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
(无锡立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无锡 21415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数字化理念开始逐步融入到运动训练工作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运动训练工作中也开始不断融入信息技术理论和方法,开展关于数字化体能监控的设计和推广,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发展。可以说,数字化体能已经成为当前运动训练的新型发展模式,具有诸多传统运动训练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一方面数字化体能给运动训练带来巨大高效便利的同时,同时也给运动训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变革,有必要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探索信息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新形势、新问题,其目的是推动数字化体能在运动训练中应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推动运动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有序发展。
数字化体能的应用有助于培养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对于的感知能力,促进运动员身心健康发展。在数字化体能环节中,通过对于体能的数字化监控可以科学的监测运动员的体能,从而科学的进行运动训练。体能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训练初期体能训练的效果会很明显,各项身体素质都会显著提高,而到达高水平阶段,运动员的各项素质均以达到平台期,体能训练产生的效果并不像训练初期那么明显,急需具体的可量化的指标来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成果,以此来增加运动员的信心,具体的可量化的指标主要是指总目标及阶段目标的设定,具体到各项身体素质的目标设定,并且对其每项指标进行数字化监控,对训练数据及运动员训练状态进行详细记录,在目标评价时将训练记录、训练状态进行总结分析,与建立的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未达到目标的真正原因,运动员和教练员及时沟通,并以此为依据继续设定下运动训练计划与目标。
传统体能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对传统训练过程体能分配缺乏感知能力。传统运动训练体系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导致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非常被动。在传统体能环节中,很多运动员缺乏此方面的经验,不能及时解决体能分配的问题,运动员仅仅是采用经验的方式方法分配与感知体能,从而调节运动的节奏。有些运动员对身体表现存在一定的问题,运动员认为仅仅调动运动能力就可以提升效率,但是忽视了体能的分配与协调,传统运动训练中不能将体能数字化的显示出来,与此同时人体的各类感官不具备连贯性,预期比较差。节奏的准确把握、身体的协调都是提升运动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传统体能环节中,很多运动员不能把握合理的动作,对运动训练节奏的感知能力比较差。从身体运动角度来说,运动员不能准确把握节奏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运动员缺乏对运动节奏的建立,运动员在传统体能环节中大脑对节奏的记忆存在缺陷,身体运动协调感不足;其二,运动员对节奏的模仿能力不强,仅仅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表现,但是运动节奏不能输入运动员的大脑中,身体运动和节奏不够协调。
在数字化体能中应打破传统模式的僵化性,采取数字化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中体能监控与分配。在数字化体能监控环节中,运动员要运动员把握运动的节奏,通过运动训练节奏的感知,让运动员能够掌握运动节奏和身体体能之间的差异。
通过数字化体能监控设备运动员可以实时监控和调整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体能状况以及对于肢体协调性等要素进行指示,使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能够更好地把握训练节奏和身体协调性,激发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感知。运动员在数字化体能监控过程中可以不断提升观察自身的体能状态。通过数字化体能监控教练也可以使运动员掌握运动训练节奏的要领。
从目前的数字化体能设备调查看,当前数字化体能设备较为单一,并未从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实践的需求入手,缺乏不同运动训练阶段的计划。例如,当前很多教练关注的是运动训练计划的完成情况,在采取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员运动训练时也多为技战术动作要领的展示,而很少运动训练方法的适用性,导致运动训练方法较为枯燥、单一,使得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兴趣下降。
开展运动训练不仅是要运动员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动作要领,还要通过运动训练活动提升运动员对运动的认识,掌握一定的运动能力。从调查结果来看,运动员对开展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的兴趣较高,但认为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教练过于关注动作要领,而采取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运动员的运动训练状况。同时,在考核环节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实战训练,这对于提升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效果而言也是没有帮助的。
当前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硬件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对于提升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质量有一定促进功能。但是虽然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硬件条件逐步完善,但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和保障制度尚未健全。这会导致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资源的利用率及使用效果不佳,甚至会产生闲置的现象,不利于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工作的持续化开展。在开展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的优势,同时也要提升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的利用效率。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运动员运动训练工作开展引入更多创新性的思路和理论。随着运动训练工作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深入,数字化体能设备也应更加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以迎合运动员的运动训练需求。例如,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局限于比赛中技战术的演示,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更多自主性运动训练和训练活动。例如,运动员可以互联网渠道获得运动的最新趋势,了解运动赛事发展,从多元化的运动训练渠道中获取理论与知识,而不再局限于教练的讲授和训练。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教练应改变传统的运动训练思考和运动训练模式,更加关注于加强运动训练工作的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运动训练模式的优化功能,促进运动员运动训练兴趣和运动训练效果的提升。一方面,在开展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过程中应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并对运动训练内容和运动训练方法进行补充,提升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效果;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运动员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的能力,注重对运动员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普及,使得运动员能够更好地开展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提高运动训练效果。
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软硬件资源保障。从调查情况来看,当前运动员运动训练的数字化体能监控资源硬件条件相对完善,但在数字化体能监控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上却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机制。这就要体校更加注重相关保障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建立,只有在软件环境上提供必要的保障,才能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的发展保驾护航。一是要整合高校现有的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资源,制定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的实施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强对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二是要注重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提高教练对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的重视程度,提高教练在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中的水平,鼓励教练采用先进的数字化体能监控运动训练手段,提高运动训练质量。
本文着重分析了数字化体能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并探究了数字化体能在运动训练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及建议措施。通过对数字化体能在运动训练中应用的研究与探索,结合数字化体能在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运动员数字化体能的开展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指导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