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劝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电气工程系,江苏徐州 221011)
大学生是未来的国之栋梁,是民族发展的希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一名新时代大学生尤为重要。各高校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中,需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划为高校思想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辅导员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实施力量,辅导员需要及时地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认识到自身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观察,制定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通过具体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人数逐年增高。因为毕业人数的增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有些大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对就业存在恐慌、 彷徨的心理,担心自己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许多大学生难以面对毕业可能就要失业的恐惧,有可能逐渐消沉,在家无所事事,消磨了意志,慢慢加入了“啃老族”的队伍。
能否重新调整心态,再次扬帆起航,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找到工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学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不能单纯按照教材内容,而应当充分考虑大学生毕业后的种种实际问题,确保心理教育内容与现实紧密衔接,能够真正在学生面临失业情况时,及时准确地为学生提供帮助,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再者,由于大学生不受父母全方面地监护,能接触到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有时不免会遇见一些行为不端的人,加之自身心理发展仍不健全,往往很容易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养成许多不好的习惯; 有时甚至会因为接触到社会上一些不好的风气,导致自身价值观发生巨大的改变,形成扭曲而不正确的价值观,阻碍了心理健康的发展。
大学校园的氛围总体上是轻松、 愉悦的。年龄上,大学生已经成年,学校不需要再像管理未成年人一样管理他们,会予以他们更加自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学是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作为学校学习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大学对于学生的影响十分巨大。
在进入大学之后,我们会发现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大学阶段的学习完全不一样,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初入大学,有些大学生没有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考试。考试连连失利,进而出现自信心下降和厌学等心理,一碰到考试就会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1]。考试挂科、学习受阻、情绪消极、学习无法专注,这样的恶性循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机制不通畅,也是造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要完成教育部门派发的教学与人才培养任务,需要在主修学科之外设立其他的公共课,许多公共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听课的兴趣,有时会出现逃课现象。
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部分大学生会在高考完后面临一个不能逃避的家庭问题,就是父母离异。在许多家庭,父母关系十分紧张,但为了孩子的感受,有些决定在高考后离婚。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对很多孩子却埋下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许多孩子刚完成高考,以为可以从紧张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又受到了父母离异事件的打击,在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逐渐产生了心理问题。
刚刚结束了紧张的高三生活,大学生们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来到了大学校园。繁重的高中学习突然转换成宽松、自主的大学环境,使许多大学生突然失去了束缚,对学习产生松懈心理,不再重视学习,而是经常吃喝玩乐,安于享受,靠着突击复习应对考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导致大学生失去了学习前进的方向,人生观出现了偏差,心理问题不断地出现。
当大学生遇到感情问题时,思想往往会变得比较偏执和激动,任何事情都会让他们变得失控,从而做出危险的举动[2]。大学生年龄上已经成年,但是他们仍然缺乏正确处理事情的经验。例如,有些大学生由于缺乏恋爱经验,导致无法在恋爱过程中很好地处理与对方之间的关系,再加上心智发育不是很成熟,面临分手时,许多大学生会因此一蹶不振,自闭、寻死觅活,产生自杀的念头。
辅导员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来说,存在不容忽视的优势。这些优势能够帮助大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疏导大学生的问题情绪,及时转变问题学生的消极情绪,帮助广大学生树立起坚强勇敢并且乐观,对生活充满热情的良好心理。
(1)沟通方面的优势。大量高校辅导员的年龄低于30 岁,他们和大学生的思想相差无几,很容易拉近距离、制造共同话题,能更加高效地了解大学生的想法。由于辅导员与大学生存在极高的相似度,他们很容易能够获取大学生的信任,从而打开大学生的心扉,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当学生出现失恋问题时,作为辅导员应当观察自己学生的情感变化,根据个别情况具体分析,假设是女生失恋了,那么作为女辅导员,便可以与学生展开一次亲切友好的谈话,转变以往的师生上下级的关系,当彼此的好朋友,说一说女孩子内心的小秘密,辅导员在此时应当多加聆听,多听学生讲的故事,分析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根据问题寻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思索能否解决问题,如若不能,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2)信息获取方面的优势。辅导员的职责主要就是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因此,辅导员可以了解大学生的各方面情况。高校辅导员可以根据各类活动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便于自己对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如,辅导员可以向上级领导申请在院内部门增加建立起 “心理健康站”,并选任出每个班级的心理健康委员各两名,由心理健康委员观察班级内每位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情感变化,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及时上报给辅导员,部门可每月开2~3 次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各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向辅导员总结近期班内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辅导员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心理健康委员们提出更加完善的要求,制定工作计划,旨在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帮助学生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3)专业方面的优势。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辅导员进修的专业是师范类专业。他们长期接受师范教育的熏陶,在学习期间就通过大量的专业知识对学生教育工作进行了充分地了解,在将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克服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推动教育工作的开展。当辅导员真正走上岗位之后,也不能够放松自己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补充和完善工作,辅导员可以通过参加校内组织的各院辅导员大会或者社会当中的教育机构部门组织开展的教师讨论座谈会等形式,在大会中与其他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探讨教育的问题,向年长且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积极谦虚的请教,帮助年轻且资历尚浅的实习教师,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为了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而一直努力。
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首先要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解和观察。由于辅导员自身工作独有的性质,能够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个人品质、兴趣爱好以及家庭状况有充足的了解,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新生入学之后,高校辅导员就要开始着手组织进行新生心理普查,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及时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尽量做到及早预防和及早干预[3]。
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辅导员要深入到大学生中,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收集更多关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面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谈话和沟通。例如,对失恋的学生,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进行情绪的疏通和发泄,努力进行自我调适,让自己在恋爱中获得成长。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辅导员要鼓励他们不要自轻自贱,不要因为自己的家庭原因就觉得低人一等,产生自卑心理,要勉励他们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改变未来命运。辅导员还可以通过适当的心理健康测试来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及时地发现学生最新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辅导员要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认真的观察,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要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沟通要循序渐进,通过一系列的步骤来了解并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辅导员要与学生本人沟通交流,全面了解三方面的问题:起因、经过以及结果,分析学生目前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其次,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询问心理问题是否与家庭有关,同时探查清楚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告知家长有关学生的心理问题,争取让家长协同对学生的健康问题关注工作,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再次,要同院级或者校级领导进行沟通交流,将近期发现的学生心理问题及时汇报,请求上级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最后,要开展与专业机构的沟通和交流工作。在专业机构帮助下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进行专业的交流沟通,整理总结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及时向学校进行反馈,共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前文提及的建立起心理健康站并不是空谈,辅导员可以从多名心理健康委员中选任一名优秀的学生担任起心理健康委员站的站长,每个月由站长向心理健康委员收集总结情况的信息,由心理健康委员向学生们收集关于心理健康站的建议和意见,最后由站长向辅导员进行汇报,这样分工不仅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工作积极性,也能够将部门的工作流程设置得井井有条。辅导员可以向站长布置每个月的工作任务,例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座谈会、组织开展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观影活动、 组织学生制作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展板或物件等,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更加能够帮助广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高校辅导员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独特的优势,由于年龄接近,和大学生的心理环境基本相似,能够很好地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找到合适的治疗措施。学生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不一,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要打开学生的心扉,了解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有的放矢进行心理辅导。
大多高校辅导员毕业于师范类院校,但在日常工作中,也要不断地丰富关于教育学、心理学、访谈学等方面的知识,及时更新辅导方法及内容,准确把握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优势,逐渐获得学生的信任,做一个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教师,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保持心理的健康状态。辅导员可以与学生增加日常生活当中的友好交流以及互动,不要让师生之间产生隔阂,辅导员可以在课余时间走进学生寝室,融入学生的生活环境,慰问部分性格稍显内敛的学生,帮助学生整理内务,与学生走出校园共进美食,以学生喜爱且擅长的娱乐方式为主,在活动当中与学生培养师生情谊,让学生不再感到拘束,尤其是对于那些背井离乡,家离学校非常遥远的学生,辅导员更应当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旨在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热爱教育事业。
心理辅导工作要做在前,想在前。高校辅导员在学生一入校,就要及时进行相关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角色、转变角色,尽早适应大学生活。高校辅导员还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抗压教育、抗挫折教育,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自强的品质,培养他们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熟悉学生心理状况,及时引导教育,并组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与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提高心理健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