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社区虚拟养老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2021-03-06 02:24李圆圆郭继志徐彬彬李文娟宫晓静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青岛市居家养老

李圆圆, 郭继志, 徐彬彬, 李文娟, 宫晓静

据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亿人[1],而青岛市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且呈日趋加重态势,相关数据说明,青岛市的老龄化水平远高于全国(17.9%),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200万大关,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21.8%,老年负担系数逐年提高[2]。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青岛市政府和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大力推动优先发展机构养老向社区居家养老转变,实现从保障性的兜底养老服务向普惠性的社会化养老服务转变。而虚拟养老服务模式正是新形势下创新发展出的“第四种养老模式”,它结合了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以及机构养老的优势,是以现代的通讯网络技术为支撑,依托社区组织,运用社会资源,依靠政府资金支持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市场化养老服务的一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3]。这一模式已在兰州、苏州、北京和杭州等地率先试行,青岛市政府自2013年也开始设置专项财政资金1.7亿元,用于虚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每年受益老年人至少7万人,设立了1 700个社区养老服务场所[4],但当前青岛市居民对社区虚拟养老服务的认知度和需求内容都不甚明朗。因此,通过对青岛市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便于平衡养老服务供需系统,推广社区虚拟养老这一新型服务模式,对于缓解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青岛市60周岁及以上的常住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青岛市10个行政区中选取6个主要城区和市区,在每个行政区随机抽取2所社区,于2018年6—12月对这12所社区采取偶遇的方式随机选择调查对象。纳入标准:本人在当地居住时间>6个月;知情同意参与本次调查;意识清楚,智力正常,可以明确回答问题。排除标准:因严重生理或精神疾患而不能正确表达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青岛市社区养老需求状况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的调查及访谈。

1.2 调查内容

课题组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由本领域相关专家设计青岛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现状问卷,该问卷主要内容涉及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当前健康状况、养老意愿、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对社区虚拟养老模式的认知情况等[5]。其中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为4大类,共31个条目,包括医疗保健(7个条目)、日常生活照料(8个条目)、家政服务(8个条目)及精神文化服务(8个条目)。问卷采用内容效度检验方法,将问卷呈送给8位相关研究专家,其中2位专家认为很合适、4位专家认为较为合适、2位专家认为合适,认为不合适和很不合适的人数为0;运用Cronbach's α系数来测量问卷的信度,得出α系数为0.733,表明该问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 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调查员统一进行量表及相关知识的培训,调查时由调查人员向每位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取得知情同意后,由调查者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对老年人进行询问,根据老人的选择代其填写问卷,问卷填完后当场收回。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类资料做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运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删除不合格问卷,最终收回有效问卷571份,回收率95.17%。调查中的571位老年人,女性占51.7%,男性占48.3%;年龄上60~69岁居多,占57%,70~79岁的占33%,80岁及以上的有10%,与当前青岛市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相比,高龄人数稍微少些,但总体相近[6];小学及以下和初中文化程度较多,分别占38.0%和30.0%;已婚老人最多(79.5%);月收入在4 000元以下的居多,占75.2%,收入主要来源于退休金(54.3%)和子女赡养(26.6%);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34.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占25.9%,购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最多(34.7%),其次是新农合(21.4%)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20.7%),无任何养老和医疗保险的有23.5%。

2.2 老年人健康和生活现状

当前老年人与子女(孙子女)一起居住的占38.0%,与配偶一起住的占50.0%,与好友一起住的占2.0%,独居的占9.0%,去养老院住的占1.0%;生活自理能力中完全自理的占64.0%,部分自理的占33.0%,不能自理的占3.0%;老年人自觉健康状况为一般的主占56.2%,自觉健康的占19.6%,非常健康的占10.3%,健康差的占11.6%,健康非常差的占2.3%;大部分遇到困难事件第一求助人就是家人(84.6%),最后才是社区(1.2%)。

2.3 老年人的养老意愿

选择家庭养老的最多有59.7%,其次是选择社区居家养老(占18.0%),倾向于田园式养老的占10.5%,选择机构养老的占5.8%,同居式养老的2.8%,个别选择候鸟式养老只占0.4%;在选择养老方式上,第一个重要因素是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其次依次是老人的身体条件;子女关于老人如何养老的意愿,个人兴趣,家庭能否脱开和传统家庭观念;在社区养老服务需求问题上,60.6%的老人表示需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9.4%的表示不需要。

2.4 影响社区居家养老需求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类别老年人群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不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社会养老保险、生活自理能力和自觉健康情况这些因素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人口学特征对老人社区居家养老需求的影响 n(%)

2.5 社区居家养老需求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月收入、生活自理情况、社会养老保险和自觉健康情况作为自变量,以是否有社区养老需求为因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养老保险是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社区居家养老需求影响因素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

2.6 社区虚拟养老服务需求的结果

本研究将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为4大类,主要包括医疗保健、日常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及精神文化服务。经过访谈和问卷的调查,老年人对于医疗保健类型服务总体上需求人数最多,其中,定期检查并提供保健指导占第一位(26.0%);日常生活照料类中陪同就诊需求最大(33.0%);家政服务类中,家居保洁需求人数最多(18.0%);精神文化服务类中,聊天解闷服务选择居多(26.0%)。见表3。

表3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情况分析 n,%

2.7 社区虚拟养老模式的认知情况

调查发现,老年人对于社区虚拟养老模式的认知度不高,选择不知道的人数居多,占57.3%,知道一些的有39.4%,很了解的仅有3.3%。老年人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23.0%)和社区宣传(21.0%),其次是亲戚朋友(14.0%),还有少数从网络宣传(11.0%)、邻居(11.0%)、报纸杂志(9.0%)了解到社区虚拟养老。大部分愿意接受有偿服务,人数高达68.0%,不愿意接受的有32.0%,但每月可接受的费用较低,每月500元以下选择最多占44.5%,500~1 000元占26.6%,1 001~2 000元占15.2%,2 001~3 000元占7.7%,3 001~4 000元占2.8%,4 001~5 000元占1.8%,5 000元以上占1.4%。对于如何开展社区虚拟养老服务,老年人更多地是希望能够上门办理(38.0%)或者拨打服务热线电话(28.0%);其次是通过手机APP(14.0%)、到店办理(11.0%);最后是通过微信平台(7.0%)和网站办理(2.0%)。老年人最偏好用的智能设备首选“一键通”手机(34.0%),其次为一卡通(24.0%),然后是智能手环(17.0%)和声控呼叫器(16.0%),最后是电脑(3.0%)。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条件是影响老年人是否享受养老服务的一个重要因素,收入较低和依靠子女赡养的老年人虽无力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但也表达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高需求;经济情况较好的老年人有能力也愿意购买养老服务,该部分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也较高,这与薛谨等[7]的研究一致。在拥有养老保险的条件下,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养老保险者。在考虑选择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时,多数老年人将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个人身体条件和子女意愿,选择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超过70%,由此看出,大多数老年人还是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也对居家养老服务表示出较高需求,但首先会考虑家庭的经济水平问题。陶冉[8]在研究济南市的城市社区养老需求及服务供给研究中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意愿均不同,经济水平决定了居民的养老选择。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养老需求的发展,全国多地相继实践虚拟社区养老服务,如苏州的沧浪区和兰州的城关区虚拟养老服务已有较成熟的建设成效[9]。青岛市也通过区域内试点、示范先行等方式,初步构建了社区虚拟居家养老服务的新模式,出现了“市北区e家养老院” “西海岸中康爱邻里智慧康养中心”等一些成熟范例。而现实情况是,社区虚拟养老服务利用率和满意度并不高,服务内容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服务人员数量和专业性不足。从研究结果来看,青岛市老年人对社区虚拟养老服务的总体需求空间很大。自评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状况越差的老年人,其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越高,尤其是医疗保健类服务,一方面,这是由老年阶段身体状况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体现新时代的老年人更加注重健康保健。日常生活照料类服务中也是陪同就诊需求最多,其次是送餐送水和陪伴。而自评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状况较好的老人除了医疗保健类服务,大部分都提出了精神文化服务需求,说明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心理活动也应获得一定的重视。此外,对于家政服务的内容,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倾向于选择家居保洁、跑腿代办和搬家搬物等项目,老年人表示很多家政工作是依靠子女完成,而且不太愿意看到陌生人经常性的入户。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青岛市多数老年人对于社区虚拟养老模式还不甚了解,而且由于老年人群自身认识问题,多数人仍处于观望中。实地调研过程中,经解释后绝大多数老人和家属还是赞成这类服务模式的,而且愿意接受有偿服务,只是每月可以承受的费用不高,说明虚拟养老在本地区还是具有非常高的可推行性。在如何有效广泛地开展社区虚拟养老服务的方式上还需下功夫,调查中老年人更多地是希望能够上门办理或者拨打服务热线电话,其次是通过手机APP、到店办理,且老年人偏好选用的智能设备最习惯的还是“一键通”手机或者一卡通,其次才是智能手环和声控呼叫器。上述问题反映出,在社区虚拟养老市场运行中,亟需完善相关养老制度,提升服务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4 建议

4.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保障服务可及性

社区居家养老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组成部分之一,其公共服务的属性决定了政府应扮演好主导者、推动者、监管者等重要角色[10]。应从社区虚拟养老服务顶层设计入手,制定符合青岛市的社区养老、惠老政策法规,确定补贴标准和收费标准。对不同状况的老年人确定不同的标准,补贴标准以社区虚拟养老所需要的最低费用测算价格作为补贴标准,对贫困老人、失能老人增加补贴的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提升养老金水平,部分医养结合费用也应考虑纳入医保范畴,组织当地的医疗单位完善异地保险报销程序,为老年人提供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报销的便利[11]。通过政府分类购买服务、政策引领扶持,为参与方争取更多的减税降费,探索采用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融资模式,吸引民间资本、社会力量、个人投资,推动社区居家养老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4.2 搭建智能信息平台,提供分类适合服务

青岛市当前已经建立了一批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开发的多项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产品已初具规模,如“中康爱邻里”项目,主要涉及远程监控诊疗、智能保健指导、安全防护提示以及智能生活等方面[12],但部分服务设备还未得到普及使用。因此,社区虚拟养老服务应不定期地进行调研市场需求,根据需求系统预估服务对象的数量、服务内容和范围、机构规模、建设运行资金等,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搭建智慧化信息平台,建立老年人能力评估等级档案,提供精准、高效服务。建立社区老年人的医务服务需求电子系统平台和社区老年人的生活服务需求电子平台。对老年人需求的医疗、护理、保健、康复和心理服务等,每周了解服务需求,并进行分类登记,根据急缓形成红、黄、橙、绿的显示状态,以备虚拟社区服务中心调配相应的医务人员前去服务。同样生活服务也应当建立相应的服务需求电子平台系统,提供适合的、实用的多元化养老服务和“一键式”产品,保持供需系统的动态平衡,完善适应青岛地区的社区虚拟养老服务体系。

4.3 充分利用载体平台,拓宽宣传推广渠道

现阶段青岛市社区虚拟养老服务模式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做法,但新事物的推广应用也有一定挑战。调研显示,很多老年人希望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得到社区辅助养老,因此社区虚拟养老是符合我国国情又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可推广性较强。应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虚拟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委会等载体平台的作用,建立多元合作关系,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可信度。采用讲座、宣传单、免费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同时利用半岛都市报、青岛之声电台、网络和电视等媒体扩大覆盖面。在现有的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或老年人聚集地进行宣传与普及,对于社区内高龄、失能、空巢、低收入及未接受过社区虚拟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更要注意提高其知晓度,由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发声,其认可度会更高。整个家庭的养老扶持和子女关于老人如何养老的意愿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在推广过程中争取子女和家属的合作与支持。

综上所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在弱化,机构养老又因价格、环境等不甚受欢迎,因此,既能依托社区提供专业化服务又能符合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分担家庭养老压力的居家养老方式会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青睐。社区虚拟养老作为一个有创新性的养老事业发展产物,还需要在体制机制、内容质量、知晓度等方面不断完善,以便为老年人群提供精准、便捷、智能、高效的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业与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青岛市居家养老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养生不是养老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