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玲玲
摘要:学前阶段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做好这一阶段的教育工作,学前阶段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在进行幼儿阶段教育时,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教师可以采用環境创设的方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幼儿今后的发展。做好环境创设工作,能够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环境是幼儿学习的关键,良好的环境对幼儿起到积极作用,如果幼儿长期处在良好的环境当中,能够加快幼儿的身心发展速度。教师在特定的环境中对幼儿进行教育,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也能加快幼儿学习的速度。
关键词:幼儿教育;环境创设
引言: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幼儿园内的环境,都会影响幼儿的成长。幼儿在学前阶段,不用学习过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育时,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期间,要让幼儿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学前阶段的幼儿,对世界的认知不够全面,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环境创设方式,在特定的环境中,对幼儿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期间,要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活动,这个阶段的幼儿,缺乏自制、自控能力,在教学期间,教师要培养幼儿自制、自控力,让幼儿做好自我约束,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幼儿存在不好的行为,教师要及时指出,帮助幼儿改正。
一、幼儿阶段如何进行环境创设
(一)结合幼儿心理进行环境创设
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要从幼儿的心理出发,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进行合理的布置。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幼儿的心理特征是环境创设的关键,教师在环境创设时,要明确每个环境区域内的教学目标,在创设期间,需要用到一些材料,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材料,并将材料放置在特定的位置当中。幼儿园内,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内的物品进行环境创设,教师可以将幼儿的画作贴在墙壁上,在进行绘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纸上随意发挥,幼儿创作完毕后,教师要让幼儿说出自身的创作思想,并为自己的画作起一个名字,将幼儿的画作与名字一同粘贴到墙壁上。幼儿在休闲娱乐时,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区的积木,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让幼儿利用积木建造一个小房子,在建造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指导,让幼儿形成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剪纸,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幼儿在特定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任意角色,采用这种方式,大大丰富了课堂氛围。
(二)尊重幼儿
当幼儿初到幼儿园时,幼儿会感到害怕和紧张,幼儿在陌生的环境下,无法勇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个阶段的幼儿,比较顽皮,在课堂上,幼儿过度顽皮会让教师产生排斥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注意力会转移到听话的幼儿身上,对这些顽皮的幼儿,没有过多的关注,长期下去,会对幼儿造成心理伤害。因此,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要尊重幼儿,了解幼儿内心的真是想法,在教育时,要做到一视同仁,在课堂上,无论幼儿表现如何教师都要积极与幼儿进行互动,激发幼儿的兴趣。这个时期的幼儿,心理比较脆弱,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多多鼓励幼儿,由于幼儿年纪较小,很多事情无法理解,教师在教育时,要富有耐心。幼儿在游戏、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面对错误,教师不要直接指出,要采用其他的方式,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引导幼儿改正。在进行环境创设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以及幼儿的需求,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在这个环境当中,教师要培养幼儿的思想道德观念,让幼儿形成正确的三观,虽然这个时期的幼儿,不理解什么是三观,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渗透三观的理念,让幼儿有一个浅显的认知。
(三)拉近幼儿之间的距离
学前阶段的幼儿,缺乏交往能力,不愿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游戏情境,通过游戏,增强幼儿的交流能力,通过交流,幼儿能够了解其他同学内心的想法,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在选择游戏时,教师尽量选择合作型的游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幼儿会去关心他人,会主动帮助他人,通过游戏让幼儿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理念,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幼儿建立和谐、友爱的同学关系,为幼儿创设温馨的游戏环境。
(四)做好榜样
教师在幼儿教育期间起到关键性作用,对于这个时期的幼儿来说,教师就是自己的榜样,在教育期间,教师要发挥榜样的作用,端正自身的行为,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感受到温暖。
二、环境创设的作用
(一)思维拓展
学前阶段的幼儿,思维处在发展阶段,教师可以利用环境创设,对幼儿进行思维拓展。教师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中,让幼儿进行探索,通过探索增强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幼儿在初到幼儿园时,自身的行为能力、认知水平处在发展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内的环境,拓展幼儿的思维,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内,张贴一些动画人物,利用动画人物来吸引幼儿,引导幼儿去观察,在观察期间,幼儿的思维会处在活跃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
(二)丰富幼儿的情感
在进行幼儿教育时,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富有艺术性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幼儿,去参加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丰富幼儿的情感,教师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课外活动时,可以让幼儿收集一些废旧的材料,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能力,将这些废旧的材料变成艺术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幼儿会对作品倾注自己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此次活动,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形成团结协作意识,当作品创作完成后,教师要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评价,在评价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多以鼓励性语言为主,增强幼儿的满足感。
结束语:根据上文可知,幼儿阶段的教育,关系到幼儿今后的发展,学前阶段,是幼儿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让幼儿形成抽象思维,多为幼儿讲述一些谜语,让幼儿进行思考。在幼儿教育期间,教师要进行环境创设,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创设相应的环境,幼儿的思维与成人不同,因此,教师在教育时,要多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在教育期间,教师要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在进行环境创设时,也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要根据幼儿需求,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三观,与此同时,还要让幼儿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章明鹏,陆晨.把握教育本质让环境成为有张力的课程——以幼儿园课程环境创设为例[J].天津教育,2021(26):64-65.
[2]张优良.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成长的影响[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8):13-14.
[3]李子木.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影响的研究[J].吉林教育,2021(Z1):138-139.
[4]昌文爱.立足本土,回归自然,探究幼儿教育活动的多元化[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8):10-10.
[5]张海雯.从“操场”到“游戏场”的变迁:浅谈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9(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