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俗学视角浅析乡村记忆空间的构建方法与策略

2021-03-08 08:26仝好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21期
关键词:村落村民记忆

仝好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文章以民俗学记忆论为指导,讨论如何通过主题场景营造、常态互动、村民参与的方法构建以村民为主体的当代乡村记忆空间,以共同的情感纽带激活村民内生动力,重塑村民文化价值认同,营造乡村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集体记忆是哈布瓦赫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集体意识”基础上提出的,研究“社会群体中个体分享记忆的动机和结果”,之后诸学者逐渐完善,从个体记忆逐步拓展到集体、群体、社会、文化、历史记忆,称为社会学理性和思想之源[1]。德国学者阿斯曼则称“拥有文化记忆,一个国家或民族就可以持续发展,文化失忆则意味着这个文化主体的消亡。”同时,理论界开始广泛关注“集体记忆是如何被建构的”这一问题[2]。

乡村记忆的构建类型

(一)以档案形式记录村落记忆

传统村落学者从管理角度梳理了传统村落立档调查的工作范围和标准,包括范围、次序、方法、保管与鉴定等,将村落发展演变的原始记录及政府部门技术档案加以整理,统称为乡村记忆档案。具体包括:村落面貌如全貌、人文自然景象、街巷广场;村史见证如碑刻、古树、族谱、方志等;物质文化遗产如公共遗产(庙宇、祠堂等)、建筑、作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艺术如戏剧、音乐、美术、曲艺、手艺等;活动场景如生活场景(服装、仪式等)、礼俗场景(婚丧嫁娶、生育、集市、节会)、信仰、交通;产业形态如生产场景(农、林、畜牧、渔等)、工具(犁、耙、磨、渔猎具)、手工业(陶瓷、草编、布艺、木雕、石刻等);人物影像;其他动植物资源[3]。

(二)以符号形式记录村落记忆

随着商业社会发展,我们发现一些民俗记忆符号被独立的强化和传播。以少数民族研究为例,少数民族群落大多分布在边远地区,民族文化相对独立,这能满足旅游者的猎奇感;又因为语言不通和习俗不同,旅游者失去了深入了解的积极性,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民俗文化的符号性表征上,民俗符号成为一种流行符号。

厄里提出的“旅游凝视”理论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他认为“凝视”是旅游体验的核心,一切文化现象在“凝视”下都能被赋予符号意义,供求关系也会随着凝视发生改变。精神文化通常很难被挖掘展示,相反一些物质产品更容易辨识,获得符号意义上的传播[4]。

(三)以故事形式记录村落记忆

民俗学是研究普通民众日常生活、文化传承的社会科学[5]。刘铁梁认为民俗学直接面对的是有主人在场的生活文化;只有人的行为才能够呈现生活,而不是民俗事项的展示[6]。岩本通弥提出,民俗学不重文献,需要以口述、对话来把握人的感受、思维习惯、价值理念和身体技能。王晓葵说民俗学最本质的存在是记忆。民俗学把群体记忆进行有形化记录,研究记忆传承的过程和特征[7]。

区别于地方志,村落史通常以口头叙事的形式传承,包含很深的情感联结,村落集体记忆维系着村落的精神生活和秩序,共守着传统。调查者对村落的描述,是村民口述的记录,这包含了当地人的解释和记录者的再解释。当地人口述显然是从生活的立场讲述来龙去脉,记录者则利用学术方法揭示出来。两种解释之间,天然地存在自由偏差和信息衰减。同时社会变迁带来的遗忘和衰减也是一种常态,“遗忘也是记忆的一部分”。

(四)以空间形式构建村落记忆

区别于村落博物馆,多数乡村还是活态空间。村落是记忆的载体,依托于固定场所和语境实现记忆传承,村落的物理空间、文化空间和精神空间在文化传承下得以统一。当特定场域被破坏,村民找不到熟悉的情感寄托与记忆细节,文化认同也就随之淡化。例如祭灶,没有了真实的生活环境,完整的祭灶程序和道具也就不能被传承。

同时,乡村记忆又有着“尊重传统”与“创造未来”的两面性。一方面,乡村本身就是活态记忆标本,既是传承的过程,也是传承的结果;另一方面,当村民成为建设者,正是挖掘文化价值、形成新文化氛围与审美经验的过程,也是引导村民合理运用自然资源、调整价值观的过程,是建设有根有源的新人文场域、引导村民重拾文化自信的过程[8]。

如何以村民为主体构建乡村记忆空间

伴随社会变迁,城市化颠覆了乡村的物理空间,更破坏了村民的集体意识。陌生的环境,让大多数个体失去了心理连续性,在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愈发弱化,直接造成了亲情的疏离和身份认同危机。回望传统,以村民为主体构建的乡村记忆,给当代乡村带来最大的意义是获得化古开今的前行动力[9]。

村民是记忆传承的主体,空间是记忆传承的客体,记忆则成为了传承的主题。以国家乡村振兴五大要求看,社会发展需要的是村民熟悉的村落,是依照村民意愿、符合记忆传承,属于村民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营造场景,塑造当代乡村文化意境

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强调“不是每个城镇都要成为巨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也在强调从城乡分隔到城乡统筹,进而到城乡融合的战略内涵。以村民为主体构建乡村记忆空间,需要强化村民的内生动力,建设独具特色的主题乡村社区,挖掘吸引人、集聚人、愉悦人、留住人的文化因素,发现令人感知、感受、感染和感动的传统基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满足新时期新村民的精神需求,以村落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融入现代社会。

(二)常态互动,打造丰富多元的人脉与文脉

只有周期性、常态化的文化活动,才能真正形成地方传统。乡村可以通过构建创意空间,提高本村人的认同感和新村民的参与度,留住新生代村民,吸引乡贤回村,保持村落文化的活态传承。有了传承记忆的人脉,才能拥有丰富多元的文脉。

(三)村民参与,发挥原住民的在场优势

以村民为主体构建乡村记忆空间,将获得自内而外的发展动力。吸引本地有声望的退休教师、退休官员、村落能人主持相关文化活动;由村两委纵向联系各部门,获得村落建设的政策倾斜;挖掘特长村民,通过融合设计的方法,与专业人员共同完成历史风俗和在地文化的深入研究。

乡村记忆空间的构建维度

(一)风貌 活化乡村生态

乡土风貌和文化生态是乡村记忆的重要内容,包括乡土风貌、社区和产业系统,这是宜居生态社区的魅力和灵魂。保护和活化乡土风貌和文化生态,构建主题社区,是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长效发展机制的核心内容。

(二)风景 营造空间肌理

遵循大自然的山水地势脉络和形态,利用闲置空间打造主题场景,实现功能及审美价值。以街道、建筑、广场、标识性景观等公共文化为载体,构成乡村的个性与品格。

(三)风俗 呈现个性图景

挖掘生产生活、人际交流、精神道德、商业协作等记忆空间,寻求乡村空间的多元化利用;发展民俗民情、节日庆典等文化场景,通过民风民俗的呈现、本土文化的传播、历史记忆的表达来塑造文化品格,再现文化魅力和感染力。

(四)风物 挖掘产业资源

根据受众的认知心理、消费心理和时代审美规律,凝练文化符号,转化为消费者易于接受的特色主题。通过资源转化、体系构建、文创运营,将资源、产业、符号转化为资本,发展“核心、支持、配套、衍生”产业体系。

(五)风情 分享生活方式

依照传统营造乡村生活方式,以文化创意引领时尚生活,促进城乡互动互融。在各类乡村旅游产品中融入独特的乡愁文化基因,凸显乡土文化的生动和灵动,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增强社会活力和艺术感染力[10]。

猜你喜欢
村落村民记忆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