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作用

2021-03-06 21:56:40杨昊宇徐旭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锻炼身体

杨昊宇 徐旭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1)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心理问题而产生的心理疾病已经变成高校学生休学和退学,甚至形成犯罪或者轻生的关键原因。近些年,伴随高等院校贫困生与独身子女的不断增多,以及因学业、经济、情感、人际交往与职业选择形成的心理问题非常普遍,而且还有一小部学生出现人格障碍,更严重者患有精神疾病,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问题非常严峻,所以,本文针对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作用展开探讨,期望可以协助学生摆脱困境。

1、相关概述

1.1、体育运动的含义

体育源于运动,其伴随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现如今,体育锻炼涵义缺少统一具体的定义。CasPersen等人觉得体育锻炼囊括以下两个要素,首先,由骨骼肌形成的身体唯一;其次,引起能量有最初的低到高变化的一个消耗过程,体育锻炼是将保持与提升体质作为目标,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有方向的安排与重复从事的一种身体运动。而席玉宝觉得体育锻炼就是将身体练习以及运动负荷作为方式,将健身健美、保持健康以及娱乐休闲作为主要内容,为提高体质、增强身心健康,提升与保持身体机能而开展的一种体育运动。在《体育词典》中提出,体育锻炼是完成体育目标与体育任务的基础路径之一,利用各种各样的体育方法与自然力结合来锻炼身体,从而达到增进健康、强化体质这一目标。在中国,体育身体锻炼即是将健身、娱乐休闲以及医疗卫生作为目标的身体活动。体育锻炼是实现体育目标与体育任务的有效方式,不但是群众体育的基础活动模式与方法,亦是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重要活动模式与方式。总体而言,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与提升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各项功能,提升身体机能工作能力,消除身体疲劳,调解内心情感,让人感到身心愉悦,对预防以及治疗诸多心理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

1.2、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古代时期,健康代表着强壮、结实与完整。最早时期,人类对健康问题的了解和认识只是单一的从生物学角度出发,觉得健康即是没有缺陷与疾病。伴随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持续进步,人类对健康的了解和认识亦产生巨大改变,逐渐了解到没有疾病就是健康此种理念具有的极端性和单一性。健康不但应囊括身体的健康,还囊括健康的心理以及优秀的社会适应能力。WHO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指没有任何心理疾病或者心理变态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而且囊括人格的健全以及心理潜能的全面发挥,在客观条件下发挥出个人心境的最好状态。故而,对健康的认识不应当只停滞在身体层面,需要囊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健康汇集为一体的崭新概念。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样的概念,其不仅涉及到医学现象,还会涉及到心理及社会现象,而且不同学科的相关学者亦对心理健康存有差异性看法。

2、不同运动项目与大学生心理问题改善的内在关联

2.1、持续时间

关于大学生心里问题的不同运动项目干预作用的探究主要是长时间不同运动干预效应的探究,所谓长期运动干预即是每一天或者定期开展运动锻炼活动,而且此种运动锻炼活动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研究的长期运动干预时间一般在1到12个月左右。通过对大学习学习与生活特征以及运动干预可行性的了解,在探讨运动干预6周与12周这两个时间段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起到的作用得知,成效最明显的即是持续12周的运动干预。由此可见,长期不间断的运动有利于改善与调节大学生心理问题。

2.2、运动项目

大学实施的运动项目各种各样,囊括球类项目、水上运动项目、田径运动项目以及体操运动项目等。在针对篮球、排球与健美操运动项目的探究中得知,不同运动项目对学生心理问题改善与调节作用均不相同。各个体育项目于学生压抑维度、抱怨、逃避与退缩等情绪取向及回避类干预应对方式具有十分明显的主效应。其中,篮球项目对于学生逃避、退缩、情绪取向与回避方面的心理问题干预,以及健美操对于学生压抑情绪的干预均有着显著影响。

3、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作用

3.1、有利于调节与改善大学生情感和情绪

情感和情绪是人类对客观现实态度的一种体验,也能够代表人实际心理健康情况。人并非是生活真空状态中,而是生活在一个发展迅速且变化多端的社会中。伴随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与各种忧愁烦恼的增多、社会环境的繁杂以及神经非常紧张的人们,时常会出现忧郁、难过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而体育运动不仅能够转移人们不愉快、高度紧张的意识、情绪以及行为,让人们从痛苦与烦恼中挣脱出来,并且还能使人们的消极情绪及郁闷心情获得及时有效的发泄。此外,人们的情绪即指对客观事物能否符合自身需求而形成的体验,只要符合自身需求就能够形成愉快情绪,如若未能符合自己的需要则会出现烦恼、痛苦以及忧郁等消极情绪。在大学中,因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加之学生相互之间存在的竞争与对就业分配产生的担忧,均会使学生呈现出各种消极的精神状态,比如,烦躁、担忧、焦急、暴躁与固执等。而且每一个挫折与失败,都会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强刺激,进而引出一个兴奋灶,让学生陷入到困苦与懊悔中,但是如若能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训练就能够将大脑皮层存有的兴奋中心进行转移。换句话而言,学生在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时一般只会注意身体四肢的运动,从而把烦恼与痛苦抛在脑后,发挥转移与分散注意力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大脑活动的有效调节。持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即能够让学生生活与学习充满生机活力,使学生情感世界更加丰富美好,而且可以依靠自身的勤奋和智慧获得成功。

3.2、有利于大学生坚强意识的培育及形成

意志品质即指一个人具有的果断性、坚毅性、主动独立以及奋勇拼搏等良好品质。意志品质不仅能在学生克服困难的进程中呈现出来,而且还能在克服困难与问题的进程中培育起来。在不同体育运动项目中,应当持续克服各种客观困难,比如,气候因素、动作难度以及外部障碍等多方面,还要注重克服主观困难,如畏怯与退缩的心理、疲惫与动作损伤等多方面,在打败自我的基础上,努力克服各种主观与客观方面存在的困难,就能够更好、更有效培育自身优秀的意志品质。现如今,一些人想展开运动,但是缺少毅力,无法克服惰性,难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故而无法获得较好的成效。基于此,大学生应当根据体育运动锻炼来培训自身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提升战胜学习以及工作过程中困难与挫折的自信心及勇气。除此之外,体育运动还能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所谓自我,即是对自身的一个正确评价,是根据各种环境和各种条件对自我的真正认识。而且,开展体育运动需要空间与环境的支持,总会与他人产生一定交往与联系。体育运动教学生们聚集在同一个体育场中,彼此间根据平等、友善、和谐的训练与比赛,学生相互之间会形成亲近感与信任感。不需要用语言,一个动作或者眼神就能够直接或是间接的传递信息,交流想法,形成一种极强的默契,特别在集体运动项目中更为明显。故而,这个过程有助于所有参与的学生以及间接参与的学生对自身产生一个相对客观且清晰的自我认识,根据体育运动交往更多朋友,让所有人均融入到这个大集体中,为自身成为大集体中的一份子而感到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因此,学生可以在轻松自由的体育运动训练中让自身心情变得愉悦开朗,使身体表现更为完美,从而根据体育运动锻炼推动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自我观念,改善并调节学生的人际关系。

3.3、有利于学生积极健康自我概念的形成

所谓自我概念,即指个体在主观层面对自身身体、心理、思维以及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其主要由多个自我认识构成。因为体育运动锻炼需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开展,其与人群联系密切,相互交往、相互沟通,所以,学生可以根据体育训练来达到加强体质、提升自身适应环境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推动自我概念的重新构造,提高自信心,改善与调节各种心理问题。根据诸多调查研究得知,体育运动和自我概念联系密切。科克凯尔迪等人在1900年提出:“体育锻炼已成为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对一些心理医生展开调查得出,有2/3的心理医生觉得应该把体育活动当做治疗焦虑症、暴躁一种方式,有4/5的心理医生觉得身体活动能够有效治疗抑郁症。由此可见,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各种心理问题,为大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奠定牢固基础。

3.4、体育运动有利于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

疲劳属于一种综合性症状,和人们的心理、生理因素息息相关。在激烈复杂的社会竞争以及生活压力过于繁重时,人们会出现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故而在生理与心理方面就会出现疲劳感,进而造成忧郁、困惑、孤独、难过等心理问题的产生,对世间各种事物形成逆反心理。在这时,根据锻炼自身喜爱的运动项目,可以改善与调节自己的生理机能以及身体素养,使身心得到放松,进而减轻疲劳感,形成积极健康的成就感,加强自信心与自豪感,摆脱痛苦、悲观、难过等多种消极情绪,战胜心理障碍。由此可见,现代体育运动已被人们作为一种可以治疗心理问题的特殊手段。另外,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众所周知,自信心是一种非常可贵高尚的品质,其可以让人们在困难与挫折中重新站起来。体育比赛不但是体育与身体机能、运动技能以及智慧之间的较量,亦是对所有运动员心理素养、意志品质的综合考验。在获得比赛胜利后,所有人均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让学生形成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在文化理论知识学习中成绩较差,致使他们在其他优秀学生面前容易产生自卑,缺少自信,进而产生自闭的性格,但是当这些学生在自身非常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取得成功,或是比其他学生略胜一筹时,即会受到其他学生的追捧或是羡慕,变得更加爱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优势,进而根据体育运动项目让他们在生活中变得更加自信。

4、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在调整与改善心理问题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改善与调整有着不一样的效果。有氧运动在改善学生暴躁、易怒等多方面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传统运动可以协助学生改善身体衰弱以及紧张困惑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锻炼身体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我de身体
体育运动小常识
我们的身体
大灰狼(2016年9期)2016-10-13 11:15:26
呆呆和朵朵(13)
身体力“形”
健康女性(2016年2期)2016-03-11 09: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