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及策略研究

2021-03-07 15:02王冠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院校

王冠文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540)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以带动该地区经济、 文化以及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承担着输送专业人才的重担。为了实现协同发展,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情况理性选择教育模式, 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力度, 真正构建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体系,以更好地应对职业教育要求。

1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高职职业教育的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以提高高职教育水平,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首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 在转型升级经济结构的过程中,调整地区产业布局。这会对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产生巨大影响, 高职院校需要整合调整教育资源,完善专业设置,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经济形势变化。 比如,当前各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专业对口企业数量不断增多, 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操作保障与实践知识。其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期间也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引入更多优质劳动力,这些都有助于优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就业岗位。

2 高职教育与大湾区建设关系

2.1 高职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教育属于精神层面的生产实践活动, 可以改造意识形态,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和经济基础的制约。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民众温饱问题得以解决,社会财富更多倾向于教育层面, 且经济发展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教育模式创新与改革。虽然教育发展会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 但教育对经济会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 资本包括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积累会带来国民经济的增长,包括量与质两个方面,其中量指的是劳动者数量,质则指劳动者素质,如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等[1]。

2.2 高职教育与大湾区建设互动关系

教育与经济间的互动关系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在于集中人力、资金、信息及物流等方面的资源,深入融合区域产业,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分析教育与经济间关系,可以得出高职教育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的结论。

高职教育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具备以下几方面贡献,首先,可以提供高素质劳动力,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建设, 而庞大的建设规模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大湾区每年数十万人次的高职教育毕业生可以缓解建设期间劳动力供应紧张的局面。 其次,可以输送高级技术人才,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 普通高校偏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在技能传授过程中,高职教育也具备普通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兼顾文化课程与专业技能,全方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最后,可以保证社会劳动力的活跃性,职业教育对象具备一定的广泛性,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学生, 还可以继续教育社会失业人员、在职者以及农民等群体,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水平,以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 由此看出,高职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多社会劳动力, 更好适应大湾区产业结构变动,降低经济损失。

除此之外, 大湾区经济建设方向决定着当地经济发展模式,影响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加快大湾区建设进程可以转变高职教育的配置布局, 改善专业设置现状。 大湾区的全面发展需要强大产业集群带的支持,最为关键的则是人力资源,这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需要优化劳动力的培训模式。 且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可以为高职教育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人才、资金及信息的快速流动。

3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职业技能培训不到位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较差, 首先是培训教室并未配备专业器材, 缺乏具备丰富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 双师型教师建设队伍水平较差。其次是欠缺完善的实训环节,院校内部发展参差不齐,甚至存在敷衍问题,无法保证预期的培训效果。最后是培训方式比较落后,部分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无法满足高职技能培训需求,更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3.2 专业布局匹配度低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尝试建设“三二一”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内部产业结构,保证有序运行。 大湾区内部的主导产业结构为第一产业, 虽然当前第二产业结构的占比较大, 但传统制造业也在引入高新技术,致力于转型内部结构。 在此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优化与大湾区产业结构的关系, 改进教学模式。但根据现阶段实际情况可知,高职院校与大湾区发展结构的匹配度较低。 大多院校更重视传统专业的建设,包括会计、商务英语等,不能紧跟时代需求。同时,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无法跟进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力度较差, 资金投入力度小。 除此之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基础为交通运输,但各高职院校并未给予充分重视,相关专业发展比较落后[2]。

3.3 创新创业教育有待升级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建立物流中心、 现代金融服务中心、贸易中心及国际航运中心等,建设目标的实现不但需要专业技能型人才, 也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 但当前各高职院校并未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且存在较多制约。大多高职院校虽然设置了创业类课程,但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内容,教育效果有限。同时,院校并未针对自身情况建立可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课程执行缺乏专业引导,无法根据不同专业、 不同年级及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实行创新创业教育,学习目标缺乏针对性。

3.4 校企合作深度不足

高等院校发展必须引入工学结合、 产教融合模式,在体现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提高办学质量。 当前国家并未针对校企合作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高校和企业无法在资源、 资金及价值观等层面形成利益共同体,教学实践性较差,校企合作深度不足。 部分院校虽然与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合作关系, 在教学内容方面引入企业实习、专业课程环节,但高校只能为企业提高初级劳动力,无法带来较多利益回报,学生更无法深入接触专业培养技能, 无法保证教学实践效果。

4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策略

4.1 建立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动态调整机制

为了更好地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进度,高职院校应将教育工作与区域经济相结合, 建设适应产业转型的专业课程。 且区域经济建设处于不断发展中,需要不断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因此还应针对教育专业设置动态调整制度, 对接产业发展思路合理设计专业课程,根据社会调查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完成专业规划,设定合理的教学资源并上报备案,保证专业实施效果。其中社会调查最为关键,为了得到最新的毕业生就业信息, 企业应有效调查收集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资料。与此同时,学校要根据情况设置精准化的专业课程。具体而言,专业动态调整至建设应由以下几方面落实。

首先应主动适应大湾区产业结构, 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除了应考虑经济与科学因素外,还应保证专业的持续性与稳定性。新的发展潮流下,第三产业获得了优先发展机会, 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因此, 高职院校应顺应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构建学科结构,包括旅游、保险及物流等专业,补充以往钢铁、能源等传统专业单一的情况,面向生物、航空等领域培养学生,保证课程设置的时代性。其次应创设交叉性学科,大湾区高职院校应构建交叉性的专业模式,保证专业实用性与功能性。 期间还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构建专业内涵,延伸学科深度与广度,在保证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交叉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提高人才综合性素质,适应社会发展步伐。 最后应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 高职院校应全面掌握当地市场变化形势,预测人才需求结构,明确专业发展方向,针对性调整专业结构,全方位保证学科的有效性,为地区经济的发展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

4.2 构建与产业转型升级适应的教育培训体系

教育形式的确立应保证自身独特性,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情况构建职业培训体系, 不能利用学历培训完全替代职业技能培训,避免重学历而轻能力。高职院校在建设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时应结合产业转型需求, 在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融入最新的产业经营思想与市场运作模式, 以保证职业教育工作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充分体现社会劳动力的市场价值。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低端劳动力岗位数量越来越少,技术型、服务型岗位增加,很多劳动力面临失业风险, 高端岗位也无法招聘到需要人才。 对此,高职院校应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专业模式,建造适应产业结构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高职教育工作应重视非学历型技能教育工作, 依托良性政策完善转型升级结构, 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输送更多专业人才。同时,高职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还应结合产业体系与现代经济结构, 培养更多高端技能人才,打造新工艺、新技术及新业态,全方位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建设适应性的教育培训模式。除此之外,还应建立高质量的高职教师队伍,提高教学素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应引入培养博士教师,支持教师进入企业锻炼,掌握更多生产技术服务。或者可以开展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引入企业一流人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库系统,充分发挥专职与兼职教师的作用, 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3]。

4.3 构建适应大湾区发展的创业教育系统

当前国家十分重视创业教育, 出台了更多政策机制鼓励高职学生创业, 这也促使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快速发展。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没有建设完善的内涵体系,且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大量企业搬离广州及香港地区,加剧了就业危机,拉低了本地学生的就业率。 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建立完备的教育课程体系、 工产学研体系以及创业教育模式。 大湾区应借鉴香港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形成的内涵理论,因地制宜,创新教育模式,为大湾区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同时,还应完善三方合作机制,大湾区应组建职教集团,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区, 引入民间资本与社会力量参与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建设学位授予学分互认机制,打造具备影响力的创业教育集群[4]。 除此之外,还应构建优质的创业创新教育基地,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着力,协同企业完成科技转化,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促进大湾区的稳定发展。大湾区高职院校应建立人才流动机制, 制订三地学生学籍备案、学分互认以及人才互通战略,实现校际互通,创建国际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创新课程体系,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创业机遇,储备系统化的实践经验与知识,打造全流程创业课程体系。大湾区属于科技人才生态圈,世界创新枢纽的关键在于实现文化转型。因此,高职院校还应构建开放、创新、包容的文化氛围,有效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开放互通的沟通氛围。 大湾区还应学习借鉴香港创新教育模式,引入专业师资力量,引导学生赴港交流,严格落实职业教育师资互认制度,深化项目合作与人才交流,达到资源互补的效果。

4.4 构建高效可行的校企合作模式

首先,应实现政校企行的密切合作,建立高效合理的沟通模式。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结构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契合区域经济的人才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应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建设有效的交流渠道,根据人才资源需求实现信息共享,设立四方联席会议,促进行业、企业、政府及学校的深化合作,保证四者融合,实现共赢发展。 在四方沟通机制建设期间,政府部门应起到主导作用,引导高职院校、行业与企业共同参与,对接人才需求,完成宏观调控。在分析各行业人才资源需求时,行业协会应通过分析、调查、整理的方式全面确定岗位数量与质量情况,通过四方沟通机制的建立实现四方共享,在满足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的前提下, 调整专业结构以保证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5]。

其次, 行业协会与企业应共同建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培养模式,强化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以培养出更多技能型人才。目前,高职院校较为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但企业缺乏积极性,为了增强行业协会与企业的参与感、获得感,高职院校与企业应共同建立现代学徒培养体系,学校、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岗位要求及技能考核标准,建立双主体育人的长效发展机制。为了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 高职院校与企业还应建设共享中心,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生产流程,企业搬进学校, 建立企业全程参与、 学习岗位互动的组织模式,结合现代学徒教学管理方法,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加快教学组织发展。 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校企互聘互用,发挥柔性协同育人作用,共同开发适合专业与行业发展的课程模式,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确立学生的学徒身份,真正建立院校与企业双主体的育人模式[6]。

最后,高职院校应优化完善职业教育架构,建立国际科技创新中国心, 开发开放型协同创新型共同体,营造高水平的科技平台,保证现代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实力,如应发展新兴战略企业、现代服务业及先进制造业等。 高职院校在设定专业课程时应紧跟大湾区的规划需求,针对缺师资、少特色以及专业设置重复等问题,优化人才培养规格,完善调整专业结构,以形成特色化的人才群体,打造具备影响力与吸引力的特色与优势产业,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实现高职教育的专业化与多样化发展。

5 结语

为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职院校应抓住良好机遇,改进专业设置,引入学徒制培养模式,构建现代化、科学化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联系,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应对大湾区建设的诸多挑战。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院校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