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泓,张旸
(1.哈尔滨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2.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汉语以意合关系为主,隐形语法关系丰富,虚词和语序是表现语法关系的重要手段。介词是虚词的重要分支,使用率极高。对象类介词主要作用是用来引介动作所涉及的相关语义范畴,其语义功能复杂,虽然句法使用灵活多变,但由于高频使用,其能形成固定或者半固定的特定结构。传统语言学家指出特定结构的性质是有作用的,但是句法结构被认为是一种附加的体现,普遍原则相互作用的结果。然而有人认为,大量的信息是由单个的词汇项提供的。一个完全基于词汇或自下而上的方法无法解释全部的语言现象。特定的语义结构及其相关的形式表达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有自身含义的结构。随着人们对语义和语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人们更加关注特定句型的特殊特性,构式理论成为很好的突破口。由于对象类介词的复杂性,及其规约化的使用,构式理论可以为对象类介词的研究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该文例句1~18、19、20 由于语用分析,所以需要情景语境,该文例句1~18 部分出自《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稍加改动以便分析,部分为日常常用话语。例19、例20 由于涉及语用分析,需要语境,所以引自网站并标明出处。
词汇意义的发展和扩展是语用推理的结果。通过常规化推理,概念进行再分析,形成新的意义与语言形式。语境对词义的动态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我们将这种基于上下文的词汇意义扩展过程称为语用强化(Traugott 1989)。因此,意义扩展本质上是基于用法和语用的。汉语中的介词大多都是实词虚化而来的,这个是一个动态的虚化过程。
大多数介词如“对”“向”“被”“关”“跟”“给”等词有动词义,逐渐衍生出虚化后引介其他成分的介词功能。如“对”动词义是朝着;向着。“向”动词义是对着,特指脸或正面对着。“被”动词义是遭遇。“关”动词义有牵连;关系的含义。“跟”动词义是在后面紧接着向同一方向行动。“给”的动词义是使对方得到某些东西或某种遭遇。对象类介词的介词用法由其动词核心义通过隐喻模式、转喻模式派生出来,其原动词义还有所保留。
以介词“对”为例,对“对”的语义特征,很多学者都做过研究,主要有两分法、三分法及四分法[1]。吕叔湘(1999)和侯学超(1998)的两分法认为介词“对”两种意义分别是表示“朝、向”指向目标和对象,以及表示“对待关系”。朱景松(2007)从功能角度分为两类,分别为引进动作的对象和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孙蕾(2007)三分法认为“指示动作对象目标”“表示对待关系”以及“表示涉及关系”。傅雨贤(1997)从语义功能角度提出了四分法,归纳“对”的意义和用法主要是表示方向、对象目标、对待关系和涉及关系。总之无论是二分法、三分法还是四分法都可以归纳为二分法,即一个是表示朝、向,指向目标对象,另一个是表示对待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对”的动词义有两个,分别是“朝着,向着”以及“对待对付”,“对”的两个介词义分别由这两个动词义通过隐喻模式派生出来的,即“对”的动词义朝着、向着某个具体的事物或人作为源域通过隐喻映射到虚化的介词“朝、向”指向具体或抽象的目标和对象。“对”对待对付某人某事动词义的源域到引介动作的承受对象的目标域。
(1)a.她对着镜子理理头发。
b.我决不对困难低头。
(2)a.批评要对事不对人。
b.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例(1)a 中“对”为动词,后面常常跟“着”或其他后加成分,其行为对象有具体指向。“对着镜子”表示朝向面向镜子,是一种具体的行为表现,后面所接的名词一般是具体事物。例(1)b 中“对”是介词,语义已虚化,指示动作的对象。朝,向的对象“困难”已不是具体名词,是抽象名词,已无法真正的“面对”。这里隐喻由源域到目标域映射,反映在 (1)a 到(1)b中,即是朝向具体事物的具体动作行为到朝向抽象事物的心理过程的映射。
例(2)a 中“对”为动词,对待、对付、对抗(吕叔湘1999),后面必须带宾语,主要侧重描述了主语宾语之间的关系,指在做事情时没有偏袒、针对、歧视、侮辱,对待其他人也会采取同样的措施、说同样的话,语义焦点落在动词“对”及其宾语上。(2)b 中,“对”引介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语义焦点则是落在动词“感兴趣”上。同样,这也是隐喻的两个域之间的映射过程,即源域的阐述施事受事之间的对待的关系到引介对象关系的映射过程。
和词汇一样,结构在我们的多维概念空间中形成了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2]。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语言知识形成了一个结构,其中包括语素、词、词组、以及比词组更大的表征。和词汇的动态发展一样,构式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网络。对象类介词就是引介动词对象成分的词。动词的对象成分会涉及动作发出者、动作承受者以及动作相关者三类。语言学证据表明,语言使用者在长期语义记忆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同的形式和意义的配对(Goldberg,2019),句法层面上形成构式的词类序列和形成构式的语义配置方式[3]。因此,尽管意义构建的本质是一个动态的、高度创造性的过程,但并非所有意义都可以是语境解释的结果。一些特定的形式由于长时间的高频使用,形成了规约化的使用。对象类介词与相关成分在一定的语境下的高频共现,一些形式会逐渐固定下来,形成典型的形式框架、构式。如“把字句、被字句、对字句、比字句”等形成特定的构式义,进而构式化[4]。
(3)我的面包被他吃了。
(4)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5)正在节骨眼儿上,偏偏把老张病了。
例3“被”引介动作发出者,表示被动,其动作行为的宾语作为主语放在句子的前面。例4“为……所……”“为”和“所”古汉语中就高频使用,如“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高频使用后形成固定结构。“为”引介动作行为的实施者,“所”后面接及物动词,及物动词所指向的宾语为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处于句中的主语位置。例5“把”引介后面“病”的动作发出者“老张”,整体结构表示发生了不如意的事情。
(6)他把外衣穿上了。
(7)他对大家表示感谢。
(8)我对他的表现很满意。
对象类介词可以引介及物动词的宾语,动作承受类对象提前到介词后面,动词的前面,形成介词标记组配,语义焦点位置有所变化。例(6)“把”后的宾语是后面动词的动作承受者,有处置义,“把”字结构后的宾语都是一定的。后面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外衣”是被处置的对象,是动词“穿”的宾语。例(7)“感谢”的直接动作承受者是“大家”,可以用介词“对”引介“感谢”的对象。例(8)“满意”的直接动作承受者是“他的表现”,“对”同样起到了引介动作承受者类的作用。
(9)我今天中午和老同学见面。
(10)不要和陌生人搭讪。
(11)啦啦队给队员们打气。
(12)我对他的行为很生气。
对象类介词还可以引介不及物动词的动作承受者。不及物动词本身意义完整,后面不必跟宾语。但部分不及物动词也会涉及动作的承受者,当阐述动作的承受者时需要用介词引介动作承受者。例(9)“见面”的对象是“老同学”,例(10)“搭讪”的对象是“陌生人”,例(11)“打气”的对象是“队员们”,例(12)“生气”的对象是“他的行为”。这些不及物动词的动作指向有明确的对象,但动作的承受者不能直接放在动词后面,所以需要用对象类介词引介,形成“和NP 见面”“和NP 搭讪”“给NP 打气”“对NP 生气”的构式,形成整体构式义。
(13)她的父亲对她有很大的影响。
(14)他对他的行为感到抱歉。
一个语言结构的高频使用会对其固化程度产生正面影响,低频使用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高频使用一个新的语言结构会使语言结构逐渐被固化,形成一个语言单位。构式有一定的整体性和完整性,构式的显著特点是“整体提取”,一个语言形式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看待[5]。例(13)“对NP 有NP”中的“有NP”作为一个整体的构式形成整体含义,如“有影响”“有要求”“有看法”“有利”等。“对”所引介的对象是“有NP”整体构式的动作承受者。例(14)“对NP 感到V/Adj”同样,“感到V/Adj”作为一个整体的构式形式也有其自身的构式义,“感到V/Adj”的对象需要用对象类介词引介,形成整体构式义。
(15)你跟大家商量商量。
(16)他读了几本关于历史的书。
(17)我为你买了一件衣服。
(18)他给我们当导游。
例(15)“跟”引介动作协同或比较的对象,所引介的对象置于主语与动词的中间,形成“跟NP+V”的构式。例(16)“关于”引介关涉的对象,有提示的作用。例(17)“为”引介行为的对象或目的原因。例(18)“给”引介动作的关涉的对象。当表示某种遭遇时如“饮料给他喝了。”则引介的是动作的发出者,表示被动,有时动作发出者可以隐去,与“被”用法相似,但“被”多用于书面语或口语,“给”多用于口语。
词语的组合不能脱离语义和语用的制约,语用知识在意义构建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6]。信息组织通过组合和聚合关系形成一定的网络关系,并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呈现出来,不同类的信息组织形式能够传达一定的信息内涵,并形成一类的固定或半固定的构式。反之,构式对信息的组织也是有所制约的。信息组织形成一定的模式后,逐渐固定下来,新的信息想要进入到这种模式中需要符合模式范式。构式决定了信息组织的结构,即话语的哪些部分是用来作焦点,哪些是背景信息,哪些是新的信息,哪些信息在话语中已经给出或可通过信息组织获得。
(19)本书所推崇的关于敬业、忠诚、勤奋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20)我对办理的结果很满意。
例(19)“关于”引介的是关涉的对象,只能放在主语的前面,有提示性的性质。在“关于……”构式内,后面所引介的宾语是关涉的范围,强调了范围的确定性,对别人产生“影响”的是“本书”的“敬业、忠诚、勤奋的思想观念”而不是其他的方面。例(20)“对”引介关涉的对象,是动作行为的目标对象。“对……满意”属于框式构式,由前置词“对”和后置词“满意”共同组成,由介词的支配性成分即“满意”的对象夹在中间,满意的对象不能是抽象事物,必须是客观有一定的具体特指事物。介词“对”引介“满意”的对象,满意的对象为新的信息,并成为语义的焦点[6]。
对象类介词由动词虚化演变而来,其所涉及的语义的关系呈现出网络交叠,搭配不同类动词,形成不同类的构式,类似结构之间在语用方面有所差异。在教学中,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象类介词是教学难点,学生容易产生多种偏误。对此,对象类介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并应用于教学中,帮助学生尽量避免使用不准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