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体育课短跑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

2021-03-07 00:12王玉龙
红豆教育 2021年33期
关键词:短跑方法教学

王玉龙

【摘要】短跑训练是体育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短跑项目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腿部肌肉得到快速的发育。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毅力,还能增强意志的韧性和耐力,提高反应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丰富日常的体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主动投入到短跑运动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短跑比赛,利用短跑与游戏相结合,以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如何提高小学生在体育短跑教学中的方法。

【关键词】短跑;教学;方法

引言:小学阶段是短跑训练的关键时期。九岁到十二岁以后要度过“反应速度”这个敏感时期。十到十三岁这一阶段速度素质会增长迅速,十四岁以后肌肉的收缩速度就会变得缓慢;提高“动作速度”的黄金期就是在七岁和十一岁之间。所以小学阶段对短跑项目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拥有健康的体质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新时期的体育教师要把以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短跑活动,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

随着城市的发展,优质教学吸引着家长和学生,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获得更好的教学资源。这就导致本身占地面积比较小的学校的,出现体育场地狭窄,无法发展活动,空间面积与学生人数的比例失调。根本没有玩耍的空间了更别说组织体育活动。课程的质量也随之下降。家庭教育对学生的产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家庭当中,家长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不够重视,只关心文化课是否达标,对体育运动非常轻视。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直接影响着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质下滑,出现消极的情绪,对学习产生抵触。要想改变目前这种状况,有效增强小学生的体质,学校对场地建设要加大力度,针对学生的需要增设新的体育项目,完善体育设施。为学生优化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造良好的基础。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提高体育锻炼的意识,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项目,增加和补充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了解。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健康水平的重视,可以保障学生更好的成长,并养成良好放的运动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体育事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的激励性

1、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先进的课程理念。多媒体的应用对教学产生的影响是具有革命性的。体育课教学大多以户外运动为主,显然多媒体使用的频率有点底,但对体育教学的辅助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增强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教学内容更具有趣味性。体育教师应在课前准备好关于短跑比赛视频,短跑体育项目中,以跨栏这个运动项目为例。在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110米跨栏比赛中夺得冠军的视频。教师可以放慢镜头,边看边讲,让学生了解比赛中的跨栏技巧和比赛规则。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比赛当中的紧张和热烈的气氛,激发学生对短跑运动的积极性。

2、利用小组合作创设教学情境

当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速度较快。强烈的交往意识比较明显。体育教师要牢牢抓住这一特点,以小组合作为主题,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在折返跑教学中,体育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讲解折返跑活动当中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并通过亲自示范让学生进行练习。折返跑设置的距离是400米,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组,可以自由组合。接力完成,时间最短的小组获胜。教学过程中,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利用模仿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因为岁数比较小,玩心比较重。教师要抓住特点,在体能训练这一环节,可以利用模仿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如青蛙跳,兔子跳、袋鼠跳都可以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并提示学生随时掌握立定跳这一动作的要领。可以组织一场小型的比赛,利用小学生获得好胜心,激发他们的运动潜能,在竞赛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耐力。这样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乐在其中,把枯燥的训练变得有趣,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开发自己的想象力,

三、创新短跑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科学性

1、优化训练技巧,强化教学内容

(1)起跑反应练习当学生听到预备的时候,要做出好标准的起跑姿势,集中注意力。当听见开始的时候,要随时做出瞬间的反应,多次的重复练习。

(2)摆臂练习是首先我们要知道,正确的摆臂是靠我们的大臂发力,带动整个手臂,但很多同学找不到大臂发力的感觉。正确的大臂发力我们有一个技巧,当握紧双拳的时候把拳头往外翻,这个时候我们所有的摆臂都是靠大臂摆动。那么这个训练是循序渐进的。在原地来进行摆臂训练,通过慢跑的方式来感受实践过程中摆臂的感觉,最后再用到短跑中来。

(3)腳尖发力很多同学在跑步的时候习惯用脚掌朝下,其实是错误的。短跑中每一步脚尖都要往上勾,我们可以在走路过程中去寻找这种缓慢的感觉。短跑的成绩往往就在0点几秒之间,所以学生一定要注意起跑反应摆臂正确以及勾脚尖的技巧。

2、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在训练时间上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小学生产生疲劳,而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运动量过大对小学生的身体造成负荷,影响身体健康发展,对短跑运动也会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训练的效果,不利于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训练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以速度和弹跳能力为主进行训练,训练内容上以速度训练和耐力训练为主。速度训练可以先从短距离训练开始练习,往返30米到60米之间折返,每次训练掌握在40分钟左右,训练强度要循序渐进。体育教师要有一定的医学基本常识,随时观察学生的体征和身体状况,如发现个别学生不适合做这种激烈的运动,就要立即给予调整,以保证学生的安全为基础。

四、有效运用游戏教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传统的教学法,以教师的传授基本动作为主。教师只顾传授,和学生缺乏互动。教学内容单一、学生缺乏积极性,对体育课产生抵触情绪。难以提升教学效果。不注重训练,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以学生自由活动为主,课堂纪律散漫,学生根本得不到锻炼,导致教学资源严重浪费。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锻炼还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小时候最常玩的游戏老鹰抓小鸡。以提高身体敏捷度和控制力为目的来进行短跑训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分别扮演老鹰和小鸡。引导学生在闪躲中训练短跑技能,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游戏的结合能够使学生对短跑项目有了更丰富的理解,成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敏捷度和身体控制力。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使短跑训练的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五、完善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1、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在教学中,评价是一种教学手段,评价可以让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地反馈。正确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随时的了解到自己做的动作是否标准,对学生的训练、学习、改进和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评价能直接影响到学生,有时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激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所以,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教学水平、巩固自己的技术、提高自己的素质,在课堂中要随時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2、评价的原则

首先,评价具有激励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和赞扬。让学生树立信心,充满自信。其次评价具有艺术性,教师要把握时机。能正确、理性的对学生做出评价,既不盲目吹捧又不肆意打击。最后评价具有启发性,教师的评价要让学生引发思考,在发现问题时又能如何解决问题。比如在短跑中,如何调整起跑的姿势,手臂如何发力等等,教师的评价能让学生动脑,对产生的问题随时给予回应。

结束语:

总之,小学体育短跑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不同特点来进行训练。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善于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策略。通过短跑训练不仅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还能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和反应能力,拥有了规则意识。让学生懂得在未来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上,都离不开坚强的意志和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寿华.提高小学体育课短跑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三)[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2.

[2]吴俊杰.提高小学体育课短跑教学效果的手段[J].内江科技,2020,41(02):145-146.

[3]吕俊凯.提高小学体育课短跑教学效果的手段与方法研究[J].才智,2019(08):104.

猜你喜欢
短跑方法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用对方法才能瘦
教育教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