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卓彦,于虹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2511)
在广告中的语言使用,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用语,其中融合了心理学、文学、美学,还包含了广告学、市场营销学等,属于一种具有鼓动性的艺术语言,其主要目的就是宣传一种产品,传递一种思想,进而能够销售产品。从中西方国家诸多广告用语看,有的广告语可以深入人心,经典流传,主要就是抓住了人心,与人类的情感产生共鸣。比如,雀巢咖啡的“味道好极了”, 大众甲壳虫汽车的 “想想还是小的好”,中国移动的“神州行,我看行”等,发挥出了良好的宣传效应。所以,该文针对广告语文化差异进行研究,对推动国际广告跨文化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1.1.1 情感表达
从中国广告语中,不难发现,当中的感性因素较多,这与中国人委婉的情感表达方式存在直接关系,结合联想,可以引发受众产生情感共鸣。比如:长虹牌电视机的广告“天上彩虹,人间长虹”,采用了非常明显的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应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的产品与天上的彩虹联系到一起,从而吸引受众注意力。而威力牌洗衣机的“妈妈,我又梦见了村边的小溪,梦见了奶奶,梦见了您。妈妈,我给您捎去一样好东西。威力洗衣机,献给妈妈的爱”通过创设情境,表达了一种亲情,此种表达方式,采用了第一人称,婉转地表达了对母亲的关爱,使得受众感受到商品所表达出的情绪传递,从而拉近受众与品牌之间的距离,无形中产生信赖,最终获得相应的宣传效果[1]。
对比之下,由于西方人理性情感更加突出,所以,在广告用语上较为直接、自信,比如,理光复印机的“We lead, others copy.”意思翻译为“我们领先,他人效仿”。此广告表达直接、简洁,体现的是一种对自己产品的自信。而享誉世界的Nike 运动鞋“ Just do it.”只管去做,充分体现了直率的情感,也流露出一种体育运动的拼搏进取精神,符合产品运动定位,也较好的迎合那些热爱运动的受众心理需求[2]。
1.1.2 词汇运用
(1)英语一般词汇。
按照风格划分,词汇主要包含了口语词汇、正式词汇、普通词汇。其中正式词汇主要应用到较为正式的演讲、科学性、学术性作品中,几乎不会使用到广告语中。在英语广告语中,通常都会使用较为简短、精炼的词汇,主要目的是让受众更容易接受产品信息,所以,大多为普通词汇。比如,英语中的“you”“one”不定代词,“you”属于普通词汇,但“one”更加正式。所以,在广告语中,经常会使用到“you”。多用于英文广告语[3]。
例如:You asked for it.You got it(Toyota,1970s)
Guinness is good for you.(Guinness)
You can be sure of Shell(Shell,1982)
代词“you ”的使用,如同两个老朋友之间聊天一样,使得这些广告语更接地气,拉近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产生购买欲望。在英语广告中,也会使用一些口语表达、其他普通词汇。如 “Ask for more”(Pepsi);“Let's make things better”(Philip);“Good bye Razor.Hello hair off”(Cream);“Always low prices;save money;live better”(Wal Mart)等。在这些广告语中,主要应用了祈使句、简单陈述句的表达方式,此种方式可以给予消费者一种亲切感,熟悉感,不会绕口。此种口语化表达方式,能够较好地拉近广告产品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让大众更容易接受产品,为产品的营销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类广告语中,受众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到有关产品的关键信息,产生购买产品的消费欲望[4]。
(2)汉语正式词汇。
中文广告不同于英语广告语,在中文表达时,更多会使用到正式词汇,引经据典居多,也会利用到诗词歌赋等内容。比如,白云边酒的广告语“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引用了李白的《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中的诗句。主要是因为李白“酒仙”的称号,喜好饮酒作诗。通过引入汉语文化,一方面,容易加深消费者的记忆,同时,也可以更加丰富该产品的文化内涵,这一点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思想与理念[5]。此外,还有杜康酒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制衣,奉献一片爱意。”红豆制衣广告,在广告商眼里,使用正式词汇可以提升广告语的高雅、学识性,起到美化自身产品的作用,并容易影响到受众的心理,产生共鸣,有助于产品宣传。
对于中国百姓来说,在心理结构上,更加看重权威,而忽视了事实。所以,很多广告商利用了这一点,在其产品广告语中渗透权威性字眼。但西方人一般来说偏重于主张个性发展,个人主义非常明显,所以,更多是以事实说话,主要是将产品真实地展现给消费者,体现消费者个人社会价值。
在中国很多广告文案中,都会出现“获得xx 金奖”“昔日宫廷秘方”“中国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省优、部优”等一类评述性话语,起到一种承诺的目的[6]。如“国宴茅台,家宴茅台醇,福到茅台到”;枝江大曲的“酒是陈年好,百年老字号,枝江大曲”。其中“国宴”“百年老字号”字眼的使用,使得这些产品权威性得以体现,使得消费者产生一种对产品品质的信任感。
但在英文广告中,字里行间不会暗示权威,主要是通过事实说话,不会过分夸大产品。比如,欧米茄手表“selected by James Bond.The sign of excellence.”作为世界名表,虽然价格不菲,但也具备精湛工艺,所以,对于成功人士而言,是最佳选择,同时,广告商利用了名人效应,选择詹姆士·邦德为例进行广告宣传,这对大众起到了一种强烈的感召力[7]。
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家” 对中国人有着非常重的分量,从很多广告语中可以看出,如孔府家酒的一则广告,“千万里,千万里,我一定要回家。”通过引入《北京人在纽约》,在广告语中融入思乡之情,从而创设一种异乡思家情感,与大众进行情感交流。对此之下,西方国家主要强调个人主义,自由生活,喜欢冒险,所以,其广告语没有过多的“家庭”观念体现。如“The age of discovery in an every-changing world.Seiko finds boundless opportunities for adventurers.Expressing the changing of the world with a spirit of adventurer.”(Seiko watch)如此诱人的广告,对喜爱探索大自然的人无疑是一种强烈的吸引[8]。
2.1.1 内倾与外倾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主要以“内省”“克己”表达,长久以来,也就造就了中国人的内倾性格。相比之下,西方人更加直接、直率,属于外倾性格,所以,在设计产品广告语过程中,侧重强调外在形式,更加注重产品的整体感官效果。此种差异,致使中英表达方式形成了直接与间接的区别。比如,麦氏咖啡的“朋友情谊,贵乎至诚相处,互相支持帮助,互相激励。啊,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情浓味更浓”此种迂回的表达方式,在比喻手法的运用下,使得大众感受到咖啡如同有情一样,令人回味。相比之下,雀巢咖啡的英文广告则表达更加直接 “The taste is great! ”(味道好极了)毫不含蓄地对咖啡的味道进行称赞,情感更加真挚,具有一定的说服力[9]。
2.1.2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在西方文化中注重“个人价值”,个体主义观念意识较强,这与西方国家整体社会观念以及意识形态具有直接关系。相比于中国,西方人在追求个人目标和理想过程中,在“个人主义”下,可以坚决抵制外在干扰,西方人将“个人主义”视为宣扬个性品质的一个代名词,可以最大限度体现出自身价值。因此,西方国家的广告商也迎合了这一价值观念,将其融合到产品广告中,如“耐克”品牌的“just do it”,对年轻人产生了一定吸引力,符合当代年轻人对自由、实现理想的渴望,将专业运动员乔丹的个人形象结合了广告语的内涵,即积极向上的思想,属于一种鼓励性用语。但从中国思想价值观念看,更多的是“稍安勿躁”“三思而后行”等。
2.1.3 中国传统忠孝观
一种语言的背后流露的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蕴。语言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文化交流的另外一项重要媒介,所以,语言与文化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融合的关系。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影响下,大部分人认为家庭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尤其是在重大节日时,如春节、中秋节等,要与家人共度佳节,外出的游子们要回家,讲究的就是回家团聚。社会对孝顺父母的人是称赞、认可,这其中所体现的正是中国文化中的“孝道”。所以,中国的广告商利用了这一家庭观念,将其融入广告语中,比如上文提到的孔府家酒,其中的“孔府家酒,叫人想家”就是典型。商标名中的“家”以及广告语中的“想家”,符合传统观念影响下的中国人思想,在宣传产品的同时,向消费者传递一种情感,从而产生购买动机。比如,水星家纺的“恋一张床,爱一个家”;方大的“方大,让家的感觉更好”;欧派“有家、有爱、有欧派”。
对比之下,西方国家由于家庭观念不重,更多的追求自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其推崇的是一种成熟、自由、能力。所以,上述中国式广告方式,并不适用于西方国家。在中国家庭中,孩子一般会与父母同住,直到结婚后才与父母分开,甚至还有很多即使结婚后依然会与父母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人们非常羡慕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一家人整整齐齐,其乐融融,崇尚家庭和睦,这是一种集体主义思想影响下的行为。也正是在此种思想意识下,中国对于国家的热爱才得以不断深化、提升。“尽孝”代表着对父母的爱,对家庭的重视,更为广大的含义便是爱祖国,将祖国视为自己的一切。这一点在中国广告语中得以充分体现,例如:“让世界尝尝中国的味道”,是我国思念金牌水饺的广告语,其中的“中国”代替了“饺子”一词,不仅宣扬思念牌水饺风味独特,而且更加突出了中国在全世界的地位。激发了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感,进而产生消费动机。此外,还有众多商家也都应用了这一情感要素。比如,中国联通的“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中华牙膏“中华永在我心中”;“海尔,中国造”;“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美菱”(美菱冰箱),“中国”字眼,足以体现了国人对祖国的热爱。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农业是立国之根本。中国人安土重迁,属于群居群体,注重家庭。相比之下,西方民族虽有较强的民族感,但故土历史不如中国久远,经过不断迁徙,弱化了家园观念。此种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中西方文化出现差异,是自然形成的,所以,在文化差异影响下,广告语自然有很大差异。
基于文化差异的因素影响下,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不同国家广告传播效果,这便降低了文化交融,因此,非常有必要解决广告语中的差异性问题,发挥出广告语的传播价值。下面提出了两点建议,仅供参考。
作为广告设计人员,为更好地设计广告,需要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并积极深入了解所译广告语、商品的特点,综合分析其质量、产地、作用、性能等客观条件,使得原有产品的工艺水平、文化、价格、信誉度得到保障。除此之外,广告设计者还需要积极学习、了解原有广告策划的6M,即“Market” 市场、“Message”信息、“Motion”活动、“Media”媒体、“Money”经费、“Measurement”评估。通过了解这些情况,才可以更好地把握住广告翻译重点,进行合理化解读,促进文化交流。
受到社会文化、民族、语言等方面的影响,如果只是直接一一对应语码转换,难以符合大众消费需求以及企业营销要求。所以,广告语的设计,不仅需要保证基础结构对等、功能相近,同时,也需要进行重组语言信息表现形式,融入本土化资源,使得对应国家文化可以有效地传播。广告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差异,基于此,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与想象力,构建不同语言之间的商业交际桥梁。
综上所述,语言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国际文化交流的媒介,其中蕴含着各国与民族之间的文化。因此,广告语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融合中西文化,找出切合点,在满足消费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更好地反映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使得产品广告语逐渐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