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的发展及其特征初探

2021-03-07 17:02于美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9期
关键词:开埠海派移民

于美玲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上海 201514)

1 海派文化的定义

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的灵魂。上海城市文化最初是中国的一种地方性的文化,从上海培育、发展起来,并且主要与上海开埠有关,渐渐地作为一种现代中华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方式,蔓延传承。海派文化是一种复合型的,处于流变之中的文化,具有较强较广的历史包容性。

什么是海派文化? 它的定义应该怎样表述? “海派文化”非皆是上海人非皆是上海本地的文化,但海派文化毕竟集中在上海,而且受上海地理、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作为现代化首善地区及先行者的上海, 其经济趋势和文化发展已成为业内的热门话题。“海派文化”的概念和相关实践也越来越流行[1]。

“海派文化”是指一种产生于近代以后的上海城市之中,最为典型反映上海这一独特的工商业大都市文化风格的特点和个性的文化。“海派”一说起源较早,唐代书画理论家张怀瓘的《书断·能品》就说到了“海派”。近、现代所指的“海派”,其实是延续了唐代人物画理论的风格,但逐渐从书画界扩展到戏剧乃至家具器物等广泛领域。

40 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仅给上海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情感、抱负和思维方式带来了变化,即文化层面的变化。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不仅要让人们致富,更要让致富后的人们变得有文化。海派文化不仅要让上海更美丽,还要让市民心灵美好,为海派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广大海派文化研究者来说,需要看清这个大背景,从而使研究成果更具有针对性和引领性。在此基础上,发展并弘扬海派文化,才有现实价值。

2 海派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上海是近百年来受西方文化影响最多的中国地域,随着西方物质文明的输入,东、西方人与文化整体进行接触,客观上,使上海成为西方文化最早和最频繁的引进地,使上海成为现代化最成功的地方和公民文化最强大的城市。

关于海派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学者认为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2.1 萌芽时期

在1843年上海的开埠开港之前,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吴越文化为海派文化奠定了基础,并开始孕育海派文化。

2.2 成长时期

1843—1949年期间,特别是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八面来风”似的国内外移民,哺育了海派文化的成长。

2.3 转折时期

这又分为两阶段:1949—1965年间,新中国成立以后,定都北京,商务印书馆等文化单位陆续迁居北京,以郭沫若、叶圣陶、夏衍、曹禺为代表的上海文坛骁将率队陆续迁居北京,上海不再是中国电影、戏剧、文学等的文化中心。这是一个正常的转变。虽然上海不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但它的文化基础很好,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影、小说等方面在全国仍有较大影响,这也为上海学校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2.4 成熟时期

1976年,十年的灾难浩劫结束后,阳光重新照在中国的大地上,一些事情逐步得到拨乱反正。然后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国各地逐步恢复正常的文化活动。

2.5 继续发展时期

从1991—2000年。对上海城市建设来说,这是个更新的初级阶段,承载海派文化记忆的优秀建筑被清一色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城市个性式微,留下了不少难以补偿的遗憾。

2.6 发展新时期

这一阶段大家越来越重视城市文化塑造,“海派文化”4 个字第一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文件中,并反复提炼精神及价值取向。2011年,上海市委九届第十六次全会提出要结合上海历史文化积淀和目前发展实际,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上海市总体规划(2016—2040)》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强调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和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这凸显了文化在提升上海城市形象中的重要作用[2]。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上海也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毫无疑问,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城市精神和价值取向,为海派文化增添了新的元素,更增加了上海的软实力。

3 海派文化的五大基本特征

3.1 海派文化具有开放性

海派文化的开放性得益于上海这个城市百年来对外来移民的开放和兼容并蓄。近代上海是移民城市,85%的人口是移民,移民包括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安徽等地,还有一部分来自国外[3]。应该说,上海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群体,而这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群体在不断发展中改变着自己的意识,创造出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的辉煌,塑造出开放性的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的发展和人等环境紧密相关。随着上海的开埠与租界的建立,世界各国各色人等纷纷涌入,各种文化在这里互相碰撞、互相交流、互相融合,都给上海人的思维方式、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以及上海的城市建设、 经济发展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甚至是富有建设性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国际特色的海派文化。

上海在开埠之前,就已经是相当发达的县城了。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升格为县,说明这个地方在经济、人口或赋税等方面已有它的重要性。到清代康熙、雍正开海禁后,闵行区逐渐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漕粮运输中心[4]。

在开埠后的几十年内,上海迅速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远东金融中心。同时,移民的数量也急剧增多,甚至形成几个大的移民潮。第一次大的移民潮是在19 世纪五六十年代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由于江浙一带战事频繁,大批避难移民涌进上海。这次大移民使上海人口从1855年到1865年的十年期间净增11万。到20 世纪初,持续不断的移民高潮,使上海人口从1910年的128 余万又增加至1927年的264 余万人。移民潮使得移民人口的比重大大超过上海本埠人口。开埠以后不久,移民的数量就占了上海总人口的大半。

早在开埠之前,在上海的浙江人、安徽人、福建人、 广东人等就已组织了自己的同乡会馆或同乡公所。开埠以后,这类组织更是层出不穷。著名的如四明公所、三山会馆、广肇公所、平江公所、山东公所、徽州会馆、湖南会馆、楚北会馆等。据统计,到1911年,上海已有此类的组织达到60 多个。各种国内移民正是通过这些会馆和公所,保留了他们的同乡认同。直到19 世纪,上海移民的同乡认同依然盛行,他们依然没有将自己视为上海人。

1904年,蔡元培等人主编的《警钟日报》发表了题为《新上海》的社说,提出“上海人”的概念:“上海者,上海人之上海。上海人得此天然地势,宜其组织特色文明,随上海潮流,灌注全国,使全国人饱饮吾上海文明乳汁。再出其余力灌注全地球,使全地球人饱饮吾上海文明乳汁。果尔,则全国人民脑智之发达,皆受吾上海人之赐。皆吾上海人之福。上海人荣耀,即上海荣耀。上海形势既不辜负吾上海人,吾上海人又安得辜负此上海形势?”这至少说明已经有部分移民有了明确的上海人意识。此后,移民的上海人意识和行为更是与本地人无异[5]。

上海人认同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时期。此后,上海居民在语言、审美情趣、行为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统一的趋向,勾勒了一个较完整的“上海人”群体的形象。使用同种语言是统一群体的重要标志,因此会不会说上海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被看作上海人。在开埠后的最初三四十年中,移民各操原籍方言,苏州话、广东话、宁波话、福建话、苏北话……可谓是南腔北调。随着各地移民杂居的时间越来越长和杂居范围的扩大,上海话逐渐产生了。自此统一的上海话成为上海人自我认同和区别上海人和外地人的重要依据;在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上,上海人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一面。比如,直到现在,上海人的打扮依然引领着全国的风潮。而在行为上,上海人给人的印象似乎一直都是精明和细腻的,这是江南文化传统和都市生活习惯相结合的产物。

新中国成立的几年中,上海没有严格控制人口,致使大量外地人口涌进上海。1953—1956年,上海有272 家工厂和21 万余名职工内迁,全部外迁人口达到184 万人,但尽管如此,到1957年,市区已达到609.83 万人,竟然比1949年增加了45.56%。

从1958年开始,上海实行户籍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人口迁入。从此外地人进入上海的闸门被关住,上海人成了固定的一群,上海人的身份也有了基于户籍制度的固定的含义。这对于上海人意识的变化和优越感的形成以及由此滋生的排外意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逐渐形成了上海人身份的优越感,于是,老一辈的外来移民,很少再有叶落归根的想法,而出生在上海的移民第二代、第三代等,原籍对他们来说几乎是陌生的地名。移民的上海认同和上海人意识到此时已经发展完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浦东的全面发展,“上海人”群体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上海的流动人口迅速增长,据统计,1984年8月上海的流动人口为59 万,到1988年10月便增到106 万。进入90年代,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更是飞快,人口的构成也日益复杂,到了1993年,流动人口已经增到250 万。

外来人口为上海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到1993年底,外省市进上海施工的注册队伍人数为57.1 万,比1992年底增加了58.00%。这些劳工每年承担上海基本建设40.00%以上的施工任务,他们所完成的施工产值到20 世纪90年代初已经突破了75 亿元。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东方明珠”电视塔、地铁、内环线、外环线等重大工程都倾注了他们的辛勤劳动。

随着移民的再次增多和不少外来移民在沪创业的成功,形成于20 世纪初到1958年以后,最终发展完成的“上海人”群体意识和观念发生了变化,继开埠之后,上海人再次表现出兼容并蓄的宽广心态。随着新移民的大量涌入,上海闵行区的外来人口已超过常住人口,有的地方甚至形成新的移民地名。

上海人对外来移民表现出的这种宽容的心态主要根植于上海百年来接受外来文化和外来移民,并将之融化在上海的血液中而形成的锐意革新、 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精髓,于是,“开放性”“海纳百川、文化多元”成为海派文化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3.2 海派文化具有创新性

海派文化吸纳却不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复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的活力。金山农民画是绘画艺术方面的创新,一些现代派、印象派的大师在刻意求变,毕加索、马蒂斯乃至我国关良的京剧人物画,都堪称其中的典范[6]。金山农民画在构图时的视角独特、 或多或少与这些大师的现代意味不谋而合。

3.3 海派文化具有扬弃性

比如,上海话跟其他方言一样,有雅俗之分。不要以为用上海话就表示自己懂传统文化。有些粗话、脏话是不值得我们去继承的。比如,上海现在随便用“腔调” 这个词,连媒体新闻也用“上海腔调”“讲腔调”,然而,这个“腔调”是俗话、粗话,有文化的人是不用的。

3.4 海派文化具有多元性

在上海既可以吃本帮菜,也可以吃京津菜、家常菜、西餐、日本料理等。上海滩名厨荟萃,十六帮菜肴齐全。新一代的上海人已经不懂什么叫帮派特色了,他们欣赏的是大杂烩。当然我们要注意提高食客的欣赏水平和味蕾的敏感度,这个道理和海派文化建设一样。

3.5 海派文化具有商业性

与传统文化相比,现代上海市民文化表现出了鲜明的实用性和大众性。上海文化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以文化商品的身份进入大众消费领域,上海文化成为真正的大众文化。上海人往往对国内外市场情况比较敏感,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上海一些从事艺术和文化工作的人也有经济头脑和市场意识。

一些学者甚至作了上海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专题研究,认为近代上海文化产业化发展有如下特征:(1)部分行业几乎与世界同步;(2)国际化程度较高;(3)成就与局限并存;(4)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上海发展成为中国乃至远东的最大的城市,具有革命文化与先进文化,海派文化的城市特色、江南文化城市原色共同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主色调。上海这个在滩地上成长起来的大都市,一直在变化、成长。上海滩平均海拔不到四米,它的优势就是它边上还在不断新增土地,这是上海一个很大的财富[7]。海派文化如同上海这个在滩地上成长起来的大都市,一直在变化、成长。历史上,欧美纽约、洛杉矶、东京等大城市一直对海派文化有浓厚的兴趣,随着上海的快速发展,很多老外来到上海,形成一股“上海热”。在欧美,大量关于上海发展、历史文化的研究呈现一种兴盛之势。欧美一些大都市还举办“上海文化周”,介绍上海的经济、文化、历史;上海的很多特色文化也被人津津乐道。近年来随着上海与美国、法国、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不断展开,海派文化正在走向世界。笔者认为海派文化的发展也当如此:既要有自己的特色又要兼容并蓄,最终达到海派无派的境界。

猜你喜欢
开埠海派移民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近代华北开埠城市《红楼梦》戏剧演出述论
法国领事馆旧址 见证重庆百年开埠史
“海派”视域下的王芝泉武戏研究
论近代三都澳开埠对闽东社会的影响
海派剪纸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签证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