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在卓越医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蕴意

2021-03-07 01:57王凯旋丁闽江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卓越医生能力

王凯旋,丁闽江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卓越医生不仅需要具备临床技术,还需要具备内在的理想信念及职业精神,也需要具备与之相匹配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卓越医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中医药文化中的“治未病”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正气存内”思想、“辨证施治”思想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在指导卓越医生人才培养及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具有独到的价值蕴意。

1 卓越医生培养的转变与问题

全球的现代医学教育体系至今经历了3次改革浪潮,在英、美、德等先进国家的实践过程中,全球医学生培养模式大致经历了关注以科学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以问题为基础的专业化学习,以系统为基础的岗位胜任力3个阶段。岗位胜任力培养导向从整个卫生教育系统的发展视角强调了现代医生应掌握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跨学科团队、循证实践、质量提高、新信息的利用及与公共卫生的融合。尽管培养模式不断趋于科学化,不少权威报告还是指出很多医生在面对文化多元性以及老龄化、慢性病患者时,对于患者就医行为的变化以及公众不断增加的期望值所带来的挑战显得准备不足[1]。

在我国,为响应全球卫生形势要求和应对高校扩招带来的教育质量下降问题,“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应运而生。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共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计划就不同层次的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所以,“卓越”指的不是某方面很杰出、优秀,而是强调培养满足不同健康需求层次的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人才[2]。该计划于2018年升级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从个人发展角度看,计划中要求我们培养出拥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要树立“大健康”理念,具备职业道德精神,有较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医学人才。目前,全国各类医学院校都围绕要求,以胜任力为导向,从学科建设、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教育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建设等提出有效的、各具特色的解决方案。比如:南方医科大学以“加强基础与临床融合”“加强人文与医学融合”“加强技能与知识融合”为理念设计不同的学科课程,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各类平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优化学生和教师资源,提供对外交流机会与经费,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3]。

现有的研究成果基本集中在医生培养过程中促进医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提升的外部影响因素,如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手段等,关注医学生自身内部动力的研究较少。现有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从群体发展角度讨论了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分析了医学文化、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了挖掘文化资源、创新教育方式、营造整体育人环境等宏观的解决路径[4-5]。有学者关注医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尽管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提出了价值观、感知、学习异化,但依然侧重从学生之外的要素,如思政课教学、思政教师的引导等提出解决策略[6]。当前各类研究主要从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谈“课程思政”的途径,主要围绕生命教育创新教学方式和活动形式,教育内容较为单一,未能突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价值。各级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需要协同合作,共同思考解决思政教育全程化、系统化的问题。

2 寻找中医药文化指导卓越医生培养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的更迭中形成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全球所有国家都有其文化发展和文化传递的特性。一个国家的发展要基于本国的历史发展和当今社会的现实环境,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从文化中找动力、找方向,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到如今“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都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学是集我国历代医家之大成,在长期的观察与临床实践中发展出具有完整、全面、系统的,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特点的医学体系。古训道:“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以整体观为基础的中医药学,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辨证施治、统一变易、未病先防等核心理法方药原则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中医药学的核心成果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利器,亦可成为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

3 医学生对“中医”“卓越”两个词语的认知现状

为了解目前医学生对中医及卓越医生的认知情况,我们采用词语联想分析法,请学生写下某个关键词联想到的依据,然后对这些词语进行归类。这种方法可以简便快捷地了解学生对调查内容核心要义掌握的情况。调查对象为随机挑选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本部学习的学生215人,其中医学类117人,非医学类98人。

3.1 学生对“中医”的词语联想分类结构及相应的例词和频次

学科的角色定位:传统文化68;传承23;年老(古老、老中医)28;历史 15;神秘/神奇 13;健康 6;经验 6;困难 5;玄学 5;源远流长5;古代哲学4;科学4;创新4;疑难杂症3;传统医学3。

学科的理想与信念:悬壶济世24;治病救人19;大医精诚17;博大精深16;救死扶伤11;精诚至善6;救助3。

学科理念与理论:阴阳91;五行62;天人合一31;医易同源3;药食同源3;藏象3;形神合一2;三因制宜2。

学科的组成要素:中药85;经络26;脉象20;脏腑15;精气血精液神 11;正气 8;血气 8;方剂 8;古书/古方 7;舌象 6;邪气5;穴位5;君臣佐使4;寒热虚实3;八卦3。

学科的方法与技术:针灸78;望闻问切75;辨证论治51;养生 40;推拿 37;养身 26;把脉 25;治未病 22;拔罐 13;处方 14;养性11;四诊合参11;草药11;理法方药10;防患于未然/未病先防11;调理9;一人一方4;中西医结合4;食疗4;体质监测3;中医诊断 3;刮痧 3。

治疗效果:妙手回春/妙手仁心15;医德高尚4;疗效慢有效4;暗示 3。

医生素质:养德7;医者仁心5;自律4;精勤3;终身学习3;精湛3;坐堂医生3;博爱3;专业3;信念3;友善2。

代表人物和著作:《黄帝内经》/《本草纲目》21;李时珍/张仲景/扁鹊8;华佗7;《伤寒杂病论》6;《中基》5;《气一元论》4;道家4。

3.2 学生对“卓越医生”的词语联想分类结构及相应的例词和频次

专业知识能力:专业知识27;知识渊博/博学25;研究6;大医精诚2;精益求真2。

医疗技术能力医术高超/技艺高超77;观察力/洞察力11;经验11;思维敏捷3;判决能力3;医术35;操作无误17;技术5。

医生的职业道德水平:耐心84;善良/善心/和善68;医者仁心/人道主义/医心25;和蔼可亲21;尊重19;人文关怀18;热情/热心 13;宽容 10;真诚 10;平易近人/平等 9;廉洁/正直 7;博爱6;无微不至5;同情心4;幽默3;公正3;同情合理2;宅心仁厚2;负责/责任/有责任心 73;认真 39;上进/虚心进取/不断进取32;严谨 29;奉献 26;态度好/态度端正 23;爱岗/敬业 23;勤奋20;无私 13;热爱 12;细心/仔细 12;坚持/持之以恒/精勤不倦11;谨慎 8;悬壶济世 5;努力 4;积极 3;精致 2;实事求是 2;沉稳2;任劳任怨2。

医生个人品质:体质好/体格强魄/充足体力22;健康2;品德高尚/品质优良/医德/品德64;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心理/心态好/承受能力33;终身学习/学习/勤学/善于学习/好学/求知31;乐观 15;冷静 15;谦虚 11;诚信 9;换位思考 8;敢于突破 8;自信7;共情 7;心理知识7;理智4;情商优良3;感恩 3;至善 2;自律9;整洁2;修养 2;正义2;敬畏生命2;坚毅 2;团队精神/团结 13;创新22。

医生沟通与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好/沟通能力23;口才12;和谐的医患关系11;服务9;爱心9;人际关系4。

以上分析可见,与“中医”有关的语义联想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学科的角色定位、学科的理想与信念、学科理念与理论、学科的组成要素、学科的方法与技术、治疗效果、医生素质。从词语分布的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学科理念与理论、学科的组成要素、学科的方法与技术3个部分,其他几种分类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从词汇的使用看,学生对中医药学学科的角色定位不准确,“传统文化”在高频词语中排第5位,与之相关词汇有“古代哲学”“年老古老”“历史”“神秘”等,而把中医药学定义为“科学”的词频只出现4次。可见,学生并未能从本质上认同中医学科的先进性、现代性。二是从词汇的排序看,词频最高的词语是“阴阳”,这个词语的表达反映出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浮于表面,只关注理论的要素部分,对要素之间的关系鲜少论及,实际上“阴阳”讲究的是“平衡”二字,没有“平衡”,“阴阳”也就失去了相应的作用。可见,学生的知识学习仍然处在知识存储的阶段,未能将知识运用在实践中,无法深刻地表达理论知识的核心要义。三是医生素质有关的词汇出现很少,可见,学生普遍认为技术先于品德,这可能会导致学生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人文关怀在行医治病中的重要疗效。

与“卓越医生”有关的语义联想可分为以下几大类:专业知识能力、医疗技术能力、医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医生个人品质、医生沟通与交流能力,其中医疗技术能力分为诊断能力和操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分为对人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医生个人品质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词频的分布看,学生总体认为的“卓越”主要体现在专业技术职业道德水平和个人品质上,但呈现出几个问题:一是医学生对临床知识与技能的认识存在认知偏差,出现重技术轻理论、重分析轻实践的表现;二是医学生存在忽视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和对专业知识在工作情境中的运用。

4 中医药文化在卓越医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蕴意

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有新的要求,“时代新人”的育人任务十分深刻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谓时代新人,应该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引领新时代发展。刘建军[7]提出我们可以从基本素质、精神状态、时代责任3个维度把握“时代新人”的基本内涵,包括心理品质和道德境界品质的具体要求。冯秀军[8]认为时代新人除了具备扎实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还要有明确坚定的方向目标、开阔理性的视野格局、超越一己私利的责任担当,以及转知成识、知行合一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时代新人培养的成败关键不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是世界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守正与超越。卓越医生的培养也应该恪守同样的道理,之所以卓越主要体现在人的精神境界,中西方哲学大家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人的本质,黑格尔认为“精神在本质上就是人类”,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冯友兰将人生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9],实际上,人生境界的追求是人类追随生存环境的变化,在生存实践中满足和发展自身物质、认知和情感的需求,最终获得终极性的精神力量。获得终极精神力量不是每个个体依靠自身力量就可以达到的,这需要引领、需要感悟、需要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教育者一代一代推动,扎根研究培育主体的需求和关注点,用具体可行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

4.1 “治未病”思想是推动医学发展的永动力

4.1.1 尊爱生命体现医学的终极关怀 提到医学,世人普遍的反应是“治病救人”,是帮助个体用科学的方法摆脱疾病困扰,维护和增强身体健康的学科。这样的观点只看到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如果从医学服务对象的本质特点出发,我们还需要认识到医学的人文本质。医学的使命不只是消除疾病,更重要的是关注生命,遵循生命本源规律,发现和发展人类自身的自我疗愈和健康发展的能力和条件。人类一生会有3种生命状态:健康状态、欲病状态、已病状态,而因已病状态直接威胁到生命的消亡。人类几乎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与疾病博弈的过程中,忽略了在另外两种状态中促进健康的疗效。因此,“卓越医生”的培养的首要任务是带动广大医学生主动从疾病视角转向大健康服务,做到以人为本。

4.1.2 未雨绸缪的前瞻性意识促进医学发展 出自《黄帝内经》的“治未病”思想与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老子的“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等传统文化中的居安思危、忧患意识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治未病”的核心要义就是预防,已有的研究显示,人类的疾病并不是突发的,很多的疾病是由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发的,把疾病扼杀在萌芽时期,把工夫花在治未病上将成为今后医疗体系的趋势。

4.2 “天人合一”思想是开阔人生格局的指南

4.2.1 注重个体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中医药学自开创之初就深刻认识到个体的身心问题是其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几千年中医药学秉持全面的人性观,由里及外审视病因,对症下药,治标治本。广大青年在面对自身困境时,应客观全面地评估各类影响因素,分清主次,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不忽视外部因素的支持与转化促进的作用。如果可以养成审时度势、勇于面对问题的习惯,在处理社会问题的时候也能做到客观公正。

4.2.2 学会敬畏生命,平等对待万物 从“天人合一”角度看待生命,人的生命除了具有生物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还具有宇宙属性。这种宇宙属性是把人类对待生命的视角放大,将人类置于烟波浩渺的宇宙中,而不是局限在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球世界。这时的人类就只是万物众生中小小的一员,各类生物都是平等的,每一种物质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功能。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人类在宇宙中的角色,人类应该敬畏生命,尊重每种形式的生命存在,克服人类优先的心理,用谦虚、慈悲的心态面对一切。当人类可以自觉地融入世界,而不是以我为大的时候,精神境界就可以超越“小我”,到达众生平等的“大我”。

4.2.3 学会积极行动,为所当为“天人合一”思想从宇宙属性上看,所阐述的是万物是客观存在的,万物皆平等,没有相互从属的关系,没有好坏的区分;从人类的生命轮回角度看,人类并没有真正拥有过生命,只是在生存着的状态下使用生命。“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看起来是“空”,但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意思,恰恰相反,它所倡导的境界是积极的,是需要人类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做创造性的行动。另外,在行动的过程中,应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宇宙中一员的角色,不应用狭隘的民族主义评价一切言论和行为;应时刻谨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为所当为,为所可为,为所能为。

4.3 “正气存内”思想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法宝

4.3.1 固本培元,强筋壮骨夯实根基 元气乃万物之始源。中医药学中的元气亦指人类生命之本,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缺少或者元气阴阳平衡失调即导致身体衰弱,出现疾病,因此元气充足免疫力就强,就能及时帮助身体抵抗外邪侵袭,人体也能调动相应的机能应对。同样,个体的精神自我,国家的强盛与依赖支持其存在的元气。夯实根基是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直接关系到青年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国民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4.3.2 守正精气神,意气风发永向前 根据天人合一的观点,人体天然具有感知外界环境的能力,当个体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变化相适应时,个体的身心就会保持平衡;当个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下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或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个体的内外环境不协调,外部的“邪气”就很容易入侵人体而发病,因而,人的调节能力就是人的“正气”。当代青年的“守正”方法就是建立恪尽职守思想,时刻将自己的思想、行为与自身角色规范或职业规范相对照,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优良传统,竭尽所能,做一个真正富有仁心、仁德、仁术的人,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4.4 “辨证施治”思想是践行知行合一的守则

4.4.1 知常达变,以见微知著之力知行合一 辨证施治是中医药学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包括了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全面收集患者有关的外表和内部的体质状况、心理状况、病因的性质和强度等疾病症状与体征,在辨证的过程中找到同一种病的不同证象,依据证象所处的疾病阶段,发现引发疾病的核心问题;同时,医者会依据外部客观环境所处的时间、地理位置进行诊疗,然后对症下药。这正是整体观念在诊疗中的体现,也是中医“治本”疗效的保障。因此,辨证施治的思想指出了时代新人具备正确行动能力的前提条件是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根据时空条件的变化,因时因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4.2 灵活处方,以科学应变之力实干创新 随证遣方、活用处方是中医药学另一个重要的特色。中医组方也是遵循整体平衡的观念,一人一方,中药处方中的每一味药有不同的作用,组方不同各味药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灵活处方的方法用在当代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强调的是因材施教,在遵循教育的大原则前提下,尊重每一个培育对象的个性特征,同样做到“一人一方”,不把问题同类化,强调教育者尽可能深入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去了解问题,科学地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培育对象的问题,补充个体所需的营养素,激发个体身上的发展潜能。

猜你喜欢
卓越医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最美医生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医生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作为 走向卓越
望着路,不想走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