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思维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的实施路径

2021-03-07 15:02张琳君张山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

张琳君,张山虎

(太原工业学院,山西太原 030008)

人类绵延至今,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一次科技大幅度的推进,必然让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变,变得更为便利。网络技术的空前发达亦是如此,它让人类的生活充满着便利而欣慰的光芒。 多样化的信息化软件遍及各个领域, 如将信息化思维贯穿于社会各个领域的管理之中, 管理效率势必得到极大提升,甚至能达到失误率为零。

1 信息化时代下的信息化思维

信息化时代的显著特征为信息数据繁杂且更新速度快,信息所涵盖的内容已经不再只是获取信息,它呈现的价值是多元的。 比如,商业价值,它就是信息化时代最突出的字眼。在传统统计模式中,信息收集过程中的财力、物力、人力及时间成本往往是信息统计本身的数倍,同时还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干扰。在信息化时代的框架下,人类能及时更新数据,做到实时掌控信息动态, 这种思维的另一个特色是数据与数据之间存在着关联性。 数据本身可以从它的原因追溯到结果,也可以进行逆行思维,就是从结果倒追出原因。 这样的信息思维模式是一种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可以对来源完全不同的数据展开剖析,找到它们之间的某种特殊联系,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处理各个领域工作。

2 信息时代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2.1 信息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中, 首先对各类数据开展收集、储存工作,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对数据执行分析与筛选,大大提升信息使用的科学性与决策性。传统信息采集,实施一对一的收集模式,也有事先进行纸质收集,然后再整理登记的模式,但无论何种方式其错误率依然存在。 借助于信息化技术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则完全可以让被收集人自己登录对应网站,自己登记信息, 这种方式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极大降低人力成本,数据的错误率也会进一步下降,甚至达到零出错率。此外,整理、分类以及分析数据期间,必须确立对应的规则,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资源浪费。

2.2 信息数据的安全与便捷

信息数据关联着个人隐私。 在信息化模式处理中, 高校学生管理走向信息化可以实现个人信息终端收入,而不需要人工层层收集,避免收集错误的同时,又可以确保个人隐私不外泄,数据存储更安全,信息使用更便捷。

2.3 信息数据的分享与融合

高校学生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使得管理工作的整个流程不能够由确定的某一部门独立完成,同时, 通过多种途径汇聚起来的数据信息也不会储存在一个部门,如学生的信息、教务、科研、生活等数据必定存在于不同科室。这种局面的出现,就迫切需要各部门之间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 这将有利于信息畅通并确保其时效性。 目前一些高校已在日常事务中加入了信息化管理模式, 但依旧需要强化信息数据的共享与融合, 同时需要借助于各部门的高效配合来实现。目前,高校信息在传送过程中会因系统的原因造成效率低下。

2.4 注重信息人才的培养

高校在管理信息化运作过程中, 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实施数据方面的统计工作, 而应该加强对已有数据的整合与解析工作。 信息化模式下的学生管理不是简单的数据统计方式的变革, 而是侧重于思维方式的转变与更新。 这就需要高校内部管理层重视信息人才的培养,培养模式也得变革,开展系统的知识与必备技能的培训与考核, 这对于学校和社会都是极为有利的。

3 信息思维在信息化管理中的支撑作用

3.1 让服务更具有准确性

信息化时代具备信息多的特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高校的信息管理相关部门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情况执行数据收集并构建解析模式, 让数据解析的结果不受外部因素干扰,或者影响极小,从而让数据解析趋于科学[1]。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提升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使得系统对数据的分类与剖析能力大幅度提高。 最终,适用于学生的管理框架构建起来了,学生通过学校制定网站就能搜索出他们所需要的全面信息。

3.2 让管理工作效率更高

数据不仅有它的时效价值、 信息价值、 商业价值,还具备鲜为人知的某些隐性价值。在信息化的模式下,高校要抓住数据资源共享理念不放松。 同时,高度重视在规范化管理框架下信息采集板块的高准确率上,让失误率尽可能趋于零,还得保障时效性。随后是信息整合与剖析环节,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从而进一步让失误率下降。在实际操作中,大量节省了时间与人力资源成本,也就是说效用更高,它甚至超过传统统计与分析方式的几十倍的效用。为此,信息化思维驱动下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3.3 让管理过程更为规范

过去高校学生管理板块采用的是传统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失误率极高,就算每次失误不大,在长期的累计下也会造成大的偏差。 究其原因就是采用了落后的人力生硬操作, 加之操作者假如是一个粗心而责任心不强的人,偏差会更大。但引入信息化思维之后,高校学生的信息化管理变得轻松异常,首先是数据采集板块趋于规范与严谨, 其次是数据解析更客观,最终确保了管理过程的规范性。

3.4 使得管理决策更具科学性

在传统数据管理框架下,数据在准确性、连贯度及整体性三方面都是不足的, 进而引起数据解析不精准,最终决策缺乏全面而客观的效用。信息化根植于学生管理板块之后, 借助于数据解析结果来进行决策, 这将一举打破依赖管理层的个人意愿进行决策。 学生的信息管理完全以学生面临的现实状况为基础,依照数据的真实性得出结论,这样从数据得出的结论更具有准确性、科学性。

4 信息化为高校学生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4.1 机遇

4.1.1 信息化发展促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随着互联网建设技术的成熟,每个高校都建设起自己的智慧校园端口[2],如在网络端通过与银行等部门合作建立学生缴费端口、饭卡充值端口,与教务部门合作开通成绩查询系统, 这些都是智慧校园网络建设的载体。 许多高校进一步将这些系统进行整合, 与现在在学生生活中流行的聊天沟通软件相结合, 开通高校微信公众号、 网上学习资源共享平台等。 很多高校将学生学习生活涉及的主要场所通过电子卡信息管理整合,例如,校园内的各大食堂、计算机房、图书馆、超市等场所都采用一卡通模式实现自助学习与消费[3],还可以对学生证明、成绩信息等完成自助打印的服务, 学生的大量事务在管理上实现了信息一体化,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十分便捷。

4.1.2 信息化带来高校管理工作创新

信息化的发展开创了高校学生管理新的阵地。各高校积极运营各类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等,发布学校事务通知、各项政策、校园新闻、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积极主导宣传校园正能量。信息化多媒体阵地推送的信息形式新颖,内容全面,图文并茂,在符合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前提下,多采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同时学生的反馈也能及时接收与解决,顺畅解决学生管理事务中存在的问题。

4.2 挑战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信息的上传下达最为重要,如果信息沟通渠道不顺畅,管理者就会被动。目前还有高校对信息化校园网络建设不重视, 信息化网络筹建还处于初级阶段, 信息化资源的服务和教育功能还停留在推送阶段, 部门间数据共享与管理的高效化无法达成,管理不便利。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 信息化逐步朝着数字化与网络化潮流迸发,给管理带来极大便利,但网络安全威胁也伴随而来[4]。 校园内人群集中,网络使用率高,消息散布速度快,计算机病毒等网络不良因素传播速度极快,严重威胁高校校园网络安全。而且,校园网络安全保密级别不够高,容易被有心的黑客破解网络秘钥,高校重要数据库被窃走与盗用,尤其是学生信息被恶意篡改,高校正常秩序被扰乱,无形中加大了校园信息网络安全治理的难度。

5 信息思维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策略

5.1 采用现代化的科技设备

高校是科研的前线, 有着较为丰富的软件及硬件资源。 现代化的大学校园以计算机实验室为基本平台,借助现代化校园移动网络来构建终端,并持续不断的添加最新的设备,满足学生的需求,不断完善自我。 信息化思维在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实现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双赢。

5.2 以信息化为契机,全面提升固有信息平台的软实力

高校管理信息化根植于高校网络软件设施的建设,信息化平台将大幅度实现管理的快捷与便利。因此, 高校可以借此提升已有平台的信息整合与解析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以让系统功能实现多样化,给学生更好的体验。硬件与软件设备需要协同研发,同时预防与维护要同步开启,定期升级也很重要,让信息化思维在高校信息化管理中根植下去,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信息化人才管理队伍进一步扩大。

5.3 依托现有基础设施创新

高校要想实现信息化管理, 准确录入信息是第一环节,信息准确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进行。整合与解析数据是关键环节, 决策趋于合理与规范来自科学而全面的数据解析。各部门信息共享是必要环节,信息的全面性、整体性、时效性来自各个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此外,可以设置一个定期的信息管理人员的岗位考核制度,辅之以学生的评分制度,让这两个评价标准来促使管理人员提升综合职业素养, 让管理更完善[5]。

5.4 革新信息化管理方法

在硬件与软件设备以及管理人员定期考核都强化的条件下,还得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与之配套,让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实现效率与效果的双提升。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的管理工作必须在信息化思维的框架下,革新传统的管理方法,尤其要实现创新,让科学的数据服务于学生,方便师生的生活,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助力。

5.5 树立信息化平台建设理念

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建设要求每位师生都参与进来,让学生也有管理意识,并乐于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之中。 学校各部门应该根据日常实践中遇到的现实困境,让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并给出合理建议,通力合作完成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工作。 信息化资源必须实现师生共享,各部门间资源共享,相互配合,让信息化管理效益扩大化。学校应确立信息化建设专项负责人, 不只是负责日常的关于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工作,还要善于协调,同时实时关注信息化管理的未来趋势,做好学生管理的“后台操作人”。

5.6 借鉴国外信息化管理经验

尽管我国信息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但高校管理方面依然可以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6]。当然,借鉴的同时,要与高校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制定一套学生管理信息化的体系, 不断拓宽管理途径与方法,解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现创新,保持锐意进取的作风。

6 结语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必须具备信息化视野,对信息化发展趋势与效用有全面而充分的认知, 尤其要彻底认识到信息化发展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规避风险的同时要积极着眼于机遇, 以便进一步增强信息化建设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性作用。信息化思维视角下,信息采集的传统模式被彻底颠覆,采用数据分析的方式,让信息的安全性与精确性得以提升, 于是人力资源成本降低,信息处理效果与效率同时得到提高,让传统的决策模式也发生了大转变,让决策趋于科学化。 因此,当前各级各类高校要立足于更好的服务学生, 将信息化思维投射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去。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