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希纳斯特拉;《阿根廷舞曲》;《热情的牧人舞》;民族音乐;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1-0-03
由于欧洲是钢琴音乐的起源地,西方钢琴音乐作品总体质量较高,因此国内的研究者更多着眼于西方钢琴的研究,导致关于拉丁美洲地区钢琴音乐的研究的匮乏。20世纪以来,拉丁美洲钢琴音乐有十分显著的发展,其中希纳斯特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而《阿根廷舞曲》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最为大众熟知的作品之一,其中《热情的牧人舞》则是该组曲中篇幅最长的一首,也是综合了前两首特色的作品,反映出了阿根廷地区浓厚的民族音乐特色,其创作手法独具特色,既民族又新潮,所以研究这首作品有极大的意义。
1 作者与创作背景介绍
阿尔伯托·希纳斯特拉是20世纪活跃于拉丁美洲阿根廷地区的一位声名显赫的现代作曲家,其在钢琴音乐领域的杰出贡献奠定了其在拉丁美洲音乐史上的领袖地位。希纳斯特拉所创作的作品质量上乘,他致力于发展和发扬阿根廷本土的民族音乐,因此其作品常带有浓厚的阿根廷地区的舞曲风格。由于身处20 世纪,受古典化和现代化音乐的双重熏陶,因此希纳斯特拉的一些作品也在浓厚的民族特色中折射出或传统或现代新颖的创作风格。希纳斯特拉对拉丁美洲的音乐传播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其也因此受到了阿根廷和拉丁美洲音乐界的高度认可,也正因为贡献杰出,其获得了“20世纪拉丁美洲最重要作曲家”荣誉[1]。
《阿根廷舞曲》创作于1937年,是希纳斯特拉学生时期的创作,是希纳斯特拉创作生涯中的第一部钢琴作品,也是他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阿根廷舞曲》虽然是希纳斯特拉学生时代的作品,但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他巧妙地融合了阿根廷民间音乐舞蹈元素与20 世纪现代音乐的一些创作技法,传承了阿根廷丰富的民族舞曲创作特点。此外,由于阿根廷本土的印第安人和黑人都曾被欧洲的一些国家殖民统治,因此他们更具有斗争性,这一点也反映在他们的音乐中,而这首作品恰恰也印证了这一点,表现出了阿根廷淳朴的民族形象和斗争性的精神面貌。《阿根廷舞曲》一共分为三首,分别是《老牧羊人之舞》《优雅的少女之舞》《热情的牧人舞》,其中第一首和第三首具有强烈的节奏感,旋律线不明显,第二首则较为传统,但也采用了其民族特有的猫舞节奏。文章所选取的第三首在这三首中最为經典,不仅是三首中篇幅最长的,还融合了前两首的特点,而且较前两首,其更加考验演奏者的演奏水平,不失为钢琴演奏曲目的“试金石”。
2 音乐要素的民族音乐特点
2.1 节奏
节奏是20世纪最为突出的音乐要素之一。阿根廷特有的各种舞曲元素更加强调音乐节奏的不规则性,这也增强了其作品的动力感和激情性。同样在这首作品当中,阿根廷独有的舞曲因素被希纳斯特拉运用到了极致,《热情的牧人舞》是《阿根廷舞曲》三首当中节奏感最强的一首。在作品中,希纳斯特拉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舞曲风格,而是在高低音声部贯彻了两种舞曲风格。
在低音声部,希纳斯特拉采用了与第一首相同的民族舞曲马兰波舞曲节奏型,但又不完全取用第一首多种马兰波节奏型的综合,而是采用了比较单一的马兰波舞曲节奏型,即,但同样具有马兰波舞曲的特点,即阳刚、快速,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因此,对于演奏者来说,如何在快速演奏的同时把控好节奏的稳定以及掌关节的敲击感,突出舞曲的阳刚之感都是极大的考验[2]。而这首作品主题乐句的高低音声部都采用了马兰波节奏型,相同节奏型的使用则会使音响效果更加强烈。左右手对位的八分音符,每句八个小节,其中以六个音为一组进行练习,但由于起始是一个弱起小节,因此这样的预期效果也被完全打破,致使这里的重音不在预期的正拍上,而是出现在了每小节的第五拍上。而这对于演奏者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
这首作品仍然采用了前两首的6/8拍,但又加入了9/8拍,二者交替使曲调呈现出浓烈的托卡塔色彩[3]。同时,贯穿全曲高音声部的音乐成分——猫舞(又称“加托”),即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这种舞曲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多运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表现切分的效果。众所周知,切分效果往往会呈现出一种强烈的节奏感,比如维吾尔族就经常采用切分节奏来突出这种节奏感和律动感。因此这首作品切分节奏的运用也毫不例外地突出了强烈的节奏感,加之其演奏速度的超高要求,整首作品呈现出了不羁、狂野的感觉,运用于该曲中既契合了整首作品狂放、充满紧张感的色彩,又不乏现代创作的特点,还突出了阿根廷地区游牧民族狂放不羁的性格特点。
2.2 力度
由于希纳斯特拉突出采用了猫舞的节奏型,因此整首作品呈现出切分的节奏。而切分节奏最大的特点就是改变了小节的强弱规律,而贯穿于整曲的猫舞因素,也使整首作品也一直伴有强烈的重音出现,加之该曲采用了弱起以及休止符,整首作品呈现出动感的节奏以及多变的重音。以乐曲起首句为例,其以弱起开始,这使乐句的重音力度落在了每句的弱起处,同时在这样的力度编排下,作品表现出了极强的不规则性,让人捉摸不透,但是却大有阿根廷高卓牧人狂放不羁的性格特点。
2.3 平行音程与平行和弦
希纳斯特拉在早期的创作中十分注重对平行音程及平行和弦的使用,这种创作手法的使用完全契合了20世纪音乐的特点。结实而厚重的平行音程和平行和弦的使用也使作品除具备狂野的特点外还突出了一种浑厚的感觉,音响效果也更加强烈。
希纳斯特拉不再仅仅满足单一的节奏特点,而是在猫舞和马兰波的节奏编排下使乐曲进一步升华,他采用了平行音程与平行和弦的交替手法,使乐曲单一的单音旋律线条得到了加强,丰富了音响效果。这样的交替也解决了单纯的平行八度音程音响的空洞效果,使听者不会在听感上产生烦腻感,整体的乐曲也呈现出了排山倒海的感觉。同样的,这里的平行音程与平行和弦也是阿根廷民间音乐的突出特点。也正是这样的音程与和弦的交替,才使这里的打击效果更加强烈,从而充分再现了阿根廷高卓牧人的热烈舞蹈场面。
3 演奏技巧
鉴于文章对该曲本体音乐要素的分析,对于该作品的民族性音乐风格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于实际演奏练习也能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正所谓音乐演奏是音乐的二度创作,在深刻明晰这样的二度创作后,应该在理性地遵循作曲家在谱例中的音乐呈现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与练习体会,只有这样才能将《热情的牧人舞》的民族音乐特点展现出来。
3.1 快速变化的“靶位”掌控
由于引用了民族音乐元素,加之现代创作技法的运用,《热情的牧人舞》具备多元化色彩。所以该曲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复杂的织体变化。
文章以作品的70~77小节为例。此段速度的要求加之节奏的变换使作品演奏难以掌控,而在此基础之上,希纳斯特拉又笔锋一转,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个八度以内的手指活动,而是采用了连续的八度换位。主要旋律线条突出在右手的转换上,左手则辅以和声的铺垫。其中右手的八度靶位转换主要采取了音程与单音的交替进行,这使该段的过渡性质更加明显。众所周知,八度靶位转换在钢琴演奏中并不罕见,但鲜少见到如此快速的变化,也因此,该段的八度转位有一定的难度。
由于速度的要求,在演奏该段时演奏者很容易按错琴键。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演奏者在靶位转换过程中手腕和手指出现了松懈或者晃动,进而导致变位之后手指的横向距离出现了差异,因此手指的按键也出现了偏颇。而解决的办法则是慢速稳定住转换时手腕的晃动,并增强按住音程的手指的靶位意识,并且在转换时让这两只手指能够稳定住横向距离,只有这样练习之后再进行加速练习才能将该段完整地演绎出来。
3.2 快速一对一与一对二的节奏掌握
该曲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节奏。虽然整体来看作品的节奏在运用上较为单一,没有很复杂的节奏型,但由于希纳斯特拉对重音和休止符进行了编排,该曲的节奏尤为难以掌控。文章以第16~32小节为例,右手采用了猫舞的节奏型,因此多是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交替,但由于左手采用了马兰波舞曲的节奏型,这首作品左右手的对位形成了一种一对一和一对二的音响效果。但鉴于右手重音的多变和速度的要求,此处的对位配合存在一定的难度。
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演奏者要注重左手的重音位置都集中于每小节的第一拍,这样才能够较好地把控演奏效果,但右手的重音位置多变且不可捉摸,这不仅是对演奏者技艺的考验,也是对演奏者记忆的考验。在16~20小节处,演奏者可以慢速练习从而将此处的音响效果摄入脑海,在右手的四分音符处可以着重突出重音感,用手指垂直击键,以重音的击键加强四分音符音符演奏的延留,从而不会在快速的对位下形成对错位或者全部形成一对一的效果,也能够将左右手两种舞曲风格凸显出来。
在21~40小节,演奏者可以分成两段练习,21~25小节这一部分不必过于强调每小节的重音凸显,因为这里右手的节拍还存在规律性,因此在这几小节当中,只需整体将其做渐强处理。而在26~32小节处,右手的节奏开始出现不规则性,在快速的演奏之下,极易导致左右手的对位出现错误。当然右手的不规律性及和弦的不协和性,也导致在演奏中谱面记忆困难,进而导致脱谱练习十分困难。所以对于这几小节演奏者必须提前加深对此段的音响记忆,在练习中也要对此段进行慢速配合,以进一步加深音响记忆,为之后的快速对位奠定基础。除了音响记忆外,演奏者还可对此处进行断奏练习,以两小节为一组,每一组进行反复的练习,最后进行连缀。通过拆分,此处的对位错误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短短的几个小节经过拆分固然容易,但要想使短短几小节的不协和音响效果像协和音响效果般记忆深刻却较困难,因此在练习时必须沉静下来,不能因该段的快速便影响了练习时的慢速,只有经过这样的耳朵和手指拆分的训练,才能很好地配合好左右手,进而突出此处的力度感。
3.3 八度音程与七和弦交替的处理
八度音程与七和弦的运用在希纳斯特拉的作品中司空见惯,这种创作手法也是阿根廷地区乃至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一大突出特点,这种大跨度的音程与和弦的运用,大有排山倒海、气吞山河的气势,因此很容易表现出民族音乐的色彩。运用在这首作品中,不仅表现了乐曲在键盘上的打击感,突出了听觉效果,还营造了一幅高卓牧人激情的舞蹈场面[4]。
为了突出这样强烈的音响效果,表现这样的场面,演奏者在演奏该段时,要支撑起掌关节,做到指尖力量迅速下沉。但由于作品速度的要求,所以在支撑掌关节的同时,可能会造成手指和手腕的僵硬,所以在演奏中,演奏者必须充分放松肩部、手腕,才不会在演奏时出现肌肉僵硬。当然,这样的放松也并不是完全意义的放松,因为完全意义的放松势必无法呈现出该段的激情舞蹈场面,因此演奏需要力量的支撑,这里主要的力量就源于腰部力量,在演奏时,演奏者要注重将腰部的力量透过手臂传输至指尖,稳稳抓住每一个和弦和音程,这样才更有爆发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很好地表现高卓牧人狂放不羁的特点,在演奏该段时还需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情绪当中,进而展现出打击感和舞蹈场面[5]。
4 结语
阿尔伯托·希纳斯特拉是20世纪阿根廷地区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最为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其作品《热情的牧人舞》是其组曲《阿根廷舞曲》当中的第三首。在《热情的牧人舞》中,希纳斯特拉运用了阿根廷最为典型的一些民族音乐元素,展现了阿根廷民族舞蹈场面和阿根廷高卓牧人狂放的性格面貌,從而呈现了阿根廷本土的民族音乐魅力,加之演奏层面的超高要求,《热情的牧人舞》成为一首极为优秀的钢琴作品。
参考文献:
[1] 郑夏冰.《阿根廷舞曲》的音乐语言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2):153-157.
[2] 于婷.希纳斯特拉《阿根廷舞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3] 徐向黎.传统与现代之间:简析吉纳斯特拉的钢琴组曲《阿根廷舞曲》[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3):159-162.
[4] 刘宇薇.民间音乐元素在希纳斯特拉《阿根廷舞曲》中的运用[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5] 刘莉.黑白键上的南美舞蹈:试析《三首阿根廷舞曲》的风格及演奏技巧[J].音乐创作,2014(5):163-164.
作者简介:翟创伟(1998—),男,江苏宿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