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静
摘 要: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来,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制造强国要求技能型人才有更强的专业能力。高职院校旨在为我国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不断符合制造强国的要求,其中培养高端专业人才就要加强思政教育,技能型人才最需要的是思想品质即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指的是学生能够专心于自己的专业,不断钻研,积极进取,所以高职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阵地,将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完美融合可以让学生更加符合社会需求,使得高职教育明确其人才培养目标。本文针对工匠精神概述,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工匠精神融入于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具体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策略
一、引言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时激起了多方的思考,才让我们再次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1]。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需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将工匠精神融入于高职的思政教育,使得技能型人才能够钻研自己所学的专业,一丝不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奉献自身,所以现阶段工匠精神的培养成了高职思政教育的教育目标,高职思政教育主要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高职思政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得高职教育人才能够兢兢业业,锲而不舍,更好的步入社会。现阶段,如何将高职教育与工匠精神进行融合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工匠精神概述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丰富的文化,从古代建筑、陶艺到丝绸等等,这都与工匠精神息息相关,工匠专业于一门技术,吃苦耐劳,刻苦钻研。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化的中国的工匠仍然坚持不懈的钻研于自己的专业,善于挑战,不断创新,这些优良品质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1]。工匠首先热爱自己的所掌握的工艺,对其所学的工艺不断改良创新,使得一个产品在双手中得到更好的体现,所以工匠可以打造出最好的产品。言简意赅即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用户至上。如今现代化的社会,人们都较为浮躁,不能专心研究,而工匠精神就是让技能人才摆脱这种浮躁的社会风气,从产品的品质和灵魂出发,发挥工匠精神,在市场竞争中夺得一丝竞争力。
三、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随着整体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首先,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融合符合现代化的社会要求。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发挥工匠精神。其中工匠精神需要有扎实的功底和较为强烈的民族情怀,所以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符合现代化社会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高职院校是培养工匠精神人才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高中毕业,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培养专业技能,所以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所以这一时期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工匠精神融入于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使得师生教育的课程更加丰富,也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爱岗、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更加符合现代化的技能人才。同时,高职思政教育是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的基础。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思政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在思政课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培养工匠精神,更加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从而为社会主义培养更加优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四、工匠精神融入于高职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其实在多数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座谈会上,强调过“要将思想政治课变得更好”[3]。国家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建设,这样才能提升国家凝聚力,促进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扬,所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工作。但是现在的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程上,其教学模式仍然过于传统,教师作为主要的教育者,部分教师会按部就班的进行讲解,所以学生作为被动的听讲者,不能发挥其自主學习的能力,未激发其学习兴趣,所以很多高职院校的课堂上往往比较枯燥,师生之间不能及时的沟通,未针对一些政治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所以工匠精神对思想政治课程来说也只是一部分教学内容,而并不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产生共情,不能深刻认识到工匠精神的内涵。
(二)思政教育重视力度不够
思想政治课程从学生接受基础教育以来都是必要的课程,所以高职院校也不例外,高职院校也要让学生明辨是非,拥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同时传输相关的专业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加的符合社会的要求。但是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仍然不够重视,在课堂上没有传输更多的匠人精神,尤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工匠精神十分重要,但是部分教师仍然没有关注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所以降低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效率。
(三)学生职业规划不够明确
工匠精神所要求的是首先学生一定要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从而进行更好的创新研究,但是从现在的教学情况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不清晰,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学生并没有预设好自己未来这样从事何种职业,走一步看一步的看法使得容易让学生失去目标,而无法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进行相对应的学习,使其在毕业之后找不到较好的工作。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也并没有融入思政教育的课程,而且教师并没有传授较好的职业发展理念,学生会容易抱着混日子的想法完成学业,无法领略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
五、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具体策略
(一)加强思想政治课的重视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加强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可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所以现阶段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素质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加强思想政治课的重视。在思想政治课上,针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展开教学,要让学生充分明白工匠精神的意义,并将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从而刻苦学习,挖掘自身专业特色,从而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做好学生长期职业规划
高职院校學生的学习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学习,高职院校旨在培养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所以为学生建立长期的职业规划,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从而根据未来的职业目标,进而具体细化, 明确现在所需要学习的东西。学生有目标之后,会更加认真的学习,看重自己现在所学的东西,在此基础之上,思政课程上加入工匠精神,能够提升教学效率,使其具备刻苦专业的特点。从长远目标出发,具体细化到近期目标,使得学生有目标感,加上工匠精神的熏陶,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
(三)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所以工匠精神作为思政课程的另外一个内容,加强工匠精神与实践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明白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比如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普及雕刻的发展历史,学生会明白这一工艺经过了很多人的传承与发展,如今才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自然而然地引入工匠精神,就可以让学生明确工匠精神的实践性十分重要,要注重提升动手能力,从而工匠精神就可以更好地融入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中,使得学生有更加直观的体验。
(四)营造完善的思政教学氛围
环境主要是由学习环境、校园环境、就业环境和其他不同类型的环境组成[4]。外部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所以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上,为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就可以营造更为密切的培养环境和教育氛围。如今,我国就业部门十分强调工匠精神,所以高职院校作为提供各种类型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要发挥其作用,就需要建设相关的培养环境。高职院校首先要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之后再分析如何结合本校的特点将工匠精神与学生思想道德课程之间联系起来,再付诸实践。比如可以邀请著名的企业家来讲述工匠精神,学生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得到启发,或者可以定期开设职业能力大赛,在学校的布置和设置中,可以设置一些标语,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学习,培养其工匠精神。
(五)将系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中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所以信息技术可以作为高职院校将工匠精神融入于思想政治课程中的重要手段。如今的社交媒体应用十分广泛,所以教师可以构建一个新的微型课堂,比如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推送一些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学生自己学习观看之后,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及时的互动,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写一些自己的感想,从而满足了学生和交流的需求,这也使得课堂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更加灵活,也使得学习效率更加高效。
总结:少年强则国强,未来国家之重任必将交付于下一代,高职院校的人才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实现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且独具匠心人才的重任,其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从实际出发,将信息技术融入于工匠精神和思想政治的融合过程中,使得教育效率不断提高,更加符合现代化教育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 . 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EB/OL][2016- 3- 29].http://news.youth.cn/gn/201603/t20160329_7794887. htm.
[2] 王丽媛. 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 性研究[J]. 职教论坛, 2014 (22): 66-69.
[3] 王学民. 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探讨[J]. 长江丛刊, 2018(05):23.
[4] 乔艳. 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分析[J] . 现代职 业教育,2018(2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