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楚
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起着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在日语语言体系中,寒暄语作为日常生活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维系人际社会关系中起着“润滑剂”作用。在日语中,寒暄语用“挨拶”表示,根据人际关系和社会场合的不同,日本人会使用各种与其匹配的寒暄语。受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日本独特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影响,寒暄语使用范围之广,可以说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寒暄语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更是其日本文化的体现。我们在了解寒暄语时,更应该探究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在日语学习的入门阶段,我们就会学习到很多寒暄语。这些寒暄语简单而易于记忆,也是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句子。在日语中,寒暄语的种类繁多,使用也非常广泛。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寒暄语分为不同的类别。日本学者西江雅之将寒暄语主要分为两大类[1]:一类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比较随意的寒暄语,如,初次见面时的寒暄语,出门和回家时的寒暄语,拜访与道别时的寒暄语,用餐、感谢时的寒暄语等;另一类是在某种特定场合使用的比较正式的寒暄语,如,商务书信、婚葬冠祭、年终贺卡等使用的寒暄语。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又能划分出很多小类。日语的寒暄语涉及范围广,可以说包罗了日本生活的各个方面。
金田一京助将寒暄语定义为“人と会った時や別れる時にやりとりする社交的儀礼的な言葉や動作”[2],指人们在日常的交际生活中,互相之间通过一些相对简单且固定的语言表达方式,而进行的礼貌性的社会交际活动。由此可见,日语中寒暄语语言形式上的一大特点就是固定化和规范化。也就是说,固定的场合使用固定的寒暄语,固定的时间使用相应的寒暄语,不能随意使用不符合场景的语言。例如,同样是问好,早上见面时会说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中午见面时说こんにちは,晚上见面时说こんばんは,道晚安时用おやすみなさい,这些寒暄语在使用上有着时间上的固定性。又如,在书信、商务等特殊场合,开头和结尾通常用“请多关照”(いつもお世話になりました、今後とも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等句式。每句寒暄语都有其固定的字面意思,通过这种格式化的表达方式,可以拉近对话双方的距离,给人一种亲近感,达到和谐的人际交往。
这些看似简单的寒暄语,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折射出日本文化。在日常的语言教学和学习中,人们往往容易仅对其字面含义进行简单的记忆,而忽视对其文化内涵的探究。要真正了解寒暄语,还需要从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相互关系为探究点,分析其文化内涵,如此才能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日本学者比嘉正范认为,在日本社会,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能正确使用寒暄语是必不可少的[3]。可见,寒暄语在人际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本的社会关系中,“内”和“外”有着明显的界限,包括亲疏关系、利益关系、上下关系等。这种内外关系也体现在寒暄语上。日本人在与人交谈时会用强烈的内外意识来区别对待,在充分考虑两者关系的基础之上选用得体的寒暄语。对于处在同一内圈的人,人们在心理上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与归属感,因而在语言的表达上会选用更加自然、亲近的寒暄语;而对于与自己关系疏远的外圈的人,人们在语言表达上会将对方看作尊敬的人,礼貌性地与对方问候寒暄,也保持了一段适当的距离。
例如,在中国,与陌生人相见,通常习惯先询问对方“您贵姓?”。因为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先询问对方的姓名来称呼对方是一种更礼貌的表达方式。然而,日本人恰恰相反。日本人与不属于同一领域的“外人”见面时首先进行自我介绍,说“初次见面,请多关照”(初めまして、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因为日本人认为初次见面就贸然地询问对方姓名是不礼貌的,会给人感觉有失尊重。相反,用这种固定句式的寒暄语问候对方,可以打破尴尬氛围,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先自报家门,让对方先在心理上接受自己,又不让对方感到为难。这种寒暄语是只能对“外人”使用,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如果不了解日本人的这种寒暄习惯,与日本人交流时往往就会因此产生误解。
又如,初学日语的时候都会学习一天的寒暄语,如上文提到过的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こんにちは、こんばんは、おやすみなさい。从时间划分来说,各句是适用于一天当中各个时间段的寒暄用语。而从“内外”角度来看,こんにちは、こんばんは其实是对“外人”使用的,是比较礼貌郑重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反而会让处于内圈的人显得很生疏。因此,对亲密的朋友、家人之间是绝不会使用的。日本人对待处于内圈的人,在语言表达上会比较随便,从心理上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再如,どうも、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都是用来表达感谢的,但敬意程度、礼貌程度逐渐递增。对“外”即处于自己外圈的人,通过稍显正式、客气的表达方式,来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或疏远感。由此可见,在日本这样内外观念极强的社会,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表现在语言上就需要特别注意,需要根据与对方的亲疏程度来选用不同的寒暄语。综上,一句简短的寒暄语,实则反映了深层的日本社会文化。
日本是个四面环海、面积狭小的岛国,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日本资源相对匮乏,日本人与外界的接触相对封闭,造就了这一十分团结、集体意识强烈的民族。因为他们相信只有把自己融进集体,以集体为中心,团结合作,保持着对自己所处的“集体”强烈的归属感[4],民族才能得以生存,这在日语的寒暄语表达中也表现得鲜明突出。
这体现在日本人在外出和回家时常用的寒暄对话中。比如日本人出门时会说“我走了”(いってきます),家里人会回应说“你慢走”(いってらっしゃい);回家时会说“我回来了”(ただいま),家里人说“欢迎回来”(お帰り)。这两组固定的寒暄语是家人之间常见的问候,从汉语翻译的字面意思来看,很难看出语言背后的深层意义。实际上,这些寒暄语所体现的思维正是日本人集团意识的表现。日本人把“家”看作一个集体,いってきます表达出门的人去去就回,不舍离开集体的留念。いってらっしゃい同样表达家人对外出的人早点回来的期盼,期盼家人回归属于自己的大家庭的集体中。此外,日本人把公司、团体都视为集体的“家”,有一种强烈的“集团归属感”。因此,这两句寒暄语还经常用在日本公司、社会团体等组织中,也深深地体现了日本人的团队意识和集团归属意识。
受历史和地理自然环境等影响,一直以来日本的自然意识非常强,他们主张关注自然、崇敬自然,与自然相关的寒暄语非常多,体现出对自然界的“和”意识。比如,日本人在饭前会说“我开动了”(いただきます),饭后说“多谢款待”(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这是因为,日本人认为每天吃的食物都是劳动人民通过大自然的土、水、阳光等,经过数月的辛勤劳作而得来的。这两句寒暄语暗示对以牺牲大自然的生命来延续自己生命的感恩之意。在日语的寒暄语中也有很多与自然天气、气候、季节相关的表达。例如,日本人见面时经常会自然而然地谈论与天气相关的话题,今日はいいお天気ですね(今天天气真好啊)、寒いですね(好冷啊)、最近よく降りますね(最近降温了)等常作为话题开头。特别是在书信中,这种与季节相关的寒暄语成为日本书信的固定格式而不可缺少。
日本素有“大和民族”之称,追求“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寒暄语中也反映出这种文化精神。这里不得不提的寒暄语就是すみません(对不起)。它在日语中的基本意思是表示“对不起”,但在实际日语运用中,它可以说是万能用语,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不同的含义。在日语中,表示感谢的寒暄语是ありがとう(谢谢),但日本人更喜欢用すみません(对不起)来表示。比如,给老人让座,日本人会因为对方把座位让给了自己而造成了对方没有座位感到抱歉和内疚,比起感谢,更心怀一种歉意,所以更常用道歉的方式来表达谢意,这也成为日本独特的“道歉文化”。日本人不希望自己给对方造成麻烦或带来心理负担,以此来保持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见,在日本人的交际中,“以和为贵”意识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寒暄语看似简单,却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语言组成部分。它通过一些固定化和规范化的语言表达形式,透射出一个国家的历史、自然、风俗习惯等丰富的文化。作为日语学习者,了解和研究寒暄语,能更加了解其语言习惯、语言心理等。通过语言了解文化,则能更好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