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春燕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广东 湛江 524084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门类,在幼儿教育中,舞蹈的创编必须要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出发,积极迎合其兴趣爱好,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舞蹈创编之中,实现自我的充分展现。将情境教学法和幼儿舞蹈创编教育进行融合,可以借助生动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投入情感、融入想法,深度参与到舞蹈创编活动之中,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舞蹈是现代舞蹈艺术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指幼儿表演或是体现幼儿生活的舞蹈,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与其他类型的舞蹈相比,幼儿舞蹈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更具直观性,且多采用边歌边舞的形式,这样更加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理解接受能力[1]。幼儿舞蹈创编即是指基于舞蹈创编的规律即特点,在充分考虑幼儿心理需要和生理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实际生活创编出幼儿喜闻乐见的幼儿律动、歌表演、集体舞、音乐游戏、表演舞、即兴舞等。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幼儿舞蹈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参与到舞蹈创编过程中。幼儿舞蹈创编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中感受美是指能够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进行发现和欣赏。表现美则是指通过舞蹈创编使孩子们的动作、精神、行为具备艺术之美。创造美则是引导幼儿在舞蹈创编过程中体现身体语言的奥妙,进而积极地融入其中舒展自己的身体,塑造出自然、天真的美感。
幼儿舞蹈以简单直观的故事情节为骨架,融入深刻的教育性内容。幼儿参与其中进行表演的过程中会体会到不同事物的情感,感受音乐和舞蹈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逐步形成良好的性格与情操。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决定了并不能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情感宣泄,而通过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的配合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宣泄情感,体验到情绪的多样化特征。此外,舞蹈创编教育还有助于的幼儿正向情感的发展。幼儿教育中所选用的舞蹈作品其精神内涵全部都是积极向上和轻松舒缓的,将真善美的东西展现给幼儿,使其形成帮助、关心、理解他人的正向情感。
幼儿舞蹈的许多作品都是集体舞蹈,参与其中的幼儿往往拥有不同的角色和分工,他们在展现个体动作的基础上,还要与其他幼儿进行良好的配合,如此才能呈现出良好的表演效果。而通过排练和表演中的协调配合可以使幼儿意识到合作互助的重要性。在幼儿舞蹈编创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同幼儿之间会出现频繁的交流互动,相互表达意见、探讨交流,形成最终的表演方案,幼儿的语言表达、交流沟通以及意见分享等交往能力均能够获得有效的锻炼。
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其主动性。搭建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可以起到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效果。故事情境的融入可以使舞蹈创编活动成为一个激趣、导趣以及增趣的过程,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其更加专注、认真地投入到舞蹈活动中。例如,在以过年为主题进行舞蹈创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春联、红灯笼、“福”贴、鞭炮(道具)等物品为幼儿们讲述年兽的故事,以该故事为背景引导幼儿们讲一讲自己在过年时的具体经历,在此基础上进行舞蹈的创编。上述案例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同时将幼儿感兴趣的故事以及其生活经验融入到创编活动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好奇心与参与性。
其次,激发幼儿情感。幼儿虽然身心发展处于初期,但其情感实际上非常丰富,以故事情境为主体进行舞蹈创编教育正是利用了幼儿的这一心理特征,通过一条情感主线引导幼儿发散思维、融入情感。
最后,使幼儿感受表现,突出创造性。基于故事情境的舞蹈创编教育更加强调幼儿在整个过程中的个性表现以及创造性发挥。幼儿作为舞蹈创编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其积极参与活动,相互探讨交流、分享意见,基于故事情境进行内容探索,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
幼儿舞蹈创编教育的一个关键要点就是选材,选材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选材方面的要求有三,一是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发展。幼儿的身心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这一时期其心理活动对游戏、表扬具有更强的反应。基于此特征,在选材时应尽可能的推动幼儿人格与心理的正向、积极发展。这要求广大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点观察幼儿的行为、语言、情绪,准确把握其心理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材。二是符合幼儿的生理特征。幼儿时期是人类个体发育速度最快的阶段。幼儿教师在选材时应针对幼儿所处的发育阶段,对舞蹈题材的内容以及难度进行合理设计,确保所有幼儿都能够有效地掌握舞蹈动作。三是优先从生活中进行选材。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元素都可以化用于艺术创作之中,而对于幼儿舞蹈创编,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动作行为均可以融入其中。通过对幼儿表情、动作的艺术化处理,形成具有美感的舞蹈动作[2]。
在进行幼儿舞蹈编排的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突出故事情境的主线。下面谈一下具体策略。一是在幼儿舞蹈中融入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是幼儿们最喜爱的一个故事类型,其中所体现出的真善美既满足了幼儿美好心灵的追求,也满足了他们在世界认知方面的求知欲。在进行舞蹈创编的过程中,通过引入童话故事情节的方式可以使幼儿更轻松地理解舞蹈内涵。如教师可以将近些年流行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作为故事模板,将故事中喜羊羊和灰太狼所表现出的夸张表情以及诙谐动作转化为舞蹈动作和表情。幼儿们基于自身的角色积极融入到具体的故事情境之中,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获得良好的表演效果。二是在舞蹈编排中融入模仿型的动作。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使得其倾向于模仿周围人的动作和行为。教师可以据此改变舞蹈编排的方式,基于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融入更多的模仿型动作。如基于幼儿普遍喜爱小动物的特点,可以在舞蹈中融入一些小猫、小狗、小鸭子的特征性动作,如舔爪子、摸摸头等。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资源的积累,观察不同事物的特征,广泛观看各类幼儿影片,如此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流畅的化用[3]。
舞蹈和音乐是两个相互依存的艺术门类,音乐的融入可以极大地强化舞蹈的感染力,而舞蹈则可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因此在进行幼儿舞蹈创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舞蹈的主题风格及其故事情境氛围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除此之外,音乐的选择还应该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尽可能地引入一些简单易懂的音乐,追求节拍的轻松愉快,使幼儿在音乐中形成跳舞的热情。
另一方面要对舞蹈道具进行适当的选用,道具的使用可以提高舞蹈的表现效果。例如基于某童话故事构建情境进行舞蹈创编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为承担各类角色的幼儿搭配相应的装饰,包括服装、头饰、花朵、气球等,促进舞蹈内容的表现,同时激发儿童的表现欲。
综上所述,幼儿舞蹈创编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审美能力、良好情感以及个性的发展,将故事情境融入其中则可以构建一个明确的主题,为幼儿提供导向作用,促进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