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清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 063300)
2017年中央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同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挖传统文化内涵,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思想。在此背景下,多档文化类电视节目相继火爆荧屏,作为育人重要阵地的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然而高职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课程的热情与全民参与文化类节目的热度形成较大反差,面临不冷不热的尴尬境况。笔者带领课程组通过总结认识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文化类节目热播原因并借鉴其创新策略,研究探索课程建设创新途径,致力于将其打造成高职院校的品牌课程。
近几年中共中央、 教育部对高等院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强调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然而当前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对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相对薄弱,还不能达到有关文件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还不能匹配高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通过调查分析,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目标的设定上存在浅薄化、单一化、笼统化的问题。有的课程目标表述只注重传统文化的认知或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素养、品德培育和情感的教化; 有的课程目标只强调提高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而忽视了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的课程目标表述过于含糊,缺乏可操作性。课程目标缺乏全面的设定,就无法进行系统性、 条理性地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也导致教学内容与活动的片面性、模糊性、随意性。
要对灿若星河、 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一个必要前提就是对其内容进行系统的把握与理解。然而在很多高职院校中,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时通常最多有32 学时,有的仅有16 学时,于是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 个人理解对课程内容进行遴选、 压缩与简化,这样直接导致教学内容的主观性、无序性、碎片化。课程教学多以古代哲学、古代文学为主,较少讲授其他领域的传统文化,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局限在精神文化领域,忽视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教学内容没有真正体现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就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侧重内容的原始性、标准性,重视列举史料,但其过程冗长乏味,且更多内容偏向于精神层面,过于深奥,不易被学生接受。解读文化元典时未能与时代背景、时代精神相契合,不能更好地阐释它的当代价值,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教学内容未能与学生生活实际、学习兴趣相联系,较少涉及传统文化的知识迁移和应用问题,不能具体性的针对学生所学专业选择教学方案[1]。
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多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缺乏创新,没有充分利用线上课程、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多种媒体资源手段进行授课,也没有选择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授课模式,缺乏文化知识的延展性与互动交流性。教学方法简单划一,以教师为主体,弱化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参与度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
目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化,多为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论文或考试的方式,有的虽然加入了出勤或平时的书面作业,但不能真正检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更不能客观全面地评定学生的实践能力、 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的提升。
2017年以来,文化类节目借助丰富多彩的题材样式、 将经典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各种新颖独特的方式呈现,集知识、趣味、互动于一体,融合多种媒介形式多渠道传播,成为席卷荧屏、刷爆朋友圈的现象级电视节目。笔者概括其热播原因及创新策略如下。
文化类节目坚持“内容为王”,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广泛深入地挖掘,宣传“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引领观众养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如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2》《经典咏流传》《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将内容主体集中于诗歌、书信、经典篇章等文学领域,传统文学艺术得以直接呈现,同时古人文化交流仪式、古代音乐、古代书画、传统书法、民族服饰等非文学领域的文化元素也得以巧妙展现。《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知识为载体,从地理、历史、民俗等各个角度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中华文化典籍的源起、流转及书中故事;《国家宝藏》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这些节目创造性地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意蕴,更深入地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进取精神、以仁爱友善为主体的道德理念、以万物和谐为内容的共生文化[2]。
文化类节目从传承传统经典文化的时代诉求出发,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有机结合的文化素材,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现代化的转换。从时代生活出发,摆脱了以往过度高雅和精英化的方向,找到了更贴合观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取向的文化与表达者,从而实现了情感共鸣和心灵沟通,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精神,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气质[3]。如《朗读者》选择贴近生活且紧扣时代的社会话题,通过真人真事传递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正能量。《见字如面》通过蕴含着真情实感、具有强烈时代烙印的书信,与主人的灵魂实现跨越时空的深度交融。《典籍里的中国》采用古今穿越手法,通过展示历史在今天的回响,见证现代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文化类节目由理性的文化知识宣讲转向诉诸情感的表达,从严肃性说教到趣味性传播,满足了受众对于知识、精神的多样化需求。将文化知识传送寓教于乐,从而让受众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受众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品格。《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文化为核心,通过“诗词+竞技”的方式展示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朗读者》以美文佳作为载体,通过“朗读+访谈”的方式,挖掘文本背后的价值。《经典咏流传》通过“诗文+演唱”的方式,将诗词歌赋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国家宝藏》通过“文物+表演”的形式,展示国宝文物的前世今生。
近几年的文化类节目往往能在电视、电脑、平板、手机等多屏传播,观众可在终端表达观点,依托全媒体交互技术,增加观众的参与互动。如《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可以扫描电视屏幕上的二维码与选手同步答题、参与话题讨论。《见字如面》利用弹幕,更直接、高效地调整节目内容和节奏。另外,观众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平台、 音频分享平台、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观听相关内容。如《国家宝藏》节目与央视网、腾讯视频、喜马拉雅等多家互联网平台合作,拓展电视节目传播和展现的平台。这些节目以众多碎片化的形态呈现于网络传播平台,满足了受众瞬间观看、理解、记忆的需求。
文化类电视节目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情感性的说理方式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融媒体的传播方式带来了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这块“他山之石”能够为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从而探索课程建设的创新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应定位为高职院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要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与时代价值,课程目标则设定为文化传承与个体发展相结合[4]。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课程思政育人的功能,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作为课程的最高教学目标,将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作为手段,力求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力图着眼于“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职业教育,激发高职教育文以植德、 技以求善的内生动力。坚守文化自信,增强文化担当,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健全的人格,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传统文化包含哲学、史学、文学、艺术、习俗、科技等众多领域,面对如此博大繁复的内容,课程不可能在有限的学时内将其完备讲述,需要依据课程目标、课程特点和学情因素进行知识重组,内容甄选。课程内容要侧重广度尽量涵盖经典文化内容,突出深度尽力结合学生专业方向。可将课程内容划分为思想道德、古典文学、传统艺术、古代科技、民俗礼仪等若干模块,每个模块下再提炼出3~4 个专题。其中思想道德模块包括儒家思想及人生模式、 道家思想及人生模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4 个专题; 传统艺术模块包括戏曲艺术、 建筑艺术、书画艺术;古代科技包括医药学、天文学、数理化、工艺学等专题。除思想道德模块外,其他模块的专题可根据课时和学生专业不同进行合理选择,如古代科技部分医护类专业选择中国医药学专题,工科专业选择数理化成就专题,其他作为课下自学内容。课程内容系统合理安排,能够让教与学具有条理性、丰富性、针对性,能够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养,突出专业能力。
传统文化教学内容选取要参考文化类节目呈现的文化内涵,首先要选择我国世代相因、经典先进,能够指导人类实践活动,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优秀文化,包括崇仁爱、守诚信等思想理念,扶正扬善、见义勇为等道德规范以及见贤思齐、 礼义廉耻等精神品质。同时教学内容还要融合时代需求,助力民族复兴,特别是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切实做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5]。此外要适应高职大学生的文化基础与兴趣需要,适合他们的成长与发展需要。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寻找能和当代社会现实相融的典型案例。例如,传统文化中的“见利思义”观念联系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正义之举和市场经济中的失范行为。针对医护类专业,学习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崇正义、重礼仪等思想时,讲述抗击新冠疫情中勇敢逆行者的事迹,植入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古代科技文化中的天文学成就时,结合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如神舟号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号探月工程、天问号火星探测工程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使命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要借鉴文化类节目制作模式,依托互联网教学平台和融媒体技术,突破传统单一的课堂面授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尊重学生主体知情意行的渐次发展和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6]。如通过职教云平台发布教学资料、引入MOOC 等线上资源、组织学生讨论、解答问题,测试知识掌握情况等,打破了课堂教学时空限制,拓展了教学广度与深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通课程微信公众号、QQ 群等,适时推送传统文化常识、相关视频和学生创作的文化作品,通过大量正能量的文化信息,引导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养成。线上教学资料以微课、微视频、音频为主,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避免学生感到厌烦。
传统文化课程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首先,可以根据寓教于乐的理念,模仿优秀的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形式,丰富与创新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以期收到事半功倍、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如把《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百人团”赛制和手机端参与答题,《见字如面》中弹幕评论等方式引入到线上教学,采用这种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抢答、讨论、互评,激发学习兴趣。《诗意中国》节目,以一首诗为线索,讲述历史典故及诗歌背后的故事,《经典咏流传》中传唱人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感悟,用现代唱法演绎传统经典诗词,为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参照。《朗读者》中朗读亭环节的设置,是深入真实环境,体验式学习的缩影。《国家宝藏》中的“国宝守护人”和《典籍里的中国》的读书人,穿越古今,以戏剧的形式讲述故事,为传统文化课程提供了沉浸式教学的范例。其次,将体验式、沉浸式教学方式引入到校内外实践活动中,如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诗词经典诵读、书画大赛、茶艺表演、情景剧演出等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访探寻地方文化名人、文化古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践行者。
借鉴文化类节目播出时竞赛、点评、投票方式以及播出后的反馈方式,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教师、学生、评委、专家等组成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测试成绩、实践活动等构成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效果。评价内容中学习态度主要是学生出勤、线上讨论发言、资料阅读与观看情况等;课堂表现主要是学生学习听讲、问答提问、课堂辩论、小组活动、课堂展示等;作业主要是完成论文与作品设计; 测试主要是线上随堂测试和期末考试; 实践能力评价主要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
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诉求下,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如一股股“清流”,掀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它们凭借鲜明的文化内核、多样的呈现方式,本着回归人文精神的思想,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打造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优秀品牌。高职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应学习借鉴文化类品牌节目的制播策略,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课程思政”为抓手,将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观念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明确课程目标,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与考核方式,夯实课程育人实效,打造出彰显自身优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