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发展规律研究

2021-03-07 17:04:27汪四红
文山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话语权理论课政治

汪四红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 公共基础部,安徽 安庆 246052)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一直高度重视,2019年3月,习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更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指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1]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有助于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其它课程要和思想政治课程形成合力,产生协同效力。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状况

中国共产党早在革命时期就积累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以前工作经验并同时吸收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建立了符合中国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众多学科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要求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其他科目所没有的话语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政治生态的变化也出现过“高潮”与“低谷”,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国内政治生态的变化,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1949年—1956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确立时期

1949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全国第一次教育大会上就强调学校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思想。在1951年和1952年的高等院校和中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中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教学任务。1953年教育部专门下发了文件确定《马列主义基础》成为各类高校和专科院校二年级的必修课程,为这一时期思想政治论课课程设置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文件依据。1956年,教育部通过相关文件正式确立了《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四门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这一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在正常的政治生态环境下得以确立。

(二)1957年—197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处于非正常时期

1957年—1958年之后由于受“右倾”和“左倾”思潮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演变成政治化教育的现象严重。1959年,虽然中央开始纠正“左”的错误思想,但随着这一时期政治生态环境的恶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添加了很多修正主义内容。由于我国对世情、国情研判发生严重偏误,阶级斗争扩大化充斥着整个政治生态空间,党内弥漫着对资本主义复辟的恐惧气氛,反映在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无产阶级教育,与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人。这一时期思想在“右”和“左”的错误影响下,非正常的政治生态环境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畸形增长,虽说表面上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其实更多的是沦为这一时期反对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阶级斗争工具。[2]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接近“疯狂”的境地,教育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许多高校停止了招生,但全国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为“四人帮”服务,大字报、毛主席语录、红卫兵、串联、批斗等成为那个时代人特殊的记忆,痛苦的回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表面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这是个错误的“高度”,将那一时期人们的思想引向错误的深渊,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1978年—199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恢复正常时期

1978年,邓小平首倡的“真理标准讨论”实现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人们重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问题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和国际形势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思想路线得到了端正,工作重心由原来的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这一时期高考制度恢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也恢复到文化大革命以前政治生态正常情况时的设置。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教育部还专门在全国高校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了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建设存在诸多不统一和不规范的问题,1980年和1984年,教育部专门制定了两份高校马列主义课的课程设置规定性文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集中统一的指导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的地位逐渐凸显。“85”方案在这一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需求上应运而生,成为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3]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适应了政治形势发展的需要,并对学生正确认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起到了责无旁贷和无可取缔的作用。1995年—1997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两课”教学和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成为这一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最鲜明的特征,内容贴近学生和社会实际,学科建设日益加强,教学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在恢复正常的政治生态环境下回归了理性,对当时人们正确思想意识形态的建立起到了重要媒介作用。

(四)1998年—201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加快发展时期

1998年,为了解决好邓小平理论的“三进”问题,中宣部、教育部两部联合发文共同指导高校两课课程建设问题,指出不管在专科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要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而且是必修课,强化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这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改中常常会提及到的“98方案”。“98方案”的提出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传承性和与时俱进性,反映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后取得了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篇之作——邓小平理论,理论成果的推广必须要迅速在高校中展开,1998年秋季学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开设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在这之后,2000年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思想,并于2004年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之后,其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有些高校开设“三个代表”理论概论课进行试点,加紧对其实现“三进”工作。但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存在新的问题:课程衔接、课时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内容重复等问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发展不利。2005年,中宣部和教育部又联合发文,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影响至今的“05方案”。“05方案”将原来的“两课”改为“思想政治理论课”,[4]课程体系建设更加科学完善。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推进学科建设、规范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整体提高教师素质方面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在全社会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下,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渐成为学生满意度比较高的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在这一时期随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逐渐进入了加快发展时期,高校在中央的要求下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地位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2013年—2019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大繁荣时期

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上强调我们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加大对“中国梦”的宣传力度,全社会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握学校意识形态整体形势,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三全”,学会“三因”,遵循“三规律”,借助好思政课堂主渠道,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讲话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和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大大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地位以及话语权地位。当前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在高校中要严格党委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做到“五个坚持”“四个自信”“三观教育”,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严格规范管理,教育部将2017年列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各高校纷纷采取各项措施充分落实教育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项要求,大大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入发展。

2017年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2018年3月,教育部组织专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编入教材,在全国高校普遍推行新教材,高校思政理论课概论课用了7章内容专门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同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三变”,在新时代要重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模式,让高校思政理论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性工作。在2018年8月和9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及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9年3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老师责任重大。给思政老师提出“六要”要求,给思政理论课提出“八个统一”,这是向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期望,让思政理论课教师备受鼓舞的同时感到责任重大。我们可以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在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下,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思政理论课话语权在高校所有课程中的地位凸显,成为最热门的大学课程。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发展规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反映了不同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情况和课程地位,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变化情况进行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其话语权发展规律呈现以下特征:

(一)话语权地位在不同时期和当时的政治生态环境总相关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在任何时期都没有松懈过,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高校停课的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没有停课,并且在不断“强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生态环境,总体来讲,大部分处于正常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正常的政治生态环境下,作为高校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和每个高校的其它专业课程一样受到同样的重视,但相对其它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地位较高,思想理论课的课程设置的变动需要教育部发文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由教育部专门组织专家编写,全国统一统编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准确性以及教师在传达党和国家重大政策的正确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确保政治立场的正确性和坚定性,全面贯彻党的基本方针,必须要弄清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这一系列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无旁贷,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这是赋予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历史使命,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权的依据所在。

同时,在中国政治生态环境的非正常时期,国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上的规定偏离正常的轨道,与思想政治相关的活动接近于“疯狂”,但不难看见这一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政策与当时整个社会状态的吻合性。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当整个政治生态环境发生了偏离,必然导致指导思想上的偏离,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党的政策的主要渠道,必须要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异常沦为政治宣传的工具,也是意料之中之事。因此我们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地位总是与当时的政治生态环境相关,政治生态环境正常,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更具理性,更能加强党和国家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政治生态环境非正常,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表面上似乎得到提升,实质上更多起到的是助纣为虐的作用,对社会产生的副作用大于正作用。

(二)话语权内容在不同时期总是反映当时国家领导人重要理论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不同历史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发生重大变化时总和时任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新的指导思想不无关系。当新任国家领导人提出新的思想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必须要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推行全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高校的普及,中宣部、教育部会及时发文要求这些重要的理论成果必须迅速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积极推动这些指导思想的“三进”工作,这些重要理论成果自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思想在1945年写入党章后才确定为我国的重要指导思想,1949年我国建立新中国,教育部下文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1951年9月教育部就颁布了文件强调思想政治课程中要系统讲授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1952年10月教育部就毛泽东思想课程做了专门指示,1953年2月将马列主义课程列为各高等院校包括专科院校二年级必修课程,加强毛泽东思想的教育。这一时期的思政课程设置方式延续至今,对后来国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方式上产生了重大影响。1961年,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课程主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政治学说。1964年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偏差,当时中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任务是对青年加强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宣传毛泽东思想是最根本的任务,毛泽东著作是最根本的教材,1966—1976年更是将毛泽东语录、毛泽东著作和革命大批判的文章作为唯一教材,毛泽东思想被“神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之后,中宣部、教育部1998年4月就开设邓小平理论课程,做了具体规定,要求从1998年秋季开始邓小平理论课程在各高校普遍开设,全面推动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随着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其“三进”工作就提上了日程。从2003年2月到2005年2月概论课课程发生重大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直接纳入学科建设领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写入党章的,2009年3月,教育部通知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在高校概论课课程中安排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内容,强化科学发展观教育,形势与政策课要安排科学发展观专题教育活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年10月写入党章后,教育部与中宣部共同启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修订工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新教材于2018年秋季在全国高校普遍使用。2019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还在不断深化。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每一个新的国家领导人新的理论成果的出现,这些理论成果就成为当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重要内容。

(三)话语权精神内核总是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命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是个恒久的命题。每个时期党的重要领导人的重要理论成果都是领导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过程中的经验的凝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中国社会要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问题必须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5]这是马克思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大理论——毛泽东思想,在它的指引下,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回顾党在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看到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时候,我们国家在革命与建设中就能一帆风顺,反之,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遇巨大的挫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征程中,我们党结合每个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重要理论成果。在这一理论成果的指导下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取得伟大胜利在于它不仅是科学的,而且为中国社会所必须。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实践中牢牢地的掌握了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传播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渠道,在阐述党的重要理论成果时都要对其精神内核进行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说是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的重要话题。

(四)话语权发展趋势最终是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思想政治话语权发展规律的研究主要是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它与哪些因素有关?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地位变化规律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变化规律,对这些规律的研究最终希望能了解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究竟有何重要性。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状况的分析了解我们可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毛泽东思想六大主要内容之一,不管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中国是在正常的时期还是非正常的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都需要中宣部和教育部发文专门进行相关的规定,才能在各个学校推行和宣传,由此可见,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宣传内容的准确性和政治性有统一要求,这是和其它学科最不一样的地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了非常难得的和平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历任领导人从来就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松懈过,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都在不断地强化,强调要坚守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块意识形态主阵地。2019年的中国遇到中美贸易摩擦、香港暴力问题等比较复杂的国际国内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这个特殊时期更要看清问题的本质,站稳自己的政治立场,辨析事件的本来面目,理性看待和正确处理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但宣传这一主导思想的主要任务就落实到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部,展开全国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集体备课,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了解和传达党中央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媒介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到了无可取代的作用,这既是维护国家政治局面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区别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最大的特别之处,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唯一的执政党能维系至今的重要法宝之一。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发展变化规律的现实启迪

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新时代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以及当前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在新时代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来说,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提高必须继续强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使然,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实践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依托马克思理论研究成果和相关建设工程,加快出版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这些新教材要迅速地实现进课程、进头脑。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守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要准确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平台,旗帜鲜明的宣讲马克思主义,宣讲当前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用真理的力量去感召教育对象,去应对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实现“三全”育人,这既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坚持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这为新时代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成果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提高必须持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方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要有战略性思维,要坚持顶层设计,长抓不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要反映时代特征,要与新时代下学生的特点相契合。新时代的学生生活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着各种文化的冲击,他们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和以前的学生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要实现“八个相统一”,要用真理的力量吸引学生,要用透彻的学理分析理解学生,要用深刻的思想情感感化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收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拓展新的渠道,创建新的平台,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教育中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前,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能集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外,要积极挖掘其它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工匠精神、专业伦理教育等,其他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利用自己的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实现其它课程老师教育理念上的转变,实现全国上下“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地生根。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现有机融合,网上线下的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大大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微课、慕课等新时代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正不断深刻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

(三)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提高必须强化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领导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是社会思潮的集散地,是思想意识争辩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成为各种思潮的主要争夺对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价值体系为引领,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改革的得失成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摆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直面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积极调研,及时解决,做好高校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总结反思工作。要加强高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明确高校党委的工作职责,强化高校党委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强化他们的政治、政策学习方式和效果,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校党委要像重视廉政工作一样重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弘扬真理、严肃组织纪律,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领导水平。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结语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特殊地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要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格局。这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核心领导人亲自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这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感觉责任重大,教师要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现状不理想的状态,推动其高水平创新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做出自己的努力。

猜你喜欢
话语权理论课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3:06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4-17 14:28:07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