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雪宫小学 路新炼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核心理念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因为生命的存在而充满活力,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中学生存在的价值,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思考的权利、存在的权利、学习的权利、探究的权利,真正让每个学生作为课堂的参与者,焕发个性化的生命价值,让课堂在这种生命价值焕发的背景下,充满生命活力,让每个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更好地完善自己。
新基础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成长付出,让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上的成长,还要强调学生生命意义上的满足。课堂教学氛围和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关键因素,开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积极交流,积极参与,在课堂上与教师和谐相处,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之下,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将课堂交给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平时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展开交流,让学生真正在教师语言的带动下,将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环境中,实现互动交流,促进师生发展,教师用自己的语言、眼神、动作感染学生。比如,当学生认真听讲时,教师应该不吝赐自己赞美的话语,“你的眼睛真亮,坐的姿势真美,我真的很喜欢这么认真的你”。倘若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有错误时,教师可以这样说:“来,咱们握一下手,我要将我的能量传递给你”这时通过教师的话语,学生立马认识到自己可能出错误了。在教师的宽容谅解之下,学生展开思维,更加自信,同时课堂氛围也更加浓厚,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是新基础教育中最为常见的活动模式,通过合作交流,能够让学生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产生思维碰撞,既能让学生在倾听他人意见,了解他人想法时,更加全面地了解数学知识,也能真正让每位学生获得思考想象表达的空间,让他们在主体参与时能够扩展个人情感,增强交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低年级“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数学符号知识讲解中,为了让学生深刻记忆这一数学符号,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在讨论中总结出记忆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方法,或是辨别这两个数学符号的方法,这样学生在自己的认知过程中交流着、探讨着,课堂因学生的交流更加活跃,充满生机,学生也在这种自主学习中实现了知识的自主建构,有助于让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得到发展和提升。
新基础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给予学生多样化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全面了解自己,全面认知自己,同时让教师在评论中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从而改进教学,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位学生主动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比如,为了让低年级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积极,发挥个人智慧才能,教师可以结合课堂笔记的记录卡片,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并以成长记录袋的形式,将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这样学生就成了评价的主体。通过一个学期、一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了解个人的成长,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更好地对每位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另外,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不能只停留于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更应该强调学生知识的有效运用,这时就能对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应用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在考核中,让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学习完测量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让他们对自己家中的桌凳、小电器进行测量,从而建立起数学模型,实现知识的运用,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成长。
新基础教育理念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理发展需要和心理发展需求,重视激发学生的心理技能,引导学生素质提升。低年级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心理,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和关心,也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成长,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关注每一位学生,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立足于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充分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引领学生个性发展。例如,在学习分类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各种带有不同颜色的物品。有些学生会按着颜色分类,而有的学生会按物品的用途分类,还有些学生会按着物品的材质分类,这时教师应该给予每名学生鼓励和赞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成长的快乐,从而真正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强,创新能力得到最大化的迸发和提升。
新基础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思维参与的过程,更是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为了给予学生更多主动参与和积极实践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和提问,当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时,就能让学生站在新的角度上思考数学问题,同时,这更是一种开放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数学新知识,提升数学新认知。例如,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学习中,有一道这样的计算题目“7+8=”。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一种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将7看成10,这时10+8=18,同时再用最后的得数18-3=15。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是否能够把7分成5和2,2和8相加是10,10+5=15;有些学生还提出是否可以将8分成3和5,7+3=10,10+5=15……学生一点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每一个算法都有道理,都能得到最正确的答案。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对学生提出自己的肯定,并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学生提出质疑并且想到解题方法中,实现了学生创新能力的生成,在思维开放的过程中,有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教师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应该优化日常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基本权利,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真正让他们自主积极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获得活泼主动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