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可持续发展概念即在不威胁和危害后代在自然资源、国际公平等方面的基础上,以满足现代人生存与发展的美好需求。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重要理念。体育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的重要板块之一,是对体育资源、体育经济等全方面、多领域的开发和对体育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在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引导下,可持续发展理念被纳入了新一轮发展的全方位战略,奥运遗产可持续发展、体育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发展的脉络中已从理论走向实践。在体育资源与生态环境、体育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我国新发展理念相契合,与“五位一体”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相适应。
(1)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
资源是发展的硬件基础与保障,体育的发展必然要面临对自然生态等各类资源的基础开发与体育器物的保护利用。体育活动的开展建立于体育场地设施上,近年来应运而生形成了赛事体育场、公共体育馆等现代体育建筑。体育场地的选址是否对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具有破坏性,体育场馆的建设材质与设计是否低碳节能,体育场馆赛后的有形遗产是否能够持续利用,都将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场地选址—场馆建设—赛后利用”相融合、贯彻体育资源的传承和保护的精神的关键环节。
(2)体育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是推动体育全面发展的助力剂。目前,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为体育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背景与有利的空间。广泛开展健身、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带动了全民体育消费理念的提升,也推动了体育产业高质量的发展。政策、方针、理念是体育经济可持续的外在动力,发展更需要体育产业自我转型、变革与发展,增强体育经济发展的内在稳固性以保障、减轻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动影响。发展是现代党和国家的第一要务,体育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推动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本保障。
(3)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位”的发展,各类发展均“以人为中心”,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推动体育人群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发展与其他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人是资源掌控、政策导向、经济增长、文化积淀的施行人、实践者,同样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受益者。通过外在助力与内生需求相结合,培养人的体育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运用于体育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在体育发展中塑造人的必备体育道德品格和关键运动素质与能力。体育活动尤其是奥林匹克赛事在社会交流中承担着多元的角色,促进着社会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自布伦特兰夫人于1987年提出以来,历经了30多年的完善与发展。体育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被联合国明确认可,国际奥委会更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奥运遗产相结合,各个国家也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取得具有启示性、引导性的发展经验。
在体育场馆利用与建设方面,始终秉承着国际奥委会关于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体育赛事方方面面的要求,即从选址开始便考虑对自然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发展的影响。体育场地的设计与选材近年来也趋于环保绿色:2012年伦敦奥运会主场馆“伦敦碗”使用开放式顶棚设计并设置赛后可拆卸设;2014年索契冬奥会冰立方冰壶中心、沙依巴冰球中心均采用可异地重组装置加以再利用。体育赛事赛后遗产利用现已被前置于赛前筹备环节,如何更好地开发体育场地资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2006年都灵冬奥会场馆皮内罗洛—帕拉吉亚西奥体育馆、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场馆加拿大冰球馆等奥运场馆在赛后依然延续着最初设计的功能。大型体育赛事为地区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也通过全球化传播平台提高了知名度。依托于赛事后期影响力,发展出了惠斯勒小镇等一批体育小镇,惠斯勒小镇也受益于每年超过300万游客的访问承载量,良好地推动了体育经济、体育产业及相关配套服务的发展与升级。
平昌冬奥会与东京奥运会仅间隔两年,所处于的生态环境、科技进程、世界境遇相近,对于北京冬奥会的筹备也具有启示作用。在体育场馆建设方面,新建6个赛事场馆,全部赛场采用太阳能、光能、风能等可清洁能源;在自然生态保护方面,采用植被抑制管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方法,以保障在赛时自然生态的安全性;在赛后遗产利用方面,则将进行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改造,推进奥运会后期体育经济、体育文化、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平昌冬奥会筹备前的可持续发展构想与框架是完善的、美好的,但是在实践落地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以平昌冬奥会高山滑雪场“旌善滑雪场”为例,借助奥运会国际化平台,此地打造成为世界级滑雪胜地,但是其赛后生态生态修复系统却未按计划施行,据媒体报道部分生态已经几乎成为废墟,对于珍稀植物的破坏显然是毁灭性的。这对于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及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具有显著的警示性。
在2008年北京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就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发展理念,与“科技”、“人文”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生态多样生存、鸟巢与水立方等体育设施多元利用、全民健身日等文化活动继承性开展等都体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绿色发展理念在过往10多年的成功实践。北京是体育史上的首座“双奥城”,冬奥会与夏奥会在可持续发展规划上无缝衔接,以“水立方”改造变身“冰立方”为样板,北京、延庆、张家口两地三赛区针对冬季项目特殊性仅新建8个场馆,是对2008北京奥运会体育资源的可持续化传承与发展,也完全契合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精神理念。而南京青奥会的场馆遗产也在政府规划下进行了合理的分配与利用,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鼓励和加强全民健身,最大程度上惠及大众。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地延庆和张家口位于太行山山脉、燕山山脉为主的山区,因地制宜建造高山滑雪等赛场的同时,也对周边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担忧。北京冬奥组委会目标不断加强绿化美化建设,也将生物多样性纳入遗产计划,通过“绿化移植”、“提高生态质量”、“建立污水系统”等措施减小对自然的危害,受到了国际奥组委的高度评价。对于奥运会赛后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更为重要的,瑞士圣莫里茨、加拿大惠斯勒等奥运城市的成就并非仅仅仰仗于其自身优越的自然资源或区位优势,而是当地地区对于产业与自然均衡发展所付出努力的结果。历史与现实表明,环境与发展不协调的许多问题是由于决策与管理的不当造成的。
时代发展契机与奥运政策红利相互催化下,大量市场资本集中于奥运的经济热点。冰雪建筑业、冰雪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在传统冰雪区域同期增长显著。“全季全域全时”助力冰雪运动的推广,乘着北京冬奥周期的东风,也带动了安吉江南天池等一批非传统冰雪运动区域的发展。与夏奥会及青奥会比赛项目不同,冰雪运动在我国并非优势产业,群众基础主要集中于东三省及其他少数适宜发展地区。在“3亿人上冰雪”的目标与“南展西扩东进”的战略引领下,带动着更多人走近冰雪、走进运动。2022北京冬奥会热度消减后是否会面临冬奥产业的退潮,如何更有序地带动冰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冬奥遗产利用的重要课题。以温哥华惠斯勒小镇为代表体育冰雪小镇为例,2010年冬奥会后的奥运效应减弱,并不影响小镇每年300万游客访问量。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是保障奥运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资本潮汐式的涌入对冰雪运动发展机遇与隐患并存。
冬奥遗产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保护主体具有多元性,并非仅仅靠奥组委的一个部门就能够支撑起“赛前规划—赛中运营—赛后发展”的整个过程。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规划需要长期稳定及实时的调整,包含着体育资源转型利用、城市综合发展规划调整等方方面面,对于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了更高的要求。奥运遗产的设计、规划与实施,不局限于短短的奥运周期,而是面向全世界、全人类的发展工程。遗产的效能是传递给一代代人的,对于未来发展的规划要与时俱进,我国政府在体育事务管理中处于主体地位,具备长远的眼光和长期的效益,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2022北京冬奥会赛前中后整个动态的过程。
奥运会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向世界展示的舞台,武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表演项目让世界更广泛地认知,这对奥运文化也是一种内涵的丰富。在2022年冬奥会的契机下,要不断挖掘、厚植以冰蹴球等为代表的传统冰雪运动项目,加强对外交流,强化自我体育文化自信。中国即将第三次举办奥运会,奥运遗产也将更深入地融入中国文化中,将冬奥元素融入日常生活,合理扬弃奥运文化并内化为文化遗产、丰富文化发展体系。
健康中国战略布局的引导下,体育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奥运会作为最盛大的国际性体育赛事带动一系列的体育产业发展,并带入一批以Jack-Wolfskin为代表国外优势企业更高规模的投入。自[国发46号文]发布以来,我国体育经济呈持续稳定的增长趋势,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政策推进下,以万达为代表的国内大型企业迅速转向冰雪运动产业的建设与开发。我国并非冰雪运动传统国家,冬奥会的举办为体育产业及相关行业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平台,但是“如何避免一次性消费”、“如何保障赛后产业经济发展”是需要提前纳入经济遗产计划的问题。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手段,也是增强人对奥运遗产认知与理解的重要途径。2008年北京奥运会起,政府就已经加大了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利用高等学府特别是体育院校的优势资源,培养科研型人才,加快科技创新,为冬奥遗产的资源、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化、体系化的人力支撑,为未来世界体育发展提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智慧的体育方案。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的长期战略,奥运遗产也是体育可持续发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历届奥运会举办国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本土化奥运案例,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遗产规划发展提供经验与启示。通过对管理、科研、教育等多元系统的宏观把控与引导,促进奥运遗产在资源、经济、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结合中国国情和社会美好需求,努力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人民现实需要的体育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