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高校钢琴教学创新研究

2021-03-08 02:55:48李芳郑州大学音乐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资源库钢琴互联网+

李芳 郑州大学音乐学院

新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这对于高校钢琴教学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创新和发展机遇。因此需要对当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并通过对互联网的有效运用,带动专业发展迈向新台阶,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钢琴人才。

一、当下高校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多类院校都开设了钢琴专业,并形成了较为科学的教学体系,成为了钢琴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基地。这无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是与此同时,时代和社会发展也对钢琴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也凸显了高校钢琴教学多方面的落后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学理念方面。教学中还是以知识和技能掌握为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等少有关注。而且未能主动运用一些新理念、新技术,特别是对于“互联网+”缺乏必要的了解。其次,在教学模式方面,仍然以口传心授为主,教师进行示范,学生课下练习,下次上课时再接受教师的指导。看似是按部就班的,但是学生的课下练习阶段却是一个空窗期,既缺乏有效的监督,也缺乏及时的指导,很容易导致练习效率低下。再次,在教学内容方面,仍然以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为主。这些作品固然是必学内容,但是并不意味着整个教学内容体系是封闭的,一些新的、学生深感兴趣的内容,如近现代中国钢琴作品、流行音乐作品等,都可以引入到教学中来。最后,在教学实践方面,多数学生都已日常练习为主。受到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少有独奏的机会,造成了实践意识的薄弱和能力的不足,而且也难以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这对于学生的就业是十分不利的。以上存在的多个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钢琴专业发展的瓶颈所在。而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则可以使多项问题得到极大程度上的缓解,继而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校钢琴教学模式创新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师是“互联网+”时代下钢琴教学改革的引领者,其教学理念,角色定位、素质能力等,都有对教学有决定性影响。具体来说,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互联网+”时代的正确认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高校钢琴教学发展的新机遇,也是利益大于弊的。教师不仅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而且要主动融入其中,使其“利”的一面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一经尝试后就会发现在互联网的帮助下,确实可以给教学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变化。以最简单的文件存储和运用为例,教师可以把一些乐谱、学习资料等放在云盘中,学生可以不经过教师而随时随地的取用,彻底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次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钢琴教学中,教师是传授者角色,也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引领者。但是在“互联网+”钢琴教学时代下,教师则在很大程度上变为了学生的合作者和帮助者。比如依托于互联网开展的“翻转课堂”中,师生角色便发生了互换。而且学生还可以自己拍摄微视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网络直播等。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得到教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再次是教师互联网运用能力的提升。多少教师之前都没有过系统学习电脑和网络知识,而互联网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应树立主动学习的理念。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类培训活动;一方面则要结合教学实际主动探索,并及时运用新成果,成为学生眼中互联网钢琴教学的达人。

(二)教学的内容扩展

传统钢琴教学中,均是以纸质的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最终呈现,这些内容固然经典,但是在时代性、创新性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不足,而且与学生内心的学习意愿有着较大的差距。而通过对互联网的有效运用,则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本质的扩展与丰富。首先,可以借助互联网对教学资源进行扩展。互联网上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随时将一些学生喜欢的曲目下载下来,有选择的充实到教学中。以流行钢琴网为例,该网站上有众多经过精心编配的流行歌曲,不仅深受学生喜欢,而且通过对这些曲目的演奏,还可以使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得到锻炼,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和滞后性。其次,可以构建多媒体钢琴教学资源库。一个可以提供在线检索、视听、下载的资源库,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发动学生和教师一道,对本校的教学资源进行系统搜集、梳理与整合,然后以资源库的形式面向全体师生推出,供师生随时随地的使用。起初的资源库可能在内容上较为简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越来越丰富。而且资源库的内容不仅局限于钢琴曲目方面,凡是和钢琴相关的各类资料都可以引入其中。而且学生在利用资源库进行学习时候,还可以通过留言或即时通讯工具等,与教师进行交流,继而从本质上激发了学生主动性,提升了教学效率。

(三)教学模式的革新

前文中提到,当下高校钢琴教学中,多采用一周一次的口传心授式教学,学生在课下的练习阶段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督和辅导。而且从教学效率的角度而言,这种“一对一”模式也造成了师资、场地和设施等多种资源的浪费。而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则可以引入更多新的模式,弥补传统教学不足。以当下受到普遍好评的微课为例。教师可以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然后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在教授一首新曲目之前,可以对曲目进行简单的介绍,包含作品背景、创作者信息等,然后再进行演奏示范。视频录制完毕后,则可以发送到QQ群、钉钉群、公众号等师生交流平台。学生看到视频后,就会对学习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提前做好相应的学习准备。针对学生课下练习无人监管的问题,学生也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教师进行互动。当下,智能手机已经是人手一部,遇到知识或技能方面的困惑,既可以与教师进行语音或视频通话,也可以录制视频后发送给教师,实现课上与课下的无缝对接。而且微课的录制和实施并非是偶尔为之,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后,则会成为系统化的教学资源,使整个网络钢琴教学得到有效的扩展和丰富。

(四)教学环境的创设

教学环境对教学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传统钢琴教学中,教学环境是较为单一和枯燥的,导致了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下降。而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则可以构建一个全新、立体和丰富的教学环境。具体来说,首先是民主化的学习交流环境。相比与传统教学来说,网络化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和密切。特别是通过网络和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交流,避免了面对面交流中的束缚,学生可以充分吐露心声,与教师进行平等的沟通,并会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回应和引导。其次是竞赛化的学习展示环境。实践性是钢琴艺术的基本属性。受到时间、地点等多方面的限制,以往多数学生的实践机会都是十分有限的,突出表现为公开演奏时会出现紧张、焦虑等状况,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则可以全面参与到演奏中来。比如可以举办匿名演奏大赛,其它同学听完后进行投票,充分做到了公平和公正,学生可以放心大胆的参与。也可以举办线上演奏会,并进行直播,面向整个网络开放。整个过程可以使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等得到锻炼,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互利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设备的普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对于高校钢琴教学来说,是没有理由对其视而不见的。反之,还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主动融入这新时代,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从根本上推动教学的新发展。本文也正是基于此目的,就具体的运用、改革和创新方向进行了分析,希望起到相应的启示和借鉴作用,让互联网成为当代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一个标志,彰显着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资源库钢琴互联网+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28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纸钢琴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