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林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湖南岳阳 41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与此同时,《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 也强调:“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
对于深度贫困的家庭,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资助育人可以帮助深度贫困家庭的子女解决教育经费问题,进入学校接受教育,通过知识的力量改善家庭的生活质量。而对于刚刚走入温饱生活状态的家庭,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还不够,实现脱贫的物质生活基础还不够牢固。教育者应通过对他们子女的资助育人工作,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反馈”的良性发展机制,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1]。同时,在红色文化的视角下,使资助育人的对象从中感受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进一步树牢内地民族高校贫困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远离故乡求学,教育基础差以及心智还未成熟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如何正确培养对本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促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申请人应以此为切入点,将红色文化融入内地民族高校大学资助育人工作中,做到“育人”与“助人”双管齐下,引领内地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筑牢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
国外在贫困助学资助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早,从资助理念到资助政策的研究都开展得比较多。国外研究具有典型意义的资助理论分别是亚当斯“教育公平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约翰斯通“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这些资助理论可归纳为3 种模式:“收费加贷学金模式”“混合资助模式”和“免费高等教育加助学金资助模式”。在21 世纪后,大致可以归为5 个方面: 一是以受助高校大学生生活现状为研究基础; 二是观察研究受助大学生的学业及职业发展趋势;三是研究高校资助管理工作;四是研究受助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五是研究监管资助管理模式[2]。
我国大部分研究者从贫困生的界定、 高校收费制度、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尤其是助学贷款政策、勤工俭学问题、贫困生心理问题以及国外资助政策的比较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运用理论分析与调查统计、 实证个案分析等方法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助体系现状的研究。
目前我国资助育人现状主要凸显于 “资助”与“育人”不协调。陈鹏磊提出在贫困学生接受资助的过程中“重资助”“轻育人”现象严重,学生不仅要面对家庭困难与学业难的双重压力,而且还要面对复杂沉重的心理问题。此外,杨庆实提出“资助方式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各方问题,缺乏资源的有效管理、优化分配[3]。
(2)资助育人方法与路径研究。
肖晗提出资助理念从“保障性”向“发展性”转变的过程,反映了育人化、精准化、公平性等价值取向,集中于发展型资助、 精准资助和权利与义务对等资助3 种模式。
(3)资助育人实施效果研究。
学者们对于资助育人的实施效果评估普遍偏低,杜林认为,社会资本的储存量和个人成长能力是影响资助育人具体实施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王振国在进一步提升教育资金的实效性这一问题上有所研究, 认为地方高校需要通过多维度的改善推进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多种途径推动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
内地民族高校资助工作的不到位,容易对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引发更多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就会对学校的教育和管理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对社会和国家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4]。
与普通高校相比,内地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较多,这些学生大多是来自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或是来自经济社会弱势群体家庭,而内地民族高校因为建设扩张大多数办学经费紧张,资助力度较弱,尤其是内地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目前,内地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内地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可以简单概括为3 个环节:资助谁? 如何资助?谁来认定?
(1)资助谁?
内地民族高校贫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家庭居住所在地和汉族学生相比较为复杂。他们的家乡大多数位于我国大陆偏远地区,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大多需要支持帮扶发展,且部分地区属于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根据2019年、2020年两年的数据查找显示,有12.6%的少数民族学生家庭遭遇自然灾害、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及意外事故等,超过六分之一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有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资助的需要。另外,近五年来,每学期开学时有接近8%的少数民族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休学、 退学等。上述不同原因导致因贫困而影响学业的情况,使资助对象的划分认定工作难度增加[5]。
(2)如何资助?
资助资金的来源可分为政府、高校、社会等各方投入,但是根据调查显示,24.7%的少数民族贫困生需要通过校外兼职等形式来维持日常生活必要开支,此项数据也表明内地高校所争取到的社会资源程度不够。同时,结合不同内地高校所在地的生活消费水平与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基本经济状况,目前的资助力度与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开支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3)谁来认定?
目前,内地民族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属于一体化统筹安排工作。虽然,政府赋予了高校资助认定工作的自主权与灵活度,但是资助认定工作缺乏精准化、科学化和专业化。面对不同贫困程度及原因的少数民族贫困生,单一化、僵硬化的标准难以保证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实施[6]。
当前,高校资助育人方式侧重于经济方面无偿资助,研究对象的“坐、等、靠”心理严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基于这种现象,可以得出3 点原因。
第一,学生的依赖心理比较严重,而且没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部分贫困学生缺乏自立自强、感恩奉献的精神。
第二,精神关注不足,贫困使得一些学生非常自卑,而且他们来自条件比较差的地方,奖学金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遥远的。此外,大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由于刚到内地高校时间不长,普通话在短期内流畅使用有一定的压力,因此,语言交流的不便增加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性。新的环境、 新的挑战,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会产生自卑感、焦虑感和不安感,从而使资助育人的学习激励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资助形式过于单一直接,育人意义缺失。部分内地民族高校在进行资助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内驱力和主观能动性,忽视“育人”的重要性。
内地民族高校少数民族资助育人工作, 认定不精准会影响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性,甚至动摇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多数内地民族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导致资助育人体系在受助学生心中出现不公平的负面印象。此外,虽然高校给予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有效资助,但忽视精神脱贫,导致部分受助学生缺乏感恩心理,社会责任感脱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是以学生贷款为基础的,其是一种手段,无论是奖学金还是助学金都是资助体系,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上帮助家庭情况不好的学生完成学业,因此,学校对学生的贷款等应进行大力地支持。在内地民族高校教育的基础上,给学生发放国家或者其他方面的贷款,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教育成本,还可以促使教育公平化得以体现。
一方面,资助育人要做到“精”,必须以明确资助育人具体群体为着手点,建立精准的资助育人体系。内地民族高校在展开资助育人工作时需要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提交贫困申请表后,对学生的家庭信息进行一定的核实,经过抽样走访,对家庭经济较差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避免假装贫困现象,从而将国家发放的资助金给予真正需要帮助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让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接着通过走访调查、电话访问等方式对数据进行了解,尽量避免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既要客观公正,又要以人为本。密切跟踪资助金发放及帮助学生的具体实效,真正解决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困难。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资助”的模式线上线下关注关心少数民族贫困生的问题是否得以解决。坚持定性与定量调查相结合,将以往受资助情况、学业生活费用开支、教师与学生评价等指标纳入资助育人评定体系,按照“一人一方案”的工作模式制定精准化、科学化与专业化的资助育人工作方案。同时,结合红色文化,可以给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在“助”中求优化,以少数民族贫困生为主体,推动内地民族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高效管理。政府、高校、社会各界可以通力合作,多元管理,合力推动内地民族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执行与优化。同时,动员学校、社会等各方积极力量,扩大助学金的筹资渠道、提高学生贷款的额度、进一步放宽贷款年限等,让贫困家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更多的资助。如在校内设立专门的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对这些岗位工作的完成来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报酬,用激励来代替直接的物质资助,使学生摆脱“等、靠、要”。各院系、师生可以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支持,积极争取社会各团体、 企业开展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捐资助学活动,使远离故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到社会各界的温暖,增强他们的自信,从而推动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反馈”的良性发展机制。
经济资助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育人,是通过资助达到“送温暖、解困难,增信心,长才干”的目的。内地民族高校资助育人的工作并不是 “一次性”产品,更不是简单的经济资助任务,发挥资助育人的长效功能才能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产生更为深远的意义。内地民族高校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上帮助家庭情况较差的学生完成学业,做到“扶困”与“扶志”相结合。加强对受助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的跟踪情况,特别是对资助金的使用情况、 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工作的促进作用和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评估,为今后的资助育人工作机制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更好的参考意义。资助育人发挥“育”的功效,可以建立创新性、科学性、引领性、发展性的少数民族资助育人体系,鼓励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育人的发展价值。例如,面对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设置以学科探索为导向的、激励性质的、有针对性的奖励政策和资助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学业问题,根据自身特长科学规划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积极融入社会、回馈社会。
与此同时,将红色文化融入内地民族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中。红色文化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承载和推进功能, 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巩固和提升功能,积极开发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极具中国特色。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内地民族高校可开展红色故事宣讲会、党史知识竞赛、红色教育基地等系列活动,通过比赛奖励等形式加固内地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高尚的家国情怀。让主流文化占领文化主阵地,切实抵御西方霸权文化的渗透和威胁,将红色文化育人的范围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扩展到社会大系统教育,助力贫困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勇于拼搏、 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家庭情况较差的学生的资助体系目标是: 根据中央的相关要求,对财政投入进行加大,使得各种助学政策进行有效的落实,让学生接受救助的比例加大,对资助的水平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从各种制度出发对困难学生的就学难题进行解决。对教育的结构进行合理地优化,使教育的公平性能够得到体现。接着,对家庭情况比较困难的学生的资助体系进行全面地落实,而且能够遵守“对财政投入进行加大,对经费进行一定的分担,对责任进行明确”的原则。
内地民族高校需要建立专门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调研机构,制定完善的调研制度,确保学生提供真实的贫困证明材料,并且为学生设立诚信档案,使得教育公平化得以体现。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要求资助和育人相结合, 在资助工作中渗透育人内容,才能使得资助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中, 能够为大学生脱贫提供精神支柱, 为完善大学生人格提供精神滋养,彰显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理念。通过宣传红色文化,营造红色文化教育氛围,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拓展红色文化教育渠道,培育红色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馈社会。
受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期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群体是学校需要特别关注和关心的对象。内地民族高校要将红色文化与资助育人有机结合,重塑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切实发挥“资助育人”的社会实际效果,引导该群体自觉承担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通过红色文化与资助育人有机融合,探析红色文化融入内地民族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可行性路径,从国家、社会、 院校等角度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内地民族高校资助工作保障机制,促进学生资助工作高效精准公平地开展,促成资助育人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