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
(南通职业大学,江苏南通 226001)
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促进了大学教育的发展进步,更导致当今大学生在经过大学教育后,进入到社会时,所需要面临的竞争环境将更加激烈而苛刻。所以,结合当今的时代环境,有必要加强在大学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以此为途径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使大学生能够在积极正确的引导下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而可以以端正的态度面对社会生活,理解竞争压力,体谅国家发展建设中可能暂时存在的不足,而这也将成为当下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而凭借着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会使教育工作更有创新性和灵活性,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抵御互联网思潮下,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所以,应该在进行思政教育时,提高对于“互联网+”的技术使用能力。
在当今的时代环境下,大学生凭借着互联网相关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社交,交际渠道也变得更为多样化,不仅可以实现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活动,更可以在互联网渠道上与外界进行交流活动。大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更能够通过虚拟互联网络建立起不同的社交圈。在这些社交圈的影响下,大学生思维将变得多样化,许多思维产生往往难以找到根本性原因,进而导致大学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学校和教师很难对大学生思想进行准确把握,使得教育引导工作时常出现缺乏针对性问题。
当代大学生可以被称为互联网一代,这一代大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各类互联网技术,在知识获取渠道上将比上一代学生更加多元化和广泛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更加主动。总体而言,现在许多学校内都会出现教师教育引导功能逐渐弱化的问题,究其根本是由于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所传达的各类思想和理论内容早已被学生通过互联网渠道得以了解,使得所传授的知识已经较为落后,教学效果下降;而且由于教师缺乏现代技术使用能力,教学内容和方法都会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刻板的理论传授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导致教师的引导功能逐渐削弱[1]。
凭借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在传递上将更加迅速、 普遍,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类信息资源,但是这些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和可靠度就难以考证,一些学生在还没有形成正确价值观时,就会被不良信息所干扰,导致其认知和价值观都发生偏差。针对这一问题,广大高校都在积极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学生可以接触的信息校方难以进行有效监督管理,仅仅依靠学生自制能力进行筛选和控制,往往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背后有着大量的数据支持,凭借着大数据的使用,使得社会上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于教育工作而言,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会受到大数据所带来的影响,凭借着大数据的有效利用,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准确性、专业性和广泛性。广大高校应该积极利用大数据进行更为先进、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建立专业的数据平台,加强对学生相关行为数据的采集力度,提高对于学生的了解程度,将使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得质的飞跃。首先是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大数据的出现使每个人都能够使用网络来获取信息,并且获取信息的难度正在逐渐下降,这导致大学生平时生活的过程中更容易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更容易受到这方面问题的影响[2]。其次则是大数据时代下学生的权益难以得到保证,当下社会上不乏网络问题造成大学生受到伤害的情况,学校思政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也需要针对这方面进行加强和管理。最后则是大学生在大数据时代下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更大。大数据时代下,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言,而这种发言又将影响到他人。
在当下教育环境下,教师必须利用互联网技术,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状态,探究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的思想影响,站在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思政教育,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加清晰地认知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教育理念的创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利用多媒体实时了解社会动态,掌握全新的思想和观念,不断更新和创新教育方式,才能有效促进思政教育的开展。
互联网的运用可以为思政教育带来更多的辅助教学工具,让教师摒弃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单一的主题宣传式教学。而是以更加丰富的、具有良好互动效果的方式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3]。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微信、QQ、微博、贴吧、网站平台等各种辅助工具都能作为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方式,比如,创建微信群,每天分享身边的实例或者新闻,联系思政知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或者结合网站平台上的热点新闻、爆红话题,将其放在思政教育的角度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有效促进思政工作有效开展。
我国当代的大学生其思想都具有普遍的开放性,个性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这些也是互联网的特点,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为思政教育管理带来更多符合大学生发展需求的资源。大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从不同的角度、 领域来获得思政知识,了解更加宽广的世界。教师在借助互联网工具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学习资源,使其从心灵深处得到更加良好的开导和引导,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也能更加积极地对待思政学习。
其一,高校必须提高对“互联网+”思维的重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课程体系和目标内容,积极建立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信息平台,同时利用强有力的规范管理制度对信息平台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根据高校目前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将平台建设得更具本校文化特色,也要使平台建设符合当代大学生文化学习需求,进而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打造良好的交流渠道[4];其二,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需要提高广大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使广大教师都能够积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来加强思想政治素养,也能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向,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而可以更为合理地制订出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和任务计划;其三,应该充分发挥出名人效应,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使名人的引导作用对学生带来更有意义的正面影响。比如,可以利用当代大学生所喜爱的影视明星或体育明星相关正面事迹进行教学素材的建设,既能够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教育工作的认真,进而愿意配合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时,应该建立起先进而规范的管理体系,才能够确保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时刻保持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也是满足当前教学需求所需要具备的基础性工作。广大高校也应该结合当前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对高校内的教师和学生所进行的教育学习工作给予恰当考核与分析,从各个影响因素出发,共同完善高校教育体系建设工作,这其中既包括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规范和权限,也包括对学生学习任务完成的相关要求,以及广大教师的教育责任等。
为了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加强高校教师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能力。对高校教师进行媒体素养的锻炼培训。帮助教师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专业技能。而且良好的培训工作也能够使广大教师逐渐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帮助广大教师及时掌握教育工作中的新动态。有效了解当代大学生真实想法。目前,许多高校内普遍存在着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知识速度远远高于教师教育速度,如果教师仍然是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就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于教学的热情,教学效果也难以提升,所以广大教师必须积极掌握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自身对于现代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而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6]。
首先,高校应该提高对于互联网引导作用的重视。虽然互联网技术能够为教学工作带来更丰富的资源和途径,但是互联网内所存在的各类信息资源良莠不齐,无法保证教育效果,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既要积极发挥出互联网的优势,也要对互联网消极问题进行有效遏制;其次,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互联网教育管理制度。高校应该从自身出发,对教育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建立起具备优势的教育体系,并以此为基础,以互联网技术为媒介,共同规范师生之间的教学行为;最后,高校也应该建立起有效的舆情预警方案。由于互联网的公开性,导致许多信息传递难以控制,学生会受到不良思维的影响而发生价值观念偏差,所以高校需要利用有效的舆情预警方案,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避免不良情绪造成的恶性问题。
高校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目标进行明确,不仅要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成绩,更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使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教育引导,获得良好的心理素养。所以,在评估和考核制度建设上,高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创新,提高考核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够对学生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6]。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这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大数据模式对于学生相当于全面化的信息网络建设,这能够使学生有更为宽阔的信息网络宽度。而对于高校教育来说,根据学生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育模式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础教学素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使学生学会在网络上保护自己,不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隐私等等。其次则是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控制好自己在网络上的发言,明确网络发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在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比学生更早转变观念,随后使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大数据技术看作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应该坚持将大数据教学方法设定为主流的教学方式。只有教师能够以正确的眼光看待高校思政教育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才能够更好地帮助高校学生建立大数据思维,同时实现更好的思政教育[7]。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未来要想让学生拥有更好的道德品质,那么网络方面的管理和教育必不可少,教师也需要针对这方面进行加强和管理。
综上所述,互联网已经开始被广泛地应用到高校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中,既有积极影响,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高校需要认清当下环境,把握思政教育管理的方向,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从多个方面来提高对互联网的利用,科学有效地开展思政教育,提高我国大学生整体的心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