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彩站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如今已经被教师所用,成为了帮助学生高效学习的方法之一。初中地理课程的知识点繁杂,且均为知识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应当借助思维导图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知识根基。文章介绍了思维导图,论述了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地理教学
引言:
不难看出,很多学生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原始方式在学习地理,这样记忆的知识点相互之间难以建立联系,无法构建系統化的知识体系,很快就会遗忘。利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记忆知识点的效率,还能够实现串联式的记忆,将知识点之间融会贯通,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1.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原理)
20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的过程中,发明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也称脑图(Mind Map),心智图。它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是表达放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而有效。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利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挖掘大脑的记忆潜能。
由于思维导图顺应了大脑的思维模式(“中心-四周”模式)和学科学习模式,使学习者处于一个完整的学习环境中,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知识点上,从而为学习者节省出大量宝贵的时间。他能加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网络,从而激发出灵感,繁衍出更多的外延性知识,大大提升学习效果[1]。
2.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1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如果仅仅依靠“听”来学习,教师强调的重点就如同过眼云烟一般,很快消散。教师应强调做笔记的重要性,让学生手脑并用,加深记忆。在记笔记时,不必将所有信息记录下来,只需要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重要信息记录下来即可。教师要教会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对知识点进行标记,按照自己的理解构建知识体系,这对学生来说将是一次充满享受的学习体验。
学生们最怕课堂枯燥无聊,而地理课堂属于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结合,当今社会的许多学生因为受生活环境的影响,缺乏生活经验,自然对理论的东西不能理解,那么换成由自己来塑造喜欢的知识树,相信有一大部分的学生将会改变上课什么都不带的情况。例如,笔者曾经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一名学生对地理课程兴趣缺乏,所以上课的时候总是喜欢在书本上涂鸦,经过笔者的仔细观察发现这个孩子其实画画的功底很好,他总是能够以课本上的图片为基础进行恰当的重组,然后勾勒出自己喜欢的图片,发现了这个秘密,我经常请他为我第二天课堂上需要展示的思维导图润色,他很开心接收这个任务,每次都做得很认真,大约坚持了一个月,我看到了这个孩子的改变:课堂上,他不再在课本上涂鸦,而是将兴趣转移到了思维导图上,并且做得极为漂亮和细致,地理测评也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因此,在初中地理课上,让学生自己动手画思维导图,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为学习知识服务,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地理的无限乐趣,从而对地理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2.2巧用思维导图,梳理主要知识脉络
思维导图拥有一个中心主题,围绕该主题发散出多个分支,体现出了知识之间的隶属关系,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它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将课本中的复杂的信息以简洁、直观的形式呈现,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或者依照思维导图去学习时,会自然而然的将知识体系梳理一遍,久而久之也会养成从全局思考的意识,对知识的审视更全面,更立体。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中便可以让学生自制思维导图来梳理主要知识的脉络。首先,学生们可以将地球的运动作为中央设置,然后以蓝色的圆圈表示自转,以黄色的圆圈表示公转,紧接着在自转的主干上写出“方向”“周期”“地理意义”等关键词,相应地,在公转的主干上也写上一模一样的关键词[2]。最后再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不同而分别用关键词来解释其方向、周期、地理意义,以确保思维导图这棵树能够越长越茂盛。学生们也能够在梳理的过程中既掌握知识的脉络,让自己所学到的相关知识一目了然地在脑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象,更能够看着茁壮成长的知识树而获得成就感。
2.3妙用思维导图,掌握重点基础知识
重点知识需要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掌握,但是如果所用的学习方法不正确,往往会“费力不讨好”。思维导图是最佳的学习工具,只是很多学生还不能掌握自主构建思维导图的方法,教师要重点加以辅导。强调思维导图的关键要素,掌握绘制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世界的居民》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来画思维导图:将世界人口作为导图的中央关键词,然后从四个方向引发出于世界人口相关的四个关键词:世界的聚落、世界的语言与宗教、世界的人种、世界的人口。如果学生喜欢,还可以在这四个关键词上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者画成自己喜欢的形状。接下来,开始给这四个关键词“开花”,例如:可以让世界人种花开三朵,各表其意:“定义”“三大人种”“美国黑人”,以此类推,便可以让世界人口也花开三朵:“数量与增长”“分布”“世界人口问题”等。通过这种引导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将“世界聚落”“世界的语言与宗教”这个主干上的“花朵”开出来,并且让其能够越开越繁盛,越开越漂亮[3-4]。
3.结语
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将伴随着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的提高,无论是在教学、做笔记还是期末复习时,教师都要充分利用该方法,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在品尝高效学习成果的同时,也一定会信心大增,产生学好地理的动力和积极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秦玉强.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3):2.
[2]郝瑞宽.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7,23(045):219.
[3]常红巧,傅永臻.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策分析[J].好日子,2020(34):1.
[4]陈超.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好日子,20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