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炳屹 盖安俊 张惟泯
(南昌职业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太极拳是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之一,起源于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是医学和体育的共同融合而成,具有悠久的历史。太极拳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进行更新,它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体育锻炼运动,以传统的武术套路为主,融合了中医的经络学说、大自然的运动规律和阴阳学说等,在道家学说得引导下,创造出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项目。太极拳强调刚柔相济、动静结合、虚实相接、借对方的力来发力。此外,太极拳讲求“听劲”,可以先用试探性的招数诱惑对手,不要主动发起攻击,一旦对方出手,就必须抢在对方出手之前竭尽全力还击对手。太极拳体现最多的就是哲学,充分融合了太极学说,也体现了不一样的医学文化内涵,融合很多中国传统医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产能,需要开拓海外空间。政治上,我国积极参与构建国际新秩序,提倡多极化发展理念。文化层面上,中国拥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文化建设势在必行。为了学习古人的勇于探索的精神,谋求和平和发展,构建利益共同体,加强与周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政策。其中,“一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五大原则分别是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互赢、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带一路”的合作以政治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互通为重点政策,而文化交融是“一带一路”政策的社会保障和灵魂,也是树立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
太极拳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代表,儒家文化、太极学说和阴阳哲学组成了太极拳文化体系,并且结合了传统的中医学说,最终形成了太极拳。在当前实施“一带一路”政策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太极拳在国际进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一带一路”旨在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在国际的传播太极拳,不仅能够推广拳法和修身养性的方法,更能够展现人文情怀。与其他的拳法不同,太极拳主张刚柔并济、点到为止。太极拳能够让人平心静气,消除内心的杂念,以善为本,以理服人,不是使用单纯的暴力和别人斗争。这与我国处理国际事务争端的态度是相符合的,讲究刚柔并济,以和为本,但坚决维护人民利益;其次,太极拳思想的传播有利于宣扬丝绸之路的核心理念,即“开放包容、和平合作、互利共赢、互学互鉴”,有助于发扬合作精神。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倡导和谐发展的理念,这与太极拳文化相辅相成。传播太极拳文化,能够把丝绸之路的精神传达给周边国家,成为心灵沟通的纽带,也是构建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的重要精神力量;最后,在国际传播太极拳文化有利于树立我国友善、诚信、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体现出上善若水的精神,展现出谋求共同发展的理念,是塑造中国爱好和平,期待共同发展的形象的重要途径。
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传播者把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的传播目标,主要教授一些表面的太极拳招数,而对太极拳蕴含的文化内涵没有进行深度的剖析,导致想要了解太极拳的人只能机械的模仿一些动作,对深层面的文化了解的太少,不能领悟太极拳文化的精髓。此外,由于追求经济的效益,传播的国家侧重于发达国家,而经济水平较落后的国家接触到太极拳的频率较低,不利于文化的普及;其次,由于传播者自身的专业素养不够,侧重于动作展示,而对太极拳相关的文化了解的很少,也导致传播过程中,不能让学员很好地理解太极拳的理论知识及文化底蕴。传播者还需要有流利的沟通能力,能够进行正常的教学;最后,太极拳不是奥运项目,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阻力,难以融入国外校园。传播的年龄段偏向于老龄化,老年式养生慢动作与奥运精神截然相反,难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
在我国,太极拳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众多的门派,内容也很丰富,可以给人们提供不同的选择,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太极拳进行学习。但是由于太极拳的风格存在着差异,传播的时候缺乏统一的管理,给学员选择的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这不能适应于广泛传播太极拳文化的需要。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既不利于外国人进行学习和记忆,也不利于太极拳走向世界。此外,太极拳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都缺少统一的规划,以民间组织的形式为主,传播的内容也不能很好的满足国外学员的需要。如果太极拳在传播中的信息有失真和扭曲,更会使得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阻碍了太极拳走向世界的步伐。最后,传播的内容方面,目前,太极拳的理论知识被翻译成外文文献的太少,缺乏传统知识的积淀,不利于外国人领悟太极拳的精髓。
在接收太极拳文化信息的过程中,传播的对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对太极拳的内容产生理解的偏差。首先,太极拳传播的对象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人,由于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受教育者的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思想意识层面也有很大的不同。知识素养层次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对太极拳文化的理解能力;其次,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等。面对不同的国家,对于太极拳文化的认同度和支持度是大不相同的。传播者需要正视文化的差异,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传播对象所处的文化和教育背景,判断学员的主观喜好和价值判断,有针对性有目标地进行文化传播。
在传播太极拳文化的过程中,应该把相关的文化底蕴和理论知识的传播放在首位,在正式学习太极拳动作之前,应当做好大量的文化宣传工作。宣传的途径可以是通过媒体、互联网、影视作品和专家翻译相关的文献资料等方式,让外国人对太极拳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太极拳文化的传播更需要和高科技的媒介工具结合起来,实现大范围的传播,实现双向的信息互动,使国外想要学习太极拳的人能够充分了解到太极拳的相关知识,真正拓宽了太极拳的发展渠道,从而不断推动太极拳的传播。
由于太极拳的门派多种多样,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也各不相同,给外国人的学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成立专业的传播机构,以“一带一路”的核心精神为指导思想,合理规划传播的内容、传播的形式以及传播的具体途径。还要对传播的对象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方案,对传播者进行统一的教育和指导,对传播的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分析。针对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此外,还需要对国内现有的太极拳门派和组织进行统一的管理,对私下恶斗的门派进行严惩,绝不姑息损坏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形象的人,维护太极拳文化的纯净。
太极拳文化的传播者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肩负文化传播的重要人物,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培养太极拳文化的传播者需要从三个方着手。首先,传播者有具有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能够用流利的语言进行教学工作,并且和传播对象有交流的能力;其次,传播者要对太极拳文化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概念有深刻的理解,能把太极拳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传递给学员;最后,传播者要对太极拳的技能技巧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把标准的动作教授给学员。培养太极拳文化传播者的工作需要各省市积极的配合,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相关的人才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为祖国的文化传播事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太极拳文化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文化传承的优秀精神遗产,值得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要注重传扬太极拳所蕴含的人文情怀,表现出太极拳修身养性的价值,体现出独特的哲学意义。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差异,面对文化沟通的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尊重别的国家文化的同时,传播者要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用文化去面对文化。
在进行中国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的带动作用。截至目前,我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511个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学堂。孔子学院是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中开设有太极拳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太极拳教师为国际学员展示精准的太极拳招式,让学生们能够充分沉浸在中国武术的魅力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会通过太极拳文化讲座进一步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例如,2014年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在以色列的水上运动中心演绎了太极文化与太极拳,通过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为在座的观众和嘉宾生动展示了精彩绝伦的太极拳表演。在推广太极拳的过程中,要保证太极拳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孔子学院可以根据海外文化传播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载体进行文化传播。例如,太极拳电影、电视剧等,对国外学员有着较高的吸引力。另外,孔子学院应当加强师资建设,要培育一批高素质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在开设太极拳过程中,要根据国际学员的兴趣特点和文化需求,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越来越多的国际学员认可太极拳与中国文化。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太极拳文化的传播责任重大,它不仅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武术技法,更代表着中国的价值观念和思维特点。“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和太极拳的价值观念相辅相成,以和谐为主要思想,是当今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今后应当加大对传播太极拳文化的扶持力度,更好地推进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实现共同发展。