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润青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天津 300380)
本设计将从教材分析、学段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要素展开一整课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注重创设任务情境、搭建支架,大致思路是:创设为战乱年代的诗集做编辑审稿工作的情境,提供两份诗人的“稿件”,在对比中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精神追求及表达情感时用到的艺术外援,感受诗人精神世界,最终落实到“写推荐语”的形式上,为后期完成单元学习任务——文学短评写作做铺垫。
我们要关注两首诗被选编入教材的形式,进行必要的教材分析,可以大概了解新旧教材收录这两首诗的情况。
旧版[1](26-27)教材的编者将两首诗与《涉江采芙蓉》编为一课,三篇均设定为略读篇目,置于必修二的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该单元收录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编者在单元导读里强调学习该单元重在吟咏、体会思想感情、创作手法等方面,还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对该课三篇诗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师生分别思考三首诗涉及的“以花草赠给亲朋”,“忧”的内涵、白描手法及动词运用的问题。
新版[2](57-70)教材的编者单把这两首诗设为一课,并将《归园田居(其一)》设定为自读篇目,置于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该单元汇集了从东汉到南宋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属于必修课程“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3](77)。编者在单元导读中强调学习该单元重在感知中华优秀文化、感受诗歌艺术魅力、通过知人论世理解诗人精神境界、尝试写作文学短评等方面,并在单元最后的单元学习任务中做了明确的指示:依托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诗作内涵、朗诵会、文学短评写作。
通过对比新旧教材,可以发现新教材有着很大的突破和革新:单元选文的历史跨度加大,有利于引导学生对诗歌发展史进行整体的关注;单元学习任务的设置更加系统,以读促写,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4](4-18)的培养;学习侧重点有所变化,精读篇目《短歌行》的学习对《归园田居(其一)》的自读有着样本示范效果。此外,助读系统中的课下注释有一定的调整,例如“虚室有余闲”的“虚室”的解释由“空室”更改为“静室”,更加严谨。
总之,通过教材分析,我们对教材有了更系统、更宏观的感知,明确了该课在教材体系中的定位,为之后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
新版本的高中教材按照单元主题进行编排,不同于以往初中教材按文体编排的模式。这样的变化可能会让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不太适应,本课所在的单元回归了传统的按照文体编排的模式,学生的不适感会有所缓和。
首先,从作者角度来看,高一学生在初中时期已经接触过曹操和陶渊明的不少作品,对两位诗人有了初步的感知,也就是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对于曹操,学生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观沧海》之后,可以感受到诗人胸怀的广大,《短歌行》的核心情绪是“忧”,表面上看,这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有一定的冲突和矛盾,但恰恰可以在新旧篇目中建立联系;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中的《龟虽寿》之后,可以感受到曹操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本课中曹操“天下归心”建功立业的宏愿可以建立一定的联系,教学时可以刺激学生回忆,激发学习兴趣。对于陶渊明,学生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中的《饮酒(其五)》之后,可以感受到他的热爱自然、悠然自得;在学校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的《桃花源记》之后,对他构建的理想社会有了一定的印象,与他在本课中描绘的田园风光的恬淡自然及对世俗官场的厌弃同样可以建立联系,还可以与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中的《归去来兮辞》建立联系,把诗人的精神变化串联起来。
其次,从学生对诗歌艺术手法的感知来看,本课主要涉及的是《短歌行》中的用典和比兴、《归园田居(其一)》的白描手法。其中,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诗经》中的比兴手法比较熟悉,如《关雎》《蒹葭》等篇目都有所涉及,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白描手法也有接触。但是,基于初中教材选录的诗歌较为简单,很少涉及用典手法的外在原因,以及学生尚在高一阶段,对诗歌中用到的典故的敏感度不够高以及他们对诗歌中用典的手法不是特别熟悉的情况。本课中的用典手法及效果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啃下用典这根诗歌鉴赏的大骨头,不仅对于该单元后续涉及大量用典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做铺垫,还对学生整体诗歌审美鉴赏艺术水平的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总之,本课学习不仅有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诗人的精神世界,而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本单元其他古诗词的阅读与鉴赏提供支架和样例,有利于更有可操作性地完成本单元的第三项单元学习任务——尝试写作文学短评。
首先,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两首诗歌的大意和主旨:诗人分别展现出的招揽贤才建功立业的宏愿和辞官隐居田园的愉悦。
其次,细读文本,借助阅读支架深入体验,探究诗人如何通过引用化用典故、比兴、白描等手法抒写心中的情感和精神追求,逐步掌握一些古诗鉴赏的思路与方法。
最后,知人论世,借助阅读支架,感悟诗中展现的不同的人生境遇及对诗人人生选择的影响,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
【创设任务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穿越时空,一起体验一回做动乱年代的诗集编辑的感觉。目前在众多投稿作品中,我筛选出两篇比较打动我的作品,分别是咱们的两位老熟人曹操和陶渊明的诗歌。他们二人的投稿材料已经发放给大家,分别有:作品原文、个人履历、写作背景及相关注解四大模块。咱们一起审一审两份稿件,看它们到底能不能被咱们选入诗集。
【预设活动1】
师:回忆一下两位老熟人,你对他们还有印象吗?
生1:我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粗略读过一部分《三国演义》,我还学过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感觉他还挺有野心的。
生2:我学过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自得让我很羡慕,还有他在《桃花源记》构建的理想世界,挺令我向往的。
师:看来咱们并没有“贵人多忘事”,我对这两位老熟人也有这些类似的“第一印象”。那他们这次的稿件与我们之前对他们的印象一致吗?快来审稿吧!
【预设活动2】
师:我们先理一理他们的“稿件”,这里面并没有对自己诗作情感主旨的介绍。那我们正好读一读稿件,做一些圈点勾画,自己品品他们的思想感情。
生1:曹操的诗一开头就写“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好像在感叹时光流逝,比较忧伤。
生2:忧伤不是最重要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主要是想表达对贤才的渴求,还有一统天下的愿望。
师:我比较认同第二位同学的观点,我们要注意到曹操沿用的是乐府旧题,乐府诗是要配乐奏唱的,所以曹操的“歌词”肯定要符合“歌”“放情长言,杂而无方”的特点,“行”的“步骤驰骋,疏而不滞”,以及“短歌”的“节奏短促、微吟低徊”,反之,这样的文体更适合诗人开篇抒发内心的忧愁。
他只是以“时光流逝之忧”为着眼点,并非仅仅写忧,而是从“忧”到“志”,化悲痛为力量,坚定自己渴求贤才、建功立业的宏愿,将悲凉与慷慨交织,开创了建安诗坛“悲凉慷慨”的文风。因此,他的作品还秉承《诗经》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楚辞》传统的浪漫主义遗风。
生3:陶渊明的诗歌表达了他辞职归隐后的“复得返自然”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
师:我认同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通过音频范读、共同朗读、个人展示诵读等形式),再次感受两位诗人的精神追求。
【预设活动3】
师:二人都生活在大动乱的年代,但他们的诗稿却是一个渴求建功立业,一个追求隐居,二人的精神追求为何差别如此之大?我们一起快速浏览他们的个人履历和写作背景,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1:曹操面对汉末动乱,积极进取,“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有了一定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实力,因此他想要广纳人才,建功立业一统天下。
生2:陶渊明出生于家庭衰落时期,本就厌弃官场的黑暗,所以追求隐居。
师:阅读诗人履历和创作背景之后,咱们基本能概括出二人追求迥异的大致原因,但也有些不太准确的地方,我们一起梳理一下。
其实,都是因为不同的人生境遇对他们的精神追求产生了影响:曹操因日益强大的实力确实有着一统天下的壮志,但主要是赤壁之战的失败给了他较大的打击,因此而忧,但又不止于忧,更加希望招揽贤才来破忧,完成一统天下的宏愿。陶渊明并非天生不愿意出仕做官,他常常陷于入与出、忧与游的精神纠葛之中,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最后仍然因为做官违背了自己崇尚自然的本心,因此追求隐居。
【预设活动4】
师:两位诗人在诗稿中透露出反差极大的精神追求,那么他们主要通过哪些手法作为艺术外援体现自己的精神追求呢?咱们结合相关注解系统共同品读。
思考并在小组交流后明确:
“青青子衿”两句是《诗经·郑风·子衿》篇目的省句比兴式的化用,以姑娘埋怨对方不主动的情绪比喻自己希望贤才能够主动投奔自己的心愿。
“呦呦鹿鸣”四句是化用《诗经·小雅·鹿鸣》的比兴意味,对主宾宴饮场面的实写被引来宣示他对待贤才的诚挚——他会为投奔而来的贤才创设和谐团结的环境,暗含与贤才共治天下、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
“明明如月”是化用《诗经·陈风·月出》的比兴意味,以明月比贤才的同时,进一步透露自己未能得到如明月般的贤才的苦闷和迫切,自然贴切。
“乌鹊南飞”是化用《诗经·小雅·正月》“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的比兴意味,清人张穆实、今人赵逵夫指出“乌,周家受命之征兆”,曹操在这里用典欲自比周天子受天命一统天下之意,不一定是显示人才的漂泊无依。
“契阔”出自《诗经·邺风·击鼓》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表达诗人与贤才的约定盟誓。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语典,表达诗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事典表达自己会殷勤招待人才。
在《短歌行》中,曹操在那个特定背景下抒写精神内需的重要艺术外援是用典,怪不得鲁迅说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其中前四处是在用典之中融入比兴意味,需要借助典故出处原文,作为阅读支架帮助理解;而后几处是直接用典,理解起来困难不大。另外,通过对曹操的政令《求贤令》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短歌行》其实是文学版的《求贤令》,再从叙事学角度把诗作中涉及的人才进行分类,发现诗人的理想读者其实不论出身与品德,最看重的是贤才有没有治世之能。
对于自读篇目《归园田居(其一)》,艺术外援比较简单,主要是看似平淡朴素实则蕴含巧思的白描手法:带有诗人主观性的自然景物的选取,动静、视听、远近等描写角度,“荫”“罗”等动词的运用都自然贴切。此外,需要提及的是,学生会对陶渊明田园生活的自得心情产生误解,以为隐居生活十分惬意,这里可以强调“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注解,明确田园生活其实很苦,只是诗人心中觉得惬意。
【预设活动5】
师:我们先后对两位投稿人进行回忆,并审阅了两份投稿材料的作品原文、个人履历、写作背景及相关注解,既明白了作家的情感主旨,更明白了作家同在大动乱时代却有不同的精神追求的原因,体味了诗作的艺术手法。那么各位小编辑们愿意把这两首诗选入咱们的诗集吗?接下来就请大家拿起笔,选择一首你中意的作品,为它写几句推荐语吧。写完之后小组之内交流互评,作为今天的作业上交。
本课的内容容量比较大,依托的支撑材料比较多。因此,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要视学生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