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超
田径教学作为已经带有竞技性的体育项目,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力量和忍耐力,强化学生身体机能,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促进学生更好参与未来生活和学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以往的田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成长特点,亟需一种更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田径教育上的改革,在符合新时期下体育教育要求的同时,打造更为多样且规范的田径教学策略,如此才能在提高学生体育意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田径运动习惯,发挥田径运动优势,使学生感受到田径的魅力,确保田径教学的有序开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提高对体育教育的关注度,教师也在不断摸索中积累丰富体育教育经验,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虽然我国在体育教育中取得明显进步,但体育教育仍处于发展阶段,在改革新时期下的体育教育模式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不愿参与体育运动,并且对体育运动兴趣度不足、未养成体育意识等问题严重影响体育课程的开展,限制田径教学发展。新时期下,教师必须结合体育教育的新型目标,根据现有的田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根据学生基本情况和发展特点完善体育课程内容,加强对田径运动的宣传,使每位学生都能建立田径运动意识,从而养成田径运动习惯,促进田径教育的进一步改革[1]。
田径运动不只是衡量国家体育能力的标准,其能够充分展现学生体育素养,是评价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教师应提高对于田径教学的重视度,发挥田径运动优势,帮助学生更好且更快的掌握田径技能,在改革田径教学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品格,在为学生打造良好身体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田径运动所包含项目众多,包括接力跑、短距离跑等,这些项目都充分展现田径运动特点,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另外,田径运动并不受到性别、年龄甚至人数上的限制,也无需过多成本便可开展田径运动项目,无论对于现阶段学生学习还是对于未来生活和发展而言,田径运动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为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田径运动下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具备强壮的身体素质,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教师必须对田径教学进行改革,在助力学生健康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未来生活,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体育习惯,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
教学方案是基于教学目标下所开展的具体内容,教育目标不单是教育方案的节点也是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主要依据。随着教育目标的创新,标志体育教育进入新的阶段,新时期下为满足学生成长要求,打造人才培养策略,教师需明确体育教育新型目标,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基于学生学习情况制定详细教学策略,保证新型教育目标能够渗透到教学方案的方方面面[2]。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教师明确体育教育目标,也加大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忽略对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导致学生出现认知上的差异,影响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另外,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田径成绩的关注度,致使学生也存在观念上偏差,认为田径运动技能是决定学生田径水平的全部,忽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这种理念上的偏差不利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也一定程度上降低田径教学水平,影响田径教学的改革创新进度,限制学生在体育项目中的发展。
田径运动被称之为“运动之母”,不单是因为其属于体育运动的基础,还因其涉及诸多运动项目,集齐跑、走、跳等多个项目运动,能够对运动者身体素质形成综合培养,使运动者具有更为健康的品格,而这一特点也是对学生开展田径教学的主要目的。可以说,在学生整体学习生涯中都存在田径的影子,以时间长短作、高度远度为标准划分田径运动包括径赛和田赛,以跳跃、奔跑、投掷等为主的项目组成全能运动,通过多种形成对学生身体素质形成培养[3]。田径教学是多种运动项目的集合体,但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田径运动本身,只是将课程内容简单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前期准备,其二为基本内容,其三为结束部分,因教学形式上的单一导致学生无法对田径教学提起兴趣。另外,相比较篮球运动,田径教学的趣味性不强,学生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面对枯燥且单一的田径教学内容难免产生抵触情绪。
体育教育除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外,更应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只有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道路中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品格,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但在田径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道路上,教师忽略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只将提高学生田径技能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而这种情况也直接限制学生发展,导致学生越来越反感田径教育,认为田径教育无法满足学生心理上的诉求,从而影响田径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新时期下对体育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师在开展田径教学时,需打破传统教学理念束缚,创新教学方案,改变教学思想,了解每位学生实际情况,以强化学生身体素质为主,培养学生田径意识,将身体素质和健康成长作为田径教学的主要目标,改革以往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个性化体育教学课堂,使学生能够在活跃且快乐的体育氛围下开展学习,促进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参与田径教学活动。
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前,需了解现阶段最新的健康体育教育思想,将思想切实贯彻到田径课程中,强化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识,以更为趣味性方式提高学生热情。增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在学生自主开展田径运动时,对学生形成正确引导,为学生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更为专业且规范的田径运动建议,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养成正确体育运动习惯目的[4]。
只有从根本上强化学生对田径运动重视度,使学生形成正确运动习惯,才能使健康体育发挥实质效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真正感受到田径运动的魅力,从而受益终生。不论何种体育运动尤其在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学生健康理念,使学生明白参与田径学习的目的,尊重每位学生主体地位,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作为核心,强化学生田径技能,为学生设计符合其成长特点的田径运动任务,使学生能够更为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从而助力学生成长,使学生在健康的体育运动习惯下更好的参与未来生活。
如教师在开展短跑的教学活动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体情况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学生田径水平达到一致,而后教师可开展田径小组比赛(如图1所示),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好胜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符合自身情况的田径教学环境下形成运动意识,以合作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能够实现运动水平的提升。
图1 田径小组比赛
另外,教师应尊重每位学生成长差异,通过与学生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现阶段田径运动水平,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培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田径教学改革和创新,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达到体育教育的根本目标。
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师提供更为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原本单一且枯燥的教学内容以新奇的方式呈现,在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同时,带动学生学习热情,保障教学有效性。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通过亲身示范明确学生田径技能,这种方式虽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长此以往难免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为学生寻找与本堂课程相关的视频为学生进行播放,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在增加学生对课程新鲜感的同时,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程学习中[5]。另外,田径教学还涉及许多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若只是单一的传达于学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以播放图片的形式辅助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脑海中形成理论知识框架,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开展田径知识学习。如教师在开展弯道跑技术教学时,可用视频为学生播放慢动作,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现田径技术,使学生能够对弯道跑的动作形成更清晰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可要引导学生在课后下载运动类APP,利用APP记录学生日常运动情况,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田径水平形成更深刻的认知,掌握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于更好的完善,如图2所示,即教学中应用的运动类APP之一。与此同时,教师应增加与学生间的交流,打破师生间存在的沟通障碍,引导学生自主提出现阶段遇到的田径问题,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共同寻找适于学生的田径运动方式,在创新和改革田径教学形式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达到田径教学的目标。
图2 教学中使用的记录步数APP
学生在不同阶段都会呈现别样的心理变化,而这种心理变化若无法及时察觉,将严重影响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知,导致学生不愿在参与田径活动。为此,教师需了解每位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的成长所需,聆听学生内心最为真实的诉求,如若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应及时对其进行安抚,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建议,使学生能够明白田径教学的实质,促进田径教学更个性化发展。另外,教师应将关注重点投放在田径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分析学生心理变化,考察学生身体素质,减少田径成绩为学生带来的压力,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田径课程的意义。若想实现新时期下田径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增加学生在田径课程的参与感,教师需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改变教学现状,激发学生田径运动热情,使学生能够建立田径运动意识,从而养成运动习惯,实现田径技能上的提升[6]。例如:在跳远运动项目中教师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生情况设置跳远距离,如若学生未达成标准,需要为其他同学表演一分钟小节目,这种方式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趣味性的教学环境下开展田径运动。许多学生因身体素质问题无法在短期内完成田径目标,而此种情况打击学生学习自信心,影响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为此,教师应对学生形成积极鼓励,尊重学生身心发展,帮助学生在田径教学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生活和道路中勇敢前行、无所畏惧。
总之,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更好开展学习和生活,体育教师加大对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希望通过田径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在新时期下,以往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顺应时代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为此,教师应基于新时期下的田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在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了解学生心理上的诉求,利用信息技术、游戏等方式,打造教学情境,使每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感受田径教学带来的快乐,从而养成田径运动习惯,助力学生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