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东北满-通古斯艺术文化传播研究

2021-03-08 10:14徐晶赵丽崔永锋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文化产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族人一带一带一路

徐晶 赵丽 崔永锋 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712

一、满-通古斯的文化特征

(一)文学艺术文化特征

满-通古斯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包括民歌、谚语、神话、历史故事、传说、叙事诗等多个方面,满-通古斯各族族人大多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普遍都注重力与美的结合,刚劲有力,歌曲优美动听、风格独特,与其他民族的舞蹈相比有着差异化的艺术美感。满-通古斯族的民歌也自成一体,旋律优美、内容丰富,尤其是对于很多没有文字的民族而言,民歌不仅仅是歌曲,更是他们记载生产生活经验的一种载体,对于后代的族人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这些民歌的内容主要包含族人姓氏的来源、宗教仪式、种植生产、采集放牧等。可以说,这些民歌不仅是一种纯粹供人欣赏的的歌曲,对文化传承更能起到重要作用。在满-通古斯族人举行婚礼或者到了大型节日的时候,族人都会载歌载舞,一边唱着家喻户晓的民歌、一边跳着独具风格的民间舞蹈,场面十分热闹。除此之外,满-通古斯族还擅长剪纸、绣花和雕刻,鄂温克族等民族还有着独特的兽骨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值得传承和弘扬。

(二)宗教文化特征

满-通古斯族人大多信奉萨满,萨满教的产生与满-通古斯人对自然的敬畏有关。很长时间以来,作为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要物质来源的民族,这些族人长期与大自然打交道,对自然界的很多现象常常无法给予科学的解释,因此只能将他们归结为“神力”的作用,最终演变成为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他们认为大自然的草木河流、日月星辰都是有灵气的,都受不同的神灵所控制,这种万物有灵的思想根深蒂固,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自然崇拜为内容、以祭祀为表现形式的萨满教[1]。满-通古斯的很多民族的氏族或者大家族中都会有萨满,这些萨满大多为继承制,当老萨满去世后,老萨满的孩子或者近亲会接替这个位置,由此可见满-通古斯族人对萨满教的重视。虽然部分满-通古斯的族人可能同时信奉多个宗教,例如喇嘛教和东正教,但无论怎样,萨满教都是族人最主要的信仰,即便是满-通古斯族与其他各民族融合、混居,萨满教在满-通古斯族的宗教地位也从未被动摇。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满-通古斯艺术文化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对传统文化的固守与抛弃

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命的血脉。任何一个民族无论人口多寡、经济发展好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宝贵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人们对于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虽然如满-通古斯这样的人口较少的民族也在竭力保持本民族文化,但这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方面,满-通古斯族对传统文化的固守比较严重,应该激浊扬清,否则很难获得其他民族或者国家的认同。首先,满-通古斯族人普遍具有迷信鬼神的习俗,在解放以前,满-通古斯族的生活质量不高,卫生条件较差,很多族人在生病后并不是第一时间找医生看病,而是找萨满“跳大神”,这种落后的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普遍存在,并左右着族人的思想,这种封建迷信思想已经影响到人们的健康,也是对科学的排斥和抵制,是与当今社会发展相违背的[2]。因此这种对封建迷信的固守明显不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文化现代化演进和国际化传播应有的科学态度。其次,满-通古斯人对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割舍。在长期发展中,满-通古斯族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采集、狩猎、驯鹿,利用狩猎的方式来维持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生产生活方式明显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满-通古斯族人也必须做出改进。然而,虽然地方政府曾多次对当地的满-通古斯人进行移民定居,但是移民定居后的回迁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说明很多满-通古斯人对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仍然充满依赖性,即便是政府为其提供了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他们也难以适应,也不想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这显然也不利于其物质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另一方面,满-通古斯族也存在抛弃传统文化的问题。首先是对民族语言的抛弃,虽然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是不分优劣、各具特色的。满-通古斯的很多语言都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并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至今,这对于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而言显得弥足珍贵。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民族之间的融合、聚居,能够将语言保存完整的民族越来越少。为了能够更好地交流,很多满-通古斯人直接放弃了本民族的语言,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很多新出生的小孩已经不会说本族语言了,这种对本族语言的漠视是十分可怕的,尤其是对于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本民族语言后继乏人必然会给本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播带来灭顶之灾。其次是传统民族工艺的失传,作为以游牧为生的民族,满-通古斯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尤其是很多民族都会用兽皮缝制各种服饰,如衣服、裤子、帽子、鞋子等,而随着政府禁猎政策的出台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满-通古斯人对自制服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获取兽皮也越来越困难,相关的制作工艺也逐渐被人们遗忘了。

二、对现代文化的排斥与盲从

“一带一路”的发展进一步拉近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距离,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在此过程中,时刻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满-通古斯族由于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滞后性,因此在面对其他强势民族尤其是外国文化时常常会出现自卑心理,进而产生抵触心态,催生排斥行为。因此,满-通古斯族能够敞开怀抱,包容各国、各民族文化的进步人士并不多,很多人的头脑中虽然已经或多或少地有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全球化意识,但是这些观念并不稳定,在面对传统意识强大的抗拒力量时常常处于下风,这种故步自封的态度明显不符合“一带一路”的思想,也不利于本民族文化的传播。

对现代文化的盲从是满-通古斯族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又一大问题,这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使过多现代工业企业进入林区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假思索地对传统生活方式进行现代化改造导致传统工艺流失,语言、生活习俗和价值观的趋同等等[3]。这些现代文明的野蛮入侵导致满-通古斯文化缺乏必要的过度和适应,过多的现代文化在短时间内的大量涌入侵占了满-通古斯传统文化的生存土壤,导致很多文化或是流失,或是被强势民族文化所同化,最终“泯然众人矣”,民族艺术文化的独特性不复存在,也就丧失了对外传播的价值。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满-通古斯艺术文化传播的对策

(一)转变化传播理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五十五个民族共同铸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这一文明体系当中,汉民族文化是主流,其他民族文化也是这个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中华文化才能够绚烂多彩、生机勃勃,因此,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注重保护和弘扬那些人口较少的民族的艺术文化。

通过对满-通古斯民族艺术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满-通古斯存在着两个极端,或是对外来文化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或是对本族文化固守或抛弃,这都不符合“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对外传播理念。因此,面对“一带一路”给民族文化发展带来的新契机,应当针对满-通古斯的文化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做到引导与过滤相结合。

首先,我国是“一带一路”的提倡者,在对满-通古斯文化进行传播时,应当过滤掉其中的负面文化,例如封建迷信、落后的生活方式、不良的饮食习惯等等,这样才能够保证自身输出的文化能够为“一带一路”沿线诸国所接受,结合满-通古斯民族艺术文化的现状,其应该予以大力传播的艺术文化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民族语言的传播;二是传统民族工艺的传播,如兽皮制作工艺、桦树皮制作工艺、刺绣、剪纸等;三是精神思想的传播,如敬畏自然、勤俭节约、勇敢坚强、保护环境等[4]。

其次,应当怀有兼收并蓄的思想,主动接受外来优秀文化。满-通古斯族在对外传播自身的艺术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例如“一带一路”沿线诸国先进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工艺、进步的思想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等,利用外来优秀文化来适当地对自身加以改造,使自己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一带一路”发展的浪潮当中,拉近与其他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艺术文化传播氛围。

(二)促进满-通古斯艺术文化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政策本身具有包容性和合作性,这是满-通古斯艺术文化对外传播的良好契机,但紧紧意识到这一机遇是远远不够的,想要真正让满-通古斯艺术文化“走出去”,就必须拓展艺术文化交流合作的渠道,创新传播方式和策略,扩大满-通古斯艺术文化的辐射面。

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兴起,满-通古斯各族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技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展现满-通古斯族人的生活方式、节日庆典、生产现状和手工艺水平,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这样不仅能够将满-通古斯的文化通过互联网载体快速传播出去,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语言不通而导致的文化传播障碍,获得更好的文化传播效果。此外,满-通古斯还可以和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和娱乐公司开展合作,采用本地艺术家与企业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具有满-通古斯民族特色的动漫、游戏或是电影,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式来传播满-通古斯的艺术文化,借此满-通古斯的服饰、生活方式、舞蹈、歌曲、语言都可以很好地展示出来,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民间非政府机构也应当积极承担起弘扬满-通古斯艺术文化的责任,促进满-通古斯艺术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传播,例如,可以通过孔子学院将满-通古斯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精深传递给学习者,也可以借助民间组织开展“一带一路”沿线的跨文化交流合作,加强满-通古斯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的沟通与融合。近几年来,有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展会、节日越来越多,满-通古斯可以利用这些展会和节日,通过实物展出、歌舞表演等方式让其他国家的人了解满-通古斯文化,以此来提升满-通古斯文化的知名度,扩大文化辐射的范围。

(三)加强满-通古斯艺术文化传播人才培养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向沿线国家和地区传播满-通古斯艺术文化,意味着文化需要“走出去”,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满-通古斯艺术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加强对艺术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想要促进满-通古斯文化“走出去”,首先要保证具有足够的能够全面了解满-通古斯艺术文化的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的迁徙、聚居,满-通古斯的很多艺术文化面临着被抛弃、被同化和失传的困境,加之满-通古斯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很多珍贵的艺术文化只能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很容易遗失,因此必须有专业的人才对满-通古斯现有的艺术文化进行整理,并竭力找寻已经濒临消失的艺术文化,保证满-通古斯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升满-通古斯文化的传播价值,为促进满-通古斯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传播奠定基础。

其次是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目前而言,“一带一路”是各国开展对外文化传播、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沿线各国都不遗余力地借助这一契机来输出本国文化。因此,满-通古斯想要提升文化竞争优势,保证文化传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就必须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自己具备一批具有全球视野、有能力参与国家事务、应对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以此来解决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5]。与此同时,还要培养一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东西方文化有所钻研的专家学者,这是因为各国由于历史发展、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或是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冲突,因此培养通晓东西方文化的人才能够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畅通满-通古斯艺术文化对外传播渠道,减少文化交流之间的摩擦。

最后是加强对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的兴起,作为一种最高效、最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新媒体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将信息快速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对于满-通古斯艺术文化传播而言无疑是事半功倍的。因此,满-通古斯的相关部门应当培养和引进具有一定经验的新媒体人才,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其他媒体平台账号,并做好平台的维护工作,定期发布艺术文化相关的内容,如节日庆典、手工制作过程、狩猎、服饰展示等,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也能够通过网络直观地了解和接近满-通古斯文化,并主动成为其传播者。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满-通古斯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一定的传播价值。“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给满-通古斯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满-通古斯首先应当转变自己对待传统文化和面临外来文化的态度,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开展对外文化传播工作,并拓展艺术文化对外传播途径、培养一批有能力、有眼光、有素质的专业人才,使满-通古斯艺术文化传递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猜你喜欢
族人一带一带一路
(21)新航线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重建了506次的大索桥
死亡谷里的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