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延琼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07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地区文化承载着地区成员共同拥有的记忆、 情感和价值倾向,从根本上将一个地区的人们凝结成为有机整体,赋予这个地区以鲜活的生命气息[1],具有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粤港澳大湾区所在的粤港澳三地,千百年来锤炼形成了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是粤港澳三地人们共有的记忆,承载着粤港澳三地人们绵延的精神密码,引领粤港澳三地人们在磨难中屹立不倒,奋勇拼搏,勇立潮头。如今,岭南文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民心相通的文化基因,也必将为新中国国情探索史上的新篇章发挥强大的内生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珠江口和伶仃洋海湾,周边包括广东省9 个城市及香港和澳门,总面积5.6 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规模8 000 多万,GDP 总量与纽约大湾区持平,达1.4 万亿美元[2],其经济活力毫不逊色于经济实力最强的世界三大湾区: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综观世界经济湾区的发展轨迹与成果,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起点,集合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风气之先之地,又凭借着中国开放程度最高、 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的广东之利,和香港、澳门之利,它的建设有利于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对接融汇、更好助推“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为全国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路径、积累经验[3]。对于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岭南”意指“五岭之南”,位于我国的最南部,岭南文化的本根是岭南土著文化,秦汉之后融合了中原汉族的六次南迁所带来的中原文化,后又随着近现代与海外的交流加深,开始引取海外文化,岭南人在生产劳作过程中,广纳四海文化,形成了现在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体系。粤港澳大湾区人民共同创造的主流文化——岭南文化,与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都包含着最根本的中华文化基因,都是与中华文化同根同源的人文文化,是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大湾区内的现代化更突显了岭南民俗文化的魅力。饮广东靓汤、叹广东早茶、听粤语歌曲、看粤语电影、品“广东大戏”,舞醒狮、扒龙舟、唱大戏、斗山歌、吃盆菜等习俗出现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时令节日当中,邻里一起做年糕、打米饼、搓汤圆、裹粽子、烤油饼和踏糍粑,这一幕幕现实的岭南生活图景与文化,是深受海内外喜欢的粤港澳影视作品的底色;佛山黄飞鸿、叶问的武侠精神与香港金庸先生笔下的侠骨柔情,无不凝聚着民族情怀,展示着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诠释着粤港澳共有的岭南文化情节,诠释着广东人固守民俗、保家卫国的信仰传统。
粤剧,又名广东大戏,被誉为“南国红豆”,是岭南文化的瑰宝,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名副其实的连接粤港澳三地天然的文化纽带。始建于光绪十五年的八和会馆是粤剧艺人之家,虽几经灾难,但仍坚守着粤剧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目前八和会馆已在世界18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会馆。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永庆二巷七号,这里是八和会馆下属堂口之一的粤剧銮舆堂所在地。銮舆堂是粤剧武打演员的行会组织,是当前三地粤剧爱好者的精神家园。私伙局,是珠江三角洲一带甚至海外的民间组织,常年活跃在社区、公园、村镇舞台,是一群粤剧业余爱好者组织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粤剧艺术团体,类同的还有各地的同乡会馆。
广东醒狮,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千年历史。20 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各地都有自己的醒狮队[4]。逢年过节或是店铺开业必有醒狮舞表演,这不仅是湾区的惯例,也是世界各地有粤港澳华人华侨地方的习俗,故而扬名海外。狮队上街采青、巡游,锣鼓声不断,表达热热闹闹、生意兴隆的美好愿景。
在大湾区有武术之乡美誉的佛山,始建于1851咸丰元年的佛山鸿胜馆,以及佛山洪拳、蔡李佛、咏春拳会馆等系列武馆,他们都致力于佛山武术文化发展; 每两年一届的岭南文化节是岭南地区民俗活动的集中展现和浓缩,是一次涵盖了广府、客家、潮汕、雷州等各地岭南民俗文化的盛会;每两年一届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客家文化的盛典,正是这些民间组织的坚守,不仅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更是成了生活在各地的岭南后裔认祖归宗,共聚天伦之乐之地。
邢立军等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后,地方传统文化开始复苏研究,尤其广东岭南文化的复苏是最迅速的。借助香港高度发达的商业文化在内地产生的巨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岭南文化的风格和魅力。香港的粤语歌曲、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本土气息,其新颖的形式、鲜活的表演、生动的语言、流畅的故事等引人入胜的风格,正是绵延几百年以敢于创新和突破为特征的岭南文化风格的体现[5]。
步入新时代后,岭南文化传承发展迈入了新的局面。2018年,国内首部国家“非遗”项目“广东醒狮” 以百余年前三元里抗英起义为历史背景,把南狮、南拳、岭南曲风、广东狮鼓、木鱼说唱等诸多南粤非遗项目作为创作元素,编排出了舞剧——《醒·狮》,并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 最高荣誉[4]。2021年5月20日上映的国内首部4K 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被网络评价为是传统与现代大制作的惊艳组合。可见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探索为岭南文化走入大众的视野提供了条件,为传统文化的认同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改革开放后,世界各地文化的涌入冲击了本土文化,无论是从商业角度还是人们的意识层面,普遍表现出“传统是落后”的标签,而弱化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商业化、现代化与传统化三者的角逐,势必影响到人们尤其年轻人的选择,再加上习得一项岭南民俗文化技能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 金钱与精力,在缺乏对岭南文化学习的有效机制以及追求快速经济效益思想的影响之下,岭南文化在不经意间正逐步失去社会效应。
改革开放后,各地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甚至有些地方把古迹拆掉以让位经济建设,致使散落在各地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或因等级或因经济落后,缺乏有效的修缮扶持而出现地方不均衡发展的现状。如果地方的记忆丢失了,外来文化的侵蚀也就乘虚而入,再拾起就极不容易,人们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思考也将失去考究,所以,应当重视对地方人们的精神食粮的保护。
据了解,目前能够为粤剧等地方剧创作剧本的人寥寥无几,剧目的演出多是老剧本,社会效益不高,导致在岭南文化研发方面,缺乏专业人才,尤其高端的各类专才。时代的变迁,使传统文化面临着种种挑战。本土文化的壮大,需要融入时代的特色,需要把它变现为文化产业,需要把它转化为经济效益,才可能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岭南文化的研发当中,才有更多人认识岭南文化、认同岭南文化、发展岭南文化、发挥岭南文化在大湾区凝心聚力的作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培养与研究。人才的短缺是阻碍岭南等传统文化发扬的硬茬,极需统筹规划与考量。
国家在2019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支持广州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扩大岭南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从顶层设计上定位岭南文化的核心要义; 广东省也举全省之力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建设:2014年广州市提出了振兴粤剧的“五大工程”和“十大项目”的《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系统部署指导了文化和旅游系统文化产业工作,描绘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蓝图。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出台,为岭南文化的赓续提供了庞大的发展机遇,出现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合作论坛、 广州南沙文化演艺小镇、建设剧院一条街等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国家对非遗传承人的扶持。这一系列举措必将为大湾区城市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和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营造一个开放、包容、创新、协同的发展环境,增强大湾区人们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建造人文湾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21年6月《中国新闻周刊》评论:“这是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中的一幕,B 站弹幕中,观众纷纷表示对影片特效感到惊艳。多年以来,粤剧电影都鲜有人关注。这部首度将特效技术等融入粤剧戏曲电影中的作品,却在今年罕见“出圈”,并在豆瓣获得了8.2 分的高评分[6]。还有一些粤曲爱好者利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用粤曲唱响抗疫与打疫苗的宣传也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应。这些以载入深厚的岭南人文元素的《醒·狮》舞与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的成功和短视频的推广,充分实现了大湾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范,激发了传统文化的再生动力。
刘英凤等的调查取样来自广东省职业院校的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调查结果显示有八五成的师生(学生88.1%,教师86.2%),实际上已经浸润于岭南文化的具体文化类型之中,具备深入学习岭南特色文化的生活经验基础[7],说明岭南地区高校学生具有较为广泛的岭南文化基因,虽然港澳的学生接受的是碎片化的中国传统教育,接受西方的教育影响比较深,但是他们从小浸润在岭南民俗文化的熔炉中,有着同宗同源的根基。正是这种同枝连气的文化渊源,使三地人们跨越了障碍和隔阂,响应国家大湾区建设的号召,融入国家发展蓝图,出现了如香港创业者李嘉威、澳门的“70 后”青年苏畅、“80 后”澳门青年简华业等一批批青年人士成功落户,成了来祖国内地追梦、 融入中国梦发展战略享受红利之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高锋集团董事局主席吴杰庄接受专访时说:本来香港青年的创业热情是不如深圳高的,这些好的案例让香港青年更有信心,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更有信心[8]。目前大湾区比较成熟的基地有广州南沙区的创汇谷、 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珠海澳门横琴创业谷、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依靠区位优势和政策扶持,持续吸引着来自港澳的青年创业者,他们因地缘相连、人缘相融、“文相同,习相近”的真性情而选择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与生活,他们的加入是岭南文化承前启后的坚实力量。
第一,首先我们面临的是传统文化的话语权在当代文化的现代话语权主导之下的突破困境。文化自信不是简单的回归,在世界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传统文化面对的接班人是电子产品伴随成长起来的,世界文化的传播已随处可见可闻,不同思想文化在激烈交锋,如何更加坚守和建设我们自己的文化,耕织好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传统文化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第二,从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的创作到发行,这里集合了张险峰导演与美术指导李金辉教授等专业人士的倾力之作,说明了传统文化在凝聚匠心的精心打造之下,可以焕发其生命力,而这些匠心人才从哪里获得? 怎么把传统的精华留存下来服务于国家的文化建设?在促进岭南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极需把脉之人。
第三,文化自信的回归,需要全民的参与,在当前到处是微视频的年代,我们传统的东西如何在这样的平台呈现,并引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探究,是当前传统文化极需思考的问题,岭南文化也面临着对其粤剧、醒狮、飘色、咸水歌等传统文化与文物古迹的收集、编撰、打造与研发的挑战,接地气是走向大众的需要,专业是不失守正的需要。
第一,继续发挥粤港澳文化遗产游径的旅游开发与推广,借力旅游来引导更多的人认识岭南文化、了解岭南文化,共同领略岭南文化的精髓,形成岭南文化的共同体意识,建议以政府为抓手,联合旅游机构把散落的文化遗迹组织起来,形成各地方特色的旅游线路。
第二,针对各地方文化古迹及文化遗产保护不均衡的现状,建议国家或地方政府建立专项资金,给予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来修缮与发展其文化古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当地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三,确保民族文化长期永存,要牢牢把握文化学习的话语权,就要发挥政府效能与学校的力量,尤其高校学院的力量。组织开发岭南文化的教材、读本与短视频,开设岭南文化专业设置,组建岭南文化高端研究机构与项目建设,既要从娃娃抓起,又要做好岭南文化高端人才培养,更要注重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开拓以岭南文化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开发更多顺应时代需要的作品,以吸引更多的受众迈进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中来,保证三地文化同一性绵绵相续,“一国两制”事业后继有人,岭南故事代代相传。
第四,继续发挥民间组织传承岭南文化的传播作用,利用岭南文化的海外效应,使其花开四射,在全球化的融通中不失本土特色,不失民族特色,联合政府与企业机构承担起非遗文化的保护责任,发挥民间组织传承传播的作用。
第五,在粤港澳三地开设湾区之声,用现代的融媒体等方式讲好三地的人文故事,讲好粤港澳青年筑梦于大湾区的故事,讲好绿色湾区的故事,讲好为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扬帆助力的故事。
梁启超曰:“盖以中国之大,一地方有一地方之特点,其受之于遗传及环境者盖深且远,而爱乡土之观念,实亦人群团结进展之一要素。利用其恭敬桑梓的心理,示之以乡邦先辈之人格及其学艺,其鼓舞浚发,往往视逖远者为更有力。”同根同源的岭南文化是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精神的纽带,它以最大的“公约数”把粤港澳大湾区的人们团结进来,它的壮大与发展是文化自信的需要,更是文化自信的助推力,是文化自觉的时代要求,我们应以大湾区建设为契机,收集与挖掘岭南文化的精髓,完善岭南文化,为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发展发挥它强根壮骨的营养剂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