用的措施,因此大部分外来者并不知晓其含义。为了减少文化认知的困惑,应当还原文本本身含义,再进行翻译,适宜的翻译为“Health code is required”。

三、南京市公示语翻译常见问题的对策

(一)规范公示语翻译的准则

2017年,国家出台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这是中国首个关于外语在境内如何规范使用的系列国家标准。《规范》自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分为交通、旅游、文化、教育等九个领域,为我们国家的公共场所的中英文公示语提供了标准和范本,在很大程度了统一和规范了公示语的常用翻译,避免出现常见错误等问题。公示语译者可参考《规范》,确保译文符合译写规范,如原文与《规范》有重合和类似的情况,可完全参考译文,如为《规范》中未涉及的部分,译者也要灵活应变,不能字对字翻译,生搬硬套。

(二)加强公示语译者的语言文化能力

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在翻译公示语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原文和译入语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种种差异,译者需要具备识别文化差异和内涵的能力,并且在翻译过程中完成文化的转换,既能表达翻译的内容,又能做好文化内涵的转换,达到公示语展示的预期效果。公示语翻译的好坏对城市的形象有直接的影响,关系到到受众是否能够对该城市留有积极印象,进一步影响其后在该城市的各项交际活动。

跨文化交流传播面对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要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译者需要展示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文化交际能力,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准确合宜地传递公示语信息,完成有效的交流。

(三)提高公示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在翻译公示语的时候,译者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受制于文本,需要灵活应对不同的文本翻译。比如,在地铁里展示的公示语“黄色座位为老幼病残孕专座”被翻译成“Yellow seats reserved for the elderly,children,the sick and the disabled,pregnant women”。这样的译文不仅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也显得冗长繁赘,本来简单的信息却需要较大空间展示双语信息,降低了公式语的展示效果。如果译者考虑到此公示语的客观因素,可将之译为“Priority Seating”或是“Courtesy Seats” 后面的信息可以忽略不译,告知受众主要信息,省略次要信息,但同样达到效果,译文看起来简单明了,清晰有效,而又符合英文的习惯表达。这里就需要发挥译者主观意识,因势而动,灵活应变。公示语的本质决定了公示语多语境的特点,需要考虑客观因素的制约情况,皮德敏认为有五种客观语境因素在公示语应用中需要考虑,如公示语配套的图形标志,符号信息,译文所占的空间,公示语原文的长度,公示语的情景语境以及公示语受众的文化语境等等,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并灵活应对。

(四)加强公示语翻译的指导和监管

公示语的展示是面对公众的,有一定传播效果,错误的公示语译文对城市形象势必带来消极的影响。南京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在每一公共场所应展示出良好的国际语言素养,因此更需要重视公示语的文本和译文的准确性,除了译者自身的能力和责任意识外,我们的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公示语翻译的监督和管理,比如成立专家委员会,和高等院校合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参与到公示语翻译项目的流程中来,确保从项目签订、翻译过程、信息更新、质量审核和终端展示的每一环节都保持规范。呈现高质量的公示语译文,不仅是有效的信息传播,也有助于我们弘扬中国文化。

四、结语

公示语翻译是我们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是我们和世界语言沟通的桥梁,也是我们对外展示文化的一面镜子。南京市的公示语翻译在国家《规范》准则的指导下,已取得很大的进步。然而在某些场合,依然存在误译、漏译、错译、中式思维等问题。

因此我们要提高公示语翻译人才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需要加强对南京市城市公示语的重视和监管力度,全面地规范公示语的翻译,完善南京市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公共场所南京市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英文摘要
基于ARM的公共场所智能保洁车控制系统的设计
公共场所 不能乱来
南京市长
支持公共场所禁烟为自己为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