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包括国家之间、国内不同区域和企业之间的多层次技术创新合作,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满足人们高质量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国家层面的技术创新合作可以达到吸收全球先进技术、减少创新风险、加速创新进程、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1]。区域层面的技术创新合作应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合力打造多主体联动、要素充裕且流动自由、制度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从而减少同质竞争摩擦、降低交易成本、形成技术创新合力、提高协同创新能力[2]。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合作旨在缓解技术开发过程中的高额投入和不确定性、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应对市场竞争威胁和节约交易成本[3]。在我国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核心战略的背景下,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合作模式为吸收技术创新资源、推动技术创新活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微观基础。如果将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研究下推到企业层面,那么技术创新合作绩效及其过程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关注焦点。
现有研究指出: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绩效受企业之间经济、社会关系的影响,在一些专业的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中,地缘相近性特征明显,这一现象的涌现引起了创新经济学对地缘关系的热切关注[4]。由于物理距离是地缘关系界定中最重要的衡量因素和标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物理距离影响技术创新合作绩效的方向和程度。多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物理距离近有利于推动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5]。也有少数学者认为物理距离所起的作用较小[6]。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地缘演化存在着路径依赖,除物理距离外,如果考虑到企业之间的合作历史和合作利益,两者之间就会明里或者暗里存在着心理距离[7]。心理距离近的组织之间具有频繁和持续作用等特征,能够增强组织之间的信任,使技术创新合作更容易发生。然而,当关系过密时,会过低估计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当承诺过度时,会保守对待外部创新知识的获取[8-9]。基于地缘关系的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问题实质还是位于空间上不同点的组织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过程。因此,其交互作用和影响过程可被视为相互之间的吸引过程,可以利用引力模型来分析。目前,引力模型主要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合作、区域经济合作、区域创新合作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距离对合作潜力的影响,相关研究为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行为研究提供了经验借鉴。
综上,当企业想要充分利用外部的技术优势,来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时,地缘联结就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纽带。物理距离是地缘关系的一个关键解释变量,其对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确实具有阻碍作用,但同时受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10]。如果以地缘关系为组织之间进行技术创新合作的关系环境,那么细致分析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之间的关系特征,重构关键解释变量是首要任务。本研究认为物理距离近的组织之间合作形成的路径依赖带来了心理距离的拉近,心理距离可构成地缘关系的又一解释变量。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距离的邻近通过建立的互信来促进技术创新合作,但作用的发挥需要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保障[11]。由此可见,地缘关系对于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效率的正向影响机理是什么并未被完全揭示。而且,针对不同主体,地缘关系对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的影响存在差异,那么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是什么仍无法解释。因此,将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引入引力模型来探讨地缘关系联结的组织之间的技术创新合作交互作用,揭示近距离和远距离技术创新合作中地缘关系作用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并针对基于地缘关系的路径依赖所形成的引力效应,建立起相应的合作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能够为技术创新合作绩效的管理,为技术创新合作共同体的建立提供指导。
目前,随着技术复杂性的增加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跨组织合作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表现出多种形式。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的基本出发点是为了解决生产运营中的技术难题,以弥补自身技术创新资源的不足,通常由一家企业发起,在市场上去寻求合作伙伴,一旦双方达成合作,则意味着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系统的形成。如果将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系统视为一种新的组织,则在目标清晰的前提下,不同组织在整个技术创新合作系统中的权力是不同的。为叙述方便,本文将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系统中的企业简化为主导企业和参与企业。现假定某产品生产的技术难度高、子模块多,该产品的生产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具有产品的总体生产能力,但却因某些子模块的技术难题难以突破,需要采取技术创新合作的方式,委托其他单位进行技术创新合作,前者即为主导企业,后者为参与企业,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假设1: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系统由1 个主导企业和N 个参与企业组成,主导企业拥有控制权和领导权,负责如何激励参与企业创造更多的技术创新合作价值;参与企业则围绕主导企业的激励措施选择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来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为简化模型,假设各参与主体均为风险中性,且是有限理性的。当它们之间涵盖有其他社会关系时,各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假设2: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行为表现为提高创新努力程度,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越高,得到的技术创新产出就越多,付出的成本相对也越大。
参与企业i 的技术创新合作产出函数表示为:
式中,bi为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ki为生产系数,表示参与企业将自身技术创新合作努力转化为技术创新产出价值的能力;ξi为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εi为外生不确定性因素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服从均值为零、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
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具有技术溢出效应,本文用技术创新成本的降低来反映技术溢出效应,将参与企业i 的成本函数表示为:
式中,ci为成本系数,γi为技术溢出效应系数。
假设3:主导企业采用固定报酬加收益提成的方式对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行为进行激励,设参与企业i 的报酬函数为:
式中,ωi为主导企业支付给参与企业的固定报酬;β(0≤β<1)为收益分享系数,且所有参与企业具有相同的分享系数。
因此,参与企业i 的当期期望收益为:
参与企业i 的技术创新合作行为决策带给主导企业的期望收益为:
理性的主导企业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将期望参与企业付出最大程度的技术创新合作努力;而参与企业基于成本的计算和收入的预估来进行技术创新合作行为选择,为获取自身收益最大化往往会尽量减少支出。设为参与企业i 的保留效用,构建的委托代理模型为:
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参与企业的最优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为:
当不考虑地缘关系时,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与收益分享系数、生产系数、创新成功概率、技术溢出水平正相关,与成本系数负相关。
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的频率、信息对称性和合约完备性将导致不同的结果。为降低合作的临时性、信息不对称性和合约不完整性对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行为的不利影响,主导企业越来越倾向于与参与企业之间构建起内聚的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以形成组织之间的持续和频繁合作的激励机制,提升技术创新合作效率[12]。地缘关系是以地理位置为联结纽带,在共同或相近地理空间内共同活动而交往产生的特殊亲近关系。在地缘关系构成的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结构中,物理距离近可以使主导企业低成本地获得参与企业相对丰富的信息,促使组织之间产生重复而频繁的交互,从而促成信任关系引致心理距离的变化,合作关系的深化和信任关系的增强,将进一步促进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的延续,这似乎在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相互吸引,而组织之间潜在的合作强度决定于组织之间的距离和相互之间的适应度。借鉴万有引力的理论模型可有效地揭示由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构成的地缘关系对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的影响和作用机理。
Tinbergen 最早将万有引力模型引入到经济学领域,并进行相应的延伸与发展。近年来,万有引力模型经改进后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主要用来对时空网络中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力进行分析和预测[13]。改进后的万有引力公式为:
其中,M 表示节点的适应度,根据不同的网络类型,它可以分别代表人力资本、知识存量、投入成本、产出量、能力等,反映节点获得交互机会的能力。d 表示节点间的距离。H 表示引力常数,一般为1。α 和τ 分别表示节点适应度和距离对网络的影响程度。
在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结构中,Vexp 表示组织之间的预期技术创新合作价值流。Mi表示节点参与企业提供的生产能力,用其贡献的技术创新合作产出表示;Mo表示节点主导企业提供的创新业务规模,用其支付的固定报酬表示。di表示参与企业i 与主导企业之间的物理距离,用组织之间公路交通的时间距离来反映。(ni-1)表示参与企业i 与主导企业之间的心理距离,即取基于信任关系和合作频次的正向激励的倒数为心理距离,其中,μi,ni分别表示参与企业i 与主导企业之间的信任强度和合作次数。
此外,eλ为反映边界效应的虚拟变量,用以反映组织之间合作的区域偏好程度。当双方处于同一区域内时,λ=1,否则,λ=0。为符合委托代理技术创新合作模式管理的实践,取α=1 和τ=1,说明技术创新合作业务受较强的距离制约,同时也削弱了网络的中心效应[14]。为此,跨组织间的技术创新合作引力模型公式为:
受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动态性的影响,主导企业会紧密联系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构建和演进对未来的技术创新合作策略进行调整[15]。主导企业总是优先选择与那些合作潜力大的组织继续进行技术创新合作,预期合作价值流将成为其对于是否升级与参与企业的关系,并作出承诺的重要因素。参与企业往往也不仅仅追求单次合作利益最大化,还要考虑将该技术创新业务的完成映射到未来业务获取时所带来的价值增值,这个价值主要体现为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中组织之间的预期合作价值流。据此,构建如下的模型:
其中,θ、1-θ 分别表示参与企业既得收益和预期收益的权重,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参与企业的最优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为:
结论1:考虑引力效应时,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同样与企业生产能力、创新成功概率、技术溢出水平、收益共享系数正相关,且存在最优收益分享系数,其与物理距离d、心理距离(1+μi)-(nj-1)、固定报酬ω 和当期收益权重θ 相关。
将式(2)带入Uo,并对Uo求关于β 的二次偏导得:∂2Uo/∂β2<0。因此,存在最优收益分配系数,解∂Uo/∂β=0,得主导企业的最优收益分配系数为:
如果参与企业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更多体现在其技术创新成本的降低上,那么当技术溢出效应较高时,主导企业的知识和技术将会被参与企业广泛吸收,这将带给参与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现在和未来技术创新合作效益的显著改善,从而促进其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合作努力。而且参与企业在为主导企业提供服务时,只有当收益能够得到合理的增加,其才愿意付出额外的成本采取技术创新合作行为。最优收益共享机制受物理距离、心理距离、固定报酬以及未来合作机制的综合影响。因此,主导企业不应一味地通过提高收益分享比例来激励参与企业增加技术创新合作努力,应考虑物理距离近所带来较低的交易成本、特有的熟悉性和较低的风险等,以及良好的信任关系、较多次的合作所带来的正向激励来设置合理的收益共享机制。固定报酬和未来合作机制的设置则是与最优收益共享机制的设置相互对应的,当其他参数一定时,最优收益分配比例的设置要视其他激励机制而定。
结论2:当考虑引力效应,即考虑未来可能存在的技术创新合作带来的预期价值流时,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比不考虑引力效应时高。
由式(1)和式(2)可得:
这表明地缘关系产生的引力效应能够促进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行为的发生,主导企业和参与企业均会关注当期技术创新合作过程中双方博弈的结果对未来收益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主导企业是通过将某些模块技术难题委托给具有距离优势的参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因技术创新的成功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为其新产品的开发生产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参与企业不仅通过完成技术创新业务来实现收益最大化,而且为其未来的业务市场开拓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因此,主导企业在激励机制中,除设置收益共享这一与参与企业当期利益相关的措施外,还应引入与参与企业未来收益相关的措施,如引入信用评价机制,结合技术创新合作实际,将信用评价的有关事宜纳入到主导企业与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业务合同中。如果参与企业在当期技术创新合作业务中具有良好的技术创新合作行为表现,则有助于进入下一次合作博弈,得到主导企业提供的下一个技术创新合作业务合同,或者得到参与相关技术创新合作业务竞争时相应的加分。信用评价机制的应用范围和奖惩力度将直接决定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行为的市场机会和收益,从而对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行为具有较好的约束作用。
1.物理距离对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合作行为的作用机理
结论3: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与组织之间的物理距离成反比。
随着主导企业与参与企业之间物理距离的增加,组织之间的信息、技术交流强度会因物理距离而在频率上减弱;与之相反,由于技术创新的有效开展需要参与主体频繁地互动,物理距离相对较近的组织之间开展技术创新合作的可能性更高,相互之间的技术创新合作行为会相应增加。
受引力效应的影响,物理距离较近的组织提高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可以获得较大的预期合作价值流,因此,理性的参与企业将具有提高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的积极性;同样地,受距离的限制,相对较远的组织提高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提高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的积极性相对不足,组织之间的物理距离是影响跨组织之间的技术创新合作一个很重要的约束条件。
结论4:物理距离对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的影响作用受组织生产能力、业务规模等因素影响。
根据式(2),在业务规模、生产系数、成本系数不同的情况下,可得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与物理距离的关系(如图1 和图2 所示)。增加业务规模和提高参与企业的生产能力有利于增强引力效应,即物理距离较远的参与企业也能表现出较大的技术创新合作创新努力。
推论1:考虑预期合作价值流情况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机制可自动地生成偏好依附现象,根据图1 和图2 可知,长物理距离的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连接只能发生在适应度较大的节点对之间,规模较大的创新业务能够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生产能力较高的组织拥有更多的被选择作为技术创新合作业务伙伴的机会。
图1 业务规模对物理距离作用效果的影响
合作连接在预期合作价值流较大的节点对之间发生,小适应度节点可就近选择一个适应度相对较大的节点相连,以增加整个网络的总预期流;大适应度节点则有能力跨越较远的距离互相连接。过度的强调地缘联结,可能使共享的技术信息较为雷同,从而导致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僵化,对技术难题的突破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和不利影响。物理距离范围的扩大将增加组织之间的阶层差异性和技术资源异质性,对某些模块技术难题的突破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创新能力越高的组织可能获得越多的预期技术创新合作机会;创新需求越大,组织之间的技术创新合作形成受空间距离的影响就越小。显然地,这一推论与真实世界中的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中的观测结果基本一致,即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技术创新业务,主导企业总是倾向于与物理距离较近的附近组织合作,而对于规模较大的技术创新合作业务,组织之间即使物理距离较远仍可能会发生技术创新合作,但必须是能满足技术创新需求的具有较高生产能力的组织。
图2 组织生产能力对物理距离作用效果的影响
推论2:当物理距离越大,组织要通过增大适应度扩大引力效应的难度就越大,这将对参与企业提高技术创新合作努力投入的积极性造成影响,主导企业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消除不确定性,用制度来约束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行为。
随着模块复杂程度的增高、技术难度的增大,技术创新的有效完成需要参与企业拥有丰富的异质性技术资源。为达到预期目标,主导企业会逐渐由近距离到次近距离,再到远距离去搜寻技术创新合作组织。预期合作价值流Vexp 是反映两个组织之间引力效应的,是对两个组织之间的合作价值流量的预测。不同于距离较近的组织,距离较远的组织必须通过较强的生产能力、较高的技术创新合作努力投入才能形成较强的引力效应。因此,伴随着创新需求的增大,合作伙伴由近及远、由内向外的发展,评价参与企业的指标必须涵盖资源、能力、行为等与创新业务相关的各个方面。
更进一步,物理距离较远的组织在采取技术创新合作行为时,奉行的是普遍主义原则、利己性价值观。由于与主导企业之间缺乏长期合作关系,远距离参与企业就可能以当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进行技术创新合作行为决策,从而难以将有价值的技术资源应用于创新业务中。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主导企业要依靠契约的力量,通过契约设定好基础目标,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和有力的奖惩措施来激励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合作努力。另一方面,要依靠市场的力量,通过增大非制度惩罚力度来约束参与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伴随着由近及远更大范围技术创新合作伙伴的寻找,市场中更多的合作者可供选择;伴随着信用评价更大范围的应用,行业内更多组织将以此作为选择依据。在技术创新合作过程中,参与企业的特殊性、创新业务交易的互补性,尤其资产投入的专用性,使得如果参与企业在出现机会主义行为后可能失去更多机会,这将会导致其资源利用空间变小,沉没成本增大。由此,出于功利性动机,远距离地参与企业会重视当前的合作机会,降低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
2.心理距离对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合作行为的作用机理
结论5: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与组织之间的心理距离成反比,即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与基于信任关系和合作频次的正向激励成正比。
组织之间的技术创新合作的次数越多,相互就越信任,带来的正向激励也越大,组织之间的心理距离则越小,不仅当期的技术创新合作效果越好,长期的互利收益也会更大。因此,参与企业愿意提高技术创新合作努力程度。
推论3:主导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应充分考虑到与参与企业的合作历史和信任关系,通过缩短心理距离来提高相互之间的技术创新合作的引力效应。对于近距离参与企业应避免激励过度,对于远距离参与企业要弥补约束不足。
通过较强的地缘关系而联结起来的组织之间由于频繁、持续的技术创新合作,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任关系,其心理距离通常也比较近。心理距离较近的组织在采取行动时,奉行的是特殊主义原则、利他性价值观念。而且,组织之间值得信赖的、密切的关系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多次的、反复的交互过程有助于降低合作风险和机会成本。因此,对于心理距离相对较近的参与企业,主导企业可以利用与其之间的信任程度和友好合作,促使其形成自我约束,不仅使得当期技术创新合作效果好,而且能够保证与参与企业之间的心理距离的持续拉近和合作关系的持续发展,使得长期技术创新合作收益多。
不可否认在较小范围内紧密联系的群体、组织之间往往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当某些模块需要较多的异质性技术资源,而近距离内缺乏可供选择的合作者时,主导企业必然向更远的距离去寻找合作者,当特有的熟悉性缺乏,风险就会相应增加。虽然通过制度约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险和技术创新合作的不确定性,但是在合作失败时,需要承担较大的成本。心理距离并不完全与物理距离相对应。为了满足技术创新需要,将促进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的措施由制度约束向基于社会关系的自我约束转化才是最有效的途径。持续、频繁的互动也是信任关系建立的基础。因此,主导企业可以考虑与物理距离较远的参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并给其更多的技术创新合作机会,增加交往频次,从而缩短心理距离,增大预期的技术创新合作价值流。
1.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行为选择会综合考虑当期收益和未来的预期价值流,基于地缘关系的引力效应对技术创新合作行为具有促进作用。这一结论佐证了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仍偏向于在距离近的组织之间展开。作为亲缘关系的两个关键变量,物理距离近是合作伙伴选择的基础,心理距离近促进复杂知识的交流,这就有助于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的延续,在实施一项技术创新合作业务时,参与企业不仅仅考虑当期投入产出比,还期望产生更多的交互关系,从而积极提高技术创新合作努力。因此,技术创新合作的开展,应在注重区域内、国内合作的基础上,鼓励地区间或国际合作,激励机制中除设置与当期利益相关的措施外,还应引入与未来收益相关的措施。
2.企业生产能力、技术溢出水平、创新成功概率、收益分享系数越大,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努力投入就越大,合理的收益分配系数与物理距离、心理距离、固定报酬和未来合作机制有关。企业生产能力、技术溢出水平、创新成功概率等是与企业资源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关的相对固定的参数,有必要依据这些因素构建科学的技术创新合作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收益分享系数的提高能促进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行为,但一味地提高利益激励强度并不是最优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空间距离优势,基于合作历史和信任关系的正向激励的促进作用,创新基本目标要求,以及参与企业行为选择在当前收益和未来业务上的作用关系。
3.物理距离对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努力具有负向影响作用,作用程度受组织生产能力、业务规模等因素的交互影响,心理距离的缩短对提高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努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可用来解释由远及近地寻找合作伙伴进行技术创新合作的模式。近距离有助于内部关键信息的传递,促进参与企业凝聚力的增强,同时可能存在资源用途有限,重新配置资源难度大等限制。随着创新需求的增大,应适当拓宽市场空间,以使合作伙伴具有多样性。而参与企业的行为选择还体现在不同的心理距离上,将已建立的弱关系变强,可增加异质类优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从而促进技术创新合作绩效的提高。
1.主导企业应保持近物理距离参与企业效用最大化,再主动寻求远距离的合作,并将心理距离作为有效补充。一方面,物理距离近无疑仍然是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形成的最主要驱动因素,但是过度强调近距离容易使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僵化。因此,主导企业应纳入未来合作机制,在相对内聚的网络中寻求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保持近物理距离参与企业行为效用最大化,再主动寻求远距离的合作,以增加异质类技术资源的获取机会。另一方面,发达的信息技术使得在满足更高的创新需求中心理距离的作用日渐突出。因此,主导企业可将心理距离作为物理距离的有效补充,利用与参与企业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进一步延续合作关系,增加引力效应促进技术创新合作目标更好地实现。
2.主导企业应在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技术溢出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纳入地缘关系,设置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对于远物理距离的参与企业,由于通过增大适应度扩大引力效应的难度较大,技术创新合作行为难以形成,主导企业可通过强化利益共享机制来激励合作行为,通过加大非制度性惩罚力度来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面,对于心理距离较近的参与企业,主导企业要注重不断提高它们在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中的结构地位;对于心理距离积累不足的企业,主导企业应侧重心理距离的拉近,通过加强交流互动、给予有效承诺、建立良好信任,从而强化它们的技术创新合作行为。
3.如果从企业层面上推到区域层面,那么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相关政府部门应把握地缘关系带来的正向效应,根据创新业务的实际情况和实施要求选择技术创新合作模式。创新业务规模和企业生产能力等适应度的增加将削弱物理距离对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合作行为的阻碍作用,当开展距离较远的合作时,心理距离邻近的促进作用应充分扩大。因此,区域政府应首先发挥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利用物理距离邻近的引力效应,建立起核心企业与周边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实现企业关键技术难题的突破;然后以区域技术创新需求为考量,寻求在生产能力上具有比较优势的潜在合作伙伴,凸显心理距离的引力效应,建立起创新共同体,促进区域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